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泉州水果 泉州特产水果哪些好吃又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泉州水果 泉州特产水果哪些好吃又便宜更新时间:2024-01-09 20:59:02

一.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泉州面线糊

走在早晨的泉州街头,随处可见面线糊摊和正在喝着热乎乎面线糊的人。

面线糊是泉州本土乃至泛闽南地区的经典小吃,汤头清甜爽口,面线丝丝分明,糊而不乱,如果配料也是上乘,加在一起就有锦上添花的感觉。食用时可与油条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二.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米酒

要是你到永春县一都镇做客,热情的乡民便会敬上一杯色香味俱佳的米酒,让你沉醉其中。一都米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制酒技术家喻户晓。酒是好酒,却没有商标,也没有装瓶,人们把酒储藏在瓮中,再严严实实地盖上一袋“沙包”,年代越久,这酒便会越发醇香。这醇美的米酒,永春人一喝就是几十年、几百年……

米酒一酿已千年

一都米酒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史载:南宋绍兴年间,一都的进士陈光辞官后隐居岱山岩,与他同年中进士的朱熹曾多次前来拜访,两人在岱山上吟诗唱和,当时就有米酒助兴,朱熹把酒吟诗,赞美岱山为“月蓬第一峰”。可见,在此之前一都人就会酿制米酒了。

说米酒还得从红酒说起,这里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太平年代,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当时的一都叫碧溪,在碧溪两岸山上居住着善良勤劳的人们。有一位教书的秀才喜欢游山玩水,他常带着妻子为他准备的饭囊登山探险。

一次,他上山时采到许多味美的野果,填饱了肚子后,将饭囊遗忘在一个向阳的山洞里。几个月后,秀才再去攀崖,见到自己遗漏的饭囊,拿起来一看,米饭变得微红,不但没有发霉,而且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从来没有闻过的香味。他很高兴,将这个饭囊带回家,聪慧的妻子也很惊奇。她善于做馒头,从面粉的发酵想到米饭的发酵,便产生了一个试验的念头。

于是,秀才的妻子就蒸了一桶米饭、烧了一锅水,凉了以后倒入缸中,再将那个饭囊里的米饭均匀地拌入其中,将其密封。果然,缸中的米饭开始发酵,颜色逐渐变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1个月后就能舀出清红透亮的红酒来。夫妻俩经过半辈子的精心研究,发明了制造红曲、红酒、米酒的原始技术,并传给了后代。就这样一代代地相传着,人们便喝上了红酒和米酒,并逐渐懂得了酒的制作方法、药用价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间酒文化。

清代,一都设立黄坂汛,黄坂街(现为旧街)开始繁华,每逢墟日,漳平、大田、德化和安溪等地的部分农民和商贩会带着本地区的到这里来交易。其时,黄坂街就开起了几家酒铺,酒装在小瓮中,销往附近四个县,可谓远近闻名。一都米酒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好,从制作红曲、选取原料到“烧酒”方法、储藏办法,人们经过反复试验,逐渐摸索出最好的酿酒技术,使米酒晶莹透亮、醇香诱人。

长期以来,米酒成为当地人居家必备的饮品。劳碌一天后,晚上饮点温酒,能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功效;米酒还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老中医常用它来做药,内外受伤、腰酸背痛都用得着;当地妇女“坐月子”要先喝几天米酒“散气”,再喝1个月的红酒“补气”;红酒和米酒还是人们炒菜、熬汤等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酿酒过程细又腻

酿造好米酒先要有好的红曲,现在一都只有两家会制作,据说是祖传秘方,不外传。据说是用曲霉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将大米蒸熟放入地窖中,并掺入曲霉,经过特定的时间、温度、湿度和特定的工序,一粒粒大米饭就会变得暗红,形成红曲。人们用米换曲,至今还用斗量,双方都要“斟酌”一番度量和换算。

酿造米酒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红曲和冷开水。好的米酒都是用糯米制作,农民家家都有。经过加工的糯米蒸熟后,晾在竹匾上。山民们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从石崖缝里找到一个泉水汩汩直流的泉眼,将天然“矿泉水”引到家中,尽情地享用。在糯米饭凉却之时,烧开一锅“矿泉水”,冷却待用。

人们将糯米饭、红曲和冷开水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在农家小屋中,往往可以见到一个个大缸整齐地排列着,缸中的糯米正在发酵着,清红透亮地直冒泡儿。过一段日子,缸中的原料融化为一体,颜色由清红逐渐变成深红,最后变成暗红色。

发酵时间一般是20天至30天(不同的季节因气温不同发酵速度也不同),有经验的人靠眼观、口尝就可以判断出发酵的程度。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精红透亮、醇香甜美的红酒就会滤入其中,再将红酒一勺勺地舀起来,装入瓮中。

再发酵几天,就可“烧酒”了。山民们自制“烧酒鼎”,用木块加工成一个圆桶,上小下大,上部安装一口锅,锅中盛满冷水,水温一升高就要换掉。烧酒时将大缸中的原料分批倒入大锅中加热,上面紧盖一个“烧酒鼎”。火候要适度,大锅中的酒精随着蒸气上升,遇到“烧酒鼎”锅的底面冷却凝结,通过引管连绵不断地流出一股细小的米酒来。这米酒晶莹剔透、清甜爽口、香溢四方。

美酒养活一家人

酿造米酒的技术一代代传下来,现在一都各村都有几家米酒大户。永春县著名革命老区黄沙村的村民黄继就是一个典型,他家酿酒的技术经验是祖传的,也说不清是从哪一代开始酿酒了。乡亲们以前用的“烧酒鼎”都是向他家借的,说那鼎烧的酒又多又醇。

黄继的母亲今年70多岁了,酿酒用的糯米从推磨到机器碾米,不知用了几柜谷子,也记不起酿了多少酒,但她说自家烧的酒一缸也没坏过。现在子承母业,老人轻闲多了,谁家酿酒碰到什么难题常会上门请教,她都乐意解答,不留一点秘密。谁家要准备“坐月子”用的红酒、米酒,也总要邀请她去指导一番,她同样热情地上门当“顾问”,而且时常去看看,以免红酒发酸。

黄继家的屋里排满了大大小小的缸,远远地就可闻到酒香,那四季飘洒的酒香足以使人不喝也醉。每天,夫妻俩早起打扫卫生后,先要计划一下一天的工作。早饭后一般是蒸糯米饭、烧开水,中午或是舀红酒,或是“烧米酒”,下午就将各种原料均匀地倒入缸中,并且认真地编号。余下的时间还得准备猪食,黄继家常年都养四至六头猪,猪吃了“烧酒”后的酒糟特别会长膘,几个月就可以出栏,卖猪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夫妻俩就这样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即使天天洗澡换衣服,身上还时时散发着一股“酒气”。因为他家酿的酒质地好,销路也广,客户一般是上门来,或买散酒,或成批地载回去。黄家就靠着卖米酒过日子,还供养儿子在北京上大学。

酒文化多姿多彩

一都米酒成为当地的,红曲也成为。附近乡镇的人常常自己来或委托亲朋好友到一都买红曲,都说一都的红曲发酵酿成的酒与众不同,甘醇透亮、韵味十足。

因为家家户户都备有米酒(没有自酿的也会买点散装的),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难免要喝上几杯。久而久之,自然地孕育出一代一代善于喝酒的一都人,也自然地孕育出淳朴直爽、性格豪放的一都人。当地的人们从小就学会了品酒,很讲究酒的品位,在于质而不在于量,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酒文化。

以敬酒为例,一般是主人先敬,先敬疏远的客人,再敬亲密的客人,前后敬一回是三杯,方显有诚意;客人酒量大的会回敬,显得有礼貌,也有礼尚往来之意;敬酒还可以增加餐桌上的气氛,方式不拘一格,如打通关、猜酒拳……

人们还可以从一个人喝酒时的仪态、言语,酒量大小,喝酒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和社会见识等。一个人力气的大小又与酒量大小有着某种联系,强壮的男人一般都很会喝酒,干起重活来力大无比,而且很有耐力。

一都人家家都备有米酒,人人都能说点酒文化或酒规矩来。

一都人的生活,因为米酒,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三.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姜母鸭

泉州人“补冬”买鸡鸭虾蟹,图方便则买现成的姜母鸭。泉州的姜母鸭分别从漳州和厦门传过来,是闽菜烹饪一绝。 姜母鸭有咸、淡、辣三种口味制作,做法是猛火开、温火炖、补 药下锅翻三翻,起锅油而不腻,口味独特,流香溢彩。

游泉州必尝的美食。

姜母鸭作为泉州一道传统的美食,已经彻底融入了泉州乃至闽台地区的饮食文化之中,作为一道备受喜爱的菜肴,姜母鸭成为了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是泉州地区一道传统的名小吃,具有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扑鼻的特点,因而成为了闽台地区冬季进补首选的美味佳肴。进食姜母鸭后,通体温暖,寒意尽失,颇受闽台地区人民的欢迎与喜爱。

现如今,姜母鸭成了人们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与其独特性相关:

1、食-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

2、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姜母鸭姜母鸭

3、盐鸭,整只带头带爪,在福建闽南常常先做“拜拜”(供奉),后食用。

四.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吉红糕

吉红糕,系闽南永春县名产之一,入口鲜爽,质美味香,是最理想的送礼佳品。吉红糕俗称“新娘糖”。吉红,顾名思义,就是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永固,白头偕老。吉红糕的原料简单,糯米、白糖、金桔即可。吉红糕,嫩、甜、香,富有弹性,食后有金桔甘味呃逆,为配茶之佳品。永春的吉红糕不仅仅表达了忠贞的爱情,而且它飘洋过海,成为闽南几千万旅居侨胞睹物思亲的甜果佳肴。

五.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名酒

“戴云牌”十全大补酒,人参状元酒和物质三鞭。以优质大米为原料,汲用闽中著名的戴云山矿泉水,根据传统处方,精选补益名贵药材,采用传统工艺和先进技术酿制而成。具有酒质醇和、药香浓郁、酒度适宜、功能显著的特点。产品多次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和福建省、泉州市优质产品奖,畅销海内外。

六.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泉州改良竹编

泉州改良竹编:为泉州市对传统竹编结构进行改良制成的新型竹编工艺品。其主要特点为吸取古今优美器皿形式,采用外插花与器物结构相结合的作法,改变传统的平编素织。产品外表著色,古朴浑厚。目前改良竹编产品已有瓶、盘、篮、罐、盒、盂、花盆套、灯罩、杯套、竹编动物形器具、动物挂屏等十一大类,花色品种达3000余种。

七.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深沪紫菜

深沪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深沪紫菜是福建泉州晋江深沪镇的。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八.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山格淮山

山格淮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药原统称薯蓣,又名山药、玉延等。《山海经》中即有薯蓣的记载,沿用至唐朝,唐代宗取名李豫,“蓣”字与“豫”同音,犯帝讳之嫌,便改名为薯药。到了宋朝,又出了个皇帝赵曙,这样,“薯”与“曙”同音,又得改名,因该药又叫山药,所以就有了山药这个名字。我国食用山药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史料中,就有“神仙粥”的记载:“山药1斤,蒸熟后去皮;鸡头半斤,煮熟后去壳捣为米,入粳米半斤,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为什么叫神仙粥哪?宋代诗人陆游曾写诗表述:“它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近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吃山药粥可以成仙,当然这是诗人的夸张,但山药粥确有调整食欲,养生延年之效,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上有许多赞美山药的诗赋,陈达叟的《玉延赞》曰:“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他们赞美山药色如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评价很高。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为此,从古至今,人们都是有病时吃山药,无病时也吃山药。山药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生长在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灌木丛或杂草中,安溪县长坑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北纬25°11′,东经117°5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西北方气流影响较大,夏秋多雷阵雨,年平均温度在16-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年四季分明,夏季不甚酷热,秋季冷得较早,春季来得稍迟。长坑因有高山与低谷之差异,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农作物只有生产单季,海拔在700米左右的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生长较外安溪迟一个季节,比较适宜种植准山、马玲薯、菜类、药材累等经济作物。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先祖们都会在供桌摆出‘清汤淮山’敬天公,以示虔诚。据介绍,淮山用来敬奉天神,这一习俗,在当地乃至整个内安溪,延续至今不变。

山格村境内有座寺庙叫“补陀岩”,每到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各地信众蜂拥而至,摆出的斋供中,自然少不了“清汤淮山”,所用淮山原料一般都选当年最好的。

在民间,包括内安溪数乡镇,在敬神、做寿、婚嫁等宴请酒席上,都保留着上压轴菜“淮山炖排骨”的习惯。据当地民间厨师介绍,由于当地淮山生长期较长,淀粉、纤维素等内含物丰富,跟猪排骨炖在一起,不烂而酥,猪排骨溢出的猪油少量渗入其中,油而不腻,自然成为席上筷子“哄抢”之物。

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淮山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至清朝末年,淮山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作诗:“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真实地描绘了古怀川人民种植四大怀药的历史场景。安溪长坑乡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造就了其独有特性:久煮而不散、温补而不骤、长食而不滞、常食常近、循循渐进、药食同用,被历代医家奉为至上补品,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是滋补常药,也是赠送亲友的珍贵礼物。由于物种的交流和变异,目前作为药用的山药,应为从它地引种多年在本地种植的山药品系。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人们的医疗观念逐步由医疗向食补方向发展,在食补资源中山药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山格淮山

安溪县山格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

10447781

山药(蔬菜)

九.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毛蟹茶

安溪毛蟹茶是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毛蟹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外形条索紧结,嫩叶尾部多白毫,内质香气清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毛蟹茶是茶表叶下有小毛绒故称为毛蟹。毛蟹是安溪四大乌龙名茶之一,由于产量高,易于栽培,早期安溪有大量种植。

毛蟹是安溪大坪乡的主产茶,大坪乡的土壤气候环境适合种毛蟹,所以做出来的毛蟹茶品质比较好。目前还是比较传统的乌龙茶加工方式,所以茶水相对铁观音会比较红。

十.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又称德化黑毛福建兔,属小型皮肉兼用兔,至今仍有打洞穴居的习性。

泉州除了有华南兔外,还有一种泉州本地特有的驯养家兔:小黑。它的长相和一般意义上的小白兔不同,黑耳、黑眼、黑爪、黑毛、黑尾巴。它就是福建古老的地方兔种——德化黑兔,在清朝年间就有驯养记载。

早在清代乾隆十二年,泉州就有驯养小黑的记载。《德化县志》称小黑“月一产三四仔”。可见,至少在200年前,德化人就已经开始驯养兔子了。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德化黑兔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德化县现辖行政区域。德化县现辖18个乡镇,202个村(居)委会。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7°55′~118°32′,北纬25°23′~25°56′之间。东与永泰县、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大田县接壤,北与尤溪县相邻。土地面积2232.16平方公里。德化黑兔属于闽西南黑兔的一个经济类群,在德化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生长,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肉品质,当地群众都习惯称为德化黑兔。现全县存栏35万只,年出栏105万多只,产量2100吨,年产值1.4亿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