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同特产刀削面包装盒 山西大同特产礼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同特产刀削面包装盒 山西大同特产礼盒更新时间:2024-01-25 17:55:49

一.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大同油炸糕

大同油炸糕

大同、雁北一带盛产黍子,胡麻油产量也很高,所以,炸油糕是大同雁北一带群众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以炸油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并且配以精致的豆馅、土豆馅、韭菜、肉馅,更有风味。

二.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风味凉粉

大同地区盛产山药,当地人除直接食用外,还有加工制成粉面的习惯。由此,粉面又制,各种食品,最常见的便是粉条和凉粉了。到了夏季,凉粉便成为家家户户的消暑佳肴。大同凉粉一年四季都有,风味独特,主要用盐汤、酱油、辣椒油、醋、香油、味精、芥末、葱花进行调味,配以黄瓜丝、萝卜丝、香菜、豆腐干等,吃起来清凉可口,其味具佳。( 大同)

三.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大同烤羊排

大同烤羊排是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相传,生活在中国北方广阔大地上的狩猎和游牧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只猎物和整羊进食。人们逐渐发现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便经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单独烘烤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时间快,而且更加味道鲜美,食用方便,于是烤羊腿逐渐代替了烤整羊。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集形、色、味、鲜于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四.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大同艺术瓷

产于大同煤峪口煤矿陶瓷厂,产品造型别致,设计新颖,品种繁多,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的儿童玩具,别具一格,更为诱人。这里生产的陶瓷制品多达 130多种,几百个花色,其中有许多富有民族传统和神话传说色彩的制品。如“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猪八戒吃西瓜”等等。

五.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大同张氏折纸

大同张氏折纸艺术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张氏家族超过百年历史的家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属于民间美术类别。

张氏折纸艺术的主要特征为纯手工折叠,所有作品不剪不粘,一双手,一张纸,一折到底,靠的是真功夫. 不管多复杂多逼真的作品拆开后仍然是一张完整的纸张,周边没有裁剪粘贴的痕迹。包含于张氏折纸艺术中纸雕作品富含民间气息,它依然秉承了不剪不粘的本质,承前启后,创新中求发展,辨证地吸收了刻纸技法,折叠步骤完成后,在作品上雕刻出花纹图案,使作品更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张氏折纸艺术显示出小纸片,大创作;小作品,大智慧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理念。有的作品繁难复杂,却只由一张方纸折成,让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有的作品看似简单,只有几个几何元素构成,折叠过程却暗含机巧,拆开后不能复原,让人想之不及。

第五代传承人的杰出代表张玉春,他可以出色的运用家传的折纸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折纸艺术水平。屡获大奖,影响很大。他的作品题材全面,涵概面广,人物动物植物,花鸟鱼虫,日常器物,军事题材......应有尽有,每种作品又造型不一,姿态各异,如百鸡图,百鸟图.......人物中有神话传说人物,古典文学人物,现代人物,1人物;动物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植物有四季花卉,松柏青竹;交通工具有车船飞机,自行车1车,兵器有1坦克等;日常用品有容器、笔、手表、灯笼等。

按照作品造型不同又分为半立体和立体折纸,半立体折纸是指作品整体或局部呈扁平状,多平面而少圆弧,几何元素单一,造型简单,给人一种扁、平、直的感觉,观赏角度只适合单一面;立体折纸其整体或局部呈三维状,造型多圆弧少平面,几何元素多样,造型复杂,给人以圆、空、透的感觉,如雕塑般。

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折纸作品《花龟》喜获银奖; 2007年4月在第42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上,作品《年年有余》获得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银奖;2008年11月,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作品《龙》获得200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7年12月,张玉春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大同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对张玉春多年来辛勤耕耘的鼓励和对其艺术造诣的肯定。

2008年6月,张氏折纸艺术成为大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2月,获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氏折纸艺术是中国折纸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间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非常值得抢救和保护。

现在张氏折纸艺术的第四、五、六代传承人怀着一种家族使命与文化责任,致力于张氏折纸艺术的整理、研究、创作、传承、保护和发展。

六.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大同豆面

大同豆面

大同豆面是当地种植的豌豆和其他豆类食品混合而制成的面粉。据鉴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有一定的疗效。做法很多,一般是豆面或莜面和在一起,可擀面条、拨鱼儿、抿面、压饸饹等。

七.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抿面

"抿面":用冷水将豆面搅和成软糕状的面丝,分成适当的块儿,放在"抿面床子上"(用铜或铁制成的床底,布满小孔的工具),将"面丝"抿于汤锅中成短粉丝状的一种面食。将其带适量汤捞于碗内,调以醋、酱、葱、咸菜等食之,香、软、滑、细,人曰"一轱辘而下",为我县一般居民日常待客之传统茶饭。亦为豆面之代表饭,通常人们所说的吃"豆面"即指"吃抿面"。

八.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山药饺子

山药饺子

山药饺子也叫莜面饺子。将莜面小剂子用两个手掌捣成有波纹的椭圆小皮子,内包山药丝或萝卜“英子”(叶子)等的馅子,捏成饺子。

此为山西特有的面食,一般蒸熟后现吃或在火盖上炕成焦黄色再吃,吃法:蘸腌菜汤或者肉汤吃。

九.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飞刀削面

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十.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灵丘黄烧饼

灵丘----黄烧饼灵丘黄烧饼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黄烧饼作为招待了贵宾
。在全省举办的首次糖业系统商办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为省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