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原版 广东特产两百左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原版 广东特产两百左右更新时间:2024-05-05 06:43:22

一.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二.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麻鸭

麻鸭为吴川之一。主产于鉴江出海口两岸水质肥沃的黄坡、吴阳、中山等地,以型体丰满、骨软肉嫩、质优味美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 吴川)

三.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山稔

山稔,在台山只叫作稔(学名岗稔)。这可能因为它不仅山岗上有,而且坑底溪旁、河滩甚至水田边,到处都有它的踪迹;只是山岗上特多。山稔全身是宝。它不但果子可食,而且枝叶可做柴,头可烧炭;将其根、果、叶采集,洗净切片晒干,还可做药,服之可收敛止泻,祛风活络,有补血安神之功。鲜稔叶嚼烂能止血,且能促使伤口愈合;其味有点苦涩甘凉,又可止渴。有些地方还用稔子酿酒。 

四. 广东省 清远 连南 腊蛋

蛋也能腊吗?是的,腊蛋是有名的东陂腊味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东陂镇“遂昌号”的腊蛋、腊狗和风肠,就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诸国和港澳地区了。腊蛋的主要原料是花油(猪网油)和蛋,花油为皮,蛋为馅。

腊蛋的制作工艺极繁,先以盐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后备用;再选蛋,鸡蛋或鸭蛋皆可,去白留黄,下盐、糖、酒;做腊蛋时,花油切至大小适中,垫于小瓷碟上,放蛋黄、风肠片、芫茜(若制作“银玉蛋”,周边还须放瘦肉),包成扁圆状;然后放太阳下晒,等表面稍干,加一碟盖上,反转碟子再晒另一面;两面晒至至三四成干,移至竹箕,又再晒;八成干,以小绳吊晾。腊蛋可蒸吃。要问味道?香又爽。

五.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禾虫

盛产于海潮能到的沙田地区,繁殖于禾根深处,状似蜈蚣软如蚕。八月份是大造,每当潮退时禾虫从禾根涌出,随水而飘去。禾虫含高蛋白质,煲、蒸、炒、煎、煮、焖、炖皆宜。“钵仔禾虫”是番禺的名菜
( 番禺)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风肠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七.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腊狗

东陂腊中的腊狗,首推关屋“遂昌号”制品。80多岁的关佐贤老人说,1912年,肉食供应紧张,制作传统腊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试着用狗做腊味的原料,先是做腊狗条,之后是腊全狗,从此,便开了“东陂腊狗”之先河。制腊狗要选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净后去骨,用炒干的碎盐腌;腌好后再以温水洗净,晾干水,淋姜汁酒,涂上糖和沙姜粉;然后造型,风干。

东陂腊狗嫩、爽、香、不腥不腻,可蒸可炒。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金银锡器

广东金银锡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州有盛名的“朱义盛”,潮州有“打银街”。著名的潮州工匠刘元等人的作品曾在清末宣统二年南京工艺品赛会上获得奖励。金银锡工艺品分欣赏品、装饰品、日用品三大类约1000多个品种,欣赏品有寿星、佛像、花鸟等立体摆件和浮雕金银挂屏及戏剧头饰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别针、耳环等;实用品有酒具、茶具、调味具、杯盘、碗碟等。潮州的平錾、镂空技巧,更使潮州金银锡器显得精细别致、独具特色。

九. 广东省 中山 沙栏鸡

沙栏鸡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主产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因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肉嫩、油少、色靓而闻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销往港澳地区。

广东及港澳地区喜食具有三黄(黄羽、黄皮、黄爪)特征的优质肉鸡,1929年(民国十八年)香山称模范县时期,沙栏鸡已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因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1986年,沙栏鸡选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成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

十. 广东省 东莞 东莞大包

很多老莞城或许都有吃过这样的大包,在莞城佐丹奴隔壁的朝阳饼家依旧有卖,馅料有鲜猪肉,鲜鸡肉,鸡蛋,冬菇等,包子大而足料,绝对没有偷工减料的成分,还有十分美味的糯米卷,价格便宜,可以说东莞大包正在渐渐失传,快要找不到正宗的大包了,难得发现,推荐给大家,吃一个也可以饱半天。

这个,确实很不错,有时会买来做早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