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平滋补特产 东平十大特产排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平滋补特产 东平十大特产排行更新时间:2024-04-16 03:06:50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洋香瓜

东平镇北依白佛山,南靠大清河,为东平县洋香瓜的主要产地。1996年开始引进洋香瓜,进行拱圆大棚试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洋香瓜又叫厚皮甜瓜,葫芦科,甜瓜属,蔓生攀援性植物,果皮厚而坚韧,耐贮运,果实味甜芳香,细嫩多汁,爽口宜人,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帮助消化蛋白质,对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有特别的效果。除鲜食外,经过加工可做成甜瓜干、蜜饯等,以长期食用。

东平洋瓜的主要品种有:白皮类,西薄洛托(日本)、白斯物(南非);黄皮类,状元(台湾)、莎白(日本);网纹类,抗病2号(香港)、翠密(台湾)。洋香瓜喜透气性好的沙壤土,适宜的PH值6~6.8,较耐干旱而不耐涝,较耐高温而不耐低温,长期低于12℃不能适应,在35℃高温下生长状况良好;其花为雌雄同株异花,为天然异花授粉植物,早春大棚栽培要进行人工授粉。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2月下旬,定植期为3月下旬。生育期为110天左右,单瓜重因品种不同在500~2000克。大棚保护地栽培于4月中旬大量上市。2001年,东平镇种植面积为2700亩,总产量8000吨,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唐山、沈阳、长春、哈尔滨、内蒙古、通辽、大同、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无锡等20余个大中城市,深受当地市民欢迎。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甲鱼

东平湖甲鱼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的。东平湖是甲鱼的良好自然生长区,所产甲鱼驰名齐鲁大地。

甲鱼,俗称元鱼、团鱼、脚鱼、王八、老鳖。属爬行纲鳖科,系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冷血动物。东平湖野生甲鱼背部呈淡黄色(其他地方的甲鱼多为黑褐色)、腹部为乳白色、体扁平、有厚实的裙边,背部有细小如珠的凸起。喙突尖长,约与眼径等长,体表无角板,覆以柔软革质皮肤。头部尖,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有蠕虫状纹或暗色而有黄点,背甲约长24厘米,宽16厘米。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内侧三指,趾具爪。东平湖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沉湖底的特点。它的食性很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食瓜菜、谷物等植物性饲料。

甲鱼属冷血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适于甲鱼的生长温度为25—30℃,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0—12℃时进入冬眠状态,潜入底泥中不食不动。甲鱼食性残忍且贪,一般不互噬同类,但在高密度饲养且缺乏饲料时,易引起互相撕咬残食。甲鱼有很强的耐饲能力,3个月以上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且可以正常活动,其寿命可达40—60年。甲鱼用肺呼吸,故时而浮出水面。

东平湖甲鱼个体大,数量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平湖大堤上经常可见爬上岸来的甲鱼,随便在湖堤上走一趟,就能捡到几只。有的渔民曾经在一天之内捡到过十几只甲鱼,每只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最大的重达5公斤多。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经常可以看到苇丛中有成群的甲鱼浮出水面。那时湖里每年产甲鱼都在1万公斤以上,年收购量最高时达5000余公斤。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74年,县水产部门在茅园鱼种场修建了4个面积在8亩以上的养鳖池,进行人工养殖,并进行人工繁殖与综合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面积高产化养殖甲鱼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东平湖甲鱼是一种名贵水产品,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它的全身都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脂肪4%,含碳水化合物26%左右,每100克中含钙15毫克、含磷94毫克,特别是维生素B的含量,为水生动物之冠。我县民间传说甲鱼具有鸡、鹿、牛、羊和猪五种肉之美味,俗称“五花肉”,其肉质以细腻、肥腴、鲜美而著称。我国举办亚运会时,东平湖甲鱼曾列入运动员食谱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大量定购。

中医学认为,甲鱼肉性味甘平,有滋阴补气、除热除疟、消肿去瘀之功。主治热气湿,能补中益气,补虚补阴。甲头干制后入药,称为“鳖首”,治脱肛、漏疮和小儿诸疾,效果均佳。甲鱼血可作补血剂。长期食用甲鱼可以延年益寿,并有防治癌症的功效。东平湖甲鱼的甲、骨、血、头、脂和卵均可入药,甲鱼富含动脉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我县民间有甲鱼“百病皆治”,“医百病,去百毒”的说法,春天吃烧熟的甲鱼,一年少生病,不生疮。麦子黄梢时吃甲鱼最好,俗称“麦黄鳖”。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草鱼

草鱼是鲤形目鲤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惟一种,称鲩,俗称草青、厚子等。体略呈筒形,头部稍扁平,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线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色,其他各鳍浅灰色,是东平湖特有鱼类,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草鱼的密度最高,长势最好。1956年,一条夫妻船一年可捕上百吨鱼,主要是草鱼和鲫鱼。1964年,曾在湖内捕获一尾体长1.5米,重达50多公斤的大草鱼。

草鱼喜居于水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速快,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通常以苦草及水淹植物为主,尤以禾本科植物最爱。3-4龄成熟,但由于不能在静水中产卵,必须置于流动的活水中。鱼苗可人工繁殖,进行人工催产。由于苗种易得,加之食料简单,水源广,生长快,肉味美,一直为东平河湖中的主要养殖鱼类。

东平湖水草丰富,种类繁多,特别适于草鱼生长发育,在坑塘养殖和东平湖围网养殖中,草鱼占半数以上。年产量达5000多吨。草鱼易患病,必须在养殖生产中做好防治工作。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蒲笋虾仁

【蒲笋虾仁】东平县传统风味菜。据传,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州境时,州官曾以“蒲笋虾仁”、“翡翠珍珠汤”进膳,深得皇帝赞赏,后此菜遂享盛名。

蒲笋虾仁主要原料是蒲笋和虾仁。蒲笋即州城坑塘及东平湖所产蒲草的嫩白根芯;虾仁即去头去壳的鲜虾米。东平湖所产米虾、草虾、白虾、龙虾皆可取以为料,但以白虾、龙虾为最佳。蒲笋虾仁的烹调,历来以东平县州城镇“景春园”、“-聚”等几家菜馆最为有名。近代以孟广信、刘学曾等名厨师技艺最高。建国后他们以师带徒,培养了众多厨师,大多能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其制作方法是:取大白虾或龙虾一斤,去头去壳摄取虾仁三两,用鸡蛋清、绿豆粉少许拌和,下锅以清油(猪油)轻炸,也可用沸水漂汆。出锅后再次下锅,用清鸡汤稍炖,放入蒲笋清炒,加南酒、姜丝、细盐等调料即成。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鸭架汤

原料:东平湖麻鸭骨架1具,鸭头1个,鸭翅1对,猪肉200克,生藕500克,干冬菇200克,干笋50克,栗子、红枣各10个,莲子30粒,海米20粒,葱段50克,姜片50克,细盐、糖、绍酒、味精各适量。

操作过程:

1、猪肉洗净,切成两块。藕洗净,去皮切成两段。冬菇用水浸泡,择净。干笋、红枣、莲子洗净待用。

2、汤锅内加清水4000克,置旺火上,将鸭骨架、猪肉、藕、冬菇、干笋、海米、葱、姜、料酒、糖同时放入汤锅,待汤开后,再用微火煮1小时。再放细盐、栗子、莲子、红枣煮1小时即可起锅。上桌时加入味精。

此汤特点:鲜香适口,咸中带甜。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松花蛋

东平湖松花蛋是我县著名土,是以优良的东平湖麻鸭禽蛋为原料,以传统加工工艺现代食品加工规程兼融的独特工艺生产的。曾荣获198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1995年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牌”奖和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等,是闻名全国的出口食品之一。

东平湖松花蛋具有色泽光亮、形状完整、蛋清透明、花纹清晰、层次分明、油润发光、蛋黄凝聚、糖心适中、清凉爽口、味美醇香、食而不腻、回味余长等特点,是宴会宾客的高级食品。

我县生产松花蛋的厂家众多,以老湖镇生产的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目前,老湖镇有松花蛋加工厂近20家,年总产量约2500万枚左右,出口量在200万枚以上,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东平湖松花蛋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调查,远在清初,东平湖沿岸黄花园一带地方(现属老湖镇),就开设了很多家庭作坊,加工制作松花蛋,产品畅销鲁、豫、皖数省。东平湖松花蛋以个大,风味独特和营养丰富而著称。敲开这种松花蛋,蛋壳离肉;蛋白呈古铜色半透明状,形似琥珀而富有弹性;表面有美丽的松枝花纹。切开蛋体,蛋黄外圆层实,硬黄中间有40%左右浓糖心,但浓而不滴,粘度适宜。初食入口时,微感苦辣味及腥味,衔后味美清香,喉咙甘凉,食之不腻,回味余长,最适宜佐酒,故当地民间有“没有松花不成席”之说,是大众喜爱食品之一。

早期生产的松花蛋中,由于传统加工配方中加入了不同量的一氧化铅,致使蛋中含有不同程度的铅,不利于人体健康。曾一度影响了松花蛋的出口。1983年,老湖镇松花蛋厂组成无铅松花蛋攻关科研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使用了数十种化学试剂,组合了上百种加工配方,精心筛选,终于在1985年试制成功了“东平湖”牌无铅松花蛋。1987年,出口150万枚,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美国家,被外商誉称为“上乘佳品”。

经有关专家对“东平湖”牌无铅松花蛋进行技术鉴定,认为新配方与传统配方比较,除了在色、香、味、形上保持了传统松花蛋的特点外,还有以下优点:一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代替了对人体有害的铅元素;二是缩短了生产周期;三是保存时间长,在20℃条件下,3个月不变质,在37℃的高温条件下,两个月也不会变质;四是各项卫生、理化指标符合出口标准。

据有关部门测定,“东平湖”牌松花蛋含水分69.19%,蛋白质13.41%,脂肪12.78%,碱度7.18%,灰分2.18%。经常食用有增用食欲、平胆明目、降压清热、开胃健脾、抑制高血压和血管病之功效。

东平湖水质优良,气候温湿,水生动植物丰富,是优良的麻鸭饲养场,当地群众有传统的养鸭习惯。湖养麻鸭不仅产蛋率高,而且产的蛋个头大,为加工松花蛋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

现在,松花蛋已成为老湖镇重要经济支柱,全镇年产量在100万枚以上的加工厂有8家,著名商标有“水浒”牌等。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石河王粉皮

东平县梯门乡石河王村生产的纯绿豆粉皮,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村中王氏族谱记载,是明代时一位姓王的人创制的。

石河王粉皮外形美观,呈圆形,直径约30厘米,有放射状花纹。色泽纯正,清亮透明,且薄而均匀。每公斤约40张左右,耐久贮。石河王粉皮系采用优质绿豆粉为原料,经过精心镟吊而成。韧性很强,久煮不粘。与肉同炖,柔滑而不腻,咀嚼耐回味。石河王粉皮吃法多样,凉拌时先用热水烫软,然后切成丝、条或块状,佐以蒜泥、姜末等,食之香味醇厚,清凉爽口,使人有醒神益智之感;热吃时可与鸡、鱼、肉及其他蔬菜相配,味道更佳。即是宴客之美味,也是赠送亲朋好友之最佳礼品。

石河王地处山区,制作粉皮系利用山泉水和当地产的优质绿豆,将绿豆经多次过滤浸泡提出淀粉,用传统的制作工艺,镟吊出的鲜粉皮经自然光照干透,属绿色无污染食品。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大青虾

东平湖大青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平湖大青虾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的。东平湖大青虾生食鲜嫩、清新,肉质细腻,弹性好;清炖后通体鲜红美艳,食之香气扑鼻,肉质嫩,味道鲜,入口爽滑。实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赏心悦目之美食。

东平湖大青虾,又名“沼虾”,俗称河虾,属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甲壳动物,因大多生活在湖沼、池塘和河流中而得名;又因其体色青蓝并伴有棕绿色斑纹,形如竹节而个体大,故名大青虾。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水产品。东平名菜蒲笋炒虾仁,即是以湖产大青虾为原料。

大青虾雌雄异体,雄体较大。它有三对步足,第一对步足,一般称为小螯,是用来钳住小水生动物送入口内吞食的;第二对步足非常粗大,其长度接近或超过体长的2倍(雌虾第二对步足只相当于体长);第三对步足基部外侧各有一个黑点。繁殖季节抱卵的雌虾,体色格外深,多为青褐色。

大青虾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4—5月孵化的虾苗生长45天后体长达3厘米,性腺已发育成熟。一般一年繁殖2次,第一次在4—5月份,称“霉虾”;第二次7—8月份,称“秋虾”。大青虾的寿命一般14—18个月,越冬后的大青虾,一般7月上旬即开始死亡,进入10月份后老虾全部退出生活舞台,让位于新生代。 大青虾是广温动物,只要水温不低于0℃,均可正常生活,14℃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水温25—30℃,其对突然降温的适应性很强。大青虾喜欢清新水质,要求溶氧较高,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大青虾喜欢泥底,特别是水草丛生的泥底上栖息,也比较喜欢浅水环境,除了越冬移入较深水层外,生长季节一般不超过1米。水草在大青虾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青虾的成活率和产量。大青虾性凶猛,食性很杂,在幼虾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成虾阶段则以水生植物的1落叶、丝状藻类以及水生动物的尸体为食。在食料缺乏时,往往出现大虾吃小虾,强虾吃弱虾,相互撕杀吞食的现象。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青虾对各种养鱼饲料均善食,如米糠、麸皮、豆饼等。

东平湖大青虾产量高,年产量约300吨左右,为我省青虾之冠。大青虾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易保鲜,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现在,大青虾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我县水产渔业公司以大青虾和白糖为原料烤制的甜味虾串,色鲜味美,出口到日本,十分受欢迎,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

东平湖大青虾苗种丰富,对饵料要求不严,易于人工养殖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属于“短、平、快”养殖项目,它所具有的这一优势,使其成为东平湖库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为渔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收途径。

所在地域:

山东

申请人:

东平县第一淡水养殖试验场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东平湖大青虾分布在整个东平湖。东平湖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新湖区418平方公里,老湖区209平方公里),老湖区常年水面166.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全湖蓄水46米时,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沿湖有新湖、老湖、银山、旧县、斑鸠店、戴庙、州城、商老庄、东平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东平湖大青虾的地域保护范围为整个东平湖,保护区范围面积为166.7平方公里,产量1200吨,地理坐标为:A点:东经116°12′17.99″,北纬36°07′10.44″B点:东经116°06′25.26″,北纬35°57′45.14″C点:东经116°13′45.11″,北纬35°54′11.77″,D点:东经116°18′27.67″,北纬35°56′05.16″。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蒲笋炒虾仁

蒲笋炒虾仁,是我县州城镇名菜之一,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州城内厨师姜延庭做的最好。

蒲笋入馔,历史上早有记载。西汉时的辞赋家枚乘写的《七发》中即有“牛脯烧蒲笋”之语。州城的蒲笋炒虾仁一菜,据说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州城地处东平湖,蒲笋和虾仁原料十分丰富,都是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角五分钱可买一盘炒虾仁,一元钱买六个菜,是较丰满的一桌。那时的蒲笋炒虾仁,虽然名贵却很普通。现在,水域面积缩小,蒲笋也较少了,这道菜的身价也提高了。

蒲笋炒虾仁的制作方法是:取州城坑塘内出产的嫩蒲根茎约300克,湖产青虾仁约20克;水发冬菇20克,水发玉兰片20克,葱、姜末各少许。花生油30克,酱油10克,精盐2克,料酒10克,味精3克,花椒油10克,清汤70克。

将蒲笋切成5厘米长的段,冬菇、玉兰片切片。

勺内放入花生油,用中火烧至五成热,下葱、姜末、虾仁,炒出香味后倒入蒲笋,放入冬菇、玉兰片、酱油、精盐、料酒、清汤、味精翻匀,淋上花椒油即成。

风味特点:脆鲜美嫩,清凉爽口。食之有理肺降压,补虚健肾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