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去土耳其旅游带什么特产回国 去土耳其旅游带点什么回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去土耳其旅游带什么特产回国 去土耳其旅游带点什么回来更新时间:2024-04-07 05:13:38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充国香桃

充国香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充国香桃,四川省西充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偏北部,属川北浅丘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对水果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产香桃以其香、甜、脆的独特口感,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

充国香桃是四川省西充市古楼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逐步培育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桃业经济成为兴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已成片规模栽植充国香桃6000多亩,其中:母本园200亩,挂果壮树3000亩,幼树2400亩,新栽1000多亩,涉及15个村、2080户果农,同时引进业主高元斗、刘先强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充国香桃。2008年,年产量愈100万公斤,收入上万元的果农达100多户,仅此一项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

品质荣誉

南充市西充县“充国香桃”是1981年由南充市科协和南充市农科所联合为西充县引进的日本大九保,经过市、县农科人员二十多年的潜心研制和精心培育而成。“充国香桃”汁多味甜,香脆浓郁,果实圆形,果皮色彩白里透红,外观艳丽,肉质脆嫩、离核,平均单果重量230-280克,2008年2月28日正式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2009年,以古楼镇“充国香桃”母本园为核心的“充国香正式桃”2000亩基地获得有机转换认证、并获得“中华名果”殊荣。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四川省西充县果技站申请对“充国香桃”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充国香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充县古楼镇、太平镇、金泉乡、晋城镇、多扶镇、永清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6′4″~106°4′7″,北纬30°52′4″~ 31°15′4″,海拔高度290 ~ 617米,保护面积2000 公顷,产量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充国香桃果形大,近圆形,缝合线明显,近梗洼处深,两半部较对称。果顶微突,梗洼深。果面底色乳白色,阳面着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肉呈浅红至深红色,近核处浅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离核,核红色。 (2)内在品质特点:充国香桃可溶性固形物≥10%,可食率≥80%,水分≥80%。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标准质量安全规定。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虢国羊肉汤

三门峡,地处豫西边陲,紧邻晋、陕,古称陕州。西周初年的姬姓封国“虢国”曾筑城建都于此,故也称“虢州”。

不论位于城市巷陌,还是地处乡郊山野,虢国羊肉汤馆都会迎着早行人的风尘开门营业。

厨房案板上羊肉、羊腰、羊血、羊肚已被快刀切成片丝,抹了羊油的吊炉烧饼也已被烤得通体金黄,将军炉上的大铁锅快活地吞云吐雾,炉中火舌0着锅底映红师傅们的脸膛。

门帘一挑,进来了食客。

老板麻利地招呼来人靠炉子坐下,叫人提了水壶倒上早茶,冲灶间嚷:“二两肉,多放粉条,要辣子。”

后厨里,大师傅取过炒瓢,搁进一把红薯粉条,移开锅盖,拿炒勺舀了羊骨汤。炉灶烧开,持海碗,右手快速抓搁羊肉、羊杂,又抄勺巡城一般点了精盐、味精、五香粉、胡椒粉等调料。移身灶前,碗中物件滑进炒瓢,拿勺轻扬几下,翻过几滚,打除油沫,碗底放葱花,加进羊油熬制的辣子块,盛进羊肉汤,撒上一撮香菜末,一碗地道的虢国羊肉汤眨眼即成。羊骨汤汤质乳白,醇浓鲜香,羊肉质地鲜嫩,软烂而香,葱花提味,咸淡适中,红油辣子、翠绿香菜相映抢眼,水汽蒸腾,肉香穿堂。

美食的世衍,远古和当今如出一辙。穿越历史的羁绊,每位食客身影相随,影影绰绰,如梦如幻。

信息来源: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三. 海南省 文昌 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文昌市有十多家旅游工艺和旅游纪念品加工厂。主要产品是椰雕、贝雕、花梨木(降香木)雕、海石花、龙虾标本、海龟标本、十三鳞标本等,以及各种贝类共有8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十多个品种被评为全省"四新"优质产品,有6个品种荣获海南省工业物资交流会优秀产品"金马奖"。有37种名优产品参加十一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和赞誉。( 文昌)

四. 欧洲 土耳其 土耳其地毯

土耳其地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时期。公元前5世纪,波斯人从米底亚人(土耳其人的古老祖先)身上学到了这门技术。1949年从阿尔塔山上出土的地毯残片被考古学家证明正是米底亚人的杰作。在卡帕多其亚高原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歌谣:“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啊,铺满了充满活力的地毯,描绘着节日和盛宴的喜庆。它们更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的,重重叠叠,就在通往宫殿的门外。”

地毯的质量通常是由其编织密度决定的,购买地毯你得翻看毯底,结打得越细地毯也就越结实,而且结织法织出的花色复杂,外形美观。毯底图案一样要清晰如毯面。在土耳其的农村很多人自己织地毯,耗费几年的时间才织出一张地毯,这种地毯价值连城。一些极品地毯一平方厘米内竟然有900多个结。

使用的染色材料决定了一张地毯的寿命。仅用传统蔬菜上色的基里姆花毯最为人们所赞赏,它是用土耳其本地的各种植物浸泡后提炼出来的,而且对羊毛侵蚀较轻,使地毯精美雅致、持久耐用、永不褪色。草根可以产出砖红色到橙色、粉红色和紫色等各种颜色。而看起来不自然的颜色很有可能使用了化学原料。

土耳其地毯分许多种类,有毛地毯、麻地毯,最昂贵的是丝地毯。纯丝地毯的价格几乎是普通地毯的3倍,通常面积较小,精致大方,比较适合亚洲气候。有些地毯之所以特别便宜是因为只有结上的部分是羊毛,而底子则是棉质的,它的使用时间不会太长。极品的“黄金地毯”,以金丝银线和羊毛交织而成,缀上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是王宫的专用品。

五. 欧洲 土耳其 土耳其咖啡

咖啡在十六世纪传入土耳其,并开始商业化。由于横跨欧亚的地理位置,土耳其迅速地将咖啡广传到欧洲大陆。而由于土耳其咖啡最能保留真味,且代代相传。土耳其咖啡是一种采用原始煮法的咖啡,有许多土耳其人,尤其是女性,喜欢用土耳其咖啡所残留的咖啡渣痕,来占卜推算当日运势,这样使我们在喝咖啡之余,更增添几许异国情调的神秘。以咖啡渣占卜的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可确定的是:咖啡渣具有相当医疗效果,对除臭、杀菌、防腐的效果亦相当好,所以可以将咖啡渣放置于墙角下或冰箱内来消除异味及冰箱怪味,并可以防虫蚁。

目前土耳其咖啡并不常见,而它的口味,主要可以分为苦(Skaito)、微甜(Metrio)以及甜(Gligi),这三种口味。烹煮方法主要是以一种名为Briki的不锈钢锅,将咖啡粉磨得很细,直接放入锅中烹煮,一直到煮沸腾为止,然后再将火关掉,全部倒入杯中。

土耳其人喝咖啡,残渣是不滤掉的,由于咖啡磨得非常细,因此在品尝时,大部份的咖啡粉,都会沉淀在杯子的最下面,不过在喝时,还是能喝到一些细微的咖啡粉末,这也是土耳其咖啡最大的特色。土耳其咖啡还有一项特色,就是在喝时,是不加任何伴侣或牛奶的,并且在烹煮咖啡时,先加入一些糖,而糖的多少主要也是随个人喜好,有人喜欢喝苦的,一点糖都不加,而有些人,则喜欢较甜的口味。

另外,为了能真正品尝出土耳其咖啡独特的味道,还会附赠一杯冰水,在喝土耳其咖啡之前,最好先喝一口冰水,让口中的味觉,达到最灵敏的程度,之后就可以慢慢体会出土耳其咖啡那种微酸又带点苦涩的感觉!

土耳其咖啡 - 历史

土耳其咖啡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要说咖啡,不能不提土耳其咖啡,是因为无论从回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咖啡起源,它的故乡都是在遥远神秘的中东山上。经过十三到十五世纪,长达三百年的回教宗教界禁止角色,咖啡在十六世纪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这种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北非等地的咖啡饮用法,一般人惯称土耳其咖啡或阿拉伯咖啡,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宗教仪式话的神秘感。

传统土耳其咖啡的做法,是使用烘培热炒浓黑的咖啡豆磨成细粉,连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红铜质料像深勺一样的咖啡煮具里(IBRIK),以小火慢煮,经反复搅拌和加水过程,大约二十分钟后,一小杯五十cc又香又浓的咖啡才算大功告成。由于当地人喝咖啡是不过滤的,这一杯浓稠似高汤的咖啡倒在杯子里,不但表面上有黏黏的泡沫,杯底还有渣渣。

在中东,受邀到别人家里喝咖啡,代表了主人最诚挚的敬意,因此客人除了要称赞咖啡的香醇外,还要切记即使喝得满嘴渣,也不能喝水,因为那暗示了咖啡不好喝。阿拉伯人喝咖啡,喝得慢条斯理,它们甚至还有一套讲究的咖啡道,就如同中国茶道一样,喝咖啡时不但要焚香,还要撒香料、闻香,琳琅满目的咖啡壶具,更充满着天方夜谭式的风情。一杯加了丁香、豆蔻、肉桂的中东咖啡,热饮时满室飘香,难怪阿拉伯人称赞它:麝香一般摄人心魂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