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七云南文山特产海报 云南文山三七的包装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七云南文山特产海报 云南文山三七的包装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4-05-18 08:54:57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马关草果

马关草果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山州志记载,马关草果始种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马关草果具有果大、肉厚籽多、味清香等特点,是州外销土品之一,2001年文山州马关县被誉为“中国草果之乡”。 近年来,文山州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马关县草果产业的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马关草果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马关草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马关草果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由以前的自种自食转向出口、食品加工和深加工,马关草果现已销往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诸多省份,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目前,文山州马关县人民政府已专门成立了“马关县草果研究所”,按照“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草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云南省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地域宽广,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草果就是其中的一种。草果形似龙眼,但略长呈长圆形,壳蚋如石榴瓣,成熟时经采摘加工干燥后使用,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色褐红、味辛辣、把短者为佳草果性辛温,有特殊香气,是上好的调料品,被称为五香之一;又是常用的中药材,有驱风、健胃、消食顺气的功效,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

云南省种植草果有三百多年历史,解放后生产有较大发展,但目前产量还不能满足内外销的需要。云南省红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州均产草果.( 文山)

马关草果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马关草果产地涉及云南省文山壮苗自治州的马关、文山、麻栗坡、西畴一市三县共32个乡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04°32′至106°20′,北纬23°10′至24°10′,地域保护范围东西横距101.25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2209.27平方公里。种植总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0.3万吨(干果)。分布在马关县13个乡镇:马白镇、坡脚镇、八寨镇、古林箐乡、木厂镇、小坝子镇、金厂镇、南捞乡、大栗树乡、仁和镇、夹寒箐镇、都龙镇、篾厂乡;文山市2个乡镇:新街乡、小街镇;麻栗坡县11个乡镇: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天保镇、猛硐乡、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西畴县有6个乡镇:柏林乡、法斗乡、鸡街乡、蚌谷乡、新马街乡、兴街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干果呈纺锤形,果皮为棕褐色,果长2-4.3cm,平均单果重为3克左右,果皮坚韧,有明显的竖形皱纹,基部有果柄,内含有多粒多面形种子。种子集结成团,气芳香,味辛、辣。 (2)内在品质指标:马关草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果实中内含醇溶抽提物≥4.05%、挥发油≥1.13%及微量元素。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n),1,8-桉叶素(1,8-cineole),ρ-聚伞花烃(ρ-cymene),芳樟醇(linaloolo),α-松油醇(α-terpineol)。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类》(NY5323—2006)的规定,马关草果质量标准按照《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类》(NY5323—2006)执行。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姑娘茶

“姑娘茶”,提起这甜滋滋、亲昵昵的名字,总抹不掉生平第一次接触品尝的深刻印象。

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幸运到了出名的茶乡——广南底圩,刚进一农户家还未坐定,一位戴花头巾、身着粉雅布大摆衣裤、脚穿白毛边底布鞋、水灵灵面带羞涩的勒少(壮族姑娘)就在主人招呼下敬上一杯火塘小茶罐煨的悲翠青茶。茶来到手,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方品一口,只觉眼明心亮,浑身舒畅。我暗想:好漂亮的姑娘,好香甜的青茶,恐怕这就是早已闻名的“姑娘茶”了,哦,可能是姑娘敬的茶就叫“姑娘茶”吧,接过策二杯,便兴致勃勃向主人显示自己的“精明”,只见主人微微一笑,给了我一个否定的表示。

底圩茶早有名气,原先最出名的饼茶,是将春尖茶蒸熟去青,用带有花纹图案的木模压成方饼,定型后倒出晾干再切除边头料脚,包装运销外地。而切除、包装这一工序,姑娘们心细手巧,是最合适的人选。饼茶远销外地价格较高,当地虽人人喜欢饮用,却嫌昂贵而不愿破费购买,而总是买姑娘们加工饼茶切下的边头料脚而积攒的散茶。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姑娘积攒出售的高质散茶称作“姑娘茶”了。有一次,底圩龙丈村的一位茶农偶然用刚编好的鲜竹甑底蒸糯米后又紧接着蒸茶,蒸出的茶清香诱人,保留着一股糯米鲜竹香味。泡出茶来,清黄鲜亮,香醇味美,清心悦目,回味悠长。从而得到启示,以后就用糯米垫底蒸茶,再用新鲜金竹锯筒,口面抹上香,将茶装进竹筒压紧,用观音泥或棉纸封口后,再排放在用砖瓦搭砌,经木炭烧烫后的烤沟中,余热烘烤。从此,新一代底圩茶——竹筒茶便问世了。尔后壮族“三月节”,青年男女对歌时,姑娘们总以此为佳品赠送恋人亲友,竹筒茶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姑娘茶了。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砚山米线

米线是云南省的,而砚山米线又是中的校校者。它以色白而有光泽,细长柔韧,耐烫不断而见长。永肉米线的汤十分讲究,必用猪肉、豌豆芽熬制而成。余肉更是选料认真,非猪的脊肉不用。加上红油、芝麻、味精、胡椒粉、韭菜头、绿豆芽等佐料,制成余肉米线色、香、味俱全。外地来客到此,均把余肉米线当作是莫大享受,一“吃”为快。( 文山)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玉尔贝矿泉水

玉尔贝矿泉水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玉尔贝矿泉水水源是在麻栗坡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浩瀚的原始森林内,地处老君山山脉南端一座半山上的片麻花岗岩地带。

玉尔贝“矿泉水所用水源水质清冽、甘甜、纯正、无污染,恒温18C,矿化度69.89—83.85mg/L,PH值6.3—7.6,属国际流行的低导热、低电导率、低钠、低矿化偏硅酸型,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用玉尔贝矿泉水,泡茶,茶杯不会起垢圈;煮沸,几十年容具不会起水垢;冰冻数次依然清冽、甘甜、纯正特点。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丘北粉红豆

就相爱的人来说,相思豆寄托相思,故而十分引人喜爱。丘北粉红腰豆不仅相思,还味香诱人,实在是一种最好的营养滋补品。

丘北是个风光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拥有翠碧山水的普者黑,盛产香辣可口的辣椒、甜脆诱人的莲藕,更有着三七等名贵药材,植物品种极其繁多。丘北的粉红豆,在餐桌上也越来越走红,并远销全国各地及销往异国他邦。王维的《相思》,这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写得情真意切,让人产生一种睹物思人的情感。所以古往今来,相思红豆寄托相思,是文人骚客吟唱爱情的主题。丘北粉红豆是一种美味营养滋补品,吃过难忘。虽然此红豆非彼红豆,此相思也非彼相思,但同为相思,一种是精神寄托,一种是物质依恋。

粉红豆在当地也称粉红腰豆,是丘北腻脚、舍得等高寒山区的,也是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在丘北,粉红豆随时都能买到。七八月上市的是鲜豆,过了这时间上市的是干豆。煮食鲜红豆常用新鲜猪脚,煮食干红豆要用腊猪脚、腊三线,味道各有千秋,一道风味家常菜在大小餐馆,特别是农家饭庄常能吃到。

丘北粉红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红豆中还含有一种皂甙类物质,能促进通便及排尿,对心脏病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辅助治疗作用。因为红豆富含铁质,有补血的功效,是女性生理期间的滋补佳品。红豆富含蛋白质、淀粉、食物纤维。红豆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铁、铜、锰、锌等。红豆的营养成分与人们熟悉的绿豆相近,有些甚至超过了绿豆。经过专门比对,丘北出产的粉红豆其营养价值就超过绿豆,而食用的味道却又远远超过了绿豆。

红豆煮前先用水清洗干净,再用清水泡上几个小时(没时间也可现洗现煮),然后连水和红豆一起放入锅里煮,煮时放上一点农家腌制的老腊肉,经过3小时左右的中火烧煮,便可以食用了。新鲜红豆则只能煮三十分钟就足够。食用时加一点丘北特有的煳辣椒面,再放一点葱花,便成了一道让人闻香而动的美食。红豆的香甜拌着浓浓腊肉汁的厚重香醇,再有葱花的鲜香点缀,那可是一种怎样让人过口难忘的滋味呀,吃起来可真让人叫绝。

当然,红豆煮熟后,也可再把红豆下锅,放入白菜、青菜同煮,这样一来,红豆里更增加了叶绿素,味道更美,营养更全了。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花米饭

花米饭

马关壮族的“花米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花米饭的制法是:选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叶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浸泡三四小时后晾干,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甄子里蒸熟。花米饭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红玫瑰,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吃时沾上白糖或红糖,味美可口。满甄子红、黄、蓝、橙、黑,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纯粹的香味满屋飘溢。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扁米

清康熙年间开始制作,有200多年历史,是广南的一道传统美食。具有色泽青绿、光滑柔嫩、颗粒扁平、软糯可口、清香回甜等特点。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七素来就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它降血脂血糖疗效十分显著,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是三七的原产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文山县已经被中国之乡评定为“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历史悠久,古老而神奇,从亚热带到温带的特殊气温使她孕育了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这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十多个民族。喜居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狩猎时偶尔会造成外伤出血,他们就把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同上过漆的物品一样1住不再流血,苗族的祖先便将这种野草叫作“山漆”。这种神奇的草药在民间代代相传,因为“山漆”与“三七”同音,在流传中便将“山漆”记作了“三七”。文山盛产三七,是三七的原产地,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历来有“三七之乡”的美誉。

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地区的优势生物资源,在文山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文山是文明遐迩的云南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三七,又名人参三七。三七是云南出产的传统名贵药材,被历代名医和名著所称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三七”有着这样的描述“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并誉之为“金不换”。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现代医学药理实验发现,三七中所含的三七总皂苷(PNS)具有凝血和抗凝血功能,能降血脂、降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和脑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栓、抗休克有显著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山到的三七生产种植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加工业发展迅速。到1999年底,全县的三七占地面积已达3万亩以上,产量100.6万公斤,占整个文山地区的80%左右,是全国总量的75%。全县三七种植已呈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文山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三七之乡”的称号。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云南三七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化学成分: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剥隘七醋

剥隘七醋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东南沿海一带。其制作选料精良,生产工艺独特,水质优良,具有味道浓烈、酸而不涩、绵甜爽口、久存不坏的特点,为国内其他醋品所不及。特别是剥隘七醋厂生产的“养生醋”,以人参、灵芝、玉竹、蜂蜜等多种中草药用49天时间配制而成,经特殊工艺后变食品佐料为保健饮品,其色如琥珀、爽口润喉,能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剥隘七醋因此成为云南省地方名优食品,文山州地方名特优产品。目前,剥隘七醋已在滇桂两省区拥有26个销售点。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文山县风味食品

文山县风味食品:椒盐饼、火烧、温淘米线、油炸粑、扭磁粑、豆沙粑粑等都是文山有名的小吃。产于文山县平坝乡的壮酒,是典型的清香型粮食酒,口感清凉幽香,醇厚绵长,余味甘甜。( 文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