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小牛也疯狂内蒙特产 蒙小牛内蒙特产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小牛也疯狂内蒙特产 蒙小牛内蒙特产批发更新时间:2024-01-19 23:37:29

一. 内蒙古 包头 固阳县 固阳荞麦

固阳——荞麦,生长在固阳原生态的环境中,农民以传统方式耕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绿色,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上好的营养保健食品。

荞麦,属蓼科作物,籽粒为谷物类粮食,呈三棱形状,皮色为黑色,表面和边缘平滑光亮。荞麦已成为世界性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杂粮作物之一。荞麦产量不大,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在我国主要生长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尤以内蒙古生产的荞麦质量最好,在内蒙古又以固阳荞麦为首。固阳荞麦远销日本、韩国等地,享誉海内外。

营养成分

荞麦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大米、小麦、玉米。荞麦中赖氨酸含量为0.69%,是玉米的2-3倍;色氨酸含量为0.188%,是玉米的20-30倍;脂肪含量仅次于燕麦和玉米,高于大米、小麦。荞麦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其次是棕榈酸和亚麻酸。荞麦还含有丰富的钙、镁、钾、磷和微量元素铁、铜、锌、硒,其中镁、钾、铁、铜含量是大米、小麦的2-3倍。

二.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库伦酒水

内蒙古忽必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于2000年10月在收购原库伦旗制酒厂和原库伦旗绿带食品有限公司破产资产的基础上组建的私营企业。公司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资产16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04万元,流动资产462万元,无形资产(土地)400万元。在岗职工80名。现有传统工艺酿造生产线、瓶装白酒灌装线、低度营养型荞麦酒生产线及沙棘饮料生产线各一条。年综合生产能力:各类白酒5000吨,低度荞麦酒1000吨,沙棘系列饮料5000吨。公司主导产品有:特制白酒、忽必烈酒、福缘酒、米王酒及低度荞麦酒。部分产品先后荣获国内外大奖10多项。忽必烈牌忽必烈酒为内蒙古名牌产品,忽必烈系列酒、荞麦系列酒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企业先后获多项殊荣,被确定为中国酒文化研究定点单位,为通辽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和诚信单位。库伦沟牌商标为通辽市知名商标。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根据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手段,有效地调动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经销商的信任和支持,市场覆盖面逐步拓宽,销售形势正向好的方面发展。2006年,公司完成产量650吨,同比增长29.85%,完成工业总产值470万元,同比增长31.91%,实现销售收入623万元,同比增长25.52%,实现税金260万元,同比增长21.92%,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同步增长。

忽必烈酒业愿以酒为媒介,广结国内外宾朋,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为宗旨,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真诚合作,携手共进。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内蒙扒驼掌

驼掌即骆驼的掌,骆驼主要产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驼掌的味道极为鲜美,食之可强筋壮骨。驼掌和熊掌一样都是珍贵的美味。早在汉代就有“驼蹄羹”,并成为历代宫廷名菜。明《本草纲目》载:“家驼峰、蹄最精,人多煮熟糟食。”内蒙古地区都喜食用驼蹄。骆驼主要产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体形高大,肌肉发达,尤其驼峰和驼掌可作名菜。驼峰肉质细腻,丰润肥美,被列为饮食珍品之一,驼掌的味道也很鲜美,食之可强筋壮骨。“扒驼掌”配以菜心,荤素俱佳,肥而不腻,是秋、冬季补品之一。

做法:将驼掌、蹄黄治净,入沸水锅略焯取出,洗净。将蹄黄入锅,加鲜姜、大葱、水煮至八成熟取出。冷却后切成1厘米厚的圆片,放入大碗中,加酒、鸡汤。将带骨鸡、鸭肉适量经沸水锅略焯后,也放入碗中,加葱、姜、花椒、八角、酒、酱油,上笼蒸熟,取出,将蹄片拣出。炒锅下花生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炝锅,下酒,捞出葱、姜,加鸡汤、水、蹄0、精盐少许、味精、酱油、酒,扒烧至卤汁收紧,下湿淀粉少许勾芡,淋上熟油出锅装盘即成。

菜品:用驼掌和鸡、鸭蒸、烧而成。成菜色泽深红,驼掌软烂筋糯,鲜味浓厚。

《红楼梦》第53回“乌进孝进租”时的进物单上,有“熊掌二十对”的记载,“扒驼掌”本为“扒熊掌”,但因“熊”为野生保护。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内蒙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烤羊肉串,是内蒙古的一种传统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细铁钎上,放在长形的烤羊肉串炉上烤,然后撒些辣子面、精盐和孜然粉,数分钟即熟。其色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在内蒙古无论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现在饭店里做羊肉串,有了许多创新,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还有竹签羊肉串、网油羊肉串,有的还用油炸,原料基本差不多。有的在烤之前,把羊肉片拌上蛋清和荧粉做成的糊,这样烤出来的羊肉串更加鲜嫩。

五.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咸芥菜

咸芥菜俗名芥菜头,因为芥菜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是奈曼民间特色小吃。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六.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镶黄旗 内蒙古黄油

内蒙古黄油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用鲜奶提取,要把奶放在一个筒状容器中,把一个一头带有圆板的棍子的带板子的那头放入牛奶或羊奶中,不停的上下搅拌,在搅拌了大约几百次之后,就会在奶的上方漂起一些白色的半固体,用筛子捞出白油,挤干水分,再经过提炼就变成了黄油。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黄色,下层白色,黄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足见其珍贵。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黄油装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内。黄油具有增添热力、延年益寿之功能。寒冬季节人畜受寒冻僵时,常用罐饮黄油茶、黄油酒来解救。时至八月,人们把黄油装进羊小肚子将其保存起来,待食用时开启,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所以一尘不染,依然是新鲜滋润、绵甜可口。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内蒙羊背子

内蒙羊背子

八.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稍美

又名:烧美、捎卖、烧麦。

主料:面粉、羊肉

辅料:葱、姜

制作:用新鲜羊肉作馅捏成石榴状,在笼中蒸熟即可。

来源:稍美是呼和浩特一种传统的风味佳肴,始于元朝,历史悠久,明代称“纱帽”,清朝称为“鬼蓬头”。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九.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后旗 内蒙涮羊肉

内蒙涮羊肉,起源于元代,涮羊肉始于我国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明朝进入大都市,清朝冠以"涮羊肉"名称。它是北京最著名的冬令佳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遍布北方。涮羊肉的特色:肉鲜嫩,汤鲜美,回味无穷。教您涮羊肉怎么做,如何做涮羊肉:1.将羊肉切成薄如纸的片,盛入盘中待用。2.把芝麻酱、料酒、醋、酱油、辣椒油、腐乳汁、葱花、香菜末、精盐、味精等调料分别放在小碟里,根据口味适当增减。3.火锅用木炭生着,放入姜片、八角、汤水烧沸,用筷子夹入少量羊肉片略烫二三分钟,捞出蘸食调料,随烫随吃。吃完羊肉后,放入粉丝、白菜或菠菜煮食喝汤。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香油等做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

十.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满洲里 内蒙黄油

内蒙黄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