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阳什么鸡是特产 安阳有什么特产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阳什么鸡是特产 安阳有什么特产好吃更新时间:2024-05-14 20:31:28

一. 河南省 安阳市 龙安区 安阳栝楼

安阳栝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安阳栝楼的品质特性

栝楼果实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0cm,直径6~8cm。表面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果梗。质较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粘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糖气,味淡、微酸甜。栝楼果实含皂甙、有机酸、树脂、脂肪油、糖类、色素等。以个整齐、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不破者为佳。

安阳天花粉的品质特点概括为:块大、均匀、色白、质坚细腻、纤维少、粉性足。

安阳天花粉生长时间短、成熟快、纵剖面色质洁白、粉质良好、无黄色筋脉而多粉,药用价值大,历来被公认为全国质量最好的花粉,习称 “安阳花粉”。

天花粉(即栝楼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约8~16cm,直径约1.5~5.5cm。表面淡黄色,末去净粗皮的部位淡黄棕色,有纵皱纹、细根痕略凹陷的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导管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筋脉纹。无臭,味微苦。

安阳栝楼(栝楼为葫芦科药用植物,栝楼的果实和种子均可药用)的道地生产区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下辖四县一市四区,分别为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林州市、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和龙安区,共有50个乡,42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202个社区、居委会,328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自然海拔高度为海拔48.4~1632米。西依太行山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河南省濮阳市毗邻,南与河南省鹤壁、新乡两市连接。南北最大纵距12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22公里,面积7413平方公里,人口536.6万。安阳市种植栝楼产业化发展具有自然条件适宜,生产面积为100公顷,年产量达到250吨,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

二. 河南省 安阳 滑县 万古羊肉卤

万古羊肉卤发祥于河南省豫北名镇--万古镇,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地方特色食品。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遍偿天下山川之美味,地方之名吃,一日乾隆皇帝途经商贾云集,店铺酒楼鳞次栉枇的万古镇,忽然味到满街飘浮着一阵阵异香,顿时食欲大振,龙颜大悦,忙传随从太监前往查看,原来是当地的羊肉卤烹制时飘出的香味,即命随从打道玉皇阁下榻,传膳上万古羊肉卤,食后连道,人间美味,后把万古羊肉卤列为宫庭御膳。

羊肉卤正宗传人,申氏十九世祖申自忠先生,早年深得先人之真传,精通制卤技术,制作出的羊肉卤色鲜、味美,风味独特,远近闻名。人有云:五湖四海皆吃遍,不如万古羊肉卤面。为使这一特色食品发扬光大,于1992年进行了重新研制开发,在传统工艺制作基础上,科学配方,采用中原地区良种羊,精选优质鲜羊肉,铺之以十多种香辛料,经烹炸、煮制,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精制加工而成。既产品能保质存放又便于携带。真正方便食用的软包装熟肉制品。

申氏二十世正宗传人制卤技师申泳广跟随制卤大师申自忠先生学艺多年。1998年创建了滑县万古永兴牛羊肉罐头食品厂。对该产品又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做出的羊肉卤更是色香味俱佳。符合新世纪人们崇尚天然绿色食品,健康营养的消费需求。产品畅销全国,2006年被滑县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2007年通过全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许可。

配料:鲜羊肉、羊油、精制碘盐、调味香精、十多种香辛料。

食用方法:可做羊肉汤、羊肉烩面、羊肉卤面条、羊肉炮大葱,也可直接放入火锅中食用。

三. 河南省 安阳市 汤阴 汤阴北艾

汤阴北艾是河南安阳汤阴的。

河南省汤阴县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古贤镇、菜园镇、任固镇、五陵镇、瓦岗乡、伏道镇、宜沟镇现辖行政区域

《汤阴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汤阴北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汤政文〔2017〕39号

安阳市地方标准:

《汤阴北艾种植技术规程》(草案)

《汤阴北艾质量技术规范》(草案)

四. 河南省 安阳市 汤阴 安阳粉浆饭

以绿豆粉浆、小米、大豆、花生仁、荤油为原料,食用时佐以葱花汁、香菜末,味道香醇适口。

粉浆饭是安阳的“三大宝”之一。无论在大饭店,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随处可见它的踪影。粉浆饭味酸而香,既开胃,又清热败火。有一股独特的酸、香、甜、绵的味道。是安阳老城一带人们非常喜爱的传统饭食。

相传,很早以前在古都安阳有一年大旱,百姓无水可吃,当时在古城大西门有家粉房店里有口小井,井深水浅,仅够维持生产,百姓没有办法,只好把粉房生产倒掉的废料——粉浆提回家做饭充饥渴,由于太酸,人们便配以小米、食盐、野菜等熬制。旱年过后,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回味过去粉浆饭的味道,逐又配以花生、大豆、大油、麻油等熬制。后继厨师精心配料调制,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传统名吃粉浆饭,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直留传之今。

五. 河南省 安阳市 安阳县 水冶油酥烧饼

水冶酥烧饼是一种汉族面食小吃。流行于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采用面粉、油酥、糖稀、芝麻、盐或糖等食材手工精制,在土质火炉中高温烘焙而成,其特点是外焦内酥,尤其以上表面的一层芝麻粒最为香脆,分为咸味和甜味两种,作为区别会在甜味烧饼上点上一个红点。在上个世纪时是过节、赶庙会、探望长辈、红白事礼品佳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现在除了一些老人外,已经很少当做礼品,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油酥烧饼安阳县水冶镇东大街关家精工制作,向以薄、香、酥、脆著历史悠久称。特点是皮酥里软,味香可口,在安阳地区颇有名气。曾在郑州展销并获好评,被录入河南省风味小吃。

水冶酥烧饼的正宗是“关家烧饼”。创始人是安阳县水冶镇东北街关吉星、关吉成兄弟俩人。

1905年,十二岁的关吉星,十岁的关吉成就失去了父母,为了生活,关吉星给人家当小工,关吉成给别人卖烧饼,尽管兄弟俩人起早贪黑地干活,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看到别人做生意能吃饱穿暖,他们俩就商量自谋生意的念头---打烧饼。关吉成每天卖完烧饼,就跑去看师傅怎样打烧饼,后来他就试着打了几个,拿到街上去卖,一下就卖光了。这就增加了哥俩做生意的念头,他和哥哥拼命干活省吃俭用,攒钱准备开烧饼铺子。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27年筹备齐全,并正式开业,他俩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把原来只有两层皮的烧饼逐步做成多层的油酥烧饼。油酥烧饼外面酥脆,里边像千层饼,中间是油酥饼心,有甜有咸的,老少介意。

1930年,水冶镇百余家烧饼展开竞赛,结果关吉星,关吉成兄弟俩的油酥烧饼别具一格,居烧饼之魁。从此“关家烧饼”在彰德府一带名声大振,生意兴隆。

解放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关家烧饼铺停业,为不使手艺失传,水冶镇饮食服务公司招聘关吉星到国营食堂传艺,关吉星的叔伯侄儿关树只跟其学艺。

关吉星、关吉成去世后,由于左的思想潮流,关家烧饼屡遭劫难,之后就销声匿迹 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挖掘这一民间名吃,水冶镇饮食服务公司又招聘关家烧饼的传人关树只到国营食堂传授技术。

1980年,“关家烧饼”在省会郑州展销,受到与会名师一致好评,并将制作方法汇入“河南风味小吃”一书。

1983年,在水冶镇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关吉成的女儿关娥只重新挂出了“关家烧饼”的牌子,由她和儿子乔三,女儿乔新芳经营,他们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使“关家烧饼”名声又起。现在“关家烧饼”不仅在水冶到处可见,在安阳时也开设了店铺,成为安阳市的风味小吃了。

2010年9月10日,安阳市政府印发文件,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冶酥烧饼制作技艺被录入。

六. 河南省 安阳市 林州 临淇小磨香油

临淇小磨香油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的。芝麻是林州市农村的传统油料作物,由于林州独特的山地气候条件,所产芝麻含油量高,临淇镇传统的小磨加工方式使芝麻油色泽红润,香气四溢,是林州农产品的王牌之一。

小磨香油简称小磨油,又称小磨香麻油。它以芝麻为原料,用水代法加工制取,具有浓郁的独特香味,是良好的调味油。“临淇香油十里香,家家都得有人尝。”说的就是这个香字。用水代法加工制取小磨香油在我国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小磨香油主要用作佐餐调味,也是一些传统特色食品糕点的主要辅料。按国家标准,分为一级小磨香油和二级小磨香油。产品除国内销售外,每年还有一定数量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林州临淇镇小磨香油的加工工艺:

一、 选料炒籽。选成熟饱满、干湿适中的新芝麻,先用簸箕清除各种杂质,也可用清水漂洗除去漂浮的杂质和沉底的泥沙,然后堆闷起来,使其均匀吃水。炒芝麻时,先用急火加热,当快熟时,渐减火势,并加快搅动,促进烟和水气的放出。芝麻呈黄褐色时,迅速取出,摊开降温,并簸去炒焦的碎末渣滓。

二、细磨芝麻。将炒酥拣净的芝麻趁热放在石碾上反复碾磙或小磨上细磨。当把芝麻碾磨至稠糊料浆时检查细度,用拇指、食指捻开料浆,不留残渣,越细越好。然后把料浆揽在盆子里,放进盛有开水的锅里用文火加热。

三、 对浆搅拌。经过磨料操作,加入开水搅拌,就能把料浆中的油代替出来。必须用90度以上的开水,加水量一般是芝麻重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分三四次加入,逐次减少加水量,每次加水后均要搅拌。油浆底部渐呈蜂窝状,大部分油即浮出。最后酌量加水定浆,搅速放慢,半小时后将油撇出。

四、震动分油。料浆加水搅拌后,大部分油从油浆中分离出来,可用面杖或葫芦类物体在油渣浆中上下震荡,促进渣浆中的小油滴结团浮出。连续震动撇油三次。震动分油时应保持温度在八九十度,以减少油的粘度。撇出的香油,若不带浆渣就不要过滤,即为清香透明的小磨香油。剩下的油渣可做酱油、味精和点心馅等,但要注意及时食用,防止发霉变质,油渣多时可以干藏。

七. 河南省 安阳市 文峰区 秦氏熏肉

今年,不少酒店推出一道别具风味的凉菜———熏肉。这可不是一般的熏肉,它就是久负盛名、享誉中原的“秦氏熏肉”。说起熏肉,古已有之,综观中国古代饮食,早在唐代以前,“炙品”就在菜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值得一提的是安阳地方特色“三熏”的代表作之一“秦氏熏肉”。据传清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年)间,乾隆皇帝巡幸河南嵩山,途经安阳小憩,进膳时对当地-进奉的一道菜“熏肉”赞不绝口。至此“秦氏熏肉”在民间广为传扬。

清朝末年,袁世凯下野闲居安阳北郊洹上村时,其家宴和宴请宾客时,“秦氏熏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如今的“秦氏熏肉”历经200余年风雨沧桑、十代传人的不断改进,在祖传的独特秘方基础上融入现代工艺,色、香、味都更上一层楼。尤其是第十代传人秦涛,在保持特色、挖掘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在原有29味调料基础上,又加入十余种名贵中草药和多种纯天然植物香料,运用现代科技工艺制作,形成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瘦而不柴的独特口味。肉烂骨酥而不粘手,肉香直透骨筋,切开后满室飘香。“秦氏熏肉”为河南又增添一道美味佳肴。

八. 河南省 安阳市 殷都区 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

九. 河南省 安阳 文峰区 安阳血糕

安阳血糕是河南省安阳市的。安阳血糕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深受当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安阳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荞麦丰收后,人们以荞面为食。当时县城西北皇甫屯村一王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生意十分兴隆。

安阳血糕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凉后切成片,再过油炸制,趁热吃味道鲜美,佐以蒜汁,更加味美可口,被誉为安阳“三大宝”之一。

十. 河南省 安阳市 殷都区 八宝布袋鱼

是安阳特三级红案厨师李印斗创制的杰作,入选《华夏名菜》一书。它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一条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它选料严格,配料、佐料多而讲究,制作精细。风味特色: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
( 安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