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羊脖子是哪里特产 绥棱羊脖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羊脖子是哪里特产 绥棱羊脖子更新时间:2024-01-15 09:56:58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睢宁县 睢宁白山羊

睢宁白山羊产于江苏省睢宁县,它属于黄淮白山羊下的一个品系,而江苏省睢宁县是它的主要栖息地,睢宁白山羊具有性成熟早的特点,四季发情,繁殖率高。一般5月龄母羔就能发情配种,此外,板皮质量优良,属汉口路皮。睢宁白山羊是全国三大优质山羊品种之一,部分母羊一年2胎或两年3胎,平均产羔率为230%,高的每胎产羔4-6只。羔羊出生重1.5-2公斤,肉质细嫩,膻味小。该县曾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睢宁白山羊的品质,睢宁县引进南非波尔羊与睢宁白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实现优势互补。睢宁白山羊因其性灵敏、成熟早、适应性强、繁殖力高、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而闻名遐迩。睢宁县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在现在,江苏省睢宁县年饲养睢宁白山羊的量在120万只以上。并于2006年被授予“中国白山羊之乡”称号。

二.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羊腔子

羊腔子

羊肉无论是清炖还是红烧或烤制食用,味皆鲜美。用羊肉加工制成的糕、馍、点心,也格外鲜香溢口。羊腔子是把羊去掉头、四肢和内脏后,加入特制的香料进行炖煮,故得名“羊腔子”。出锅时芳香四溢,入口滑爽,香而不腻,口感极佳。

三. 重庆市 荣昌 盘龙羊肉汤

羊肉汤,那可是咱荣昌人的骄傲,用它作早餐招待亲朋好友,可算作最为高档的标准和礼节了。

羊肉汤最早起源于解放前,据说是一个叫陶镀光的人无意中发明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羊肉汤已今非昔比,其汤汁乳白,咸鲜味正,香味浓郁,肉质细嫩,无腥臊味及药料味,是冬令时节滋补的佳品。羊肉汤系列中最为出色的当为羊杂汤,其它如“蚂蚁上树”、“干码羊肉”、“粉蒸羊肉”等名菜味道也巴实得很。

昌元城内陶前贵的“陶老八羊肉馆”应该是最正宗的,他是“陶羊子”的第三代传人。另外在南顺城街的“正宗盘龙羊肉汤”、昌州中段的“陶羊子酒楼”、警民桥羊肉汤、富康酒楼等地也能吃到羊肉汤,味道也都不错。

四. 海南省 万宁 东山羊

其美味据传是因羊食东山岭的稀有草木所致,因此肥而不腻、食无膻味,且滋补养颜防湿热美容之功效。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曾被列为“贡品”。民国时期,南京政府也将其列入“-”膳单,而今更是名扬四海。海南人无论娶嫁寿丧,还是过年过节,均是“无羊不成宴”。很多游客到海南都以吃到一盘“不是野味胜野味”的东山羊为耀。东山羊的食法多样,红焖、清汤、椰汁、干煸及火锅涮等,每种吃法都有各自的特色。

万宁东山羊是海南省万宁市东山岭的。东山羊毛色乌黑,肉肥汤浓、腻而不膻。 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是“贡品”,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东山羊的食法多样,有红焖、清汤、椰汁、干煸及火锅涮等多种吃法,每种吃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地来说,就是好吃。

海南文昌的白切文昌鸡、琼海的嘉积鸭、万宁的东山羊与和乐蟹并称为海南的四大名菜,被人们熟知且赞许。近年因大量游客来海南旅游,其名声更是与日俱增,并已成为海南旅游一大品牌。

万宁东山羊产于万宁市东山岭,毛色乌黑,肉肥汤浓、腻而不膻。 东山羊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东山羊的食法多样,有红焖、清汤、椰汁、干煸及火锅涮等多种吃法,每种吃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地来说,就是好吃。

东山羊肉鲜美的奥秘:东山羊生活在东山岭。当地盛产一种叫鹧鸪茶的野生植物,用这种植物制成的茶清香淳厚,是海南的名茶。东山羊就是长期食用鹧鸪茶的叶子,所以肉质才鲜嫩而没有膻味。

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曾被列为“贡品”。民国时期,南京政府也将其列入“总统府”膳单,而今更是名扬四海。海南人无论娶嫁寿丧,还是过年过节,均是“无羊不成宴”。很多游客到海南都以吃到一盘“不是野味胜野味”的东山羊为耀。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郧西 郧西马头山羊

郧西马头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郧西马头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角,三面环秦,一面接楚,地扼秦楚要冲。郧西人文历史久远,山灵水秀,物产丰富。

特定品质

郧西马头山羊是郧西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它吃的是天然野生牧草,饮的是无污染的优质山泉水,采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于一体,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滋补性强,它是秦巴山区农民辛勤培育的产物,是名副其实的人工驯养的山珍精品。

营养价值: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文化典故

目前,草场面积197333公顷(296万亩),养殖规模48.9万只,出栏22.3万只,产量33450吨,产值1.4亿元。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马头山羊产业链条。

郧西马头山羊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西县所辖的城关镇、土门镇、香口乡、上津镇、店子镇、关防乡、湖北口回族自治乡、景阳乡、夹河镇、羊尾镇、涧池乡、观音镇、马安镇、六郎乡、河夹镇、安家乡、三官洞林区、槐树林特场等18个乡镇(场)348个村,总生产面积5263500亩。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9゜25ˊ′至110゜49ˊ,北纬32゜47ˊ至33゜16ˊ之间。规模197333公顷(296万亩),规模48.9万只,出栏22.3万只,产量33450吨,产值1.4亿元。

六. 西藏 日喀则 岗巴县 岗巴羊

岗巴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岗巴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岗巴羊”是岗巴县特有的绵羊品种,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三大特点,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羔羊肉更是细嫩可口,是细毛羊中肉质较好的一种佳品,是产区人民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市场前景良好。民主改革前,“岗巴羊”为历代班禅的贡品。民主改革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增多,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牧民发展生产。近年来,在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在县人民政府的有效管理下,落实了富民强县、种羊场等项目,从2007年开始,岗巴羊连续多年被西藏自治区确定为特色产业项目,促使“岗巴羊”产业迅速发展。

由于岗巴县水好、草好,养育出了优质的岗巴羊,因其肉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如今,在一些餐馆里市民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岗巴羊肉。

据了解,拉萨市区的蕃隆老北京涮肉、京来顺2家店和上善上品是岗巴羊在拉萨的专供企业,很多顾客慕名前来品尝,以各餐厅不同的烹饪口味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据蕃隆老北京涮肉的总经理贾先生介绍,他们店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岗巴羊肉,现在是岗巴羊的高产期,羊长的膘肥体壮,前来吃涮羊肉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要销售5至6只岗巴羊。

岗巴羊3年前进入拉萨市场,因其肉质优良、味道鲜美受到了很多市民的青睐,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到餐馆品尝。就在本月初,岗巴羊成为了我区又一地理标志农产品,也被更多的人熟知。那么,在拉萨到底哪些地方可以品尝到岗巴羊肉呢?很多消费者都想知道。

地域范围

“岗巴羊”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所辖的岗巴镇、龙中乡、昌龙乡、直克乡、孔玛乡5乡镇29个行政村。 岗巴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紧靠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绵绵雪山环绕。与萨迦、亚东、白朗、定结诸县相邻,南与锡金雪山接壤。东距日喀则市307公里,距拉萨市580公里。其地理位置处于东经88o8′20″至88o56′47″,北纬 27o56′32″至 28o45′27″之间。总面积3935.89平方千米。草地面积558.5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24.4万亩,分布最多的高寒草原类面积为419.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0%;高寒草甸类面积为62.9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2%;湿性干草原类面积为4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8%。四季可利用草场面积为524.4万亩,冬春草场面积为420万亩,夏秋草场面积为104.4万亩。人工牧草主要种植紫花苜蓿、披碱草等,为饲养羊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来源。饲养规模为25.4万只,年出栏10万只,产量1850吨,产值0.7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1.1成年羊外貌特征 岗巴羊成年羊体格中等,体质细致紧凑,骨骼坚实,全身各部位结合良好。眼大微突出,鼻梁稍隆起,耳直往前略微下垂。 公羊大多有螺旋形大角,角尖大多向外延伸。母羊大多无角或小角。背腰平直。体躯较窄而长,尻斜。尾长下垂,属脂尾型,上宽下尖。四肢端正结实,蹄质致密坚硬。体躯大多为白色,头部、眼周围和两颊有褐色、黑色、棕色斑块或斑点。两耳、嘴端、四肢下部也有类似的色斑。不有少数颈部和体躯杂色。 体躯毛色纯白,光泽悦目,多数头部有褐、黑、棕色斑块。被毛为混型毛,呈毛辫状,细而柔软,光泽良好。体躯主要部位毛辫明显而保持一定的弯曲。前后躯表现一致,唯体躯下缘和腹部毛较短,结构松散或有轻微粘连。 1.2羔羊特征 羔羊初生到离乳期间的外貌形状与一般绵羊不同,多毛性极强,头部至鼻端和四肢蹄部以上都有着生多弯曲的长毛。初生羔羊被毛长达5cm以上, 30d左右毛股长达7cm。毛股坚实而有弯曲,呈波浪形。一般有4-7个弯,少数最佳者有8-9个弯。弯曲多者毛股也较长,腹毛亦较好。毛色纯白,光泽悦目。羔羊到120-150日龄时,头部及四肢的细长毛逐渐脱落,更换为短而直的刺毛,身上毛股变松散。 1.3羔皮 羔羊初生重一般2-4.8公斤。被毛呈波浪形弯曲,毛股着生全身。毛股自然长度平均4.5cm,伸直长度平均5.6cm。肩部弯曲3.6个,股部3.64个。一般毛股不够7cm所剥取的皮张均为羔皮。此种羔皮毛股短而绒毛少,弯曲明显,也是岗巴羊优良产品,很适合制作藏装所用。 1.4羊毛 因气候关系,岗巴羊每年只剪毛一次,一般于6-7月进行,平均年产毛量为1公斤/只。平均净毛率72.2—77.3%,回潮率6.6—7.9%,含脂率4.4—6.2%。长度:细毛110—125毫米,两型毛200—215毫米,粗毛273—299毫米。具有毛纤维长,织密性强,弹性及拉力大,有光泽,套毛大而厚,干死毛较少等优点,是粗毛型中品质最优良的一种,为本地群众织氆氇、藏被、卡垫的原材料,制品深受市场好评。 1.5羊肉 岗巴羊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三大特点,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羔羊肉更是细嫩可口,是细毛羊中肉质较好的一种佳品,是产区人民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市场前景良好。24月龄羯羊屠宰率:39—47%,净肉率为43.18%,胴体重18㎏。 2、内在品质指标 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水分<69.6%,低于标准8.4个百分点;总蛋白≥20.1%,高于一般羊肉2.9个百分点;总脂肪≤8.22%,较一般羊低8 个百分点;粗纤维≤0.15%;胆固醇≤744mg/kg,较一般标准低68mg;含钙量62.2mg/kg;富含17种氨基酸,其总量达17.8%。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三大特点,口感地道纯正,具滋补功效。 3、安全要求 “岗巴羊”生产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羊肉生产严格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规定。

七.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灵武山草羊

灵武山草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灵武山草羊是宁夏银川灵武市的。

灵武山草羊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代就以其皮毛最为出名,曾远销欧洲,乾隆二十年(1755)修的《银川小志》中记载:“宁夏各州俱产羊皮,灵州出长毛麦穗、狐皮亦随处多产。”“毛麦穗”是当时人们对山草羊毛穗花的称谓。

羊在灵武具有悠久的生存历史,文物工作者从灵武马家滩镇发现的原始羊化石,证明早在600万年以前,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纵横,大地草木茂盛,与现生山羊体态大小上相近的原始羊就在这里繁衍。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水洞沟地区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以及普氏羚羊、野驴、披毛犀等动物化石,在发掘出的大量旧石器中,有用于切割兽肉或兽皮的刮削器,有狩猎时当作矛或投枪使用的尖状器,还有锯齿刃器、厚背石刀、边刮器等。说明在3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这里依水而居,过着钻木取火、穴居野外的原始生活。

由临河三道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磨制的石刀、石斧证明,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原始居民已逐渐从狩猎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开始选择适宜粗劣生活条件、食料丰富的山羊进行驯养,走上了以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先民们用牛、羊等家畜的骨骼制造出锥、簪、叉、针等日常生活用具。

在临河地区发现的二道岩画,生动地记录了北方原始游牧民族放牧等生活场景,马、牛、羊等动物已经成为主要的驯养动物。如在一幅《双羊图》中,有两只造型相似、形体较大的山羊,羊角长而弯曲,臀部成直线状。证明数千年前二道沟一带水草丰茂、森林葱笼,原始的山羊、羚羊生活在这里。

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时代,羊被视为是人与天沟通的使者,成为宗教的圣物。夏、商、周时期,灵武境内先后生活着羌、猃狁、西戎等部族。《说文解字》云:“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当时各种祭祀活动都离不开“牛、羊、豕”三牲。在临河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多以牛、羊、马等家畜的头、蹄作为殉葬品,有的墓葬随葬羊头多达70多个,证明当时以羊作为祭祀品已十分盛行。汉代灵州地区畜牧业迅速发展,出现马羊遍野的繁盛局面。北魏太武帝时牛羊不计其数。北朝民歌《敕勒歌》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描写西北一带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隋朝灵州马、羊等牧场已具相当规模。唐、宋、元、明时期,这里先后成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鞑鞑等北方少数民族交替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明时清水营形成较大牲畜交易市场,每逢交易日马嘶驴叫,牛羊成群。清时横城恢复“俱十日交易一次”之市口,大批牧畜、皮毛、绒毛、米粮等由横城古渡装船外运,山草羊皮远销至欧洲,在我国裘皮行业中一枝独秀,久负盛名。

解放前,在牲口买卖交易中,以“掏麻雀”形式进行中介收取佣金的“牙子”和用羊毛擀毡的匠人相继出现。一些皮匠用羊皮边角料做成皮袜子出售,受到人们的喜爱。妇女用羊毛捻成毛线,编织成毛袜子冬季防寒。上世纪70年代,灵武以羊皮、羊毛优势相继组建了皮毛厂、绒线厂、毛毯厂等毛纺企业,生产的“提花”毛毯、“黄鹤牌”、“鹦鹉牌”毛线曾经畅销全国。

灵武山草羊

灵武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7497621

羊肉

八.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贵阳羊艾红茶

贵阳羊艾农场生产的红茶是我省红茶中最出色的一种,早在1979年长沙全国茶叶会议上曾获红冠军称号。它集红茶的三特色浓、强、鲜于一身,条索粗壮,色泽乌黑,茶色红艳明亮,收敛性强,茶味香浓鲜爽。( 贵阳)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体型中等,头呈三角形,面微凹。尾小而上翘。四肢细长,体壳坚实。全身被毛紧密,毛色洁白,且富有光泽。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较粗长,向后上方伸展,呈倒“人”字形;母羊角较细短,形似长辣椒,多向外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公、母羊均有须,公羊须多而长,母羊须少而短。公、母羊两耳向前向外平伸,眼睛黄褐色。公羊眼大而有神,稍突出;母羊则稍小。公羊颈部粗短,背腰平直,前胸较发达,后躯较窄;母羊颈细长,背腰微凹,前胸较窄,后躯较宽深。公羊的颈、背及胸部披肩有长毛,大部分公羊还有较长的额毛。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生长发育快,1岁时体重可达成年羊的71%左右。秋季最肥时期,成年公羊可超过40千克,成年母羊可达30千克。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毛细、直有峰,富有弹性,是制笔的优良原料。白色汤褪毛含块率在20%以上者为笔料原料毛,其中不成块的散毛称为山羊浮毛。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含块率一般在60%左右,高的可达80%以上。一般平均每只公羊可产笔料原料毛320克,母羊245克。笔料原料毛经加工分类后,即成笔料成品毛。笔料毛的单根纤维分为毛峰、毛肩、毛身3个部分。笔料毛的品质主要根据毛峰的好坏及毛身的粗细、长短、色泽来决定,可分为3类21个品种。-、二类毛为低、中档毛,可用于制排笔、低档毛笔;三类毛为高档毛,供制造各种高档毛笔用,其中以“湖笔”最负盛名,是“文房四宝”中的名品。

笔料毛的产量和质量,与羊的性别、年龄、体重、阉割及屠宰季节、饲养管理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三类毛的产量以5~8月龄、体重10~12.5千克的未阉割的公山羊为高。立冬至清明期间屠宰的为冬季货,质量较好,其毛峰细而挺直,毛块结实整齐,浮毛较少。立冬前的早秋货和清明后的晚春货质帚较次,毛峰粗短、卷缩,毛块松而不结实。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皮板足壮,有油性,皮质致密、柔韧。山羊板皮的质量好坏和气候有密切关系,一年中以晚秋和冬初所产的板皮质量最好,晚春和初夏的最差。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质细嫩,膻味小,脂肪分布均匀。煮熟肥而不腻,鲜美可口,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很早就驰名于沪宁一带。羊肉有连皮与剥皮之分,连皮羊肉的屑宰率一般在40%以上。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早熟品种,性成熟期为3~5月龄。初配期,母羊6~7月龄,公羊8~10月龄。母羊发情周期平均为17天,持续期2~3天。母羊终年能发情,妊娠期平均为143天,产羔率为230%。多数母羊2年繁殖3胎,部分母羊1年可产2胎。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我国珍贵的皮、肉、毛兼优的山羊品种。所产三类毛独具一格,是制笔的优良原料,故有“笔料毛山羊”之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板足壮,皮质致密、柔韧,是 一种质量较好的革皮。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体质坚实,耐湿热,成熟早,繁殖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今后将继续加强该品种的选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个体和羊只优质笔料毛的产出量,增加经济效益。

十. 重庆市 云阳 云阳白山羊

云阳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日,在云阳局有力推动下,云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与某商标代理公司正式签署“云阳白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代理协议,这标志着“云阳白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正式启动。

今年来,云阳局围绕县里确立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调研、分析,同时收集了县志、畜牧志等申报基础数据、资料,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启动 “云阳白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的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云阳白山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的成功启动,将为推进云阳山羊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云阳牛羊大县,推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打造“云阳白山羊”这张地域名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