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九江修水土特产水果 江西水果特产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九江修水土特产水果 江西水果特产简介更新时间:2024-01-29 16:28:58

一.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

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

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大者二三村,小者四五分,其肉细嫩鲜美,滋补去火,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

石鱼除庐山有外,在九江、宜春、赣州、吉安等地的山区都有发现,但以庐山石鱼质佳。“石鱼炒蛋”为庐山名菜之一。与石鸡、石耳同为庐山“三石”。

二. 江西省 九江 彭泽县 九江炒米粉

炒米粉原来是用来当菜的,后来干脆就用来当早点了。九江炒米粉已有多年历史,加工并不复杂,首先要将干米粉下开水中氽过,然后用冷水淋过,把沾在米粉外的多余淀粉清洗掉,;这样下锅炒时才不至于相互沾粘,炒米粉首先要油多,油少了米粉容易粘锅,而且米粉也会相互沾粘,抖不开。等米粉炒至八成熟后,再加入酱油、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品,此时要快速翻炒,趁热立即起锅,在热油滋滋声中,米粉飘香,勾人食欲。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杭猪

修水杭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修水杭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西省有八个地方猪品种,九江的修水杭猪、滨湖黑猪占了两种,其中修水杭猪为我市独有的地方品种猪资源。最近从农业部传来好消息,由修水县杭猪原种场申报的“修水杭猪”,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原产地保护),划定的区域保护范围为修水县西港镇、上杭乡、马坳镇、杭口镇等4个乡镇。九江市畜禽品种资源比较丰富,如都昌小型猪、滨湖水牛、修水乌黑鸡、武宁黄羊、永修水鸭等,近年来,全市农业部门在狠抓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现代畜牧业快速提升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特别是市农产品监测中心成立以后,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广泛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下一步,我市畜牧、植保、市场信息等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协作,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利用优良地方动植物品种资源,造福九江人民,促进经济发展。

地域范围

修水杭猪产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发源于修江上游,地势相对平坦,周围西北两面为幕阜山脉,东南两面为九岭山脉。修水杭猪产地位于东经113°57′41″~114°55′48″,北纬28°42′09″~29°21′36″之间,介于海拔215到682米之间,保护面积31580公顷,地域范围包括西港镇、上杭乡、马坳镇、杭口镇等4个乡镇。生产规模5万头,年产量5000吨。

四.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如意三石

庐山石鸡是一种生活在庐山山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它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美如鸡故而得名。庐山石耳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此菜突出庐山三石的珍贵,营养极佳。富含高蛋白,及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有清热解毒行水利尿、养胃益肺之效。

原料

主料:净石鸡茸300克,鲜石鱼茸20克,鲜石耳80克(庐山产);

辅料:肥膘茸100克、鸡蛋清10个、生粉20克、庐山白菜2斤;

调料:葱姜汁各5克、绍酒5克、精盐、味精各4克、文蛤精5克

制作方法

1、将石鸡茸、肥膘茸、石鱼茸调味上劲,加入蛋清1个,生粉5克调制成馅;将余下的蛋清用平锅烙成蛋皮;将石耳表面洗涮干净蒸好;在蛋皮上撒上少许干生粉,铺上石耳,再抹上馅心,从两边向中间卷成如意形,上笼蒸5分钟左右至熟出笼切成小段,均匀地摆放在扣碗中,上笼待用;

2、将白菜洗净修好,用大油盐水沸时下锅焯熟捞起,均匀地摆在大圆盘四周;将三石卷反扣于放了白菜的盘中,淋玻璃芡即可上席。

文化背景

如意三石是庐山历代厨师的经典之作,1959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的八届八中全会和九届二中全会,有幸被抽调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炒菜的九江名厨们为表达对领袖们的敬意,用心的做好了每一道菜品。此间有厨师把庐山的石鸡、石耳、石鱼制成如意形,寓意领袖们吉祥如意,国泰民安,周恩来总理食后赞不绝口,故此菜被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九江一道地方名菜,也备受游客赞赏,曾有多名烹饪大师凭此菜在省内外荣获大赛金奖。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香艾糯米果

修水商称艾候国,春秋称艾邑,汉时称艾县,现在县西渣津镇龙岗坪尚存古艾都城遗址。古艾之域喜生艾草,田埂、地堪、路旁、水边到处艾草青青,据传说,这就是修水古称艾地的原因。

艾草为常年生草木植物,根茎移植可活,种子落土易生,耐虫耐旱,生命力极强。艾草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生长茂盛,尤以春夏两季最为鲜嫩,其芽叶翠-流,采摘时满手清香。旧时人们多用来充饥度春荒,或割去作猪草,现在人们知道艾叶是做艾果的原料,懂得了这绿色健康食品的价值,于是,城里人下乡去采摘,乡下人采摘到城里卖,市面上有时一斤艾叶相当一斤毛鸡的价钱。

修水的香艾糯米果形状如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笼包,色泽翠绿,闻之清香,食之柔软,韧而不腻。不仅能充饥,还能温肺暖脾,散气降湿,有防病保健之功能。

话说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四月末,修水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据县志载:“洪水高州城数尺,舟行市上……乡间田地崩毁。旋复大旱,田地绝收”。灾后闹饥荒,许多百姓外出逃荒要饭;灾后闹瘟疫,不少人死于非命。有一个姓艾的寡妇,人称艾嫂,拖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天都没有讨到一口饭。傍晚时分,两个孩子饿得直哭,艾嫂因又饿又累,晕倒在县城城墙外。正好被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看到,从布袋里取出几个艾果喂之,解救了艾嫂和孩子。神仙告诉艾嫂:“可去采摘野外艾草芽叶洗净,趁滚水置锅中,加食碱煮至烂熟,略滤水捣成艾泥,冷却后配适量谷粉拌匀,做成果,上蒸笼旺火蒸熟,可度饥荒防瘟疫”。老道还指点:“灾后缺粮者甚多,你可多去采摘一些,做成艾果卖,既可维持自家生计,又可解救饥荒灾民”。这艾嫂似乎在哪里见过这老道,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按照老道的指点,采摘了许多艾叶,做成许多艾果,在县城青云门外搭起了一个凉棚卖艾果和茶水。艾嫂的艾果先是用谷粉做成老道给她吃的那种无馅的艾果,后来改用糯米粉做成现在这种里面包馅子的,又滑嫩、又柔软有韧性的艾果。而且既有用芝麻、花生、桔饼捣成粉末拌上沙糖作馅的素果,又有用五花腊肉、竹笋、菜芯等丁末炒熟作馅的荦果。艾果的形态也做成了修水的饣肖子状:圆圆的矮墩墩的,上面还带个小尖顶。艾嫂的艾果引来路人争相购食,食后都大加赞赏,并很快传开出去。不但城里人来买,乡下人也来品尝,来学习。一日,一儒者闻名前来品尝,吃后赞不绝口,遂问“此物何名”?艾嫂笑对儒者无言可答。儒者看见艾果象绿色的翡翠,圆圆的嫩嫩的,且有艾叶之清香;又见艾嫂热情和蔼,人也矮墩墩的,便风趣地说:“我来替它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糯米粉做成,绿如翡翠,闻有清香,又形似艾嫂,就叫做‘香艾糯米果’吧!”,在座的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

一日,艾嫂到城内万寿宫还愿,伏地三拜后,抬头看见神台上供奉的许仙真君塑像就是那天救她们母子的道人,于是回去后逢人就说,是许仙真君救了她一家,救了修水的老百姓。从此“香艾糯米果”这道点心和许仙真君救众生的故事传遍了全县,并一直传至今日。香艾糯米果也成了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主食。特别是修水“圆生圆”牌香艾糯米果和新开发的香艾糯米汤圆,以鲜绿、清香、柔软、爽口而赢得了市场,成了招待贵宾的健康食品和旅游特色食品。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雏凤孵金蛋

雏凤孵金蛋

这是修水山区一位大娘当年为下放知青滋补身体而特制的佳肴,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现在不但成为修水各大宾馆的名菜,而且通过知青的返城将这道佳肴传到了上海、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

话说当年上海、南昌、九江等地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赣西北幕阜山区的修水县革命老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海知青洪英被分配到四都红旗水库内的噪口村一个叫“花门楼”的小村庄。初听到 “花门楼”这地名,洪英姑娘还以为是一处繁华的集镇闹市呢,可到那里一看,却是一个四面是山,只几十口人的生产队,出门要爬山,到村部小卖部还要坐船,到乡政府所在地要走几十里山路,距离县城有七、八十里远,而且要步行到乡政府才能坐上一天一班的汽车。尤其是生活不习惯,一天三顿吃红薯,劳动时喝山沟里的冷水。一个刚从大城市下来的姑娘哪能吃得消,洪英姑娘第三天就拉肚子卧床不起了,没几天人就瘦得不成了样子。房东梁大妈那些天象照顾自己闺女一样侍候着洪英姑娘,又是找医生看病,又是翻山越岭帮抓药,总算是止住了泻,才放了心,但看到洪英姑娘消瘦的样子又很心疼,就想法子上山拣来一些山栗子,杀了一只快下蛋的嫩母鸡,慢火炖了半天给洪英补身体。这野山栗烧鸡还真是营养价值高,洪英姑娘吃了两次就迅速好了起来,她觉得这是有生以来吃的味道最美的食物。

修水山区有许多野生栗子树,每到秋头,橙红发亮的圆栗子就会从树上迸裂开的刺球中落到树下,妇女孩子们每天起早到树下拣,拣回来风干几天后剥开壳,这时里面黄黄的、圆圆的栗肉就象块软饴糖,用这种野生圆栗子烧嫩母鸡,鸡肉鲜嫩,栗如蛋黄,汤鲜味美,相当有营养,民间有“雏凤孵金蛋”之美称。

七.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如意石耳

利用庐山石耳制作而成,此菜形似如意,整齐美观,黑白分明,鲜嫩清爽。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血之功效。咯血、衄血、病后体虚者宜用,曾得到烹调老前辈及中外来宾一致好评。

八. 江西省 九江 濂溪区 赛酒

“赛酒”系列产品是以优质大米、糯米、高粱为原料,采用中温大曲,经糖化、发酵、老酵陈酿数年后,由高级调酒师精心配置而成。工艺独特、风格清雅、老窖浓郁、清澈透明、纯甜甘爽、余味悠长,比显江南米酒特色。 该系列产品在’99江西食品展销洽谈会上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在2000年中国庐山国际旅游文化节名优产品展销会被评为二等奖,在九江市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获“优秀产品”奖。( 九江)

九. 江西省 九江 柴桑区 九江特产

九江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印花米果

印花米果 用七成粘米粉,三成糯米粉搭配,加水揉搓,再捏成一个个圆团,放入专做的米果印子中压成饼状,印好花纹,蒸熟以后就是印花米果。米果印子用梨木做成,里面雕刻有“莲花”、“梅花”或福禄寿喜等字样。印花米果是客家人正月里上亲戚家拜年必备的果品。元宵节龙灯、狮灯上门贺新年,要用印花米果和米酒招待客人。亲戚朋友家建新屋,或做道除灵等都要送印花米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