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市长宁县长宁特产 四川宜宾的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市长宁县长宁特产 四川宜宾的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5-18 21:21:04

一.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红茶

筠连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筠连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筠连红茶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国茶叶通史》记载:“筠连产茶的悠久历史可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早在唐代就是四川的重点产茶区之一”;另据《筠连县志》记载:“清道光30年(1850年)派引征收茶税。民国元年(1912年)至25年最高年产350吨,以色味俱佳,冠于四川省南路各县,销售陕滇黔诸省。36年,全县茶叶产值9.79亿元(法币),为农村经济最大收入之一”。 筠连红茶品质上乘,上世纪50年代即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国际市场享有“赛祁红”的美誉。1955年,上海茶叶公司对筠连红茶的评价是“外形秀丽,条索紧细,毫锋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叶底红匀,香高味醇”。1956年,国家投资20万元在筠连建电动红茶初制厂,加工精制红茶。1957年春,苏联驻华茶叶专家专程来筠连参观红茶的制作过程,对红茶的品质相当满意。1959年9月,筠连茶叶工作者采制白露芽茶1.5公斤献给毛主席品尝,以此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办公厅复函致谢。至1959年,全县茶种植规模11000亩,比建国初期增加八倍有余,共出口红茶2000吨,畅销苏联、波兰、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1974年,筠连县被全国茶叶大会列为百强茶叶基地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面对国际国内红茶市场新的变化,审时度势,着力恢复发展红茶产业。筠连红茶在保持原有色、香、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方法,使产品外形紧细秀丽,滋味鲜醇,回味悠长。2009-2013年,筠连红茶连续5次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2012年以来,筠连红茶先后荣获第1-3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博会金奖。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7.69万亩(其中红茶9万亩),茶叶总产量5413吨(其中红茶2017吨),茶叶总产值2亿元(其中红茶0.97亿元)。全县18个乡镇中,面积1万亩以上的5个,茶叶年产量100吨以上的4个,200吨以上的9个。共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1个正在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拥有茶叶加工机械1250余台套。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筠连红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3.8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058元,茶叶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13.5%,筠连红茶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特定品质

外形紧细、秀丽,金豪显露;香气馥郁,天然花香、果香彰显,滋味鲜醇,回味悠长,具有浓厚地域风格

文化典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筠连生产的红茶就曾出口苏、英、法、日等国。1959年,该县曾试制出了色泽金黄、芽叶匀整的红茶 “黄金白露”,作为敬献毛主席的礼品。1985年,筠连红茶在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首次获得金奖。

地域范围

筠连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筠连县境内的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蒿坝镇、双腾镇、沐爱镇、维新镇、镇舟镇、大雪山镇、武德乡、塘坝乡、龙镇乡、孔雀乡、乐义乡、高坎乡、团林乡、联合乡、高坪乡18个乡(镇)、243个村。东经104°17′45〞-104°47′20〞,北纬27°50′37〞-28°14′8〞。保护面积92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筠连红茶外形紧结乌润、匀整,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清澈带金边,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亮。 (2)内在品质指标:筠连红茶茶多酚≥9%,水浸出物≥35%。 (3)安全要求:筠连红茶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二. 四川省 宜宾市 兴文县 石林西瓜

石林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主要的瓜果之一,营养也相当丰富。古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西瓜能消烦止渴,解暑热,治痢疾,解酒毒。”近代医学家研究,西瓜里的配糖体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三. 四川省 宜宾市 屏山县 屏山套醋

产于屏山县,原名屏山晒醋,又名药曲味醋。它问世于清乾隆年间。它以大米麸皮和平共处108味草药制而成。屏山套醋色泽棕红,酸而柔醇,爽口回味,异香扑鼻,久存不变。此醋既可烹饪调味,又可代茶汤小酌。它有沁人脾胃、解烦渴、消饱胀、增进食欲之功,还有降血压、止咳嗽、去感冒时疫之效。故屏山套醋闻名遐迩,被人们誉为“金浆之露”

屏山套醋为四川省宜宾市,产于四川省屏山县,原名屏山晒醋,又名药曲味醋。屏山套醋问世于清乾隆年间,为太洪寺高僧所创制。屏山套醋以大米麸皮及一百多味草药为原料精制而成,色泽棕红,酸而柔醇,异香浓郁,营养丰富,久存不变。屏山套醋有温脾健胃、去烦解渴、消饱胀、增食欲、降血压、止咳嗽等功效,被人们誉为“金浆之露”。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长宁县 名茶“乡春茗”、“祥风玉竹”

产于珙县祥风茶厂。“乡春茗”于三月上、中旬采一芽一叶初展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初烘--复揉--做形提毫--足火烘干,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秀丽紧卷,翠绿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以形美,多毫,汤清味醇而享誉、恰如滴滴春露,沁人肺腑,该产品参加全国“中茶杯”名优绿茶评比荣获二等奖,获全国名茶称号。“祥风玉竹”系采摘幼嫩芽头,经杀青--抖水--理直--提毫--足火烘干而成,其外形扁直多毫,嫩绿匀齐;内持香气清鲜,汤色淡绿清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肥壮,形如玉竹叶令人喜爱,象征祥风和兴旺发达。该品参加宜宾地区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优质茶称号
( 宜宾)

五. 上海市 长宁区 黄鱼煨面

黄鱼煨面

黄鱼整条(600~750克),先将鱼肉剔片,再切成4小块,拌入少许蛋白、盐及淀粉略腌,雪里蕻洗净切碎。

用两大匙油爆香葱、姜后,放入已剔除鱼肉的黄鱼骨略煎,随即淋料酒1大匙,加入清水及所有调味料煮10分钟,将锅内所有材料捞除,剩下高汤,然后放入切碎的雪里蕻和黄鱼肉同煮。

另用半锅开水将面条汆烫过,再捞出放入黄鱼汤内,用小火煨煮,待入味并已熟软时,即可关火盛出食用。

黄鱼煨面是兰桂坊酒家的招牌菜,鱼香肉嫩、入口即溶。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砂火锅

砂火锅

砂火锅之原料为鸡、猪蹄、炸酥肉、肉丸、蹄筋、海参、鱿鱼、品芋、笋片等,佐料为姜、花椒、胡椒、三家金钩、黄花、木耳、香菌、食盐等。

各种原料先在大锅里烹调好再下砂火锅,引燃炉火用文火炖。上席时将火锅置桌上,任人吃菜喝汤,拣荤选素,慢慢品尝,剩下的汤再烫豌豆尖、白菜、葱、蒜苗解油爽口。

七.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乳鸽砂锅

乳鸽砂锅原料:乳鸽2只,大白菜100克,粉丝100克,笋尖100克。调料:精制油50克,味精10克,鸡精20克,姜5爽,蒜5克,葱5克,料酒15克,胡椒粉5克,白汤2500克。

制法::(1)姜蒜切片,葱切成“马耳朵”形。(2)大白菜切成4厘米见方的片,粉丝剪段,笋尖一分为四,洗净,装入砂锅待用。(3)乳鸽宰杀去毛和内脏,斩成4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汆水捞起。(4)炒锅置火上,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葱,鸽肉,炒香,掺白汤,放味精,鸡精,料酒,胡椒粉,烧沸,煮10分钟,除尽浮沫,倒入砂锅内,上台即可。(食者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荤素菜和味碟,注意随时增汤加味。)

八. 四川省 宜宾市 珙县 叙府大曲

叙府大曲产于宜宾叙府曲酒厂,属国家名优酒厂,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叙府大曲”具有“醇香浓郁,绵甜净爽,饮后尤香”的独特风格。并于1984年、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
( 宜宾)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翠屏区 李庄大小三白

李庄大小三白

李庄的名吃为“大小三白”,白肉、白酒和白糕称为李庄“大三白”,白砍鸡、白砍兔、白花生称为李庄“小三白”。

李庄白肉——经过历代厨师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使之达到炉火纯青,成为李庄一个远近驰名的金字招牌。因此才有“到了李庄不品尝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一种说法。制作李庄白肉,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四个要素上,缺一不可。

李庄白酒——李庄古为僰人聚居地,他们早就会用一种野果酿制可作调料和饮料的“蒟酱”,开了酿造的先河。李庄白酒历史悠久,以本地优质高粱为主料,采用传统工艺和多道工序酿制,产出白酒可用作泡制各种药酒和直接饮用,饮后无上头感觉,属绿色食品。特别是传统的生产流程,也是旅游者们非常感兴趣的好去处。

李庄白糕——一种糕点甜食,远近有名。它采用上等糯米为主料。辅以白糖、芝麻等多道工序加工后,用模具压制成型,香糯可口,极易消化等特点深受老人儿童的喜爱,可作便于携带的馈赠食品。

白砍鸡:李庄白砍鸡是选用不加添加剂饲养和刚开口鸣叫的公鸡,俗称“童子鸡”为原料,煮制的水温掌握极有讲究,以鸡的大腿骨中尚有丝丝血色为上佳,称为血骨鸡,斩块装盘才能保持成型美观,肉质鲜嫩。蘸上诸味协调的作料,不失为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

白砍兔:李庄白砍兔选用1.5公斤左右的仔兔,去皮和内脏入锅,在火候要求极为讲究的水温中煮熟,过火太粑没嚼劲,反之未断生影响成菜感观。斩块装盘,配以鲜香麻辣的作料,真是嫩滑爽口的佐酒佳肴。

白花生:李庄白花生李庄拥有约15平方公里的河滩冲击平坝,土质肥沃,适宜种植花生。经淘洗后的花生果极为白净,无论是煮或加工成盐花生系列,白亮的色泽十分诱人,口感也属上佳。特别是李庄的盐花生系列,作为馈赠亲友,是再好不过的价廉物美礼品。

十. 四川省 宜宾市 屏山县 屏山茶

屏山炒青产于屏山县名优茶总公司,该公司出产的名茶“龙湖翠”,优质茶“屏山炒青”出口绿茶、花茶及精制茶杯系列。八九年以来名茶“龙湖翠”、优质茶“屏山炒青”多次获省巴蜀食品节金奖。九二年“龙湖翠”获亚太地区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各界朋友欢迎。( 成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