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沙溪一品山珍土特产 沙溪家乡味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沙溪一品山珍土特产 沙溪家乡味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0 01:20:10

一.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滨炯一品玉带糕

是巢湖之滨炯炀镇传统名细糕点,近三百多年历史,传说乾隆皇帝品尝此糕后赞赏道:“玉带者,一品也”。故得名。一品玉带糕用料考究,工艺独特,需经三十多道工序作业。采用桃仁、青梅、桂花、麻油、糯米粉等精制而成,四边呈白色,中间现红、绿、黄诸色,形如白玉中镶嵌翡翠宝石,与一品大员所佩戴的玉带十分相似,故而得名。因其色泽油润,美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春节时或遇喜庆馈赠亲友,一品玉带糕更倍受青睐。

二.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竹海山珍

南山竹海处在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坐拥万亩竹海,各类物产丰富。满山遍野的竹自然不乏竹美食的盛行。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板栗、乌米饭等也是当地颇由名气的菜肴。

三. 广西 南宁 兴宁区 一品金眉红茶

一品金眉红茶

一品金眉是古鼎香茶师们融合了台湾的制茶技术和武夷岩茶生产原理,秉承古鼎香名茶制造的理念,采用古鼎香高山名茶基地的优质茶芽,经多位茶学专家、茶叶技师的精心研制和反复实验,开发研究成功的典范红茶。一品金眉形似乌龙,色泽柔润;香似兰,高雅而芬芳;味醇似蜜,香甘回荡。

四. 北京市 丰台区 一品红

一品红又名圣诞花、象牙红、猩猩木。大戟科,落叶灌木,温室花卉。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全缘,具有大戟属特有的环状花序,花序碌囊队?2月中旬开始变为鲜红色,可保持至翌年2月。此外尚有白、粉两个品种为冬末春初美丽的观赏植物。叶可入药。

一品红以盆栽观赏为主,亦可作切花用。丰台区花乡草桥村一带民间早有种植,现丰台区花乡各花队都有生产,已发展成为该区主要花种之一,为重要名花产品。

一品红通常用扦插法繁殖。扦插时间多在2-3月和7月,一个月后生根发芽,立春后移栽至室外。11月移至温室内,元旦至春节期间为盛花期。

五. 辽宁省 盘锦 兴隆台 海鲜山珍汤

主料:蛤蜊、虾、鲫鱼



辅料:金针菇、口蘑、香菇



调料:盐、鸡精、胡椒粉、料酒、香油



做法:



1、 将虾、蛤蜊洗净,鲫鱼去五脏洗净,用盐、料酒腌制10分钟;



2、 将煎盘2分钟预热,放入鱼、虾4分钟取出置入微波炉专用器皿中,加入金针菇、香菇、口蘑,蛤蜊,倒入清水,放入微波炉中10分钟再加盖15分钟或更长时间,中途放入盐、鸡精、香油、胡椒粉即可。

六.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一品红”

衢江区是中国椪柑之乡。全县现有 26 个乡镇 509 个行政村总人口 40 万,其中 12 万户农户栽培椪柑,椪柑面积 20 万亩 , 年产椪柑 30 万吨 , 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之首
衢江区柑桔已有 1400 多年的栽培历史 , 尤以椪柑著称。明何秀远《闽书》云 : “近时天下之柑 , 以浙之衢州、闽之漳州”为最 , 自明代起 , 一直为皇家贡品。近代 , 又被日本农艺专家田中长一郎誉为“亚洲宽皮桔之王” , 享誉海内外
“一品红”椪柑是椪柑之精品。近年来 , 衢江区加快转变柑桔增长方式 ,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 , 总结出了一整套优质椪柑配套栽培技术 , 制订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一品红”椪柑系列标准 , 并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审定。“一品红”椪柑即根据“一品红”椪柑系列标准组织生产 , 其苗木、园地建设、培育管理、病虫防治、商品果均有严格要求。“一品红”椪柑果实模径大于 60mm, 果形端正 ,橙色 , 色泽鲜艳 , 果面光洁 , 风味浓郁 , 酸甜适中 , 肉质脆脆嫩 , 清香爽口 , 化渣性好 , 可食率高 , 含 16 种人体所需 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 具有理气健脾、润肺止咳、消食舒胃之功效 , 耐贮藏
“一品红”椪柑 1996 年经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为全面提高椪柑品质 ,1996 年开始 , 衢江区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了“一品红”椪柑质量竞赛活动 , 每年经乡镇初评 , 县联评 , 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 由区政府给予 10000 ─ 1000 元的重奖。目前 , 参赛农户已从最早的一千多户发展到一万余户 , 参赛面积不断扩大 , 有效地促进了“一品红”椪柑系列标准技术尤其是“三疏一改”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 使“一品红”椪柑质量更上了一个台阶 , 也使广大桔农普遍树立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 1997 年 , 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 , “一品红”椪柑被评为农业名牌产品 ; 在全省优质柑桔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 并被推荐认定为浙江省 97 购物首选品牌。 1998 年 , 在东莞全国果品展示会上 , “一品红”椪柑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 在全省农产品评比中被评为浙江农业名牌。 “一品红”椪柑生产基地还被中国农学会推荐认定为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 , 衢江区已建立“一品红”椪柑基地 10 万亩,基地内全面推行“一品红”椪柑系列标准技术 , 基地亩产可达 2500 公斤 , 一级果以上果品率达 65% 以上
“一品红”椪柑由衢江区一品红公司负责经销。区一品红椪柑产销管委会具体协调、管理“一品红”商标 , 并对使用“一品红”商标的椪柑质量进行监督。目前 , “一品红”椪柑已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开始步出国门 , “一品红”椪柑正以精品姿态迈进更广阔的市埸空间
( 衢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一品脆皮蟹

圆脐梭子蟹,蒸熟剔取蟹粉,用小火煎制后呈圆饼状,外片酥脆,里肉鲜嫩,蘸花椒盐食用。因其原料上乘,制作精细,味鲜美而独特,故以“一品”命名
( 温州)

八. 广东省 中山 沙溪凉茶

“沙溪凉茶”是中华老字号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山“黄潮善堂”生产的传统名药,距今约一百年历史。“沙溪凉茶”对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伤寒等病症的居家良药。大凡老广东和老华侨没有不知沙溪凉茶的。沙溪凉茶不但可以治病,也可作为夏季的清凉饮料,具有消暑散热、生津止渴的保健作用。

沙溪凉茶的创始人,是中山沙溪塔园村人黄汇,出生于1861年,家境贫寒,15岁起便自食其力,当轿夫谋生。黄汇与其他轿夫不同,黄汇青年期间酷爱收集中草药,经常利用自己游走他乡的便利,收集各地的中草药,为穷苦人家治病,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当地人的赞赏。

清光绪十年(1885)间,黄汇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感冒、劳倦伤寒的验方,然后挂牌行医,自行采药和加工,用纸袋包装起来出售,包装上写有“沙溪伤寒圣茶,黄汇制造”的字样,当时人们称之为黄汇凉茶。到解放以后,因国人都认为“百病皆由伤寒起”,而这种凉茶对感冒特别有效,黄汇凉茶也称为沙溪伤寒茶。由于药效显著,黄汇的小药铺当时经常出现排队购买凉茶的情形。水涨船高,黄汇因此家业渐大,终于发了大财,从以前一个到处做工和给人抬轿子的穷轿夫,变成一个出门坐轿的阔人。发财后的黄汇将自己的儿子黄国屏送进大学学医,学成回到中山行医,黄国屏继承父业后,把父亲开的小药铺改名为“黄潮善堂”,将茶名改为“伤寒圣茶”。后人为纪念黄汇,就将此茶以他的故乡命名——沙溪凉茶。

黄汇开的小药铺解放后辗转成了中山县沙溪凉茶厂,当时是沙溪供销社的下属单位,虽然说企业化生产,但产量还是非常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1975年沙溪公社便专门办厂来接管沙溪凉茶厂,1984年沙溪凉茶厂更名为沙溪制药厂。1990年批准更名为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制药厂,在新世纪之初,沙溪制药厂改制,起了一个药味十足的新名字“益和堂”。2003年批准更名为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多年来,“益和堂”坚持科技创新质量取胜的宗旨,使本公司发展成拥有先进的生产、检验设备的现代化中型制药企业。100年历史的感冒良药“沙溪凉茶”用现代科技提取有效成份,制成“沙溪凉茶颗粒”和“沙溪凉茶袋泡茶”,被卫生部收载为国家标准,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先后同金鸡片、排石颗粒等九个品种,荣获《全国获奖药品临床应用信誉评价调查信得过》药品奖。 “益和堂”于199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颁发“中华老字号”称号;于200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中华老字号”称号。

沙溪凉茶其实不是“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药,它是由中草药熬制的,没有任何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上中山这边天气潮湿,喝凉茶就跟平时喝水一样,而中山人认为喝药不吉利,就一直称为凉茶,久而久之,这个的“茶”便有了双重含义,除了表示普通的茶水,同时也有“药”的含义。沙溪凉茶主要成分有岗梅、金纽扣、蒲桃臭、屎茉莉、野颠茄。除了用于四时感冒、身倦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痰凝气喘,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功效,就是夹色、梦泄伤寒,在现代医学当中,没有伤寒这种说法,于是沙溪凉茶在全国医药规范中舍去了这两种功效。

沙溪凉茶,经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具有镇静、镇痛、催眠和抑菌等作用。本品以10克/公斤的剂量,能明显地延长戊-钠对小白鼠睡眠时间,说明本药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以20克/公斤剂量,能明显对抗由醋酸所致的小白鼠扭体反应,说明有显著的镇痛效果,本品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九.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孔府一品锅

“孔府一品锅”是由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据说清朝历代皇帝常到孔府,而孔府也常带厨师进宫制作孔府佳肴,请皇太后、皇帝和娘娘品尝。

孔府一品锅,由皇帝赐名。据说,清朝历代皇帝常到孔府,而孔府也常遣厨师进宫制作孔府佳 孔府一品锅

肴,敬请皇太后、皇帝和后妃品尝。清朝承袭明朝品官等级制,官衔为一至九品,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清朝将孔府列为当朝一品官的官府。因而,皇帝对孔府用鸡、猪蹄、鸭、海参、鱼肚等各种珍贵原料烹制成的汤菜,赐名为“当朝一品锅”,成为孔府及所有一品官府名菜,历代相传。
此菜1949年前在山东、江苏、上海等地一些高级菜馆仍有供应,后一度中断。现在随着各帮特色菜肴的挖掘、整理而得以恢复发扬。 一品锅之名源于孔府,是由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其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乾隆皇帝赐孔府《满汉全席》银餐具中最大的一件,称当朝一品锅。另外还有一种圆形不分隔的一口锅,名曰 “ 钟鼎一口品锅 ” 。后来的一品锅,因放入的锅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锅、鱼翅一品锅、海参一品锅、什锦、素锅等。
传统做法是用海参和鱼肚等蒸制而成。成菜汤汁浓鲜,用料珍贵,风味各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