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热干面成为特产的原因 热干面由来是怎么来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热干面成为特产的原因 热干面由来是怎么来的更新时间:2024-01-13 14:36:10

一. 湖北省 黄石 铁山区 牛肚热干面

徐唐氏热干面创于1974年,师承家族餐饮,家母是“德记”餐馆名厨。热干面一热二干三香,面粗细适中,面条劲道,口感柔软,爽口,热干面秉承传统工艺,结合自家风味,融入现代元素,选用上等面粉,配上特别的芝麻酱和多种调料,加上自家秘制的高汤,将其拌匀,味鲜香。牛肚热干面更是店内一绝,牛肚选用新鲜的牛肚,切丝,配上十几种调味,用铁锅干烧而成,其味回味无穷。

二.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我们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  

  

热干面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大概是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其上。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熟的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结果味道十分鲜美。就这样,他无意中就制作了闻名全国热干面。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首选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 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乘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罗山 信阳热干面

河南信阳的热干面,我想应该有人吃过吧,信阳有七八成的人早餐就是热干面,哪天早上不吃,感觉好像少点啥~~~~哈哈.

四. 陕西省 咸阳 永寿县 永寿热镜糕

永寿热镜糕的特点是色泽白亮如镜,棉软香甜。

热镜糕制作方法如下:选用上等优质糯米,剔除杂质,洗净泡软,拌以白糖、蜂蜜、大枣(或蜜枣)蒸熟即成。其中泡、蒸两道工序最为重要。软香甜。特点是色泽白亮如镜,棉软香甜。

五.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六. 河南省 平顶山市 舞钢市 舞钢热豆腐

舞钢热豆腐是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的特色小吃。舞钢热豆腐选用优质黄豆制作,所制豆腐老于豆花,嫩于平常豆腐。食时,将热豆腐切块,浇以特制辣椒汁、食香汁、蒜汁、韭花、芝麻酱即可。其特点是鲜辣爽口,豆香扑鼻,物美价廉,天然营养。

热豆腐,又称辣子热豆腐,是舞钢市的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其制作不用传统的石膏、卤水,而只用自己专备的浆水点,这浆水点出的豆腐既软又格外细嫩爽口,顺手再浇上辣子汁、蒜泥汁、香椿汁等调料,更是色香味具佳。

热豆腐制作工艺简单。把黄豆浸在水里,泡涨变软后,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制作热豆腐一般不用盐卤或石膏,而用“浆”,原因是这样制作的豆腐才有清香之味。这原浆是用特殊方法炮制的:把豆腐渣放在缸里用开水浸泡,温度降至三四十摄氏度时,再放入酵母,盖上盖子发酵7天,“浆”就制成了。用“浆”点豆腐之后,把豆腐脑放入特制的容器内,进行去水压制,大概半个小时之后,豆腐就制成了。在压制豆腐的过程中,会流出很多浆水,这样的浆水接一些倒入盛原浆的缸内,以备下次再用。

用“浆”点豆腐很有讲究,俗话说,紧了没豆腐,慢了一锅浆。用一定的速度下“浆”,不停搅动,豆腐脑不老也不嫩,为制作出软硬适中的豆腐打下基础。豆腐在压制去浆的过程中,也要把握时间和力度,有经验的师傅做出来的豆腐松软可口。

吃热豆腐必须配辣椒汁,否则淡而无味。辣椒汁的制作方法是把上等的红辣椒磨碎,再放入适量的盐、小磨油,搅匀即可。

热豆腐制作好之后,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再配上上等的辣椒汁,用筷子夹一块热豆腐放入嘴中,满口生津,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吃过热豆腐的人,绝对想吃下次。

辣子热豆腐在舞钢市城乡广为食用,小贩推着自制的木架小推车,上面一方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穿梭于城乡的大街小巷,成为舞钢一道独特的风景。热豆腐与沫湖、懒豆等共同形成舞钢市的特色小吃,已被评为旅游者喜爱的特色小吃。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孙店热豆腐

孙店热豆腐是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孙店镇的。孙店热豆腐又叫“大罗圈豆腐”,因用罗圈压制而得名,其特点细嫩爽口、筋道好吃。

孙店人有“一天不吃热豆腐,浑身上下不舒服”之感,外地人有“吃了孙店热豆腐,常年留下不想走”的感慨。

据孙店镇豆腐制作老艺人解方印讲,豆腐是由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后传至项城孙店一带。经本地工匠不断改进,逐步形成“孙店热豆腐”制作特色,后兴盛于南宋时期。相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江淮一带抗击金兵,每到一地,受到沿路百姓的热烈欢迎。一天,岳家军在转战陈州途经项城孙店一带,当地老百姓纷纷拿出最好的东西慰问三军,豆腐工匠纷纷连夜赶制豆腐,犒劳岳家军。岳飞吃后,大加赞赏,更是激励岳家军奋勇抗敌,连打胜仗,孙店热豆腐由此远近闻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孙店热豆腐达到了鼎盛时期。

孙店热豆腐用水考究,这一带水质优良,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制作豆腐的极好水源。有许多豆腐工匠走出孙店,到外地经营热豆腐,但制作出的豆腐远不如孙店本地的豆腐好吃。

孙店热豆腐制作工艺精细,共有拣豆、泡豆、磨豆、虑浆、熬浆、石膏点制、罗圈压制等几十道手工工序。拣豆:就是要去除霉豆、残豆,把品相好、籽粒饱满的黄豆挑拣出来;泡豆:即用清水泡制黄豆,一般泡制一夜,用水不能用自来水,必须用地下水;磨豆:即把黄豆打碎,磨制成糊状,要用石磨进行磨制;虑浆:把磨制好的豆浆放到细密的滤网上过滤,摇晃成团,主要是去除豆渣,一般摇晃2小时左右为宜;熬浆:把过滤好的豆浆加热熬制10分钟左右,加入石膏进行点制;罗圈压制:就是用大罗圈把点制好的豆腐压制成圆状。这样做出的热豆腐筋道爽滑、细嫩爽口,周庄村豆腐工匠解传文兄弟俩做出的豆腐用刀切片后,用手甩不断、不烂,堪称一绝。

孙店热豆腐吃法独特:制出后必须趁热吃,蘸辣椒当作料,吃起来辛辣爽口,越吃越舒服。

发展到现在,孙店热豆腐越来越被世人所喜爱,成为闻名当地的独特小吃。如今发展豆腐加工户200多家,每天生产豆腐500多个,从业人员400多人。

八.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九. 四川省 泸州市 叙永县 姜汁热窝鸡蛋

姜汁热窝鸡蛋

原料:

鲜嫩母鸡上只(约1000克)。

姜10克、葱10克、素油50克、盐2克、酱油10克、豆粉15克、醋10克、辣椒油10克、鲜汤100克。

制法:

母鸡宰杀洗净后,入锅煮熟,捞出晾凉后,去掉鸡腿骨,剁成均匀的块。姜成姜末,葱切成葱花。锅内放素油烧热(约15℃),下鸡块、姜末、葱花入锅炒出香味,加鲜汤、盐、酱油烧入味,加水豆粉和醋搅匀,淋上辣椒油即成。(此菜还有另一种烹法:鸡整治后,入锅稍煮,捞出斩成均匀的块,平放于碗中成三叠水,加调料,上笼蒸火巴,出笼拣去调料渣,翻扣于圆盘中。再将蒸鸡的原汁入锅,加姜汁及调料烧沸,勾二流芡收汁,起锅加香油,淋于鸡上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鸡肉细嫩,姜醋味突出。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