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越秀三家特产 越秀公园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越秀三家特产 越秀公园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23 07:38:30

一.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姜母鸭火锅

越秀区“彩膳工房”的姜母鸭火锅可以说是当地一绝。



“彩膳工房”的师傅说,老姜能驱风,冬天吃最佳,而各店在姜母鸭内添加什么锅料不尽相同,但都最讲究老姜的选料和药材的分量。老姜与当归、枸杞、甘草等药材熬成汤底,鸭肉经用盐清洗过后,用秘制调料腌过,略煎后摆入煲,大白菜、菠菜、洋葱、金针菇、京葱、红萝卜、冬菇、炸过的支竹与豆腐(这样就不易烂)等放在煲底及煲边,煮至七八成熟时上桌,再以炭炉加热至熟并保温。



师傅还对传统的姜母鸭有所改良,如只用鸭胸,没有用全鸭那般肥腻;传统是全部煮熟了才上桌,现在改以火锅的形式,边吃边打锅,更有风味。

二.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珠绣

广东珠绣:产于广州市、潮汕地区、番禺区、中山市等地。系运用复杂的针法与多种不同珠子配色以及珠光的折射,绣成晶莹悦目、色彩缤纷、精美华丽、效果奇特的工艺品。品种有:手抓包、拉链吊袋、腰带、异型袋、烟盒、万能花、领口花、珠绣挂画等。近年更发展而制成珠绣晚礼服,供妇女在交际场所穿著,雍容华贵,富丽端庄。

三.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象形拼盘

是大小宴会必备的菜式。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像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的“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丰富多彩,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奶蘑菇

“鲜奶蘑菇”是广州的一道名菜,颇得食客们的青睐。

蘑菇是一种食用菌。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开始采摘食用。古书上有“味之美者,越驼之菌”的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河北张家口有一家经营蘑菇的店铺,并以那里为集散地,故得名口蘑。因蘑菇具有味鲜、质嫩、香浓的独特风味,从此口蘑就以优质蘑菇的代名词驰名中外,成为宫廷和民间人们喜爱的食用珍品。据清宫廷御膳食单记载,两位皇太后,每位座前晚膳一桌,火锅二品。其中“疆字口蘑肥鸡汤”就是取张家口出产的优质蘑菇及燕窝、嫩肥鸡蒸制的。鸡肉酥烂,汤汁肥鲜,再用燕窝作成“疆”字上桌,极受皇太后喜欢。到薄仪当皇帝时,此菜仍然是清宫廷中一道名菜,但已不用燕窝作“疆”字,菜名改为“口蘑肥鸡汤”。以后,御厨转入菜馆,此菜又在广州厨师们的创新下,用蘑菇与鲜奶辅佐,鲜美之味倍增,于是“鲜奶蘑菇”就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道佳肴。

产地: 广东

制作方法

【原料】

鲜奶150克,蛋清150克,鲜蘑菇50克,蕃茄1只,生油200克,精盐6克,白糖

8克,味精5克,水生粉适量。

【制法】

(一)将鲜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适量,调拌均匀。

(二)鲜蘑菇洗净,入开水锅中滚过捞出沥干水分。炒锅内放生油烧热,将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黄,放点盐,略炒即好,倒出冷却。

(三)锅烧热,用油搪滑后,放入油烧至四成热,倒入蛋奶浆,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后捞出沥油。锅中加上汤、盐、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匀,出锅装盘。蕃茄洗净,切薄片围边即成。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虾云吞面

鲜虾云吞面

民国初期,当时广州西关一带流行用面担上街摆卖云吞,尤以“驰记”最有名,档主担着面担走在麻石街上边走边敲竹板,“达达达”、“云吞面,好靓竹升云吞面”之声招揽生意。云吞皮薄肉多,做工精细,馅料丰富,内有猪肉、鲜蛋、虾仁等。云吞面的汤十分讲究,以前没有味精,就用猪骨、虾子、大地鱼煲制。面用的是全蛋面,一斤面粉下半斤鸡蛋,吃起来鲜味香浓,爽滑“弹牙”。

六.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雕

雕刻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按雕刻的质体分类,可分为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骨雕等。广雕是指以广州为代表的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艺及其制品。广雕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

文化:据史书记述,我国牙雕工艺已有30OO多年历史,广州牙雕的出现比中原地区稍晚,始于晋代,亦有2000多年历史。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长达126厘米。据鉴定,象牙的产地是非洲,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另外还出土了刻画象、象牙算筹和残牙雕器等。可见这些象牙是进口雕刻作原料之用,如果鉴定属实的话,那么,广州牙雕的历史就要大大推前了。过去岭南人,特别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人视象牙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这里介绍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广州的象牙雕兴盛于明代后期,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广州的著名。

品种:广州人认为玉与象牙一样,能辟邪消灾,如意吉祥,因此特别喜爱玉,视玉为宝。广州街上大多数的俊男靓女颈上都挂玉雕小牌(玉坠),手上戴着玉戒指或玉镯。

1983年在南越王墓0土大量的玉器,其中有玉壁、玉盒、丝褛玉衣、玉印、玉佩、玉角杯等130多种“汉玉中的稀世之宝”。这些工饰精品均经精雕细刻,构思奇妙、工艺精湛。这说明广州的玉雕工艺,在西汉时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广州的玉雕工艺兴盛于唐代中后期,亦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广州玉雕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19世纪初叶),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艺人汲取各地玉雕技术,博采众长,与广州牙雕技艺结合起来,在品种、工艺、用料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广州玉雕的原料多选自粤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别具一格。广川玉雕制品有首饰品和摆设品两大类。首饰品有玉镯、戒指、耳环、玉坠以及以金银宝石镶嵌的玉饰等。摆设品有传统的花卉、人物、鸟兽、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宝塔等别具风格的高级工艺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广州玉雕艺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难加工的产品,这种玉球构思独特,造型精美,多达20多层,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匀,各层转动自如,托在手上轻轻晃动,会传出玉石碰击的清脆声,而球上还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虫鱼、花鸟等衬花,形象生动逼真。其中一座18层吊缚双狮子母球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广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国玉雕艺术的珍品。

七.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和味牛杂萝卜

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蟹黄灌汤饺

以烫面皮包裹肉馅蒸制而成。其色如蛋黄,皮薄,软韧爽滑,馅嫩汤旺,以香醋佐食,鲜美而有醋酸和碱味的芳香。此品有数百年的历史。《随园食单》记述:“颠不棱即肉饺也,糊面推开,裹肉为馅蒸之。其讨好处全在作馅得法,不过肉嫩去筋作料而已。余到广东,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中用肉皮煨膏为馅,故觉软美。”肉皮煨膏,即如今的猪皮冻。拌馅时加入,遇热即熔化为汤汁。以此法灌汤简单易行,在广东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30年代,广州著名点心师把它改为猪皮冻中酌加琼脂,或在夏天全用琼脂,使汤汁既旺而又腻口。同时,又以蛋液、碱和面,擦至纯滑作皮。这样,可使其结构紧密,质爽滑而稍韧,能擀压至较薄而不穿破,使灌在馅中的汤汁不致漏失。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法式焗蜗牛

法式焗蜗牛

法式焗蜗牛是越秀区中国大酒店的招牌菜之一,其味香、质嫩,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法国蜗牛菜代表作之一。

原料

鲜活蜗牛12只,水发香菇、冬笋各50克,蘑菇75克,火腿25克,色拉油100克,鸡精、蚝油、味精、胡椒粉、料酒适量。

制法

1、将预处理后的蜗牛肉切成丁,再将香菇、冬笋、蘑菇、火腿切成丁。

2、将鸡蛋打成蛋泡糊待用。

3、热锅注入食油,推入上述切成丁的原料,炒熟后装蜗牛壳内,用蛋泡糊封口,上笼蒸约一分钟,取出装盘即可。

十.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金银锡器

广东金银锡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州有盛名的“朱义盛”,潮州有“打银街”。著名的潮州工匠刘元等人的作品曾在清末宣统二年南京工艺品赛会上获得奖励。金银锡工艺品分欣赏品、装饰品、日用品三大类约1000多个品种,欣赏品有寿星、佛像、花鸟等立体摆件和浮雕金银挂屏及戏剧头饰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别针、耳环等;实用品有酒具、茶具、调味具、杯盘、碗碟等。潮州的平錾、镂空技巧,更使潮州金银锡器显得精细别致、独具特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