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梧州特产小吃推荐店有哪些 梧州特色小吃分别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梧州特产小吃推荐店有哪些 梧州特色小吃分别在哪里更新时间:2024-04-20 03:00:29

一.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太原小吃

太原小吃

二.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红河风味小吃

红河风味小吃

三.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艇仔粥

说到艇仔粥,它是梧州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梧州素有“水上街市”之称,很多居民以船为居室,因此以船民为对象的服务业便应运而生,这种粥的命名也源于此。原来主要在江河中由船民摇着小船早晚叫卖,后来在江岸、陆上也普遍经营,并已传入北海、南宁等地。 现在做工很到位的艇仔粥已经少见了,就别说还有在江河中叫卖的啦,只有在茶楼酒店中能吃到了。

艇仔粥主要是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配入熬烂的稀粥中,后来增加了海蛰、花生、浮皮、葱花,还配入鸡鸭肉、瘦猪肉、动物内脏等,鲜香可口。传统艇仔粥是梧州的著名美食,曾经中央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等,都有梧州艇仔粥镜头的记录。传统的艇仔粥是用白粥配以叉烧、鱼片、鱿鱼须、浮皮、海蜇、鸡蛋丝、炸花生、薄脆等,再加之适量葱花、香菜、姜丝制作而成,味道十分鲜美、香滑可口,吃后让人唇舌生津,口齿留香!

艇仔粥的做法

材料:

叉烧50克,鱼片50克,鱿鱼须50克,浮皮50克,海蜇50克,鸡蛋丝50克,炸花生和薄脆各20克,葱花、香菜、姜丝适量,白粥一锅。

做法:

1、取一小锅白粥加热,然后在每份材料中适量取一些。

2、待粥滚后,调味:加入适量的盐、糖和鸡精,先放入姜丝、叉烧、浮皮、鱿鱼须和鱼片,滚5分钟。

3、再加入海蜇和蛋丝,稍滚片刻,熄火。

4、在碗底放入葱花和香菜。

四.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凉茶

梧州凉茶——凉茶的鼻祖,早在一百多年前,梧州凉茶就已经随着广西人的迁徙传到了广东以及东南亚等地。梧州因常年温暖多雨湿气重,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就很容易生“火气”(当地人称之为“热气”),尤其是吃过油炸食品,休息不够都容易让“热气”爆发出来,随之咽喉、牙龈部位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因此,梧州民间历来有喝凉茶消暑祛湿的传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梧州凉茶由精通中医的人以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品种繁多,常喝可以解暑生津,除湿去火。外地人到了梧州也总是慕名品尝,以免留下遗憾。小小一杯凉茶,第一口喝到的只是草药的清苦,留在心中的却是阵阵的甘甜。

“大病找医生、小病喝凉茶”,反映的就是梧州人的这种凉茶文化与凉茶情结。以前,遇上喉咙上火或肠胃不适等小毛病,梧州众多市民群众都喜欢去市场或药材铺买些药材回家自己煲凉茶来治疗。现在,街头巷尾的凉茶铺各种功效的凉茶都有,价钱也不贵。喝凉茶成了梧州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老一辈的梧州人记忆中的里或许还有这样的情景,凉茶铺里,摆放着几个葫芦状的大铜壶,一列青花粗瓷大碗,墙上挂着些干草药物,散落着几张待客的木凳,客人或坐或立享受着店主用十几种药材配制的凉茶。如今,随着凉茶生意产业化的发展,知名老号都有了自己的加盟店,葫芦大铜壶不见了,凉茶店里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制做工具,饮用的器具也改为更加方便卫生的纸杯,凉茶的品种也更加丰富。从地道的生冲雷公根、鸡骨草、王老吉(正宗的王老吉是非常苦的,疗效却非常好)、二十四味、五花茶,发展到现在的祛湿降火凉茶,平肝静气茶,清热解毒茶等系列产品,从原来喝完就走到现在的瓶装外带、袋装颗粒,凉茶生意也被一些善于经营的人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了。

五.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胶粉

胶粉

市内胶粉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制作焚化香、蚊香、造木船的原料,也可制造儿童玩具。主产区是大业镇和筋竹镇。用种植的胶树的皮和枝叶加工胶粉。单用胶皮加工成胶粉的称上胶粉,用胶皮、胶枝、胶叶混合制成胶粉称中胶粉。岑溪县木夹社、大业镇白竹村、岑城镇樟木街等线香厂生产的焚化香,品种有黄香、白香、红香、原色香等多种,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单香港地区,1986年销胶粉量367吨。

六. 广西 梧州 长洲区 柚子

梧州市各县(市)均产柚子。果味甜酸适口,果皮可制作蜜饯或做菜,耐久贮,利于出口长途运输。柑、桔、橙,梧州年产2000多吨。品种主要有温州蜜柑、橙柑、新会橙、红光橙、柳橙、年桔等
( 梧州)

七.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堡茶

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是中国名茶之一,年产量约100多吨。该茶出口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
( 梧州)

八.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南平小吃

南平小吃

九. 台湾省 云林县 天送小吃店

豆皮是将黄豆磨成浆,加水滚煮后,再将凝结于表面的薄膜层层筛取而得,常见的做法不外乎素豆包或切片炒肉丝,天送小吃店却将豆皮、笋丝、红罗卜、肉丝、鸭蛋酥等一起熬煮并加以勾芡,上桌前再滴上少许的乌醋,做成柔滑香甜的红烧豆枝焿,口味相当独特。( 云林县)

十.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腊肠

梧州腊肠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代表产品“龙舟牌”腊肠,包括龙舟牌腊味、肉脯系列产品。梧州腊肠源自于清末民初的梧州荘记腊味,至今已积累了近百年的肉食制品精加工生经验,选用优质原料,并佐以独特配方,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经严格质量监控精制而成。

“秋风起,吃腊味”,梧州流行这样一句话。每年立秋之后,天气转凉,猪肉腊肠等腊味就成为桂东人的佐餐佳肴。梧州腊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在光绪年间蓬勃兴起。小小的腊肠汇聚了众多“秘诀”,一股腊香飘扬大江南北。听老梧州人说,腊肠传入梧州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腊肠就是珍贵佳肴的代表。1901年,梧州“良田腊味”店开业,所经营的腊肠在当时最为出名。“驰名两广,良田腊味”这句广告语仍回荡在老梧州人的脑海中。

梧州腊肠外观红润,制作方法以风干为主,目前以龙舟牌腊肠为代表。梧州腊肠与广式腊肠特点明显不同在于:外形细长,外表起大坑皱纹,红白分明,味微咸不太甜,越嚼越香,甘香不腻。蒸出来的腊肠口感细软,可与其他食品原材料做成各种美味菜肴,既下酒又下饭。制作梧州腊肠时,猪肉的好坏绝对是第一位的,选用梧州附近有着“狮子头、豹子眼、竹筒脚”之称的陆川公猪为佳。庄国礼说,梧州腊肠不光要讲究肉的质量,腌制所用的材料也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腊味的味道。

梧州腊肠是如何出炉的呢?首先选新鲜猪大腿肉和臀肉,切肉并剔去皮、骨、筋腱,切成一立方厘米大小的肉块,将上述米酒和酱油与肉充分混和,腌制2~4小时。灌制的过程十分讲究,先将肠衣洗净沥干备用,后将竹管套入肠衣内进行灌制,每灌12~15厘米,可用绳结扎,直至灌满全肠。在装填原料过程中,应边装边挤紧,将肠衣内的空气尽量排除干净。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烘晒。梧州腊肠仍采取柴火烘烤的方式,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烤时间一般为一两个昼夜。火烘湿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控制温度。若温度低,则易引起发酵和变质;温度过高,则会使脂肪融化,把瘦肉烤熟。

2008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梧州腊肠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继梧州龟苓膏后,梧州又一个地域特色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迄今,梧州腊肠获奖无数,并远销海外,最远到达非洲。

梧州民间目前仍保持着自制腊肠的习俗。梧州人方国工说,腊肠属于季节性生产的美味,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做腊肠,七月初一刚好插完晚稻秧,于是当地就有了“插完晚稻秧,洗脚上田做腊肠”这句顺口溜。

梧州腊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梧州腊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梧政函〔2007〕9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