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都可以带走的特产 成都新都可以在哪买成都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都可以带走的特产 成都新都可以在哪买成都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0 08:13:02

一.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新都桂花糕

新都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它的特点: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长期畅销省内外。四川省商业局评定为1979年度优质产品。新都桂花糕为长方形条状,造型完整,厚薄均匀。色泽黄白分明,无斑点,无杂质。滋润松软,细腻化渣,不翻粗,无糖子。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

二.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三.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繁棕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新繁棕编的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每年四月,是艺人们采集嫩棕叶的最佳时节。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然后,艺人们用巧妙的双手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可作棕编制品的特殊装饰。制作过程中的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 新繁棕编的手工技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胡椒眼技法,即将棕丝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互交叉形成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依此类推,编织出窗花般美观规则的图案。第二种为密编法,艺人采用疏密相同、距离相等且重复的方法进行细密的编织。这种编织方法通常使用在鞋、扇等产品的编织上。第三种是人字形技法,即以人字图案来设计或控制棕编的经纬走向或构图,这种编织方法通使用在帽、席等生活用品编织上,其特点是美观大方。 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新繁棕编生产的高峰期。艺人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夏季主要生产凉帽、拖鞋,秋季主要生产工艺棕编提包。作为新繁地区妇孺皆知的民间手工艺,很多农村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据老年人回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新繁妇女如果不会棕编,那么她在寻找婆家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说明棕编技艺在当地是考验一个妇女是否心灵手巧、聪慧能干的重要标准。就整个编织和加工流程来看,棕编是相当复杂和讲究的,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需要划丝、熏蒸、断青、起头、接头、穿边、扯边、剪边、剃头、着色等十几道工序。以编织凉帽为例,一个手工熟练的艺人,一天仅能编织完成两顶凉帽,可见工艺复杂和细腻程度。

新繁的棕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后期的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都曾戴过新繁人编的棕丝帽。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将新繁的棕编产品贩卖到东南亚国家。 民国时期,在新繁西门外观音阁专门开辟了棕编市场,每年农历二月开市,八月罢市。一年约售3.6~3.7万双凉鞋帮。除县境内销售5000~6000双外,其余销往成都、彭县、简阳、广汉、金堂及云南等地。民国34年(1945年),应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邀请送棕丝制品草帽1顶、凉鞋1双、拖鞋2双、书包1个、棕布4包和模型4种交成都参加手工艺座谈会。 1953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由几个品种发展到近百个品种,远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1958年后,棕编制品直接交省外贸出口公司出口。 1958年3月,新繁镇的棕编老艺人殷玉华、罗安琼、景玉怀等人共同编织了一套做工考究、颜色鲜艳的棕编工艺品,包括枕巾、拖鞋、提包等敬献给毛泽东主席,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北京美术馆举办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送去棕丝制品60多件参展。1963年,国家主席1和陈毅元帅出访印尼,以新繁棕编的凉鞋、凉帽、枕巾、坐垫等10多件作为礼品馈赠外国友人。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之际,新都县选送棕制编制品23种124件参加北京工艺美术展览,并赴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11个亚非国家展出。1974年,国家征集美术品赴美国展出,新都县送去棕编制品300多件,经评审,选出8类共165件赴美。 现年88岁高龄的老艺人景玉怀,见证了新繁棕编的辉煌。她曾三上北京参加群英会,五下重庆展示棕编绝技。最让她难忘的是,她给毛主席编过帽子,并受到了毛泽东、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她的女儿又受托给毛主席编织了一双拖鞋,并收到了主席办公室给她汇来的70元工钱。 新繁棕编作为新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代传承,保持了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态特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2006年11月,新繁棕编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新繁的棕编技艺现今主要流行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所辖的公毅、锦水、曲水、通联、石云等村,形成了民间手工艺特色。农闲时节,心灵手巧的新繁妇女用棕丝编织物品,以补贴家用。

四.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五.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宝光素斋

宝光素斋,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简介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也是小有名气的,雷康当然也要再次品味一下。素食菜谱中的品种有30多种,其“锅巴肉片”中的“锅巴”很酥脆;“排骨”制作和口感不错,神形...

历史文化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素斋餐厅始建于上世纪中叶,名厨世代相传,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成都地区佛教寺院中开办最早的发扬佛门传统饮食文化场所之一。生活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的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火锅烧烤,去宝光寺品尝一下这里的素食斋饭,那硬是别有一番风味。

主要品种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品种众多,名厨世代相乘,经近年的研究创新,食谱已达百种以上。什么“龙眼虾仁”、“金线吊葫芦”、“清蒸冬瓜盅”,仅听其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但凡是品尝过宝光寺素斋的人,都为这里的美味佳肴所折服。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脆皮鱼”、“卤鹅”、“酥炸板鸭”、“虫草炖鸡”等“鸡鸭鹅鱼”,不仅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饮食特色 宝光素筵宝光素筵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其“素菜荤做、素质荤形”的烹饪手法,开创了独特的佛家饮食——仿荤素筵。共有仿荤素菜一百余道,多以豆筋、豆油皮、面筋为原料以凉、炒、蒸、炸等川菜烹调手法仿制鸡、鸭、鱼、肉等菜肴,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一道道川味十足。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七.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八.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九.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十.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双味排骨

·原料: 排骨、全蛋淀粉、姜、葱、蒜、泡红辣椒、盐、白糖、醋、酱油、味精、料酒、湿淀粉、鲜汤、熟菜油、香油
·制法: 1、排骨分开,斩成段,加盐、料酒、姜片、葱段拌匀,码味30分钟。用盐、白糖、酱油、味精、醋、料酒、 湿淀粉、鲜汤兑成两份滋汁
2、锅中放油,排骨逐块裹上全蛋淀粉,放入油锅中炸至熟透,捞出装盘。锅内留油,放入泡红辣椒炒香上色, 再放姜末、葱花、蒜末炒香,烹入一份滋汁,收汁后起锅,舀淋于一半排骨上。另取一净锅放油,放姜末、 蒜末、葱花炒香,倒入滋汁,收汁起锅,舀淋在另一半排骨上即成。 ·特色: 红润鱼香,甜酸爽口。( 成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