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阳荷新鲜 四川特产阳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阳荷新鲜 四川特产阳荷更新时间:2024-04-15 05:09:09

一.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杜仲

遵义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是全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杜仲仅一种,为别于他地所产,故冠以产地地名,历史认为遵义杜仲以四川重庆为集散地,曾误称川杜仲,后正名为遵义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寒,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多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二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

杜仲皮是名贵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中药上品,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销国内外。

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实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造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杜仲树是国家名贵中药材四大管理品种之一。

杜仲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商品市场上,销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步进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它作为天然的珍贵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遵义县的杜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据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已有两百多万株,其中,马坪乡杜仲林场有30万株,是中国药材总公司的三大基地之一。遵义县的商品杜仲皮均按外贸部门出口要求规格进行生产。即每块皮长33公分,宽6.6公分,出去表皮,晒干水分,干燥丝多,无虫无洞,不卷筒,无水渍,内面曾紫红色,片张完整。为出口药材上品。风冈、仁怀、习水、桐梓等县年收购杜仲皮3—5千公斤。全地区年产量7万多公斤,出口量4千公斤左右。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旱,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两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因其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早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铁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畅销国内外。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杜仲皮

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发现杜仲中含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锌,铜,镁,铁,钙,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遵义杜仲虽有野生,但近年多为人工培植。遵义市杜仲林场成林杜仲有43万株。眉潭县是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从1960年起的20多年间共播种1.5万公斤,种苗1850万株,办了4个10万株基地,种植千株以上农户200户,五百株以上农户近千家。到1983年,全县种植杜仲树达千万株以上,1985年收购杜仲达3.4万公斤。正安县采用新技术获得成功。天池药场,1977年冬季育苗实验获得显著成效。开厢条播,冻腊播种,每亩用种12.5公斤,出苗5—6万株。除满足本县用苗外,每年可向外地供苗400多万株。冬季育苗出苗齐、生长快,苗期段,不到一年就可移栽。一般苗高60—100公分。正安县实验推广杜仲环状剥皮再生技术获得成功,改变了砍树剥皮的落后生产状况。做法是:选择4—5月的阴天,在15年树龄的树干分枝处以下,横割一周,与横割线呈“丁”形纵割到离地面20公分左右,再横割一周,深度以割断韧皮而不损伤木质为宜。剥下树皮后,立即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剥皮部位,上下用绳扎紧,20—30天后,剥皮部位表面曾浅褐色,此时树木的保护组织已经形成,去掉塑料薄膜,让其再生新皮。正安县采用新技术,促进了杜仲生产的发展。现已种植3万多亩,计400多万株,胸径5公分以上的6.45株,年产商品杜仲皮4000多公斤。

二.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仁怀血粑

血粑,是仁怀市特有的民族食品。血粑呈紫红色,食用时蒸.煮.烤.煎均可,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放入口中又软又不沾牙

据说,血粑是明朝万历年间苏州迁入仁怀,苗族人民杀猪祭祖时,有一个姓陶的妇女,误将玉米面粉掉进猪血中。她将就煮来吃,发觉味道鲜美,便用粮食面粉和猪血做成血粑祭祖和给在家吃。从此苗家便有了这种独特的食品。从部分苗族人民仍有用血粑祭祖的风俗来看,应该说此说是比较可信的。倘真如此,它已诞生了400多年了。( 仁怀)

仁怀血粑的制作方法:

1,粘米、黄豆、淘洗干净,用水浸泡4个小时,磨成米和黄豆的混和浆备用。

2,糯米淘洗干净泡4个小时,上锅蒸至7、8分熟备用。

3,把打好的黄豆和粘米浆和蒸至熟的糯米加上适量的红糖一起搅拌均匀,拌好以后搓成饭团,再用竹笋叶或大片的竹叶包起来,外面用绳子捆紧,放进蒸饭用的大木甑里上火蒸煮,十几二十个小时以上,剥去竹叶就可以食用了。

三.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党参

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黄耙

黄耙,是黔西传统悠久的民产风味食品。2003年被评为“毕节地特美食——夜郎文化美食奖”一等奖。

做法:黄粑的制作和原料选配是用西部高原的稻米、玉米、糯米等和黄豆浆汁混合,约加冰糖和白糖拌合,并打成方枕,用玉米叶和竹叶包好,放入大木甑中经过20来个小时的蒸煮发酵而成。

特色:通过蒸煮、发酵,分解出大量糖分,色泽由白变黄,糯香、甜香、竹香、玉米香透过湿热的玉米叶和竹叶蒸腾而出,黄润晶莹的黄粑也就跃然眼前,让人垂涎欲滴。

五. 贵州省 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贵州绿茶生长在全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寡H照的贵州高原。奇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它优异的品质。海拔较高,气压也就相对较低,极其有利于茶叶和芳香油的形成。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都是云雾缭绕。这也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特性。贵州土壤主要是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晒,锌,思等微量元素,因此,贵州绿茶具有内含物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这些都仰仗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才造就了贵州绿茶独特的内在品质。认识贵州绿茶,购买贵州绿茶的人日益增多。

贵州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

贵州省辖区内的9个市(州)61个县市(区)和贵安新区的茶树生长区,包括贵阳市的清镇市、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4个县区;遵义市的播州区、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习水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9个县区;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平坝区、关岭县、紫云县6个县区;铜仁市的万山区、印江县、石阡县、松桃县、德江县、沿河县、思南县、江口县8个县区;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黔西县、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威宁县、织金县8个县区;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3个县区;黔南州的都匀市、贵定县、龙里县、瓮安县、福泉市、平塘县、长顺县、独山县、惠水县10个县市区;黔东南州的凯里市、雷山县、丹寨县、黎平县、台江县、岑巩县、镇远县7个县市区;黔西南州的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6个市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8°35′,北纬24°55′~29°13′

六.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小粑粑

小粑粑

苦荞面加上面粉做成皮,火腿、豆腐切成小碎丁,加葱等其他作料炒香后作馅。将馅包入皮中,掐起花边,成半月型,然后在大锅中加水煮塾,吃起来喷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小吃。姐妹饭馆的小粑粑比较不错。

七.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灌粑

灌粑

主料:糯米、新鲜猪血、猪大肠

辅料:花椒、盐、胡椒、或加半肥瘦猪肉

制作:先将糯米蒸熟,然后把新鲜猪血、花椒、盐、胡椒、或加半肥瘦猪肉与糯米饭一同拌均匀,再将猪大肠洗净滴干水。最后把拌好的糯米饭灌进猪大肠,用细绳将两头系紧,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要食用时再用蒸锅蒸熟即食之,也可以加蒜、干辣椒筒筒煎炸而食。

口感:糯而不腻,滑爽,清香。

此菜一般是要过年时才做,是余庆人家年三十家宴的保留菜品

八. 贵州省 毕节 贵州马

【主产区与分布】 以贵州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为主要产地,除黔东北和铜仁地区数量较少外,其余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形成历史】

贵州省的开发较晚,是多民族的地区,久与外界闭塞,以致对境内的古代养马历史,知之极少。按该省从春秋时期起分属夜郎、牂牁和糜莫三国,秦代始在境东北部置黔中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在边远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指出:“随畜迁徙,毋常处”。到宋代以后,黔西马始见出名。如大观初年(1107年)准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夷界巡检杨荣之靖,每年买马五十匹于南平军(今贵州桐梓县),厚给马值,以示优恤。南宋时在罗殿(今贵州省南部)买马,更推行茶马制度到该地,规定每年买马750匹,于今桐梓县一带。元代在一亦奚卜薜(今黔西地区)养马,并定于每月寅日给盐喂马,与西南行省一并为全国十四道牧区之一。在明、清时代并以贡马出名。

近世马市交易在黔西部、南部已很繁盛,如安顺县、关岭县的花江、贵阳市的花溪、黔西县的钟山,黔南的独山县等均是牲畜集散市场,并以出售牛马为主,这对贵州马的扩大分布起着促进作用。

在1939年以后,原句容种马牧场迁到贵州省,改为清镇牧马牧场,曾在桐梓、惠水、罗甸、安顺等县,举办十处马匹配种站,采用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0公马改良当地马种。到五十年代末期,采用卡巴金、古粗马作种公马,继续办过配种站,亦时间不长,影响面不大,并分别于1960年前后结束。所以贵州马仍属本地品种。

贵州高原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自古以来省内和省际的人民生活物资交流均靠马匹驮载运输,随同公路建设马车运输亦与日俱增。

苗、回、彝、水族人民喜欢“耍马”,选购外形优美、体格较大的马,配以美观的头络、鞍具,在一年一度的端阳节“耍花山”、九月重阳前后的“过端”,均要举行骑乘赛马,分别有平地赛跑、冲坡、赛走马、比走法、比速度及比耐力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了马的心肺功能、肌腱的锻炼。所以黔西马是在贵州高原的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民养马技能选育下,培育出了短小精悍、行动敏捷、役力特强等特点的山地古老品种。

九.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二合枇杷

二合枇杷

“树繁碧玉叶,枝叠黄金丸”,黄澄澄的枇杷惹人喜爱,金色的二合令人神往。春风过,百果香,艳阳高照,五月的二合是枇杷的海洋,山上山下,坡地上,平谷里,一片片金黄的枇杷挂在绿油油的枝头,果香四溢。

据了解,该镇经过近几年的精心打磨,枇杷种植水平全面提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近年来,该镇按照“特色农业富镇”思路,高唱“枇杷行”,围绕产、供、销打转,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形成发展共识。

一是抓规模,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上级党委、政府大力协助,从政策上重点支持,从财力上重点倾斜,从人力上重点扶帮,并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向规模化种植进军。二是抓管理,提高种植效益。抓住品种关键,三分种,七分管,以五星枇杷优良品种为主,狠抓合理施肥和疏果,提高单颗重量,提升品质。三是抓培训,提升果农技能。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培训专业果农,让他们迅速掌握剪枝清园、疏果套袋、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四是抓销售,巩固周边现有市场,充分扩大市场半径,充分显现该镇一村一品的农业特色。

目前,该镇五星枇杷已发展到玉屏社区灯盏沱、沿河村赵家沟等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20多亩,平均亩产10000元以上,按照现在10元每公斤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增收320多万元。二合枇杷,已成为农民的“民生银行”。

十.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辣甜酒

辣甜酒:辣甜酒是新发乡布依族人招待亲朋好友的最主要特色饮食,当然,不是正餐。只要有亲朋好友到其家中做客,首先招待您的不是泡茶,而是用勺子舀上一勺辣甜酒,加上冷水,搅匀后递给客人。平常,辣甜酒也是布依人家做农活回来后最好的解渴食品。

其做法是:以玉米,大米为主料,蒸熟后冷却,放入碾碎的土酒药,搅拌均匀,放入器皿中,用稻草或不用的旧衣服将器皿包裹,让玉米或大米在器皿中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不得打开器皿,否则会“走气”。发酵过程视气温而定,一般为二至三天。时间到后,如果要确保酒已经酿好,可凑近器皿用鼻子闻,如果有酒香,表示可以揭开器皿,取出酿好的米酒或玉米酒,如果没有,则还要继续让其发酵。

取出的米酒或玉米酒是甜的,不同于其他民族,新发的布依人不喜欢喝甜的米酒。所以,刚取出几天的酒布依人是不怎么食用的,而是要再放上一段时间,让其变味,即有辣的味道后,布依人才食用。这时的米酒或玉米酒才叫“辣甜酒”。“辣甜酒”在45度以上,不善于饮酒的人会喝醉。当然,布依人除外,这也练就了新发乡布依人的好酒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