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兴什么特产上海人喜欢 嘉兴的土特产都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兴什么特产上海人喜欢 嘉兴的土特产都有什么更新时间:2024-01-29 08:35:41

一.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酱鸡

乌镇酱鸡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加工时整体烧制,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 ;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酱鸡由于是原汁原汤反复烧制,鸡体内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所以特别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馊,腊月不冻"之说。外观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后味无尽。

二.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七星雪菜

雪菜又名“雪里蕻、雪里红”,七星雪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嘉兴县志都有七星人腌制雪菜的记载,如今“七星雪菜香飘万里”的现实在各省市级刊物上都有述评。七星雪菜以它独特的鲜嫩、香脆博得人们的青睐,更以它丰富的营养在众多的蔬菜中独领风骚。据中国蔬菜杂志记载:雪菜被列为甲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雪菜生产已成为七星镇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种植雪菜面积已达1000公顷,年产雪菜250多万坛,折合鲜雪菜3万多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全镇80%的雪菜销往江、浙、沪地区,20%的雪菜运往山东、深圳等地,占领了嘉兴地区周遍省市的各大农贸市场。雪菜,这一传统产业正在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七星雪菜小包系列产品曾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浙江省农副产品新产品奖”、“国际食品精品奖”。

三.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榨菜

桐乡榨菜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桐乡榨菜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和西欧诸国。

榨菜的原产地在四川,自1931年桐乡南日顾家桥的顾金山等人从四川引入栽种以后,桐乡才开始有了榨菜。六十多年来,桐乡榨菜生产发展很快,目前以南日、史桥、高桥、屠甸、百桃等地种植最多,全市有数十家榨菜加工厂,年产成品榨菜100多万担,仅次于四川涪陵,居全国第二位。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等地。

榨菜是一种味道鲜美、口感香脆的佐餐佳品。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炒或煮汤食用。桐乡榨菜由于当地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因而肉茎丰满厚实,加上采用科学的加工方法,其成品鲜、香、嫩、脆,风味独特。根据分析测定,内含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人体必需成分,营养非常丰富。

榨菜有早熟和迟熟两个品种。早熟种在农历白露播种,次年立春前后采收;迟熟种在农历秋分至寒露期间播种,次年清明前后采收。近年来,桐乡榨菜由于选育和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具有根茎细小,肉质茎壮实,瘤峰丰满沟浅,空心率低,含蛋白质较高等特点。

榨菜加工过程较复杂,一般经过选菜、剖削、腌制、压榨、拌料、上坛等多道工序。近年各地榨菜厂在加工和包装上不断进行改革,工艺制作精益求精。南日蔬菜食品一公司除加工传统块形榨菜以外,还通过切丝、切片后增加调味精制成小包装投入市场,其“菊花牌”小包装榨菜,清香脆嫩,鲜美可口,既方便食用,又符合卫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四.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湖羊

桐乡湖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乡湖羊是浙江省嘉兴桐乡的。

桐乡湖羊饲养历史悠久,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羊。据记载始于宋朝,《嘉泰吴兴志》记载,宋时,“嘉属一带盛产吴羊”。在明清时期,桐乡湖羊养殖就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副业。明末清初《农书》记载,崇德、桐乡两县“湖羊为当地主要家畜”。

桐乡湖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与桐乡栽桑养蚕密切相关,湖羊春秋季爱嚼青草桑叶,冬季喜啃枯桑叶,吃食几乎与蚕宝宝一样,所以产出的小羔羊毛质有着蚕丝一样的光泽,柔软而富有弹性。

得天独厚的“桑山叶海”使桐乡的湖羊业迅速发展。据调查统计显示,桐乡的湖羊饲养量一直以来占全国饲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去年,桐乡湖羊存栏数达到22.38万头,出栏数达到30万头。

桐乡湖羊

桐乡市畜牧兽医局

13449613

湖羊(活的)

五.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龙牌糟蛋

平湖软壳糟蛋已有250多年历史,属天下独一无二的产品,是我国杰出的、优秀的民族地方。平湖糟蛋在清朝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东南亚地区。平湖糟蛋在悠长的历史中,解放前曾先后三次获国际大奖,八十年代后10余次获部优、省优产品,是人间一份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平湖软壳糟蛋是鲜鸭蛋经裂壳后用优质糯米糟渍而成的再制蛋。蛋壳柔软、蛋形饱满丰富、肉质细嫩、醇香可口,回味悠长。糟蛋在形成过程中,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增多,给糟蛋带来了香甜可口的滋味和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鲜鸭蛋在糟渍过程中,酒酿里的醇类、糖类、有机酸以及食盐等物质,逐渐渗入蛋内,并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蛋白和蛋黄中的蛋白质由于醇和有机酸的长期作用而逐渐变性、凝固,产生具有芳香气味的脂类物质,酒糟中的糖类及食盐除了能使糟蛋具有咸淡适中的鲜美口味外,还能使蛋黄脱水,起沙出油,不仅食用可口,用以佐餐,比松花皮蛋更别具风味,入口有浓郁的酒香,咸淡适中,味道鲜美,食后余味不绝。平湖糟蛋营养丰富,含有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必须的十八种氨基酸,经常食用糟蛋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旺盛的生命力,孕妇食用对胎儿的发育十分有益。经过实践证明,平湖糟蛋具有开胃、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能。( 平湖)

六.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蜗牛

蜗牛

南湖区余新镇地处嘉兴市南部,自1987年开始从事白玉蜗牛养殖,经过15年来对养殖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开拓,目前拥有蜗牛养殖户1200多户,大田面积200亩,温室8000平方米,年产量达2000吨,是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2001年在全省特色乡镇评选中被授予“蜗牛之乡”称号。

白玉蜗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据测定,含蛋白质42.9%,各类氨基酸31.2%,其营养价值与野生龟鳖丸相媲美,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

白玉蜗牛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产业,一般大田产量在2000—2500斤/亩左右,按目前市场平均价5元/斤订标,亩产值可达10000—12500元,净收益8000—10000元/亩。为使这一高效特色农产品得以加速发展,秀城区余新镇与浙江省科技厅合作,建立了余新镇白玉蜗牛繁育中心,实行蜗牛统一繁育,开发蜗牛成品,提升蜗牛价值,进一步推动蜗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使余新镇白玉蜗牛打入国际大市场。

七.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喜欢坨

武汉传统小吃“欢喜坨”,现在在三镇不少大中型酒店同样有售,不同的是,它有个更雅的名字“大麻元”。为啥改名?因为两年前,它就是以这个名称入选“中国名点”。

不过,除了饮食圈内人士,两年来,武汉市民并不知道欢喜坨走了“上层路线”。

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

虽然众多老武汉对欢喜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但随着人们饮食口味上对油重、量大食品的冷落,欢喜坨正在退出武汉“主流早点”行列。

改良后的欢喜坨,面粉和芝麻的选料更讲究,“个头”增加了一倍,且由实心变成了空心,看着大气,吃着精致,且酥糯爽口。2004年,武汉明星花园酒店就是以这种“大麻元”申报“中国名点”,获得成功。

如今,大麻元在江城大、中型酒店还很是得宠,其价格由过去早点摊上的每个5角,变成了每份(12个)14元左右。

精于面点制作的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中国烹饪大师”方元法说,欢喜坨“老树发新枝”说明,只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文化积淀深厚的武汉小吃仍有自己的市场空间。比如,近日,在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上,武汉四季美的西红柿汤包、开洋烧麦也被中国饭店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它们的经历,与欢喜坨一样。

八.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兴五芳斋粽子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还包括各种巧妙的工具,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以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

嘉兴是中国蚕桑丝织的发源地之一,蚕桑丝织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历史。四千多年来,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在这种共同的文化圈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技艺,其中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丝织机具、织物设计和织造。而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则有家族、师徒、群体等形式。当地蚕农把蚕从卵到蛹到蛾的变化与人从生到死,再到灵魂升天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对蚕产生崇拜心理,敬蚕育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丝织特征的民俗活动,涉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语言文学和传统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嘉兴就有了原始的缫丝、织造技术。唐代中期所产的语儿巾名闻海内外。北宋时秀州绫已列为贡品。嘉兴又产锦,后人有诗赞曰:“宋锦由来出秀州。”至明清时,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濮院绸“日产万匹”,王江泾被誉为“衣被天下”。丝绸贸易兴盛,万商云集,塞北、岭南、西陲以至琉球、吕宋,无不有嘉兴丝绸的行踪。在经济大流通中,嘉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丝绸之府”。

“清明轧蚕花”、“蚕花水会”、“乌镇香市”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经久不衰。在民间,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如含山轧蚕花约起于南宋,历明、清而益盛。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时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便能得到蚕花“廿四分”(即双倍丰收之意)。因此,八方蚕农每年清明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或别在发髻,或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挤轧,热闹非凡。家庭的主人还身背蚕种包,意为沾蚕神仙气,求得蚕茧丰收。

嘉兴市是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织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嘉兴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五年内将构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体系、制度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

九.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藕粉饺

藕粉饺

盛夏的江南,圩区水乡的湖面密密匝匝铺满了翠碧的荷叶,微风拂过,婆娑起舞,而那亭亭玉立的荷花,也在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每到这时,藕农们总会挖出新藕,洗净后,放在专用的石头上磨擦,以让大量的藕浆流进缸里。藕浆过滤后,放入一陶瓷盛器内沉淀,舀出上面的清水,取出沉淀下来的粉团,晾干即成藕粉。用藕粉作为饺皮的主料,包入豆沙馅,上笼蒸熟即成藕粉饺。藕粉饺具有入口滑爽、香甜细腻之特点,是消夏之佳品。

藕粉饺的制法是:

藕粉放入盆内,掺清水和成糊状,再加入适量的糯米粉、白砂糖调匀,随后放入烧热的芝麻油锅中,用锅铲不停地炒动,炒至水分略干时,出锅倒在案板上晾凉,再揉成藕粉团,下成约10克重的剂子后,擀成一张张饺皮,包上豆沙馅即成藕粉饺生坯,最后上笼蒸约4分钟熟透,取出装盘即成。

十.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兴粽子

嘉兴鲜肉粽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亦称五芳斋粽子。嘉兴传统名点。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五芳斋”创制。现品种较多,尤以鲜肉粽著称。先将糯米淘净,拌入优质酱油;鲜肉切成块,加食盐、味精、白糖等调料搓匀;再用漂洗干净的粽叶作外包皮,把糯米和肉块包扎成长三角生坯,放入锅内旺火煮1小时后用文火煮熟即成。特点是,粽香浓郁,糯而不烂,油润鲜美。是沪杭线上久负盛名的方便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1989年荣获商业部饮食业优质产品金鼎奖。( 嘉兴)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材料:

糯米1000克,去骨猪腿肉600克,白酒5克,红酱油50克,白糖28克,精盐25克,粽叶100克,水草10根,味精少许。

嘉兴鲜肉粽子的特色:

软糯不烂,肥而不腻,肉嫩鲜香。

教您嘉兴鲜肉粽子怎么做,如何做嘉兴鲜肉粽子

1.将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理直沥干水分。

2.将糯米放入淘箩内,在清水中淘洗5分钟,连箩静置15分钟,沥干水分,倒入盆内,依次加入20克白糖和15克精盐及红酱油拌匀。

3.猪腿肉按横丝分别切成肥、瘦长方块,放入另一盆内,加入余下的白糖、精盐及味精少许、白酒,反复搓擦肉块,使调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为止。

4.左手持粽叶两张,毛面朝下,宽度交叉1/5相叠,右手拿另一张粽叶,毛面亦朝下,交叉1/3叠接在左手粽叶尾部,然后用右手在粽叶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平叠上近3厘米,成漏斗状,用左手拿住,右手放入米4O克、肉块两瘦一肥,再盖上6克米,包盖肉块,最后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出四角,成矮壮长方形。将水草头朝下,在成形的粽子上绕6圈,再将水草头尾拿在一起转3转塞入草圈内。

5.粽子放入沸水锅内,加水高出粽子5厘米,上面用竹架石块压实,2小时后改小火煮1小时即熟。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要领:

1.肉块要切成长6厘米、宽3厘米、厚1.6厘米的块;

2.粽子放入沸水锅中要用旺火煮,煮时要加几次水,使水没过粽子,以免夹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