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省廊坊市到底有什么特产 河北廊坊各地区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省廊坊市到底有什么特产 河北廊坊各地区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16 18:23:41

一.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胜芳松花

松花又名皮蛋,源于明朝,首产于江苏,清朝传入天津,后又传入胜芳。并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加工工艺,改良配方,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当地著名的土品之一。胜芳松花的特点是个大、味美、色泽好看。制作方法是:精心挑选优质新鲜的鸭蛋,用生石灰、纯碱、茶叶、盐等原料,采取传统方法制做,松花蛋为茶色或琥珀色,呈现半透明胶冻状,有弹性,有松枝花纹,蛋黄儿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独具特色。多年来,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港澳、日本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奉为宴席上的一道中国名菜。2003年胜芳松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重点名牌产品”。

二.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霸州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境内辛店、岔河集一带村庄多种有枣树,所产小枣能拉出长长的粘丝。故名金丝小枣。该枣含糖量高,粘度大,以其核小、肉厚、口感好而誉满京津。成为本地较有名的土之一。

三.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豆糕粉

河北大城鑫鑫食品加工厂是一家推广销售豆糕粉,绿豆粉;豆糕米,绿豆米较大型加工厂企业工厂,自1986年创建以来得到广大客户的支持与厚爱。所生产“鑫鑫”牌豆糕粉,绿豆粉,豆糕米,绿豆米广销于全国大中城市,尤其在东北、华东和华北地区有较好的知名度。并取得广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我厂本着“取信于客户,泽利于客户”的宗旨,愿广交商界朋友,广开发展道路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四.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五. 河北省 廊坊 广阳区 河北蜜瓜

河北蜜瓜

六. 河北省 廊坊 大厂 螺蛳转儿

螺蛳转儿

半发面抻成细条,搁芝麻酱与花椒盐儿,盘在一起,如螺蛳状,把它摁平了,先在铛上烙,后在码道烤。烤好后外面脆里面暄。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再烤一两次,叫“干蹦儿”,用手一拍就碎,吃着蹦焦酥脆。

七. 河北省 廊坊 广阳区 廊坊熏肉

熏肉的制法是先用水将肉煮熟,然后控一控水,在干锅里放上茶叶与红糖的混合物,加热至融化,再将肉放在屏蒂或是浅子上,盖上盖,文火加热3--4分钟,即可。看上去是金黄色,吃起来肥而不腻,别有一种风味。

八. 河北省 廊坊 安次 安次金丝小枣

安次金丝小枣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安次金丝小枣以其色泽艳丽、皮薄肉厚、含糖丰富、甘甜爽口而著称。

目前,安次区已形成万亩贡枣基地,年产量100多万斤。1994年10月在全国名、优、特、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安次金丝小枣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c、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保健食品。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安次,品尝小枣后极为赞赏,封为贡枣。

九.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驴肉

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

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十. 河北省 廊坊 大厂 大厂蒙镶

成品经设计、造型、铸模、库活、錾活、馏金、作旧等多道工序制成。其中库活工序为按铸模的造型将铜、铁、锡等金属板材打制焊接于所制器物的坯胎;錾活为用金属刀具在坯胎上雕刻花纹图案,其雕工技法分阳錾、平錾或平阳结合,立体效果明显;镶宝为根据设计要求于器物上镶嵌、红、绿宝石、鸡心石、松石等名贵宝石与金银花丝,以显示产品的高贵;馏金为将黄金溶解水银中,刷涂器物表面,用炭火烘烤,玛瑙轧光;作旧则采取特殊工艺处理,令新制器物变旧,模仿出土文物,达到仿古制品的艺术效果。造型古朴优雅,粗犷大方。装饰题材丰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