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保山隆阳区好吃特产有哪些 保山隆阳区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保山隆阳区好吃特产有哪些 保山隆阳区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11 18:15:39

一.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黄龙玉雕

龙陵黄龙玉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日正式启用。龙陵黄龙玉协会会长侯德升在此间举办的黄龙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动仪式上称,该商标使黄龙玉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龙陵黄龙玉产业发展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侯德升说,“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全面推进龙陵黄龙玉资源开发向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建设升级;能够提高黄龙玉产品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也维护了黄龙玉雕刻产品拥有人的合法权益;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全面提升黄龙玉附加值,促进黄龙玉产业的发展。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是保护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和生产者对特色产品生产地域的保护需求。”云南龙陵县委-杜春强如是说,商标的启用能使黄龙玉更好地与其他玉种区别开来,大大提高黄龙玉玉雕品牌竞争力,进一步规范了黄龙玉市场。

杜春强表示,当前,龙陵县正加大招商投资力度,引进实力企业建设占地216.5亩,投资4亿元的黄龙玉珠宝城和占地13200平方米,投资1758.8万元的黄龙玉物流加工中心,全面夯实黄龙玉交易市场基础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营黄龙玉的商家已达2200多户,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2011年2月1日,黄龙玉作为天然玉石正式进入中国《珠宝玉石 名称》标准。同年2月14日,“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至此,此前曾饱受争议的黄龙玉“身份”确定,其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饵丝

腾冲饵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饵丝系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种方便小吃

腾冲人将大米精加工为饵丝、饵块,已至少有三五百年历史。口碑相传,南明天子朱由榔(永历帝)当年败逃西陲,曾在一农家吃下了一大钵炒饵块,饱腹疗饥之余犹觉余味无穷,于是赞叹不已,并不无感慨地将其称为"大救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寻根溯源,腾冲饵丝、饵块以城东近郊胡家湾所产最为驰名。其精制产品,择料极严,工艺亦十分考究,其突出特点是柔软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烫可食,口感细糯。
腾冲饵丝、饵快吃法多样,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驾"即是先将卷轴饵块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蕈、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将饵块切成饼状在炭火上烤黄,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浆里,叫稀豆粉粑粑;鲜肉、鲜汤、鲜菜、鲜饵丝在小锅上一滚而就,叫小锅饵丝。
如今,腾冲饵丝这一地方名特食品早已走出高黎贡山,在春城、京城及许多大都市安家落户,并备受食客青睐。而其新一代产品--"云腾快餐饵丝"则分别在1994年、1995年、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及"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称号。

三.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山林素席

保山多禅院,僧尼们戒荤食素,营养上比不了俗人,但吃的花样却也不凡,并在长期的山居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风味的边地山林“斋文化”,素席,便是这种世外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顾名思义,“素”,既是对食品原料的限制——只能用“植物蛋白”,也是对食品特色的提示——清淡,而“席”,则非出家人通常果腹疗饥之“斋”,还得讲点“排场”,换句话说,素席便是清清淡淡的植物蛋白烹制的色香形味俱全的盛筵。

保山山林素席,以九隆山之梨花坞及来凤山之来凤寺两处最为驰名。其主要原料是豆腐,配以营养价值很高的南瓜子(去皮)、核桃、鸡纵、香菇及洋芋等时鲜果蔬,采用蒸、炸、烩及挤压造型等多种方法精心烹制而成,花色品种很多。有趣的是,僧尼们不知出于何等样初衷,还颇有创意地将诸多很素淡的菜肴“包装”得很“油腻”,使得一些初尝此席者兴味横生:分明是来吃素的,可筷一落,这是“鸡大腿”,那是“腊香肠”,还有“红烧排骨”、“火腿切片”、“油炸螃蟹”……据说,还有“熊掌”、“鱼翅”等“大补”名菜呢!俱荤形而素实,堪称“三界之外”的入世之筵——事实上,享此口福者亦大多为红尘中人。

山林素席营养丰富,且具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颇受食客好评。尤其是近些年来城里城外“先富起来”的人平素鸡鸭鱼肉吃得腻了,节假日或初一、十五到寺院里包上桌清淡爽口的素席换换口味,已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而保山素席之名亦因众多旅游观光者的口碑不肠而走,传遍四方——梨花坞的一位素席大师还数度应邀远涉重洋,到瑞士等国掌勺献艺并传秘诀。

四.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施甸水豆豉

施甸水豆豉是施甸城乡人家尤其是山乡人家的“当家腌辣”,以大豆(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保山各县市农家亦多腌渍此物,加工方法及配料均大同小异,但其色其味却以施甸者为佳:那鲜淋淋、红彤彤的色相,那酸香回甜、滋味隽水的口感,的确惹人食欲。故当地有句熟语:“一颗水豆果儿下三嘴饭。”也许是由于这佐餐佳品太过美妙之故,在保山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水豆果儿”(即水豆豉)常常还成了施甸人的代称--就保人们称腾冲人为“棕包”一样。水豆豉讲究个“鲜”字,不耐久贮,故也有人家将煮熟并充分发酵的半成品晾干封存,分期加料腌渍,则常年可得。

五.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宣纸

早在清代,腾冲人就利用本地盛产的枸皮、仙人掌生产出“观音塘大白纸”(后又称“余宣”),颇受书画界的青睐。当年徐悲鸿大师用之挥毫后,曾称这种纸不仅有“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正宗”宣纸的种种优点,还有一大长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70年代末,这一传统产品正式定名为“腾宣”。( 保山)

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每一样都有讲究。而远在滇西的腾冲,其生产的腾宣那是一段佳话。腾宣的质地、色感、吸水性都是不失为上好的书画用纸,并受到书画界的推重。1941年底,徐悲鸿大师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并对一位画者称赞说,腾宣不仅有头宣(宣城纸)种种长处,而且还有一个头宣所没有的好处: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故他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六.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大救驾

“大救驾”是云南省腾冲县的名特小食。选用优质大米做成饵块,切成片,再配上鲜肉、火腿、鸡蛋、冬菇、泡辣椒等烹炒,味道软、香、爽口。传说明末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追赶后逃到腾冲,又饥又累,村民奉上当地的美味食品炒饵块,永历帝吃后赞口不绝,称之救了联的大驾!“大救驾”便由此而得名。昆明市光华街靠正义路口有一家“腾冲饵丝”专卖店,楼下是大排档,楼上有雅座。该店有炒吃、汤吃等多个品种的饵块及套餐。

饵丝、饵诀在云南各地均属非常普及的大众化米制食品,不过就其品质及知名度而言,腾冲饵丝、饵诀却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驾"--腾冲炒饵块,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独有品质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腾冲人将大米精加工为饵丝、饵块,已至少有三五百年历史。口碑相传,南明天子朱由榔(永历帝)当年败逃西陲,曾在一农家吃下了一大钵炒饵块,饱腹疗饥之余犹觉余味无穷,于是赞叹不已,并不无感慨地将其称为"大救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寻根溯源,腾冲饵丝、饵块以城东近郊胡家湾所产最为驰名。其精制产品,择料极严,工艺亦十分考究,其突出特点是柔软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烫可食,口感细糯。

腾冲饵丝、饵快吃法多样,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驾"即是先将卷轴饵块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蕈、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将饵块切成饼状在炭火上烤黄,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浆里,叫稀豆粉粑粑;鲜肉、鲜汤、鲜菜、鲜饵丝在小锅上一滚而就,叫小锅饵丝。

如今,腾冲饵丝这一地方名特食品早已走出高黎贡山,在春城、京城及许多大都市安家落户,并备受食客青睐。而其新一代产品--"云腾快餐饵丝"则分别在1994年、1995年、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及"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称号。

七.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棕包米

棕包米又称小米,为棕包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冬委孕育,初春时节于树上剥去外层棕皮即可取得。


棕包米吃法主要有炒吃和煮吃两种。炒吃法是将棕包米洗净切碎,配以瘦肉丁和胡萝卜丝、腊腌菜一并炒熟,其色鲜艳,其叶醇香可口。煮吃法是将洗净的棕包米切碎放放清汤里煮熟,佐以干腌菜、糊辣椒和捣姜块、葱白、芫荽,其味酸中有苦,苦中回甜,有解表驱寒、泻热去暑之功效,食后浑身松爽。还可与龙江白鱼并煮,制成棕鱼包白汤,其味真是美妙绝伦,为腾冲美食中的上品。


棕包有着严格把关的地域界限,虽然挨临腾冲的周边地区也有出产,但其叶苦涩难食,唯腾冲棕包苦中有甜,苦得恰到好处。腾冲棕包又有金竹棕和苦竹棕两种,苦竹棕苦味太重,一般不味食用,但其药用功效去较金竹棕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和肝火旺盛的人常吃苦竹棕,可起到降压平肝的作用。

八.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红花油茶油

腾冲红花油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腾冲红花油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红花油茶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腾冲红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储藏、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亚麻酸。产品远销日本、南亚及国内。腾冲红花油茶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腾冲红花油茶品种独特,茶果产量高,种仁含油率和干籽出油率高,盛果期单株产量高达100公斤以上。用腾冲红花油茶籽加工的腾冲红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储藏、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亚麻酸。产品远销日本、南亚及国内。

腾冲红花油茶种植规模已超过4.5万公顷,挂果面积近5000公顷,鲜茶果产量逾1200公斤、产值逾6500万元。经营腾冲红花油茶油的公司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个体工商户15户。其中腾冲县腾虹油业有限公司还注册了“腾虹”商标,产品有茶油王食用油、红花茶油调合油、茶油王口服液,而腾冲县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也注册“和顺鑫”商标,生产高山牌红花油茶油。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腾冲红花油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腾冲红花油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腾冲红花油茶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二、立地条件

海拔1500m至2600m,坡度≤30°。土壤为疏松的棕壤、黄棕壤、黄壤、火山灰土等,有机质含量≥1.0%,土壤pH值5.5至7.0。

三、栽培管理

1. 种苗繁育:无性繁殖。

2. 栽植:6月至7月,每667㎡(亩)栽植50株至110株。

3. 管理:盛果期每年除草松土一次。合理修剪,采用皮下枝接、嵌合枝接等方法改造劣株。

4. 施肥:每年每667㎡(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自然开裂后采收,7天内完成。

五、果实处理

处理流程:摊晒→脱皮→去杂→干燥→分级→包装→入库。

六、工艺流程

油茶籽→压榨→碱炼→脱水→脱色→脱臭→过滤→成品。

七、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清亮透明,具有本品固有的气味和滋味。

2.理化指标:亚油酸含量8%至14%,亚麻酸含量0.7%至1.8%,角鲨烯含量≥130ug/g,谷甾醇含量≥0.18mg/g。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腾冲红花油茶油 云南省腾冲县现辖行政区域 《腾冲县人民政府关于腾冲红花油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腾政发〔2011〕178号) 云南省地方标准:《腾冲红花油茶油》(草案)

地域范围

腾冲红花油茶油的产地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境内,涉及界头、曲石、明光、滇滩、固东、马站、北海、芒棒、腾越、和顺、中和、猴桥、荷花、团田、蒲川、新华、五合、清水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98°46′,北纬24°38′~25°52′,东西宽69km,南北长137km。种植面积66667公顷,年产茶籽12万吨、茶油3万 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腾冲红花油茶油色泽橙黄,清澈透亮,香味浓郁,味道纯正,口感爽滑,品质纯净,在低温下会出现发朦凝固的物理现象。 2、内在品质指标 腾冲红花油茶油营养丰富,油酸含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油酸含量≥60%;亚油酸含量≥10%;棕榈酸含量≥10%;α—亚麻酸含量≥1.5%。 3、质量安全规定 腾冲红花油茶油生产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腾冲红花油茶生产技术规程》(DB53/T333-2010)控制,产品质量符合《油茶籽油( GB11765-2003)》质量标准。

九.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果松籽

果松籽

果松籽,顾名思义就是果松树所结出的种子。果松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树木高大,是建房、家具特需材料,主要产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温凉山区。果松籽颗粒大、均匀、饱满、壳亮,是全国各地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既可用于植树造林,又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十.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锅子

每到一年的清明和农历九月,腾冲都会有两次隆重的祭祖扫墓活动。到时会有每家年长的老者,出来颂上一篇祷词,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无限哀思。

当全部的礼信做完,对人们肚皮的慰籍便可以开始了!特别是孩子们,冥界的事,肯定不在他们热衷了解的兴趣范围之内。因此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山野里玩累之后,令人垂涎欲滴的“锅子”!这便是供祀用的最重要的祭品!也是这天里唯一的主角!

做“锅子”是一道比较繁琐的过程,大部份的材料需要提前几天就开始预备。有的如“黄皮”,平时把吃不了的猪皮刮洗之后晒干贮存。还有笋片,更是早在开春时节便要加工下的,杷大笋一层层剥开,经过上硝等防腐处理之后以备常用。这两种食物加工方法差不多,取出后先于冷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发”了后便捞出来在热水里刨开,一片片放在毡板上,用薄刀象削“大薄片”一样一层层取下,越薄越好,易熟及尽早入味。第三是蛋卷,把鸡蛋打至起沫,将热锅四周用油抹一遍,然后拿勺子盛起蛋液,随即动作飞快地把蛋液在锅中遍撒一圈,(撒得越簿越高级,但中央不能剩下,否则厚薄不均,也不能有一丝漏隙。)呈固状后就把手帕样的蛋皮取出凉却。取精肉剁成馅,均匀地铺在蛋皮上约一公分厚,再按三公分宽度卷成长条,再切成小段即可。其它用料比较简单,一早到菜市购些青菜和芋头,再买几斤猪腿骨(本地称为筒子骨。),几斤花肉。回来用骨头熬下一锅清汤,把青菜芋头洗净切开在汤中煮至六成熟后隔火备用。再把花肉切成四公分见方一片,用适量麦面和着鸡蛋调成糊状.将肉片放下去裹一遍,然后进油锅用文火炸至色泽金黄,这样“酥肉”也做成了。

全部的料备好后,便要取出煮菜用的土锅。这玩意其貌不扬,灰头土脸是在农村土窑里烧制成的陶器。(喜欢看足球赛的,应该对亚洲杯那个奖杯的样式还有点映像,我发现它象极了我们的土锅,只是土锅正中间要多出半截“炮管”来,那是加炭火用的。)

现在算是万事具备了。开始先把煮好的汤菜加入盐巴、味粉、草果面等这些调料后,放进土锅里,接着依次按“酥肉”、笋片、“黄皮”这样的顺序在锅腹内一层层均匀地铺开,最后把蛋卷放上去,再切几段葱花点缀一下

一般情况下,“锅子”挑到山上,等所有的仪式举行完毕,就该出味可以食用了。通常在家弄了吃要在锅子内煲三个小时左右,中间火式要平稳。小了不行,芋头咬不动!大当然也不行,除了芋头更咬不动,另外若把原汁烧干后再加汤你就等于前功尽弃了!“锅子”最地道的称谓是“烀锅子”!半熟半烂的程度叫“扒”!

“锅子”算是十分适合于各处口味的一种,这一点我己经从各地很多食客的口中得到了应证!不怕麻烦的朋友,可以亲自尝试一次。做的时候请注意:除了掌握好火候,各种材料的比例也要适当,疏菜的量可以大些,肉类要少而精,把汤熬得周正了才是最最关键的第一步!你可能一时找不到土锅,不过可以拿普通的金属火锅代用,只是这样就不能再称其为“烀锅子”了!我们这边把这种做法称为“锅子菜”!一个具有安慰性质的叫法。

还可以告诉你一点小常识

---

那锅子菜可是越热越好吃。因此,多做点也不用太过耽心。当然了,假若佐伴着一段段动听的民间传说来享受每一餐美味,是肯定会有好多更酵更甜的回味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