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营特产的驴肉 正宗东营驴肉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营特产的驴肉 正宗东营驴肉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4-05-17 02:39:48

一.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驴肉汤

流行指数:★★★★,汤中佼佼者,非它莫数,凭着“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的美誉,近些年来流行指数一路看涨。

制作工艺:简单,一般说来,以广东人的煲汤技术来说确实如此!但是能把清汤煲成奶白色的,那才是上乘功夫!

选用材料:驴骨,听着怪怪的,但是以汤头的角度说,肉一般是煲不出真正的汤味来的!蒜,是真正能把驴肉汤的美味发挥到及至的不可或缺的一味(也可用蒜黄来代替)。

特色传说:东关大石桥的驴肉汤最负盛名,虽不知确切年代,但由人们口中传出的传说才是最有价值的传说。而由于城市改造,大石桥的驴肉汤馆搬到九都路了,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驴肉汤现今依然是客源滚滚,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口感指数:★★★★,有别于牛、羊肉汤的独特口感,难以形容,只有亲自品尝才能体验个中滋味。

竞争对手:虽然,牛羊肉汤不是它的对手,但是因牛羊肉汤有一批终极死士为它们效忠,所以很难一网打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风味推荐:洛阳东关大石桥的驴肉汤。

二.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刘氏布偶

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布偶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布偶起自清末光绪,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清朝、民国,技艺逐步走向成熟,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它曾伴随着数几代人成长而成长。

刘氏家族是刘氏布偶的制作世家,刘氏布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经过一百年多年来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刘氏家族内部口传身教,代代相传并不断的创新,做工精美堪称一绝。

刘氏布偶现属大吉民间手工坊,由-传承人刘培宗独家经营制作,该项民间艺术已处于濒危状态,现集中分布在东营市东营区东部,滨州、博兴等地也有部分学徒。刘氏布偶,俗称“布玩具”。共有七大类系列,一千多个品种。

刘氏布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刘氏布偶图案由老一辈艺人一代代传下来的纹样为主,配以传统的吉祥纹样,根据不同布偶的造型绘制。多以“福、寿、大吉等字和吉祥寓意的“蝙蝠、蝴蝶、金钱、如意等做装饰。还有以牡丹花、菊花、竹子来表现,造型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刘氏布偶色彩多为红、绿、黄、蓝、紫、黑、白、金、银对比强烈的民俗色彩为主,原料均为无污染的植物染料,色彩亮丽极具传统民族风格;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适应农村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刘氏布偶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兼具视觉享受和实用价值。作品细腻,造型兼具趣味性和浓厚的民俗风格,令人赏心悦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刘氏布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是文化交流的信使,是文化的凝聚,是历史的积淀,是研究黄河口传统布艺的活化石。

自创始以来,从创始人刘殿元,到第二代传承人张秀云、第三代传承人刘元惠,刘氏布偶历经百年风雨,八十年代,刘培宗遵照父亲刘元惠的言传指教,慢慢开始恢复刘氏布偶的制作,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刘氏布偶的工艺制作。他造访东营的居民百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富有浓郁黄河口特色的刘氏布偶艺术品。在保留主体原始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加以变形、夸张,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在他手里创造出的刘氏布偶,外型千奇百怪但是具有各自的灵魂,独特的,极具个性,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特色手工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其作品布虎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展出,此后又先后创作“月亮神猫”、“福牛”等作品,并屡屡获奖。布艺作品《五牛祝寿》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展中获一等奖,并被省美术馆作为珍品永久收藏。2010年,刘氏布偶入选东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刘氏布偶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以往,百年岁月已过。现今,在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中刘氏布偶依然诉说着黄河口人民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以其雅俗共赏的民俗韵味,在现代生活中不断的绽放出质朴的光华。

三.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火烧夹驴肉

火烧夹驴肉

起初是任丘长丰镇的传统食品。始于清末,闻名于民国初年。长丰镇每年四月庙会,届时,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到“奶奶庙”(即长丰无梁阁)烧香许愿赶庙会,更有远近客商艺人到庙会上做买卖,说书献艺,十分热闹。众多赶庙会者饿了买个外焦里嫩的热火烧夹上驴肉,脆香可口,油而不腻,别有一番滋味,所以倍受青睐。久而久之,“长丰大火烧夹驴肉”名气越来越大,至今一百余年来,仍是人们喜爱的美食。现在,任丘市区长丰驴肉火烧店分布各街区,大都顾客盈门。

长丰火烧有其独特的做法。首先和好硬面,再垫好油,然后折叠做成茶碗大小的扁圆形,其芯为较薄的多层面皮。有的外皮印上圆形图案,成型后用饼锅烙熟外皮,再放在炭火炉炙烤而成。然后用刀将火烧劈开,夹上切成碎薄片的驴肉、板肠、焖子,吃起来酥脆清香又不腻口。

四.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龙居水煎包

龙居水煎包龙居水煎包,在东营龙居水煎包久负盛名,在众多的包子铺中,王家的水煎包是最受大家喜爱的一家。王家水煎包历史悠久,王某从上辈手里学到了水煎包制作的技艺。现在这包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瘦猪肉的,精肉选不带油的。二是五花肉的,要精挑细选。陷以韭菜为主,韭菜择好,必须洗干净。

五.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史口烧鸡

史口烧鸡出产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史口镇北临滔滔黄河,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诸多产区也在此星罗密布。史口镇历史文化悠久,历有“烧鸡之乡”的美名,饕餮之客均慕名而来,亲口品尝一下史口烧鸡更是令人唇齿留香,流连忘返,与德州扒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口烧鸡发源于山东东营史口镇,是鲁北地区远近闻名的一大名吃。史口镇地处黄河之畔,渤海之滨,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食材广博,商业发达。史口烧鸡继承了鲁菜传统工艺,又汲取了本菜肴风味,选用当地品种鸡,经过宰杀、取血、退毛、清五脏、去腥气、盘雏形、调六味、烹煮熏蒸等多种工艺精制而成,因其“醇香入骨,酥脆可口,淡咸适度,味重不腻,营养齐全,南北皆宜”之风味特色,深受食客欢迎。

游黄河口,观河风海韵,品史口烧鸡美味,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制作方法

史口烧鸡制作分为选鸡宰杀、清理整型、配料焖煮、砂糖烧烤四步骤,看似简单实则技巧要求极高。

选鸡宰杀

选鸡:正宗史口烧鸡选用的活鸡体型较大且农户饲养时间一年左右的小柴鸡,而不选用纯肉食用鸡。肉食鸡饲养期限极短,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其肉质极为松软、经焖煮易成烂泥、口感粘腻、食之无味,而史口烧鸡选用农户柴鸡其口味及健康品位不言而喻。

宰杀:将重约1500克左右的活鸡割断气管,放净血,用65℃左右的热水烫,褪掉鸡毛,剥净腿、嘴、爪的老皮,然后从臀部剖开,摘去内脏,沥净血水。

清理整形

将鸡双腿盘起,双爪插入腹部,右翅从嘴中交叉而出,鸡头与右翅连为一体,鸡脖拱起,左翅尖别于翅根处。烧鸡整体内敛庄重而又大方美观。

配料焖煮

史口烧鸡焖煮前先在锅底放一铁箅,以防糊锅,再将处理好的鸡按老嫩排入锅内,配以料汤,防止鸡浮,煮时用旺火煮,微火焖,浮油压气,焖煮4至5小时,期间要有专人守候掌握火候。长红烧鸡有一秘诀“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史口烧鸡第一店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老汤功底更是一脉相传,做出的鸡果然香气扑鼻,老汤可谓此处诀窍与精华。

砂糖烧烤

将焖煮入味的熟鸡捞出沥干汤汁,铁锅上部放好铁箅,将熟鸡整齐排放于铁箅之上,锅底按比例加入白糖和红糖,开火加热使糖燃烧,将熟鸡烧烤上色,并再次入味。

这样制出的史口烧鸡是高蛋白低脂肪性营养食品,外形完整美观,色泽金黄透红,肉质松软适口,始终保持独特的风味,其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并兼具开胃、补肾、助消化的作用。

产品特点

史口烧鸡肥而不腻,色鲜味美,食用勿需刀,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无论冷热,均余香满口,至今回味起来,犹垂涎三尺。

史口烧鸡销售

史口烧鸡在史口镇有几十家店面,各具特色,并在全市均有销售网点。

在当今人人感叹无安全绿色放心食品的时候,史口烧鸡将秉承“安全、绿色、健康”的原则,为天下喜爱美食之人奉上真正的人间美味,欢迎新老顾客品尝选购。

信息来源:文/ 图/史口镇

六.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驴肉餐

驴肉餐是奈曼旗的特色美食之一,有火锅、有炒菜,酱汁,炖菜,干炸,还有汤类等等。有驴肉火烧、吊锅驴肉、手抓驴排、泡椒驴皮等特色菜品。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另一方面,如今驴肉也并非常见之物,不像其他家畜家禽那么常见,也可以用珍贵了形容了。所以,来到奈曼旗一定要去大沁他拉镇兴隆庄村吃上一顿驴肉餐。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七.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龙居肉丸

龙居肉丸历史悠久。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龙居小住,喜欢这里的肉丸子,便赐名“龙居的丸子”。此菜精选家畜后腿精肉,用纯正的黄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弹性好、口感脆等特点,东营大小餐馆均可品尝,20元左右。

八.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九.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杜家驴肉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被称为肉中的珍品,据说慈禧太后喜食驴肉,宫里有专门烹煮驴肉的大厨,还经常让全国各地制作驴肉有名的艺人进贡驴肉,以满足自己的嗜好。据说,垛石的“杜家驴肉”当时就是贡品。

“杜家驴肉”的传人杜善平今年四十多岁,他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在垛石街煮驴肉做生意。杜善平的曾祖父叫杜瑞武,杜瑞武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七品官,后来辞官不做,回到家乡故里垛石,没有了俸禄,没有手艺,生活一塌糊涂,吃了上顿没下顿,整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马瘦毛长耷拉鬃,人至穷时失颜容”,没办法,就在垛石西桥西大坝处搭了三间凉棚,卖茶水,仍然难以维持生计。杜瑞武的父亲为官之时,曾结识一好友,也是七品县官,一日,他来看望老朋友,见其生活如此糟糕,禁不住连连摇头叹息,怪老朋友不该辞官,同情之余,猛然想起自己曾保留着一张煮驴肉的秘方,又见垛石养驴者甚多,于是便拿来秘方,资助老朋友干起了驴肉生意,并为之起名“杜家驴肉”。

“杜家驴肉”配方独特,口味极佳,很快成为名噪当地的特色小吃,并入选成为贡品。

“杜家驴肉”生意兴隆,等到杜瑞武接掌了生意,家境已经相当殷实,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但杜瑞武牢记父亲“过日子要节俭,不细不财主”的教导,生活过得很简单,衣着不讲究,甚至打着补丁,饭食不讲好孬,吃饱就行。

一日,有一帮做牛笼嘴的河南客商拉了七大车牛笼嘴到东北去卖,途径垛石吃饭休息,看见一衣着破烂的老头捡拾他们吃烧饼时掉下的芝麻粒儿吃。这个老头就是杜瑞武,他见客商笑话他,就说:“我不是稀罕你的芝麻,而是怕你们浪费了,须知一粒粮食一粒汗珠来之不易。”随后,他又问:“你们的牛笼嘴卖吗?”

河南客商不屑地说:“你都穷成这样了,你买得起吗?”杜瑞武说:“我有不少牛,我觉得我的牛的数量肯定比你的牛笼嘴多。”河南客商自然极不相信:“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把这些牛笼嘴全部送给你。”杜瑞武叫人从院子里牵着牛一头一头往外出,一个一个戴牛笼嘴,最后七大车牛笼嘴全部戴完了,牛还不停地往外出,据传,可能有一万头牛之多。于是后来有了“万牛杜家”之说。杜善平说,他的曾祖父杜瑞武靠经营驴肉生意,挣了很大家业,也养了很多牛,当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多。

驴肉营养丰富,有补气血、易脏脉等功能,据说,常吃驴肉可以舒筋活血、有打通血脉、补充元气的功效,因此,驴肉往往成为练武卖艺之人的常用食物。据传,垛石桥有练武的习俗,过去有武馆、拳房,常有习武之人来往献艺切磋,“杜家驴肉”也曾随着这些江湖艺人传到外地、美名远扬。

杜善平的父亲没有传接“杜家驴肉”这一祖传手艺,杜善平的手艺是爷爷、奶奶直接传给他的。他曾听奶奶说,从1956年以后,国家就不允许宰大牲口了,宰个驴三年监狱,也就没人敢宰了;1958年,国家提出了“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大锅饭)”,老百姓过的是大集体的生活,马、牛、骡、驴是集体的主要劳动力,是生产力,一个大队里有多少牲口都有数,都有户口,病牛、病驴必须得报到公社里,经批准后才能宰杀。再加上这段时期国家净“搞运动”,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日子过的人心惶惶,杜善平的父亲根本没有心思学手艺做生意。

杜善平从1986年开始干起了祖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并把“杜家驴肉”更名为“平安驴肉”(杜善平的小名叫平安,另取平安健康的含义)。“平安驴肉”有两种煮制方法,一种是按比例调好中药,和现宰杀的驴肉一块放进肉锅里浸煮;另一种方法是把活驴赶进一个专门砌成的巷道里,用火不断把巷道烤热,驴大汗淋漓后,口渴了就去喝配好的中药水,如此循环多次后,活着的驴肉里就渗进了药水,成了“药驴”,然后把驴宰杀,放在锅里煮。

“过去买驴简单卖肉难,现在是卖肉简单买驴难。”刚开始干的时候,本地或周围的乡镇养驴户很多,驴很好买,但肉不好卖,每集卖很少的肉,原因很简单,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吃不起。现在则不同了,从来不赶集,每天杀好几头驴,肉还不够卖的,许多饭店、超市等客户得提前四五天预定才行,否则就买不到。“现在主要从哪里进活驴?”“井里无水四处里淘,”杜善平开了句玩笑,他接着介绍说,“由于驴的生育周期长,农村近年来养驴户越来越少,更没有成规模养殖的,因此当地的活驴资源正逐渐匮乏,无法满足需要,而从新疆、内蒙、辽宁等产驴区进活驴,要加上高额运费,成本将大幅提高。因此现在主要是靠经纪人给牵线儿,在周围的县区买本地驴,经纪人联系好了卖主,给我打电话,然后我过去看货。”“让他们给送货不更方便省劲吗?”“不行,驴有肥有瘦,买一头驴付多少钱得根据出肉量来定,买驴必须亲自现场看好了到底能值多少钱,如果看走了眼就会赔本。”二十多年,让杜善平练成了一双比称还准确犀利的慧眼,摸摸驴的脖头,扣扣肋膘,便知能出多少肉,宰杀后上称,跟估计出来的上下不差一二斤。

每年五一农副产品博览会期间,杜善平都会去济南搞展览,已经参加了五六年,受到市民消费者的好评。博览会期间,每天的销售量都在几百斤。2007年,垛石“平安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并在济南大观园设了代销点。

“平安驴肉”承佳艺,掇拾群芳供甘旨。目前,垛石镇有驴肉加工户几十家,杜善平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努力,把“垛石驴肉”打出更响的品牌,让驴肉的清香飘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十.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