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沂蒙特产粉丝 山东临沂山药粉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沂蒙特产粉丝 山东临沂山药粉丝更新时间:2024-01-15 18:01:00

一. 重庆市 江北 江北玉米粉丝

江北玉米粉丝由重庆市渝北康华粮油食品厂采用最新工艺制成。本口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其性甘平,具有止血、利尿、利胆、降压等保健作用。

二.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日月牌粉丝

日月牌贡品保健粉丝原为明洪武年间宫廷御膳精品,现为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该产品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融现代生产技术,精制而成。其特点是久煮不糊,复煮不碎,晶莹透明,柔韧爽口。具有降血压、利便利尿、强筋健骨之功效,多次荣获国家、安徽省保健食品优质奖,1997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现已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鸭血粉丝汤

用鸭血做粉丝汤似乎只有南京有。我所知的有两家最好,一家在正洪街(南京著名的购物街,人人皆知),另一家在鼓楼电信局后面的小巷。店面都很小,店门口支一口大锅,里面鸭杂汤不停地滚。把准备好的粉丝放进汤里略烫,盛进碗里,浇汤,放料:鸭血、鸭肠、鸭肝、榨菜、香菜、辣油。操作的师傅动作极为麻利,整个过程大概不到一分钟。即便如此,还是常常要排队,且要自己站在锅旁等候,保证第一手。站在锅边,鸭血鸭肠那种特殊而又香浓的气息热乎乎扑面而来,很能勾起食欲。鸭血汤是民间的低档小吃,目前的售价也不过三四块钱。汤的味道是重中之重,大概是有秘方的,非常浓烈。有的店鸭肠做得格外好--你能想象咬起来脆生生的肠子吗?( 南京)

四.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药闫粉丝

蒿沟乡药闫村位于宿州市东北20公里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以粉丝加工产业为主导的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全村人口4000多人,其中从事粉丝产业的人员就有2500多人。药闫粉丝采用传统工艺,人工操作为主,产品口感圆润,久煮不烂,远销蚌埠、徐州、临沂等地,占宿州市场80%份额,产品供不应求。

为适应市场发展,药闫粉丝生产于去年整体提升硬件设施,生产规模随之加大,现药闫粉丝年产量50000吨,产值11000万元,销售额11000万元,纯利润2000万元,仅工资单项支出达450万元,全村人均仅粉丝一项年纯收入达9000元。

五.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橡子粉丝

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但因橡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如不经处理就直接食用会有明显的苦涩感。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宁澧溪镇达辉(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经过技术攻关,成功去除橡子粉中的单宁(苦涩味),研制开发出以野生橡子为原料的橡子粉丝等系列产品,并获国家食品发明专利。

橡子粉丝,富黄酮、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对人体有药用保健功能。《中国药典》记载:橡子取粉,可健人,涩肠固脱,可治泻痢、脱肛、痔血。橡子粉丝可煮、可炒、可凉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六.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洮南万宝粉丝

洮南万宝粉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纯白洁净、口感细腻、鲜香可口,韧性强、耐复煮

七.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蒜茸粉丝蒸大蚝

蒜茸粉丝蒸大蚝

此菜精心挑选新鲜大蚝,并配以龙口粉丝、自制蒜茸酱、葱花精心制作,味鲜咸,蒜味浓郁,有排毒养颜的食疗功效。

八.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传统农家粉丝

初享声誉的“张古牌传统农家粉丝”,是阜南县新兴的名牌绿色产品。它采用百分之百的红薯原料,采集深层地下泉水制作,完全按照传工艺生产,十分注重产品质量,不含任何添加剂,安全卫生,口感奇佳,是难得一见的正宗的红薯粉丝,号称“中国最好吃的红薯粉丝”,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九.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橡栗粉丝

橡栗,学名白栎 一名青罔树,果实名橡子、橡栗,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富含淀粉,可酿酒或制豆腐、粉丝等。亦入药。橡栗粉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脂肪、淀粉、蛋白质、单宁、钙、钾、钠、镁、铁、硒等元素一应俱全,尤其单宁更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珍稀上品。

《本草纲目》称其低热无毒、营养丰富,《中药大辞典》则指出:橡子取粉食,可健人,涩肠固脱,治泻痢脱肛及痔疮;《中国乡食大全》誉之“医食同源”。唐代诗人皮日休《橡媪叹》一诗中咏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楱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燕,用作三冬粮……”。唐张籍有诗云:“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新唐书·杜甫传》:“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

舒城生产的橡栗粉、橡栗粉丝已是享誉省内外的旅游产品。

十.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鲎壳蒸粉丝

鲎[hòu]来自4亿年前的蓝血生物,未曾体验过的洪荒味道。据说,海鲎是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的血液是蓝色的,含有铜离子,海鲎壳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鲎”字怎么写?又该读作什么?也许对许多人来讲,这是一个考古一样的问题。

按学院派的1,“鲎”字音同“后”,是一类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在美食的语境里,潮州菜里的“鲎粿”是最为常见的书写范本,但资深的潮州饕客会告诉你,用真正的鲎来制作鲎粿已经属于从前的传说了,在张新民先生用一只鲎的照片做封面的那本《潮菜天下》里叹息如今的鲎粿只是徒有虚名。

潮汕人叹息鲎已不多见,但是在去往阳江海陵岛的路上,不少食肆就养着鲜活的鲎待售,价格还很便宜,有人说这种蓝血生物属于保护动物不宜食用,不过当地的食肆大多有着颁发的屠宰许可,莫非是这里的鲎太多了,允许合理食用?

这种怪异的生物很少出现在都市的食肆里,更别提有什么出名的料理手法,而阳江偏偏得益于较少开发而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鲎多了起来,吃法自然也跟着丰富起来。

庄臣以美食家的身份任海陵岛大角湾的旅游大使,在当地最大的一间海鲜酒楼“大世界”品尝海鲜时,他专门推荐大家试一试这鲎的味道。

在高档酒楼的筵席上,“海鲎节瓜汤”和“鲎壳蒸粉丝”都做得很有形式感,也符合粤菜的那种清淡审美,不过我总疑心一个民风剽悍的地方,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味道吧?

阳江人的消夜胜地是一个叫河堤的地方,有些小桥流水老骑楼的精致,夜晚配上大排档那些泛黄的灯光,真有些适合拍鬼片的气氛。在一堆海虾螺贝的列阵中间,用面盆就盛着一只已经斩开了的鲎,大排档的生意很随意,不必非买整只,一斤一斤斩来卖也行,六七十元一斤的价格就已经包括了烹饪的工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