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阜阳特产的故事 安徽阜阳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阜阳特产的故事 安徽阜阳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4-01-15 00:20:03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水烙馍

烙馍(阜城人民读的是shuilaomo)又分为水烙馍和烙馍:水烙馍是水蒸的,烙馍是在无油的平底锅上半烘出来的,前者软嫩、水分大,后者更干燥有嚼劲。比卷馍的馍皮大,也没那么透亮,原料也是面粉,用擀面杖擀的薄薄的,上锅蒸熟或者哄熟,配菜是:醋溜绿豆芽、醋溜土豆丝儿、咸鸭蛋。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高产优质大豆

大豆是该市主要粮油饲兼用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万亩左右,总产 3万吨以上, 每年可提供优质商品大豆2万多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推广了高产优质良种——洪引一号,建立了两万亩良种基地,每年可向外提供一级良种豆150多万公斤。该大豆适应性广,91年在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年均亩产206公斤,表现出 高度的抗涝性能。92年千亩丰产方在开花结荚关健期(7月中——8月上旬),遇到近一个月的持续特大高温干旱,平均亩产仍达162.5公斤,最高单产255.5公斤。洪引一号大豆株高80至100cm,亚有限结荚,分?枝6-8个,单株结荚50-70个,多的达150个以上,且三、四粒 荚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黄色、椭园形,百粒重20-24克,耐肥,茎杆坚韧,抗?倒伏,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

三.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加之又是在铁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太和县不大,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

  太和羊肉板面
太和板面的由来,没有想去考证过。太和是小城,地处安徽的西北角,名不见经传。但是本地人颇多跑江湖者,东西南北国内国外跑一圈之后,往往感叹——住在大连多伦多,消费在上海香港,吃——还得在太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没山没水,有何可吃?就有太和人笑你,那你是没吃过!板面,羊肉板面! 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汤料好。太和县出产优质小麦,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浇上沸好的枣红色的汤料。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使人食欲大增。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羊油和羊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羊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羊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羊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羊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羊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 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 漫步太和,板面馆见缝插针般地散布在全城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食客还没进门就冲老板喊:”一大碗!!!多加点辣的”老板便会爽快的说:好嘞,里面坐!!!有时候还让老板加个鸡蛋,那鸡蛋是在板面汤里泡了很久的,蛋黄里面都有臊子的汁液了.在面还没上来之前筷子已经在手里了,听着老板在案板上啪啪的摔板面的声音再加上鼻子闻到板面汁飘来的香,已经是口齿生津了.吃板面是没什么讲究的,白白的宽宽的面(很劲道的)有绿的菠菜叶盖着,红的羊肉臊子汁液浇在上面,盛板面用的是姜黄色的搪瓷大号碗,就这大碗也透着太和人的豪爽!一大碗端上来,迅速的用筷子在面里搅拌几下,有人有耐心的会慢慢的搅,让胃再吊吊,吃的时候可都是虎狼模样了,有人中途用双手捧起来大碗喝板面汤,有人习惯先吃完碗里的面,菜叶也拣吃干净喽,再捧起碗将汤一饮而尽,餐巾纸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里,满头大汗不及时擦喽汗珠儿会坠入碗中的. 三五知己小酌,板面馆是绝好的去处。简单几个小菜,悠悠一壶老酒,随性几声笑谈,但可引出一片欢腾。家长里短的琐屑,亲朋邻里的纠葛,在热情火辣的板面汤里,化作淡然笑声。趁着那热乎乎的劲头,发几句牢骚,讲几句心愿,也许,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从板面馆出来后,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太和人的豪爽与好客体现的淋漓尽致。 太和板面一吃上瘾,食者无不感叹:“太和板面,面中之王,食太和板面,天下无面”。矣,这话听着咋象广告呢!......哈哈!
编辑本段制做
羊肉板面的制作包括三道程序,味汤制作、面皮制作和板面制作。
味汤的制作:
味汤是板面制作成败的关键,也是羊肉板面风味体现的基础。 选上等羊油放入锅内,加入料2中的香料,细火慢熬约30分钟,等香料充分出味后,用漏勺捞出。锅内继续低油温加热,投入干红椒,使其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渐转黑时,再把已经切好的3厘米见方的羊肉块放进去,改用细火熬煮约30分钟,最后调入精盐、黄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汤。味汤制好后,还要再往锅添里少量开水。
面坯的制作:
用上等的面粉和冷水调成面团,并用少许的盐和碱扎面两次,待用。玉米淀粉用布袋装好,把和好的面团切成约8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形块,然后用玉米淀粉拍打,最后放在铁板上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板面的制作:
逐一取制好的面皮,用面杖擀压成片,取10~12个面片放手上,在铁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长以后丢入沸水锅内,待水重沸后,再放入已备好的小白菜。用漏勺去将已经煮熟的面和菜捞出,然后放入黄色铁瓷碗内,浇一份制好的味汤料即可。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贡柿

安徽著名。主产于临泉县。相传明代该柿制柿饼曾被人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品尝并获得嘉奖,因而声名远播,人皆称之为“贡柿”。柿树生长旺盛,耐风寒,抗病虫害,适应范围广。栽后4年挂果,12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500公斤,可加工成柿饼175公斤。果实圆形,橙黄色,皮薄而略披白粉,果肉粘质状,味极甜。平均单果重155克,大的可达200余克。据测定,每百克果肉含可溶性糖14.7克,维生素C 22.72克。贡柿树毁于明末以后的战事,其中包括仅存的明代古贡柿树2棵。

五.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油角糖糕

油角糖糕是两种食物。油角用面、油做胚,包上粉丝、韭菜、豆腐做的馅儿,入锅热油炸,外表金黄,松脆,馅儿是咸鲜软嫩。糖糕传统的做法是,把红薯蒸软,拌上烫面(开水和的面)做胚,包上白糖,同样入锅炸。外表酥脆,和油角不同的是,里面软糯,包入的白糖都溶化成糖汁儿。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插花牛肉汤

利辛西35公里:  插花牛肉汤 插花已属阜阳地界,阜阳插花牛肉汤源于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以高姓熬制的较为有名。其原汤采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众多调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纯正,回味悠长;由于其风味独特,在当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仅阜阳市内就有数十家正在经营。目前,插花牛肉汤正在注册登记,准备进行专营。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王岗腐竹

王岗镇“王岗腐竹”,品质优良,以大豆为原料,畅销全国各地。

九.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方集馓子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载,“馓子”又名“环饼”,或日之“寒具”。苏轼谪居海南岛时曾作诗赞之:“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馓子的形色毕见。

馓子,是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底制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阜南方集馓子纯手工制作,原料采制淮河洪洼地区,天然绿色。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再嚼一口,余香入怀,三日不绝。

方集镇地处淮河支流洪河洼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保留着沿淮最纯朴民风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风光。千里洼地,一马平川,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浓烟滚滚工厂。方集古街道,古色古香,曲折细长,街两边保留着城市已经没有的商铺、店面。走方集老街上,你会看到圆圆萝筐,筐内盛满金黄色的馓子;你会听到卖馓者独特吆喝叫卖声;浓浓的馓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每逢集市,卖馓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设摊卖馓,或现炸现卖,让你满载而归。

十.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

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庄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宝”。还有许多名人分别题字、赋诗、作画盛赞侯店毛笔。

临潭毛笔,蜚声异域,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天津出口免检证书。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 “ 吊毛灰 ” 笔, “ 吊毛灰 ” 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 “ 压跪礼 ” (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 “ 书坛一宝 ” 。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1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