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思明区附近特产 厦门植物园附近有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思明区附近特产 厦门植物园附近有特产吗更新时间:2024-04-17 23:20:10

一.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韭菜盒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 厦门)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原料: 中筋面粉2杯、韭菜150克、粉丝1把、盐适量、香油少许。

操作:

1、将中筋面粉放盆内,加入开水2/3杯、冷水1/3杯,并加少许盐,揉匀成面团,盖上湿布醒20分钟。

2、韭菜洗净、切碎,粉丝泡软、切碎,两者混合后,加少许盐和香油调味,做成馅。

3、将面团分小块,每块包入韭菜馅料少许,捏成包子状,再按扁,放入平底锅,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即可盛出食用。

营养价值:

面粉 - 又名小麦面粉、小麦粉。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

韭菜/韭黄 - 又名壮阳草、赶阳草、长生草、起阳草。韭菜属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多年生宿根蔬菜。原产东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二.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厦门花生汤

【厦门风味:厦门花生汤】

〖烹制过程及原料〗

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土笋冻

土笋冻是用海产的“笋”(厦门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冻品,具有鲜嫩清脆、晶莹剔透、凉喉爽口等特点,成为风味独特的名点。吃时要蘸点芥辣椒酱、芝麻酱、乌醋、蒜绒、调味酱油等调味料方有味道

( 厦门)

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沙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亮晶晶,吃起来很清爽很香嫩,常常用芥末来做调料。

历史记载:

土笋冻的开山鼻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奉命攻打台湾之时,曾经有一段时间,粮草紧缺。而郑成功治军严明,坚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资助。驻军当时所在地离海滩很近,将士们到海边挖出来大量的“土笋”,而郑成功每日仅食用以土笋煮成的汤。忧国忧民的郑成功为了早日收复台湾,经常忘记用餐,而其下将士经常要再次温热土笋汤。某日,郑成功不想让手下将士为他温热,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笋汤,没想到这味道比土笋汤要好,无意中郑成功发明了安海土笋冻!

四.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怡人花香茶

高原的花,薄雾缭绕,吸取着大自然的灵气与精华,茶末触唇,花香已萦绕鼻间,凝神体会这份舒缓自在,静心体验这份怡然优雅。

山里妹怡人花香茶,采用贵州少数民族之独特配方,精选多种产于贵州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精心调配而成,其色金黄剔透,清香怡人,带给你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阳明区 黑宝牌”熊胆粉

熊胆粉为动物黑熊的引流胆汁干燥品(经低温灭菌消毒)。其性状为不规则碎片、颗粒或粉末,黄色至深棕色,有的呈深绿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微回甜,有清凉感。《本草纲目》载:熊胆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无毒,清热、平肝、利胆、明目、杀虫。

六.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灵芝茶

野生灵芝:又名“仙草”,苗语:“基倒陆”,主产于贵州高原海拔1800米以上的深山邻水悬崖石缝之间,自古就被视为仙草,传说中是白娘子救治许仙的“神草”。

山里妹灵芝茶采用贵州少数民族之独特配方,精选多种产于贵州高原的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心制作而成,在保持原有野生灵芝之精华的前提下,口感温和,品质非凡,浸泡方便,实为居家旅行,四季必备之佳品。

七.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鼓浪屿绿豆糕

鼓浪屿当地绿豆糕的生产始于1922年,最早是由厦门大同路的“肖瑞姜饼家”经营,抗战时迁到鼓浪屿,之后,绿豆糕的制作工艺得以继承。现在,鼓浪屿绿豆糕已成为茶点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八.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制作较为简便,不少家庭逢年过节都有自行制作炸五香的习惯,在各大餐厅、酒楼或街头小摊也随处可见。制作炸五香,首先要将猪肉切成条状或块状,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荠薯等剁成米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拌匀,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内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条状,在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然后下次油锅炸至呈赤黄色即成

( 厦门)

炸五香也是厦门大众化传统名点,具有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饶有回味而闻名,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

早在六十多年前,厦门的炸五香就崭露头脚,显出它独特的风味,为佐酒佳品,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当时,在厦门的“四孔井”和“二舍庙”等就有摆设卤味摊,其中有受欢迎的炸五香。

怎样将五香烹制得芳香酥脆呢?

材料:猪赤肉、扁鱼、青葱白、荸荠或葛薯、北葱、鸭蛋、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地瓜粉、沙茶辣、芥辣、辣椒酱、萝卜酸、芫荽。

做法:

1、首先要选配和加工好食品原料,将猪赤肉切成小片,扁鱼油炸研碎,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葛薯、北葱剁成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上适量的地瓜粉,并拌匀即成为五香的内料,用豆皮包成一条条的五香,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

2、下锅前,先将花生油倒入锅里烧六到七分热,把五香逐条轻手放入锅内,保持中火,炸至呈赤黄色即可捞上,趁热吃又香又脆,吃时切成小块,蘸上沙茶辣、芥辣、辣椒酱、萝卜酸、芫荽,味道更好。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阳明区 原生态元蘑

元蘑别名:冻蘑、冬蘑。侧耳科真菌侧耳的子实体。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肉质。菌盖宽5-21cm,扁半球形,后平展成扇形、肾形或半圆形。元蘑的形状像扇子,直径7-15厘米,它的颜色变化很大,幼时菌面深褐色,以后呈暗灰色或淡灰褐野生元蘑色,长成后变为黄褐色,菌肉肥厚、白色;菌柄极短而偏生,基部有白色茸毛。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

元蘑是长白山区独有的菌类,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目前一般认为元蘑无法成功养殖,其实不然,但在东北,元蘑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产量高。较之野生元蘑,养殖元蘑的营养价值当然是逊色的。而野生元蘑通常会有少量虫蛀的痕迹,中秋过后从野外采摘的元蘑相对而言虫蛀较少,营养价值很高。元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滋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味道与海鲜相似,用元蘑做菜肴,荤素兼宜,有炒、炖、烩、烧等多种吃法,堪称“素中有荤”的山珍。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

十.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彩虹桃

品种来源:2005年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江西坡组村民熊永贵在自己的燕红桃园中发现的优良芽变,经贵州省园艺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在140天左右,比燕红桃晚熟20天。果实底色黄绿色、果面大部呈红霞状,果实的缝合线凸出、鲜红、对称,凸出处皮薄先熟,果顶凹陷,果形扁圆,果形指数0.84,梗洼中深、广。果实品质优良,香气浓郁,果汁丰富,果肉绿白色,肉质细嫩。近核处有放射状红色条纹,半离核。最大单果重472.5 克,平均单果重296克。可溶性固形物12~14%。

产量表现:2009年、2010年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芽变原枝)1774.3公斤,比对照(母本燕红桃)增产1.4%。201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四年生树)250公斤,比对照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在3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果实成熟。建园:宜选择光照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之地建园。适宜的株行距为4 米×4 米或4米×5 米(每亩种植33~42株)。定植时嫁接口露出地面,浇透定根水。2、施肥:肥料可用有机肥、生物肥、沼液肥等。于每年的开花前、开花后、幼果迅速膨大期、采果前后、落叶期施入。肥料施在树冠滴水线下,施肥方法可用环沟、条沟、穴状、放射沟等。3、整形修剪:适宜树形:自然开心形。生长期修剪:及时抹芽摘心,剪除徒长枝和下垂枝,培养健壮的枝梢,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进行,剪去所有的病虫枝、干枯枝、纤弱枝,合理配置枝条,培养结果枝组。4、疏果:主要分2次进行,第1次在谢花后2周左右,去小留大;第2次在5月中旬进行,摘除朝天果、畸形果、过密果,长果枝留2~3个,中果枝留2个,短果枝留1个。5、防治病虫:主要虫害有桃蚜、一点叶蝉、吸果夜蛾、桑白蚧等,主要病害有褐腐病、疮痂病、缩叶病、流胶病等。冬季休眠期剪除病虫枝、树干涂白,清扫果园,初春桃芽刚露红时喷施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防桃缩叶病;生长期间用70%甲基托布津2000倍液,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防治桃褐腐病和桃穿孔病;蚜虫用50%劈蚜雾可湿性粉剂防治,并及时捕捉天牛成虫以减少其幼虫对树体的危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