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特产 香榧 杭州特产香榧长什么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特产 香榧 杭州特产香榧长什么样更新时间:2024-01-09 08:11:32

一.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媒鸭

媒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杭州市萧山区。目前饲养量较少,品种已濒临灭绝。媒鸭外貌极像野鸭,产蛋量介于野鸭与绍兴鸭之间,从目前提高产蛋率的育种进展非常缓慢等推测,媒鸭可能是野鸭与绍兴鸭杂交后育成的。从外貌羽色遗传之稳定性(年平均以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交繁育不见退化和变异分离)来看,又像是野鸭驯养而成。江苏洪泽湖地区常见有家鸭与野鸭杂交的后代(当地群众也称媒鸭),这与萧山媒鸭的形成可能相似。青年公母鸭均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母鸭在产蛋前能飞7-8米高、100米左右远。

外貌特征:媒鸭可分“黄安”和“乌潮”两种。雏鸭自头顶至背、腰、尾均呈褐黑色,头侧黄色,从喙基部起有一条黑褐色的条纹延伸至近枕部。背和腰的两侧各有块明显的黄斑,翅外侧和迪端黄色,喙上片铁黑色,下片基部带橘黄色,跗跖铁黑色。出壳不久的雏鸭胎羽及外形均一致,难以区别是“黄安”或“乌潮”,到体羽长出时才有明显区别。“黄安”羽为橙色带斑,俗称“麻斑”。“乌潮”羽均呈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0克;25日龄408克;成年体重“乌潮”比“黄安”重100-300克。成年媒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2.61%,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0.87%。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0天。平均年产蛋225枚,平均蛋重61克。平均蛋壳厚度0.4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22。蛋壳灰绿色,极少数灰白色。公鸭100天就有明显的性行为。

二. 浙江省 台州 天台 笋茄

产品名称:笋茄

产品产地:浙江 天台

产品特性:口感脆软、清香鲜美

产品组成:低脂肪、低糖、富含植物蛋白质和钙、磷、铁、镁等矿物元素

产品功效:不仅有利于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排泄,更具有预防大肠癌和高血压之保健功效。

产品简介:为天台山所特有,以毛竹笋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先将幼嫩的竹笋去皮后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食用盐烧开,再用文火煮六至七个小时,然后烘晒,一般需要七至十天才能烘干。由于这里的竹笋质地好,蒸煮时间长,竹笋体内的纤维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可用于煮肉或烧鸡、鸭和烧汤。不仅具有新鲜竹笋的营养特点,如低脂肪、低糖、富含植物蛋白质和钙、磷、铁、镁等矿物元素,还具有口感脆软、清香鲜美等优点。1998年在浙江省优质农产品评比中获银奖。它不仅有利于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排泄,更具有预防大肠癌和高血压之保健功效。

三. 浙江省 杭州 咸件儿

原料:

带皮猪肋条咸肉1块(约重5000克)、绍酒250毫升

制法:

1、将咸肉刮尽皮上的余毛和污物,用热水洗净,斩成同样大小的两块,放入大锅,加清水至浸没肉身,加入绍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温火焖煮至七八成熟时捞出,放入笼中蒸熟,放平压实。

2、待咸肉冷却后将肉块周围修削齐整,切成8厘米的长条,放入钵中,钵下用热水保温。

食用时取出,用斜刀切成1.3厘米厚的小长方块。这是按咸件儿的大小切块,一般食用者可根据食者的具体情况,改切成小骨牌块等其他形状。

特点:

此菜焖蒸结合,肉质香酥不腻,薄皮细肉的五花夹心,红如胭脂,白如洁玉,色彩分明,鲜嫩入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四.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麦虾

麦虾

麦粉和成面糊,经充分搅拌,增加韧性。然后以筷削条入锅,条条面疙瘩跳入沸水,像虾一样在水中浮动,故以此得名。出锅后加香菇、香肠、早瓜、牛肉等佐料,汗香味浓。

五.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萸肉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性味功效,酸、涩、微温。

产品季节:实生苗7~8年开花结果,树龄长达200年左右,20年后至180年盛果期。

产品成分:含有多种甙,16种氨基酸,8种氨基酸。还有五种糖、六种有机酸、二十三种矿物元素、维生素A、C等含量丰富,还有黄酮类物质和香豆精。

产品功效: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有抑制肿瘤细胞和防御紫外线危害作用。近来临床试验发现山茱萸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艾滋病、补益肝肾、治疗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疗效。

产品简介:萸肉俗名“药枣皮”,系山茱萸成熟后果实去核后的带后果肉晒(烘)干而成。临安市的洪岭、湍口、上溪、龙井桥等乡(镇)所产萸肉为久享盛誉之地道药材,质量为全国之冠。 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

产品历史: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

六. 浙江省 杭州 糟鸡

原料:

越鸡1只(约重2500克)、味精5克、精盐125克、绍兴香糟250克、绍兴糟烧酒250毫升

制法:

1、选用当年新阉肥嫩鸡,宰净,放入沸水中氽五分钟,取出洗净血蒙,放入锅中加水至浸没,在旺火中烧沸,移至小火上焖20分钟左右,端离火中将其冷却。然后将鸡取出沥干水,放在砧板上,先斩下头、颈,用刀从尾部沿背脊骨对剖开,剔出背脊骨,拆下鸡翅,再取下鸡腿,并在腿内侧厚肉处划一刀。将鸡身斜刀切成两片,用精盐75克和味精拌匀,擦遍鸡的身、翅、腿各个部分。

2、将香糟、精盐50克,加冷开水250毫升拌匀,放入糟烧酒,搅匀待用。

3、取罐一只,将搅匀的酒糟放1/3于罐底。用一快消毒过的纱布盖住罐底酒糟,将鸡身、翅、腿放入罐内,另取纱布袋一只,装入酒糟,覆盖在鸡的上面,密封罐口存放一天即可食用。

特点: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七.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浙江龙井茶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进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萧山)

八.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树参

又名枫荷梨、鸭掌菜(是每年四、五月份刚长出来的嫩叶),属五加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我国共有16种,浙江只有1种。树参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有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延缓脑细胞衰老的胡罗卜素、维生素B2、C、E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具有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等功效。经常食用,对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伤等有一定疗效。树参清香鲜嫩、松脆爽口,可炒食、煮汤或凉拌。在民间菜谱中,有凉拌树参、蒜泥树参,肉丝树参、树参炖老鸭、树参排骨汤等。( 庆元)

九.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胡葱

平湖种植葱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以细而香的龙爪葱最有名。民国时期,所在产庄基胡葱为上品。庄基胡葱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调味、去腥、杀菌,又能发汗健胃,是一种保健营养蔬菜;多食葱白,对于心血管病人减少胆固醇积累、避免发生血栓及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均有好处。( 平湖)

十.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糟羹

糟羹分为甜羹、咸羹,通常在年十四家家户户必吃此羹。咸羹主要以10多种蔬菜,肉类,海鲜为主,切成颗粒状,炒半成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制成。

此美食起源于戚继光抗寇时老百姓答谢将士的食物。大唐初年,小城还仅是个渔村,且常遭海盗的抢劫骚扰。当时有一位大将叫尉迟恭,发动兵士筑城拒盗。开工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老百姓照例要闹元宵,海盗就乘机而入。尉迟恭闻报,一面派兵抵御,一面加紧筑城。入夜,风雪交加,百姓就在一起商量:烧些什么点心去犒劳筑城的士兵呢?有的提议送酒菜去,好让士兵御寒。但将军严令兵士是不许饮酒的。有个老汉想出了个两全之计:用带糟的新酒当水,调上肉丝、冬笋丝、香菇、油泡、川豆鼓等肉菜和面,制成“糟羹”,味美且能御寒。大家便把“糟羹”烧好送去。兵士吃了“糟羹”浑身是劲,不久就筑好了城墙。从此,小城中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世代沿袭。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干、小汤圆等制成。老临海人吃羹一般不用调羹,用的是筷子,更绝的是手捧一碗糟羹蹲于家门口不用筷子不用调羹,顺着碗沿,转一圈,一口下来,一碗糟羹已入腹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