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互相换特产贵州 和贵州朋友交换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互相换特产贵州 和贵州朋友交换特产更新时间:2024-05-08 18:55:17

一.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酒中酒

酒中酒厂于中国酒都---贵州省仁怀市。悠久的酿酒历史,得天独厚的水、土壤及大气层,酿出了樽樽美酒。本品选用优质的地产高粱、小麦、稻米为原料,接传统的酿酒工艺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心酿制,长期贮藏而成,具有绵甜净爽、浓头酱尾、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详细介绍:

仁怀市酒中酒集团,由母公司“贵州省仁怀市酒中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酒中酒销售集团有限公司”、“酒中酒酿造有限公司”、“茅台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阳光娱乐有限公司”组成。注册资金壹亿零贰拾贰万元,占地面积72685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202800平方米。共有员人、工1180人,其中生产工人500人,销售人员680人。年生产能力二万吨,销售收入达壹亿元。为仁怀市非公有制企业纳税大户之一。

酒中酒建厂至今,已荣获多个荣誉。现有30多个品种投放市场,销售网络辐射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已打入国际市场。酒中酒热挚地反尝大自然赐予她的财富奉献人类,她向朋友们承诺:“永远以最好的产品,最高的信誉结识天下朋友!

二.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林卡辣椒

林卡辣椒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林卡村的。林卡辣椒以大小适中、色泽鲜红、皮厚籽少享有盛名。

林卡辣椒现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产于平坝马场镇林卡而得名,具有色泽鲜红,皮(肉)厚籽少,个头大小适中,色、香、味俱全特点,在食用过程中,体现出突出的香、辣一体性。同时也是提炼红油、加工辣椒制品的优质原料。近年来,林卡辣椒的种植已从2005年的8700亩增长到今年的15000余亩。2005年,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路子,林卡村委会与村民筹资联合组建了贵州平坝林卡香辣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20万元,生产规模450吨。

林卡辣椒新品——香辣丝:把辣椒剪成丝丝状,加入芝麻等调制而成,其产品味道鲜美,香辣酥脆,辣味正宗,可单独食用、下饭下酒,也可作为一道菜,用于调料烹制辣味菜品。

三.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染饭

染饭:在新发乡境内,有一种黄色的小花,一般开在清明前后。善于发掘的布依人祖先们,用这用淡黄色的小花泡出的汁水煮米饭食用,形成了自己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这种花被布依人称为“染饭花”。

染饭的制作方法是:将染饭花采摘后洗净,用水浸泡后榨汁,将榨出的汁淘米(糯米)后煮熟即成。染出的饭颜色金黄,清香可口,特别是其中淡淡的花香与糯米的香味巧妙融合,入口回味无穷。现在,布依人也会在染饭花开的时节将其采摘后洗净晾干,在一年中的每一个想吃染饭的日子里拿出浸泡,制成染饭。一年四季均可吃到这种美味的食物。

四.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湄窖

湄窖,原名湄江窖酒,产于我国名酒之乡的贵州省遵义地区湄潭县酒厂,因取湄江之水佳酿而得名
据近代史料记载,再康熙年间,人们就以稗子为原料取湄江的水酿酒,“五出如掌以酿酒,酿酒便是坛中召饮,插竿糟上,沃以水,人就竿吸饮之,宾主起立揖让礼”。这时候的酒,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咂酒。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到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时曾饮咂酒,并写了一首有名的咂酒诗: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乌龙抱起擎天柱,吸得乌江水倒流
这首诗虽非写的湄潭,但这里记载的插竿饮酒颇有之。湄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酿酒的好地方
湄潭酒厂是解放后遵义地区建厂较早的一家国营工厂,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年生产能力在两千吨以上
湄窖生产工艺独特,它以本地产的优质糯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入池发酵,混蒸混烧,续糟发酵,糟和酒均按质入窖,精心勾兑而成。湄窖具有清澈透亮,浓郁芳香,纯甜甘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在六十、七十年代曾多次被评为遵义地区名酒,1983年被评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在贵州省第四届评酒会上又被评为贵州省名酒,并获得金尊奖。湄窖不仅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宾朋喜筵,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赞誉它“琼浆香溢四海,玉液名闻九州”。( 遵义)

五.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锅渣

渣(或称锅炸)安顺独有的甜食珍品,不同于川味玫瑰锅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荠粉层入油锅炸成,外壳酥,内瓤嫩如鱼脑,浇上白糖后上席,食时须以筷压破,搅拌白糖。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见丝毫热气,其内滚烫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亲友。食前必须压破搅拌。锅炸简单制作不易:一是材料,必得真正上等荸荠粉方能耐炸,二是火侯,调膏时用火和烹炸时火位至关重要。

六.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素粉

在盛产水稻的南方,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道标志性的美味作为对米这种植物的敬意。就说甲天下的桂林,米粉的名头绝对不逊于她的风景。而广州的干炒牛河,早就被定为检验粤菜厨师是否合格的标杆。再看云南,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还蕴藏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不过,这些以米为原料的美食,均以肉为美。不像我们以素为美的贵阳,仅靠一勺红油辣椒表达对米制品最纯粹最原始的赞美。

蛋炒饭不放蛋,葱油饭不放葱的恶搞段子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可再胆大再喜欢恶搞的食客也不敢站在任何一家粉摊档口狂吼一声来碗素粉不放辣椒。辣椒对于黔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人将对辣椒的依赖程度作为一个正宗贵阳人的评判标准。窃以为,这个标准应当修订为对素粉的依赖程度。

在即将到达贵阳的火车或飞机上辨别一个人是不是过客其实很简单,只要没有在车门或机舱开启的那刻嚷嚷着说要去吃一碗素粉,那他必定是这个城市的过客。对于一个贵阳人来说,没吃上一碗素粉,就相当于没到家。素粉,浓缩着每个贵阳人最深刻的故乡情结。

而对辣椒这种刺激性食物的偏爱,绝非仅仅局限于贵州地区,更不要说贵阳地区。对于一个传统的贵阳人来说,自小就生长在一个浸满着米浆发酵后产生的特殊气味中,对这种闻起来有点臭又有点酸,而吃起来又很软很香的米制品积累的情感根深蒂固,对此,就算是离得最近的安顺人和凯里人也无法理解。

早年贵阳传统的牛肉粉,一直采用酸粉作为原料,直到花溪牛肉粉的突然崛起,长久以来在城郊接合部边缘徘徊的蒸汽粉总算有了扬眉吐气之日。由于酸粉的制作工艺繁复从而产生的量低价高的问题,在物流严重不发达的那些个年月,在城中心之外,几乎难觅酸粉的身影。显然,蒸汽粉的普通性更符合外地食客的口味,这使得在牛肉粉这个市场,酸粉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强大的冲击。

不过对于仅靠辣椒调味的素粉而言,依然是酸粉的天下。

每一个贵阳人心中都有一张素粉地图。从城北到城南,从城郊到城中,从大街到巷子,从豪华旗舰店到路边小野摊,每个贵阳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店铺,每个贵阳人心中都有一个素粉的排名。要说到心中的第一,我相信每个贵阳人都会从自家的灶台说起。没有哪个老字号能超越自家的厨房,没有哪个大厨能赶上自家的女人。

至于红油辣椒,每个主妇都有自己的秘方。比如我的伟大的母亲,通常将花溪辣椒与遵义辣椒混合,以各50%的比例为原材料,综合花溪辣椒香味,突出遵义辣椒辣味十足的特点,加入适量的姜、蒜、盐,用石质的擂钵擂碎。而制作辣椒使用的菜油来自土法压制,打开油壶,整个厨房就被浓郁的菜油味占领。菜油下锅,即放入红皮花生米。一来油炸花生米是一碗素粉不可或缺的辅料;二来炸制花生的过程使得菜油综合了花生的香味。使用这样的油,加上小火慢熬,出锅时加入盐、花椒等调料,心情好的话再撒上一把芝麻。这般费尽心思和精力,制作出的红油辣椒的油色晶莹剔透,红润而富有光泽,香气四溢。对于如此迷人的红油辣椒,那些长期只知道老干妈只吃老干0外地食客根本无法想象。

而每个早晨抑或午夜,在一锅锅宽阔蒸腾的开水面前,一把把酸粉被一双双粗糙结茧的手扔入锅里,在刚漂浮于水面时放入些许绿豆芽,随即捞出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味精和酱油以及事先准备好的葱花、泡菜、花生米。末尾,淋上一勺精心秘制的红油辣椒。这样的场景,在老店档口、在街头巷尾的流动摊点、在住家厨房比比皆是。

一碗素粉,代表着一个贵阳人一天生活的开始,也可能代表着一天生活的结束。套用一个俗不可耐的说法,没吃过素粉,真的可以说没到过贵阳。所以,我必须以一种谦卑的方式赞美素粉,这种不含任何动物纤维的美食,是我对贵阳这座城市最无法割舍的情愫,没有之一。(娄歆)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苹果

威宁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苹果是贵州毕节威宁的。威宁坚持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依托独具优势的地形和气候,按照“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系列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资金,专门用于苹果良种选育、引进、扩繁、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按比例逐年增加。实行分类投入,对新建果园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补贴范畴,其中矮化每亩按4800元的投入标准补助,苗木实行全额补助,不足部分给予3年期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补助,乔化苗木每亩补助300元。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范栽植的原则,全力推进苹果产业规模扩张。

目前,全县优质苹果面积已达到33万亩,其中今年新植13万亩,初步形成了南部以黑石头镇、北部以雪山镇、西北部以牛棚和迤那及中水镇为中心的3个万亩以上苹果生产优势区域带,在迤那、黑石头、中水、牛棚、雪山等地建成示范园1万余亩,海升集团在迤那建成了35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计划明年在中水、雪山、黑石头3个乡镇建立30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大力引进企业和发展合作社,全县有苹果企业、专业合作社54家,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不断扩大销售半径,从原来的以果园内销售为主,扩大到销售到县外、省外市场,随着淘宝、微商等电子销售手段,正逐渐打开全国各地的其他市场。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炭上红”和“黔山红”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并且“炭上红”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荞麦

威宁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荞麦

贵州威宁盛产荞麦,素有“荞乡”之称。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两类,反映出荞本身甘苦统一的特性,也寄寓着人民生产荞麦的内涵。甜荞口感好,但营养不及苦荞。故有“甜荞养嘴不养身,苦荞养身不养嘴”的评说。威宁的农业科技开发研究者,深谙苦荞消炎健胃的价值。苦荞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含有铜、铁、锌、铬、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C、E,特别是防癌治癌的芦丁含量最高。因此,确定了以食代药的开发构想,研制成了“老荞酵”荞酒、荞益粉、荞炒面等系列食品。

产地范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哈喇河乡等34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宁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威府呈〔2015〕152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威宁荞麦》(草案)

九.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十.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脆臊

脆臊

选用槽头肉、五花肉去皮洗净切大丁,入锅加精盐、甜酒汁(俗称醪糟为甜酒)炒转、翻炒去油,洒水追余油,用酱油、醋旺火炼炸将油臊分离成色泽金黄、既香又脆的臊子,用作蘸水时常碾碎使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