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游东乡特产介绍词 龙游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游东乡特产介绍词 龙游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5-14 08:06:45

一.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龙游发糕

龙游发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龙游发糕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由来: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 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堪称江南一绝。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因“发糕”为“福高”之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之吉祥涵意,即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产品工艺:1、油炸:将发糕切成片或块,油锅中炸成两面黄即可 2、蒸笼:将糕切成片或块,隔水蒸10分钟蒸软即可 3、微波:将糕切成片或块,微波2-3分钟烤软即可

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花色品种多样,旧时多红糖糕、青糕,现时蒸制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西乡詹家、团石一带喜做敷有冬笋肉丝咸味焙糕。发糕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釉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米泔味,磨成细粉或米浆沥干。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成糊状,置垫荷叶蒸笼。先温热催酵,待发至满笼,旺火蒸熟。趁热印花纹图案,或撒敷红绿丝、桂花等,涂麻油或菜油。色泽晶亮如玉,孔细似针,荷香扑鼻,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旧时多为家庭制作,自食或馈赠。1959年后龙游食品厂等厂家加工应市。80年代起,配料更精细,色香味美,名声大振。逢春节,外地人慕名纷往求购,食品饮食部门加工销金、衡、杭、沪等地,供不应求。

龙游发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龙游县《关于界定“龙游发糕”地域范围的函》(龙政函[200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龙游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大红袍“花椒

"大红袍"花椒

金秋八月,红椒坠枝。位于刘家峡水库之滨的东乡县河滩镇,一片片"大红袍"花椒

宛如朝霞,染红了田野山川。忙于采摘的椒农提筐背篓,穿梭于丛丛椒林之中,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地处大夏河与黄河河谷阶地上的河滩镇,俗称-川。这里土层肥沃,气候宜人,光照充足,年积温2500℃-3300℃,适宜花椒生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和煦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也吹醒了这里的村民对"大红袍"花椒

的那份执着热爱。他们又一次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满腔的热情,开挖荒坡山地。把"红希望"洒播在各类闲散地带,"大红袍"花椒的馨香,又萦绕在-川上空。1989年,东乡县将花椒列为基地建设项目,规模化发展。把川水区的河滩镇作为重点区域发展,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培育"大红袍"花椒支柱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开发荒山荒坡,承包花椒造林项目,扩大椒林栽植规模。

在1995年的甘肃省农土品评鉴会上,东乡县农林局从河滩镇选送的"大红袍"花椒获得金奖。目前,河滩万亩花椒林带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大红袍"花椒栽植面积已达2.1万亩,160万株,其中挂果50多万株,常年产量达37万斤,实现收入400万元,户均近千元,人均增收15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椒镇"。

2004年,东乡县以河滩镇花椒基地为榜样,提出了"沿河百里20万亩花椒林带"建设项目,在洮河及刘家峡库区沿岸的考勒、董岭、唐汪、达板等八个乡镇广种"大红袍"花椒,现已完成5.3万亩。

"大红袍"花椒,也激漾起诗人墨客的情怀,他们写下了无数的诗词名句,有位东乡诗人对"大红袍"花椒有这样的赞美:

"大红袍"花椒

味道香淳

黄土坡处处栽植

那不是嫩蕊佳茗

是古河州花椒醉人

大红袍麻而不娇

不崇富贵

甘于清贫

尽管枝叶灰黝

可身披针刺不甘欺凌

春风吹来万花映红

唯花椒严守方阵

待到盛夏伏暑时

繁枝茂叶间珠串火红

沉甸甸的黄土地

孕育

红湫湫的果实艳俊

金灿灿的阳光

赐赋

麻辣辣的香馨

芬芳漫溢十里乡村

三.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

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非当今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饮料所能媲美的。茶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既能解渴消暑、强心利尿,又能舒筋通络消积食。因而东乡族老人寿星多,与酷爱刮碗子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东乡族老人黎明即起,沐浴礼拜完毕要喝早茶。午餐、晚餐每餐必喝茶。

东乡饮茶习俗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明代河州地区茶马交易繁荣,促成东乡族饮茶习惯。久而久之,茶成为东乡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四.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廿八都铜锣糕

主打:优质糯米、茶油、枸杞子、藕粉、红薯粉、红枣、红糖、山药、佛耳草、百年丹桂等

制法: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成,用历代流传下来的祖传秘方精心制作而成。食用时切成片后蒸熟或煎食皆可。特点:江南神秘古镇廿八都的传统节日糕点,香滑入口,营养丰富,清淡爽口,被浙闽赣边界地区的居民奉为“糕中之神”。

五.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木瓜凉粉

又叫力之豆腐。木瓜凉粉实际上就是用木瓜粉或力之粉为主要原料(现在多用薯粉代之),把粉煮得像稀饭那样,倒入木盒或水桶内,待凉后便成豆腐状。吃时放在碗里用竹片捣碎,再加上薄荷水、白糖或放点小麻油,吃起来凉爽,可口可心。

六.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龙游石窟饼

龙游石窟饼在松脆的外皮包裹着鲜香的葱花菜馅儿,型意兼具。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东乡羊肉

重阳过后,走在镇江的大街小巷上,便很容易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八.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 “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所以手抓羊肉几乎成了河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枹罕”,河州羊又称“栈羊”,曾是朝廷贡品, “栈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我州东乡族自治县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壮,富有营养,因而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无素,久食能坛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温肾壮涵F强体提神,补脾健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作用。据说,河州姑娘肌肤娇嫩,靓丽多姿,脸上水露露的, “红处红,白处白”,与从小食羊肉有关。

手抓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形或块状,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用于制做手抓羊肉的羊大都选用羯羊,以羯羊羔最佳。手抓羊肉的做法、吃法名堂很多,各具特色,风味不同。最著名的有东乡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招待客人上席时,若突出地方民族风味,一般上系列手抓,若单盘上席一般用羊肋条。

地域范围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锁南、春台、柳树、大树、北岭、龙泉、董岭、考勒、沿岭、汪集、高山、风山、车家湾、免古池、坪庄、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百和、关卜、东塬、河滩、唐汪、达板 25个乡镇

特定品质

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文化典故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早在南北朝前后,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贡汤羊87只”的记载(明嘉靖《河州志》卷1),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枹县境(包括今东乡地区,当时尚无称为“东乡”的地名,“东乡”二字产生于清康熙末)的红骨骨髓的羯羊,朝廷指名要食赤髓的“枹地羊”。东乡羊也叫“枹地羊”由此而来。

九.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占圩红薯

占圩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占圩红薯

江西

东乡县红薯行业协会

东乡县所辖占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08″~116°51′00″,北纬28°08′21″~28°14′35″

2016年10月17日,省农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东乡县红薯协会申请的“占圩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中,专家组详细听取了协会对“占圩红薯”的介绍,并对其文化、历史、品质、生物特性等进行了鉴定:认为“占圩红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当地知名度较高,其品质优良,生物特性稳定,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一致通过现场检查。

十.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唐汪大接杏

久负盛名的产于东乡县唐汪川,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培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400多年栽培历史。 唐汪大接杏肉质细密,味甜多汁,果色艳丽,富有芳香,平均单果重90.3克,最大的达150克,是极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长期食用,具有润肺止渴、祛痰防癌等功效。

“唐汪川里有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唐汪川为有名的“桃杏之乡”,所产大接杏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以果实硕大,味甜适口而享誉西北。"天水的苹果安宁的桃,唐汪川大接杏是一宝"。久负盛名的大接杏因盛产于唐汪川而有唐汪大接杏之称。此地土壤多为冲积母质形成的黑红土和沙壤土,土质肥沃,渠水自流灌溉,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尤其是略含盐碱的红砂土,极适宜于杏树的生长,所以,自明清以来这里逐步发展成盛产杏子的好地方。唐汪川大接杏源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以个大色鲜、外形美观、果肩突出、顶端椭圆、杏肉桔黄、质厚松脆、汁液丰富、香甜爽口,纤维少,易剥食为主要特色。

唐汪川杏重逾三两,含有丰富的糖类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是色、香、味、形俱佳的果品。唐汪川杏每年6月底上市,最宜鲜食,但杏子不宜久存,因此多加工成杏干、杏脯、杏酱、杏子汁、杏子酒、杏子罐头等美味食品。杏子性味甘酸、微温,有小毒,归经入肝、心、胃,有生津止渴、清热去毒之功效。杏子也是止咳去痰、润肠通便的良药。

据省、州科委20世纪80年代初普查,唐汪川有一个比较庞大的杏子家族,它的品种有大接杏、包核杏、泉眼口、早杏、胡抓等22种之多,而唐汪大接杏是最负盛名的优良品种之一。成熟的唐汪大接杏果实形如桃,桔黄色、个大、皮薄、肉厚、质软、纤维极少;平均单果重90.3克左右,最大的可达150克;汁多、味甜、醇香,品质上乘。其树形高大强健,丰产、稳产。大接杏百年大树树身高达15米上下,根系发达,分枝很多,树冠硕大,最大的可高达20米左右,产量惊人,在丰收年景,产量可达七、八百斤 。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