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清特产肉油饼 福清哪里的小油饼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清特产肉油饼 福清哪里的小油饼好吃更新时间:2024-01-06 11:19:41

一.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沙茶猪肝

沙茶猪肝

主料:猪肝一块。

配料:鸡蛋三个,青红椒各一个,蒜头,生姜,香菜各适量。

调料:猪油,沙茶酱,盐,鸡精,料酒,胡椒粉,淀粉。

沙茶猪肝做法

1.准备食材。

2.青红椒去籽切小块,鸡蛋打散,香菜折长段,蒜拍扁,姜切片,猪肝加盐,鸡精,胡椒粉,淀粉,少许料酒抓匀。

3.沙茶酱一汤匙,用少许水稀释。

4.煎锅中加少许油,把青红椒炒至断生。

5.再把打散的鸡蛋炒成蛋花。

6.青红椒,鸡蛋各装碗待用。

7.煎锅放适量猪油,烧热后把猪肝滑散,直至表面变色,下入蒜头姜片炒出香味。

8.倒入稀释的沙茶酱,因为猪肝已经有一点咸味,沙茶酱也是咸的,所以不要加盐了,大家可以视情况而定。

9.翻炒均匀后即可倒入鸡蛋花,青红椒,香菜段。

10.稍微拌匀后加少许鸡精即可装盘。

二.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渔溪龙眼

渔溪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渔溪镇不仅有“鱼米之乡”之称,更有“龙眼之乡”美誉。相传,在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渔溪人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传一代的绝佳果实。当下正是龙眼的收获季节,渔溪镇漫山遍野、溪头圳边、房前屋后尽是龙眼,着实惹人喜爱。

渔溪龙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负有盛名,数百年来为玉融百姓津津乐道。经省农科院测定,渔溪龙眼的含糖量达20-21%,其中大鼻龙含糖量竟达23%,高出省内各地及广东龙眼的七个百分点。因而,渔溪龙眼几乎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

在渔溪镇,栽种龙眼树成活率高、结果快、产量高,长果期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成为农民的首选果树品种。据介绍,当地栽一棵龙眼树,3年后即可产果,第4年产10斤,第6年产30斤,第7年产80斤,第8年后稳产150—200斤,此后产量逐年增加。在双墩村垄底有棵老树单产1355斤的一级龙眼,堪称名副其实的“龙眼王”。而像这样的老树在渔溪镇还有许多。

渔溪的龙眼树为何能长出如此与众不同风味的果实呢?据了解,这要归功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渔溪镇地下水位高、沙壤土,山地多是粗骨性红壤,保证了植物通风透气性和水分的充足供给,因而非常适宜龙眼果树的生长。同时,渔溪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叉地带,空气中有效积温高,使得龙眼果的含糖量胜出一筹。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渔溪龙眼的收获期已由以往的一个月延长至两个月。为了错开销售高峰,让更多的民众在传统的非龙眼时令,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尝到龙眼,渔溪镇果农对龙眼树进行了品种改良,把过去传统的一季挂果,改造为早、中、晚三个季节。

现在,市面上见到的渔溪龙眼主要有“大鼻龙”、友谊“106”、“九月乌”、“顺丰本”、“东宝”、“红核”、“立冬本”等优良品种。按其品种生长特性,渔溪龙眼的上市时间大致顺序为:“大鼻龙”系早熟的品种,上市时间8月底——9月中旬,“白露”后一周结束;之后“顺丰本”、“东宝”、“ 红核”等接棒上市,形成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于10月初产生,友谊“106”(成熟期为10月6日),尔后是“九月乌”等品种接踵而至,上市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晚熟的品种为“立冬本”,顾名思义,成熟期为11月初的“立冬”季节前后,上市时间11月下旬至冬至。

渔溪龙眼上市,前后持续两个半月之久,其生长期之长,是许多非长年生长果类所望尘莫及的。纵观渔溪龙眼,肉脆、味甜、汁多、甜而不腻、口感好是其最诱人的共性,此外不同品种还有各自的优点。

据当地果农介绍,“大鼻龙”特点是口感好、产量高,适应大众口味。其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大鼻龙·”是渔溪龙眼的主流及支柱品种,约占渔溪地区龙眼总量的一半。

“九月乌”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特点。其果实大,扁圆形,黄褐色,大小均匀,单果重14—16.5克,最大19克以上,果肉厚而质脆,汁多,味甜,鲜食或制干均佳。

“红核龙眼”,该品种树高大。花穗大,果穗大,但挂果率低,遇雨水极易破裂,其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嫩脆汁多,味蜜甜,风味浓,种子大而扁呈红色(故名红核)。

“立冬本”品种特点是耐寒,挂果率高,肉厚甜度高,果实大,其果肉晶莹剔透,厚而嫩脆,口感极佳。

在龙眼果丰收季节,整个渔溪镇为之沸腾。如果你来到渔溪,走进农家小院、果园底下,你就会切身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每天凌晨,当大地尚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时,龙眼的交易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果农们摘下尚带着露珠的新鲜龙眼,肩挑车载,一担担、一车车赶往早市,热闹极了!

渔溪龙眼

福清市渔溪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0461152

龙眼(鲜水果)

三.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油饼

古田油饼,作为古田人大家都爱吃,喜欢当作早餐用来配豆浆或者锅边糊,也有夹在光饼中吃的,味道特别地好。

制作油饼方法简单,用的是大米、黄豆,还有一碗的干饭,磨成的米浆,再加盐、葱花等。要是福州的做法,会稍增加黄豆的量,不用干饭,就更酥脆了。

米浆的中间若加了小河虾,就是虾饼,加了海砺、包菜,就是海砺饼啦。

四.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肉夹子

隆冬腊月天,正是凉州的“软儿梨”应市的时候。沿街的干鲜果摊上,“软儿梨”和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冬果梨为伴,凉州有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小吃,当地称“肉夹子”,足堪与“三明治”相媲美。凉州“肉夹子”是用馒头夹肉来吃。馒头蒸制,很有讲究,兑好酵头后分好多次发酵,一遍遍往里掺干面粉,这叫“揣”,跟滚雪球似的越发越多,揉剂子时不用兑碱,却没有老酵的酸味,保留了麦面的清香。蒸馒头用的是特制木蒸屉。木笼保温,吸水,不会塌火。蒸时锅里添冷水,水刚有热呼气就上屉,这样生胚和笼里的温度是一起上升的,不会把馒头蒸气裂,这叫“饧”。馒头出笼,白净光鲜,那个白法,说是粉白,不浮冶;说是雪白,不刺眼;是一种特殊的鸽蛋白,细腻中泛着玉润。手指一按,一个凹坑,一松手,又成原样,跟海绵似的有弹性。这馒头有两大好处:一是搁在通风地方,馒头只会干得梆硬,绝不会生霉变质;二是遇水就化,不管干得多硬,只要用水一泡,化得跟粥一样糯软,老奶奶喂小孩最认这个,吃了消化快,不伤胃
凉州“肉夹子”里的肉多是卤制的猪杂碎,制作的好坏全凭卤肉用的汤汁,俗称“卤子”。卤子是越陈的越有味儿,就跟酿酒的窖似的,“老窑”出美酒。肉卤了多少茬,汤是不换的,只是每次都要加调和,隔段时间还要下只鸡“提味”,兑适量红糖正正颜色,这样卤出的肉,皮面上呈松花蛋色,软、带胶质,不粘口,不腻胃;里肉收得紧细,白是白,红是红,隔老远那股浓郁肉香就引人垂涎。用尺把长的柳叶刀,先把肉解成四指宽的条,行话叫“铤”。然后,只听“咝咝”一阵刀响,切出一刀板纸样薄肉片儿,这叫“飞”。再将馒头“犁”成10来片薄片,口条、肚尖、肝丝、腰花各样一撮。两片馍一合,夹好,挨个儿摆在青瓷碟里供客人食用。有那老吃家,碟也省了,整个将馒头合成一捧,大块朵颐。“肉夹子”吃起来干松爽口,肉香中和着鲜麦面的清香,又微透着酒酿味儿,久食不厌
( 武威)

五. 广西 百色 平果 平果桂圆肉

平果桂圆肉,色泽黄净发亮,透明感强,肉厚、干爽、糖分充足,泡开呈梅花形。龙眼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生药龙眼肉为由顶端纵向裂开有不规则块片,长约1.5厘米,宽1.3~3.5厘米,厚不及1毫米。表面黄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粗糙,靠近种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纵皱纹。质柔软而微有粘性,常粘结呈块状。气香,味浓甜而特殊。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葱花小油饼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卷葱花,清油烙制,筋香酥软。建国前以相国寺内杜广亭制作最为著名。1978年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

七. 大洋洲 澳大利亚 袋鼠肉

袋鼠肉的口感和牛肉有点相似,没有牛肉吃起来嫩,而且膻味很重。以中国人的口味来说,需要进行特殊烹制才行。不然光是闻着味道也会敬而远之。虽说品尝一下作为澳大利亚国兽的袋鼠肉,有一层文化上的滋味,但要接受这种味道却不太容易。袋鼠肉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州允许销售,并且一些肉店有鲜肉供应,一些餐馆有袋鼠肉的餐肴,价格和牛肉接近。袋鼠尾巴肉算是口感较好的部分。

在澳洲吃烤袋鼠肉时常用的佐料一般是盐、胡椒和柠檬,最好再加上一点辣椒,因为袋鼠肉微酸,不太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蘸点辣椒再吃不仅可以压住酸味而且非常可口。据说。袋鼠肉具有一定的调整男性荷尔蒙分泌,促进男性生理器官的发育和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效。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桂圆肉

高州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州元肉: 元肉又名桂圆,也叫龙眼,俗称圆眼。亦名益智、骊珠。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简介: 元肉亦称龙眼,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元肉倍加推崇。

俗称“元肉”,是中国南亚热带名贵,历史上南方“元肉”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九.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肉

湖北—千张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文化: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清咸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功效:“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