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理古城在哪里买特产好 大理古城有什么特产值得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理古城在哪里买特产好 大理古城有什么特产值得买的更新时间:2024-04-14 21:31:05

一. 云南省 大理 南涧县 南涧粉丝

从中华民国时期开始,南涧就有了手工粉丝加工,并曾销往缅甸等地。

南涧手工粉丝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粉丝原料是用蚕豆、豌豆,不掺其它代制品制作而成;二是生产过程中都是人工作业,生产效率小,产量低;三是南涧手工粉丝要食用之前煮一到二个小时不会烂,煮的时间越长粉丝越透明,越好吃。其独特之处在于不论煮到什么菜中都能保持原味。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鹅

永平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平白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平鹅是云南大理永平县的。

永平白鹅起源于野生鸿雁,是鸭科雁属鸿雁的一个变种,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1263年永平回族纥氏开始驯养鹅(鸿雁),迄今为止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永平白鹅是当地回族农民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料条件、饲养习惯下,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经精心选留、驯养培育和自然选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性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遗传力强,喙、羽毛、肉瘤、颈、肉色、肤色、体型、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稳定,毛色纯净、繁殖力高、就巢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肉味鲜美、鹅肥肝大、油脂含量高等特质。1980年收录于《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1987年收录于《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0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将永平白鹅地方优良家禽品种确定为云南鹅,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将永平县定为原产地中心产区。永平白鹅曾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作过专题报道,加工产品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评为“名特优旅游商品奖”;“永平白鹅”曾连续三年获得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产品“金花奖”。 永平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和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河流众多,水源较好,自然生态条件为永平白鹅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永平海拔1800m以下的江河流域、湖泊、池塘、水沟、沼泽地等水资源丰富的亚热带地段都有大规模的饲养。当地群众饲养雏鹅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种鹅和雌鹅饲养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麦子为主,多采取自由放养,使其在河流、池塘、沼泽地、水沟边得到充分活动,并可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良好饲料。白鹅是永平回民的主食品之一,鹅油亦是当地回民摄取脂肪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地的回民传统习惯是每年10月陆续宰后腌制成腊鹅,作为访友待客或礼品相送。加上回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原因,有“只是回民中可买卖或外卖,但却不与汉人买”的习惯,进行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一些优良基因得到扩大、发展、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和纯化。于是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在永平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饲养环境下,通过当地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培育,最终形成了永平白鹅这一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当地广泛养殖,全县发展规模较大,回民户均常年养殖白鹅在200只以上。由于鹅是草食水禽,方便饲养,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本县水源较好的汉族村庄也大量仿效饲养,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年存栏15万只。

永平县有750多年白鹅养殖历史,永平白鹅外形美观、独特,耐粗饲,抗病力强,抗逆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难得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和畜禽遗传资源。

永平鹅

永平县永平白鹅养殖协会

13516230

鹅(活动物)

地域范围

永平白鹅产地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境内,涉及博南镇、龙街镇、杉阳镇、厂街乡、水泄乡、龙门乡、北斗乡七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之间,南北长56.25㎞, 东西宽51.25㎞,养殖区域范围2884㎞2。年存栏15万只。

三.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石

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洱海沿岸。该县的大理石产于县境内的点苍山,并且蕴藏量十分丰富。点苍山19峰,峰峰都有大理石。

这些大理石像一条灿烂的彩带,盘旋围绕在山腰,山有多宽,石层就有多宽。大理所产石料、石质虽基本相同,但色彩却各有特点。大理素有“大理石之乡”之称。

大理石,又名础石。大理州的大理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苍山自然保护区内,蕴藏丰富。在白族民间,大理石有一美丽的传说:因为天上的织女触怒了上帝,被下放到苍山的绿玉溪,于是那里到处有了天生的绿玉,织女居住在绿玉溪草木之中。后来,上帝要召回织女,织女骑鸾凤回到了天上,她遗留在空中的头饰变成了美丽的大理石。南诏后期清平官(相当于宰相)杨奇鲲据此留诗一首为《岩嵌绿玉》天孙昔谪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一朝骑凤上丹霞,翠翘花钿留空谷。

当地白族人民对大理石的开采加工始于1400年前的唐朝。早期都是由白族各家各户开采,并用人工切凿、打磨,加工成不同的图案和物品。打磨图案是一们高超的技艺。某一图案在同一平面自然天成的较少见,多数石头的图案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是在打磨过中渐次出现的,呈现色块的哪一部分,隐去色块的哪一部分,令石块呈现什么图案,是一个构图和创造的过程,取决于制作者的艺术品味和打磨功夫。这种方式打磨出的图案一般都是孤品。白族工匠们不仅制作大理石画,还根据大理石的石质和画面特征制成各种物品,有屏风、挂屏、花盆、笔架、花瓶、砚台、图章、茶具、石臼以及制成桌面、凳面、靠背镶嵌在各种家具中。现在还大量用作石材。大理白族的大理石工艺品已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主要旅游产品。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白族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大理白族的风味名菜。

其制作方法是:用面盆注入清水,加入适量的面粉,滴上几滴芝麻油,将活泥鳅放入盆中,使其吐出肚中的污物,然后放入清水备用。

把蕃茄、青辣椒、木瓜、土豆、白菜心、团葱洗净,把滤好的酥油倒入,加进蒜泥炒一下,加入小瓜、土豆、云腿、蕃茄、青辣椒、白菜心、团葱、生姜、小白菜煸炒几下,再将富强粉,水发好的粉丝、精盐、胡椒粉、花椒叶拌匀,倒入砂锅,视砂锅大小加入清水和适量的牛奶,接着把活泥鳅和大块豆腐放入,盖上盖,置于中火上。

随着汤慢慢升温,泥鳅在汤中乱钻,一直钻进豆腐内,待熟透即可上桌食用。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古城鸳鸯饼

古城鸳鸯饼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的。鸳鸯饼选用精猪肉和小麦精粉为原料,制成8层肉锅饼,两两相扣(故称鸳鸯),上蒸笼蒸制而成。皮薄筋道、香而不腻、鲜香味美、回味悠长。

鸳鸯饼历史悠久,为古城名吃,陈照海为第四代传人。亦可用鸡蛋、葱为馅,称为素锅饼。

肉锅饼,内外七层,内加葱花肉丁,做法特别讲究,其制作技术秘不外传。古城镇里专门请文化人给“肉锅饼”起了个文化名叫 “鸳鸯饼”。镇里还叫“鸳鸯饼“参加了“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成为“莘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名小吃”。镇里还鼓励公开“鸳鸯饼”的做法,要做大这个产业。现在光镇里头作“鸳鸯饼”的就有10多家,有的还把店开到了北京、上海、郑州、东营、济南、聊城。

古城鸳鸯饼的做法:

油皮材料:中筋面粉 250公克、糖粉 50公克、奶油 70公克、水 100公克

油酥材料:低筋面粉 180公克、奶油 90公克

馅料:年糕 270公克、红豆沙 360公克

制作:

(1)将所有油皮材料一起拌匀,再揉成光滑不黏手的面团,盖上塑胶袋静置约30分钟,再分成18等份备用。

(2)将油酥材料一起拌匀成团,即为油酥,亦分成18等份备用。

(3)油皮压扁包入油酥,稍压扁後杆长再卷起,再次压平杆长卷起,即可盖上塑胶袋静置醒15分钟。

(4)将年糕和红豆沙各分成18等份,将年糕包入红豆沙中整型成圆球状备用。

(5)将醒好的油酥皮压杆成圆片後,包入作法(4)的红豆沙年糕馅,接口捏合後稍压扁。

(6)表面刷上过筛後的蛋水,再用牙签戳洞,入烤箱以上火220℃、下火170℃烤约20分钟即可。

六.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东山萝卜西湖鱼

“东山萝卜西湖鱼”是剑川一句民谚,还被民间歌手编入白族调中歌唱,可见其名气之大。“东山萝卜”说的是产于剑川庆华、玉华带的蔓菁,剑川白族人的“土片此”。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开黄花。蔓菁的颜色一般都是白色,而东山萝卜(蔓菁)却是紫红色的,这也许是和这里的土壤里含有稀有的碳物质元素有关,而使这样蔓菁成为紫红色,肉质和味道比一般蔓菁佳好。到了冬季,把蔓菁切成片,用篾片穿成串,悬挂晒干,称为“干那夫”。可以做汤或炒菜,也可与猪肝胙一腌制成罐,是不可多得的绿色环保食品。

西湖鱼,指的是剑川的西湖的鲫鱼,鲫鱼又叫鲋鱼。即的意思是跟从;付的意思是附和、伴随。鲫鱼在水游走,往往是成群结队,相互跟从,所叫鲫鱼或鲋鱼。鲫鱼是淡水湖中常见的鱼,但是剑川西湖的鱼却比较特殊,其脊背呈黑色。云南其他地方的鲫鱼体色较白,体形也较大,而且刺也太多,不受欢迎。所以民国时期赵式铭在昆明时写道“昆明此物(鲫鱼)不少,然而不甚贵重。”由于其在昆明不贵重是因为其味不好之故,而引发了赵式铭的感叹。

接着他还说:鲫鱼“身团而紫鳞,吾乡最嗜些物,谓为滋补品。”而西湖鱼为何脊为黑色,这也许和西湖的泥土有关,因为西湖泥土是乌黑色的,表皮土层下面是草煤,过去每到冬末或春天,附近的村落都会到西湖中挖草煤。西湖鱼的脊背呈黑色,味道鲜美也许都和这泥土中含有的某种矿物元素有关。就向东山的萝卜一样,所以东山的萝煮西湖的鱼味道就十分鲜美。现在历史上的西湖已变成了桑田,幸好的是西湖遗址大部分被当地百姓开辟成渔塘。鱼苗放入里面养出来的鱼脊背还是黑的,味道也比别的地方鲜美。

七.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无量山乌骨鸡

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生长环境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金庸的《天龙八部》让无量山饮誉海内外。无量山位于景东县西部,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无量山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气候区划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种类众多,是横断山脉南部中山峡谷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建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丰富的气候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的品种形成及生长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其优良品质。.

体貌特征

无量山乌骨鸡体型大,头较小,颈长适中,胸部宽深,胸肌发达,背腰平直 图2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雄壮的公鸡

.,骨骼粗壮结实,腿粗,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呈方形。头尾昂扬,耳多为灰白、部分有绿耳,喙平,上喙弯曲,喙、胫、趾为铁青色,皮肤多为黑色,少部分为白色,脚有胫羽、趾羽,故称“毛脚鸡”。有高脚、短脚、单冠、复冠,白羽黑肉、黑皮黑骨黑肉鸡等几个类群。成年无量山乌骨公鸡眼大有神,冠大直立,单冠为主,偶有复冠,冠齿5至6个;冠和肉髯呈紫红色、鲜红色,毛色多为紫红色、黄褐色、麻花、白色,主翼羽、胫羽、背羽、鞍羽多为黄褐色,尾羽黑色镶边,部分公鸡为麻花、全白,毛色鲜艳有光泽。成年母鸡眼大有神,冠髯较小,虹彩金黄,少部分有凤头;毛色有黄褐色、麻花、白色、黑色等毛色;多数麻花鸡体躯毛色为新月形条纹。雏鸡毛色多为麻花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生产特性

无量山乌骨公鸡150至180天开啼,母鸡开产日龄160至200天;年 图3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漂亮的母鸡

.产蛋90至130枚;300日龄平均蛋重52克。蛋壳色泽为粉白色,少部分为浅褐色。母鸡一年四季都能产蛋、孵化,每次产蛋18至20枚后停产就巢;种蛋受精率为85%至95%,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自然放养饲养条件下,一年内就巢5至6次,每次就巢25至30天。一般成年鸡体重为5至7斤,公鸡屠宰率88%、母鸡屠宰率91%。

八.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翠梅酸辣鱼

翠梅酸辣鱼是云南大理的特色菜。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的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与西餐烹鱼流行加柠檬片的做法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九.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石工艺品

云南省蕴藏丰富的大理石。大理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所藏,品种多、花色美、质地佳,颇为著名。由于这里盛产这种优良石材,年代久远,远传各地,便被人们冠以大理的地名,雅称为大理石。大理石又名础石、榆石、文石、醒洒石、开竺石,一般分为采花石、云灰石、向石、黑石四大类。大理石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开发,唐代修建的大理崇圣三塔,建筑上就已采用了精美的大理石工艺品有:采花石屏、雕花画屏、石桌石凳、酒杯、台灯、笔筒、砚台、茶盘果盘、花盆花瓶、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摆设的直径2米的采花石屏风,天然地显示出了苍山云海气势雄伟的江河奔泻画面,让人赞叹不已。陈列在大理石厂的雕刻座屏“苍洱大观”,用自然色彩的大理石精雕而成,银苍玉洱、风花雪月历历在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十.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独头大蒜

大理独头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理白族自治州种蒜历史悠久,各县皆有栽培,尤其是弥渡县、洱源县、宾川县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农民只零星种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国开始实施以产销逐步放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体制改革后,“南菜北运”的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1992年大面积生产上开始推广运用经试验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进技术,使蒜苔、蒜头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产生了食用方便、品质好、个头大的独瓣蒜,栽培中独蒜率一般在30%-40%,高者达70-80%。大理独头大蒜产量一般800-1000千克/667㎡。个大质优的紫皮独头大蒜为国内唯一产区。

大理独头大蒜为紫皮蒜,外皮紫红色或浅紫白色,商品蒜需去除根须和大蒜蒂。蒜头扁圆形或圆形,不分瓣,构造与普通紫皮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除去外皮后果形依然如此。肉质乳白色,质地清脆,色泽一致,蒜味辛辣(比白皮大蒜辛辣)回甘,香味较浓。蒜头大小规格一般分为横径4cm以上、3-4cm、2-3cm、2cm以下等。大理独头大蒜个头大、质优,外形美观,食用剥皮方便,可食率比普通瓣蒜高5-10%。同一品种,外观整齐、洁净,无离体碎皮,蒜头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缺陷(包括碎头、开裂、机械伤、发芽、腐烂、异味、冻害和病虫害等)。

大理独头大蒜富含大蒜素、蒜油,蒜汁稠粘。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指标要求:大蒜素≧1.20%,大蒜油≧0.10%,总糖≧20.00%,蛋白质≧2.50%。

地域范围

大理独头大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8°52′~101°03′、北纬24°40′~26°42′,总面积19.7万公顷。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14.4万吨左右。主要涉及县市为大理市、弥渡县、宾川县、洱源县、祥云县、永平县、鹤庆县等7县市43个乡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