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特产老咸菜丝瓶装 山东特产沂蒙老咸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特产老咸菜丝瓶装 山东特产沂蒙老咸菜更新时间:2024-05-11 05:35:47

一. 贵州省 贵阳 清镇市 热汤丝娃娃

热汤丝娃娃

丝娃娃是清镇市的名小吃。它的热汤是用山楂、茴香、莘香、花椒、胡椒、党参等十多种香料精制而成,需要八小时急炖后,过滤、沉淀才能使用,该汤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用面皮卷起佐料,加入热汤即可食用。佐料很多,有酸菜、香菜、葱、折耳根、海带、芹菜、绿豆芽、炸大豆等。

二. 贵州省 贵阳 修文县 修文丝娃娃

"丝娃娃"是因为一张小薄皮面饼包了很多"丝"而得名。又名素春卷。先用面粉制成直径两寸左右的薄皮面饼,然后由食者亲自动手,依次放上少量的海带丝、萝卜丝、豆芽、酸菜、折耳根、炸黄豆等,再将小面饼卷成筒状,灌进糊辣椒、酱油等制成的调料,一个"丝娃娃"就做成了,放入口中,脆生生、凉悠悠、酸溜溜、辣呼呼、味道十分诱人。( 贵阳)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宾县 桔梗咸菜

桔梗咸菜

主料:桔梗600克

配料:芝麻35克

调料:盐20克,酱油25克,辣椒粉5克,白砂糖15克,醋35克,大葱25克,姜20克,大蒜(白皮)20克,香油10克,味精2克

桔梗咸菜的特色:咸辣酸甜,风味特殊。

1.

将鲜桔梗洗净,趁鲜时剥去外皮(干了不易剥皮),撕成几瓣,晒干;

2.

将干桔梗放凉水中泡12小时,泡软后捞出;

3.

桔梗用木棒砸成丝状,再放入凉水内泡12小时,以解除异味,捞出控干水;

4.

将桔梗丝放入盆内,加入盐、酱油、白糖、醋、葱姜末、香油、味精、辣椒面拌匀;

5.

盖严盖,放阴凉处,腌透即可。

四.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荆州三丝春卷

三丝春卷是一种以面粉摊成薄皮,内包鸡丝、火腿丝、香菇丝加嫩菜混合的馅,卷成筒状,用旺火炸酥的传统名菜之一。春卷原名春盘,是薄饼包馅,摊于盘上,故名。后来演变成圆筒状,并用油炸,叠滚成卷。此菜为春节前后的应市菜,含有迎春之意,它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味道鲜美,是春节筵席上必不可少的时令佳肴。

五.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咸菜扣肉煲

咸菜扣肉煲

靓三层肉经扣制,吸收家乡自制咸菜味,不油、略酸,而咸菜尾则香油爽脆可口。

六.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老粗布系列制品

老粗布(又名土布、手织布),源于山东,在山东历史悠久。运河牌老粗布系列产品主要有床上用品欧版四件套、衬衣、睡衣、唐装上衣、彩棉三件套。

运河牌老粗布系列产品,秉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手织纺织工艺,利用鲁西平原的优质棉花作原料,配有彩色条纹,采用不上浆织造,运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纯手工精做而成,环保健康舒适,无静电,透气性强,是现代都市人生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时尚佳品及最佳选择。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 柠檬干巴丝

做柠檬干巴丝的步骤:首先准备好柠檬、大蒜、干辣椒、香菜、大葱丝 辅料:盐、糖、醋、鸡精。

1.干巴切丝、大蒜切末、柠檬若干个一切二,然后挤出柠檬汁(带果仁味更佳)。


2.锅内放入少许油,干巴丝放入笊篱内文火炸熟,盛入比较大的容器中冷却。


3.往锅内剩下的油中,放入干辣椒,姜蒜末翻炒出香味,再将冷却的干巴丝倒入翻炒30秒,关火!将干巴丝放入较大的容器冷却。


4.将大蒜末、柠檬汁倒入容器中搅拌,放少许糖、醋、盐、鸡精、香菜、葱丝搅拌均匀盛盘即可使用。

八.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老卢家泡子糕

老卢家泡子糕系祖传工艺,以其酥脆香甜、老幼皆宜而誉满大江南北。其创始人乃山东省禹城市安仁镇大卢村卢学贤(1885-1935),1906年他和皇商张某做糯米生意,在卢家将米作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其中,一种像“泡”状的食品香脆可口,深得人们喜爱。此后卢家专做此食,名曰“泡子糕”。第一代传人卢洪祥(1922-1994)对传统泡子糕进行创新,经过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和实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泡子糕加工工艺,他制做的泡子糕,泡大色鲜、酥脆爽口。

九.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沭河老鸭汤

沭河老鸭汤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特色美食。沭河老鸭汤其汤鲜味美、皮糯肉耙、独特的风味令人常食不腻。不管是男女老少、天南地北、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能食用。

临沭县“老鸭汤”选用沭河岸边生长一年以上的老鸭子,是一种集美食养生,传统滋补,民间食疗为一体的汤锅美食。

十.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红薯丝饭

红薯丝饭是从前井冈山区的传统主食,解放前,当地就流传着一首民谣:“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首民谣反映了当年井冈山区的清贫生活和山区居民追求起码的温饱生活的意愿。

红薯丝,是将红薯加工而成。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后,将红薯洗净,用手刨成细丝,应先将大米下锅煮至五成熟。用筲箕捞出,此时才将干红薯丝拌于刚捞出的米饭内,用木甑蒸熟。蒸好后的薯丝饭,喷香津甜,初吃尤其觉得有滋味。薯丝与大米比例,可多可少,随主人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为一比一左右。解放前,黄坳、下七山区客籍人粮食紧缺,饭中拌入薯丝较多,甚至有“三根薯丝扛粒米”的形象说法,解放后黄坳、下七为林区,林区缺粮农户,多由国家返销粮食,主粮以大米为主,红薯多用来加工薯片或用作饲料。薯丝虽然比过去少了,但勤俭的客籍人民,有时也会晒点干薯丝,尝尝新薯丝饭,换换口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