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川汉子四川达州特产零食 四川达州特产美食可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川汉子四川达州特产零食 四川达州特产美食可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1-10 01:50:08

一.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东柳醪糟

东柳醪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药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 五十年代中期,东柳几家私营醪糟店联合组成东柳醪糟合作小组,扩大生产销售,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79年,东柳供销合作社兴办醪糟厂,以后又与粮食部门联合经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年产15万市斤糯米醪糟供应市场。1983年该产品获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经达县地区标准计量管理局、地区供销合作社批准制定发布了"东柳醪糟企业标准"。同时,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扬名国内外。

随着东柳醪糟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全县先后建起了大竹食品罐头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继承和改进传统配方,采取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易拉罐、玻瓶装醪糟罐头,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东汉牌"原汁型醪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保健型醪糟、饮料型醪糟、"东汉牌"娘娘酿、女儿春和"东汉牌"元宵粉,形成了4个品种20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4400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宁、山西、南京、天津、广州、内蒙、乌鲁木齐等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先后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

1995年送展首都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五周年暨文化养生委员会成立大会,被大会指定为专用食品,参会代表食用后,纷纷赞誉,胥光义、魏传统、杨成武、程思远、马文瑞、陈锡联、王照华、张岫、李沛瑶、廖汉生、铁木尔、达瓦买提、邵华、赵子岳等原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留念。魏传统挥毫题词:"东汉醪糟誉贯古今",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到公司视察题词"醪糟极品,食品精华"。1998年被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群众喜爱商品,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名牌产品。( 大竹县)

二. 四川省 达州 渠县 渠县黄花菜

渠县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渠县黄花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渠县黄花菜早在200百年前,渠县的吴家场一带就已大面积种植,故称吴菜。渠县。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达180万斤,居全国前列。渠县黄花菜以其独特的7根花蕊,6-8瓣花瓣闻名,它色泽黄润鲜明、香味浓馥、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闻名全国。故又称“中国黄花菜之后”。

渠县黄花菜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灰分、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酸、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A、B、C、E、硒、及植物多糖等,具有消食、解毒、降血压、催乳、利尿、开胃、安神等功效。渠县黄花菜是筵席上的山珍佳肴。

三.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东柳鱼头

东柳鱼头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特色美食。大竹县的“东柳鱼头”为广大游客熟知和喜爱,并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之一。

东柳鱼头是大竹县的一款特色鱼肴,此鱼肴从表面看与剁椒鱼头相似,不过在制作时加了东柳醪糟和山胡椒末调味,风味十分特别,其味自成一派、神奇清香、麻酸适中。该菜肴于2006年荣获“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称号。

大竹东柳鱼头的做法:

原料:花鲢鱼头1个(约1500克) 剁椒200克 大竹东柳醪糟100克 山胡椒末25克 蚝油40克 鲜汤120克 料酒80克 葱花、泡姜末、精盐、鸡精、味精各适量混合油150克。

制法:

1.花鲢鱼头治净,剖成两半,用料酒、精盐、山胡椒末、蚝油码味;剁椒纳碗,加入东柳醪糟、泡姜末、精盐、味精、鸡精、鲜汤和混合油(100克)调匀。

2.取一大窝盘,将鱼头摆入盘中,淋上调好味的剁椒,入笼蒸至鱼头熟透后,撒上葱花,最后浇热油激香,即成。

四.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素烧阳鱼

绵亘千里的巴山,腹内有许多面积广阔的地下湖,地下湖中产的鱼,山里人称之为“阳鱼”。此种鱼由于生长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无鳞而眼睛业已退化;再由于人类难以侵挠,所以得以任意繁殖,不仅肥大,其肉质细嫩鲜美。在宣汉百里峡、万源观音峡一带,每当地下水位上涨时,阳鱼随水从石缝草丛中漫出,只须用撮箕或鱼篓接在出水口,就可以获得这种鱼。当地人称这些出水口为“鱼泉”。吃这种鱼,勿须多费功夫,仅取出内脏佐以盐姜素烧即可,其味有独特的鲜美,加之未受任何污染,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

五. 四川省 达州 通川区 石锅鱼

石锅世家餐饮有限公司作为一个以制作河鲜为主的四川地方知名品牌,被授予“四川绿色餐饮示范单位、地方名特菜品、优秀餐饮企业”,目前全国有20余家加盟店。

石锅采藏珠峰奇石,高僧讼经手工打制成锅,取巴河之水美肥鱼,舀一勺甘泉溪水,烹煮出巴蜀一绝)——石锅鱼。石锅煮鱼可使鱼鲜嫩无比,石锅可使锅中之鱼保持衡温,能够保持鱼的原味,食此鱼美容养颜,生津脾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六.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体型高大、肌肉丰满、体质强壮、发育良好、耐寒、抗病力强,并产绿壳蛋,属肉蛋兼用型,被人们称为身似黑珍珠、蛋似绿宝石,蛋含量高被专家称为人的"生命蛋"。该品种万源独有,四川唯有,全国少有。( 万源)

旧院黑鸡产于万源市旧院镇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此鸡皮、毛乌黑,含人体所需蛋白质、钙、磷、铁、锌、硒,各种维生特及不饱和脂肪酸。公鸡温补阳气,母鸡适益阴血。旧院黑鸡经精心烹饪,其肉嫩色香自然流浸心田,及美食也!

经过四川农业大学的各种检测,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89%,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22%,鲜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4.02%和0.84%,尤其硒的含量达0.09%/mg,测量结果证明旧院黑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的含量均高于土鸡,而且富含硒,营养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

1.主要产地及生态条件

旧院黑鸡产于四川省万源县的旧院区、大竹区、官渡区、城果区,以及毗邻的白沙工农区和城口。宣汉等县也有分布。产区属大巴山中山区,海拔500-2300米,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4.2-15.4℃,无霜期196-254天,降水量894-1673毫米,相对湿度64.5-73.0%。农业生产条件差,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燕麦、甘薯及其它杂粮。

2.形成简史

旧院黑鸡的形成尚无史料可查。相传山区群众为适应山区特点,避免天敌危害,长期以来喜欢饲养黑鸡。该鸡就是在此生态条件下,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而形成。

3.主要种质特性

旧院黑鸡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鸡种,具体大,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蛋大,遗传性稳定,耐粗耐寒等特性;在群体中有部分鸡产蓝壳蛋。

4.体型外貌

旧院黑鸡个体较大,体型是长方形,皮肤有白色和乌色两种。公鸡体型高大,豆冠的公鸡体型颇似斗鸡,昂首挺胸、好斗,羽毛多数为黑红色,其梳羽、蓑羽和镰羽呈黑色,红色镶边,富有光泽。有少数是全黑色,约占20%。母鸡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少数母鸡颈羽为红色镶边的黑羽。脸部皮肤红色或紫色,喙角黑色,虹彩为桔红色;冠为单冠和豆冠两种。耳叶呈红色或紫色,腔呈黑色,无胫羽。

5.生产性能体重

成年公鸡为2.61公斤,母鸡为1.76公斤。产肉性能:旧院黑鸡生长速度快,6月龄公鸡达成年公体重的85.05%,母鸡相应为88.64%。屠宰率:6月龄公鸡全净膛率为75.0%,胸腿肌占胴体重的37.0%;母鸡全净膛率为71.42%,胸腿肌占胴体重39.5%。成年鸡全净膛率公鸡为79.7%,母鸡为67.0%,胸腿肌占胴体重,公鸡为40.2%,母鸡为38.8%。产蛋性能:旧院黑鸡年产蛋平均100枚左右,平均蛋重54.6克,最大达74克,蛋壳浅褐色。但群体中有5%的鸡产蓝壳蛋。产蓝壳蛋并非环境造成,经试验产蓝壳蛋鸡用产白壳蛋的京白公鸡杂交,其杂一代中有83.9%的母鸡产蓝壳蛋,研究证明蓝色蛋壳性状是遗传性状。繁殖性能:公母配种比例一般为1:8-12,产区种蛋受精率为95%,受精蛋孵化率为88.9%,30日龄成活率为94.2 %。

6.利用方向

旧院黑鸡外貌特征比较一致,近于肉用型鸡种,遗传性稳定。应利用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蛋大的特点进行早期育肥。有部分鸡产蓝壳蛋,这种稀有经济性状,研究证明属遗传性状。应重视其稀有基因在育种上发挥作用。

旧院黑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白沙镇、沙滩镇、青花镇、草坝镇、大竹镇、黄钟镇、井溪乡、白羊乡、固军乡、堰塘乡、蜂桶乡、铁矿乡、八台乡、石塘乡、曹家乡、花萼乡、茶垭乡、花楼乡、丝罗乡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渠县呷酒

呷酒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于秦汉前,古都车骑城(现四川渠县土溪城坝村),宗贝人建立了宗贝国,发明、酿造了醇和怡畅的呷酒。公元前206年,呷酒是汉高祖刘邦御批的贡酒。呷酒的历史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是中华悠久酒文化的“活化石”。喝呷酒,你可以品时间之香味、远古之悠情,遥想先祖筚路蓝缕、启垦家园、男耕女织的原始田园风情;感谢前人拓疆开国、生火造字、传续文明之不易。

该产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呷酒基础上,以四川渠县本地的优质糯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营养学专家的配方,以党参、红花、何首乌、红枣等上百种名贵中药材,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心配制成的天然营养食品。呷酒既保持了浓厚的地方土的特色,又营养健身,更进一步弘扬了华夏民族古老的酒文化!同时,呷酒又不是简单的酒,它又将中华民族的酒文化融入到酒中。喝呷酒,既品味了酒的醇香,又领略了茶韵味。老少皆宜,四季饮用,因为呷酒跟传统的酒有很大的区别,度数特别低,又特别香醇,所以很受妇女儿童的喜爱!该产品荣获“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的称号。

饮用方法:

揭开罐口,加入适量红糖或白糖,加入沸水,加盖浸泡3-5分钟,插入吸管即可饮用。喝干后又加沸水,可连续加9-10次。

八.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米城大米

米城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城大米”又称“米城贡米”。.出产于四川省达县米城、堡子、龙滩和檬双等7个乡镇。米城乡因为历史上曾出产过贡米而得其名。. 辖区内山峦重叠,峡谷纵伸,土壤母质为棕紫泥,平均海拔782米,年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359mm,春暖夏凉,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无环境污染。“米城”贡米全部采用优质稻种,全程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良,米饭滋和、糯实,香甜可口。“米城”贡米已经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已通过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QS认证。.
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开发

“米城”贡米是达县重点开发的唯一特色无公害大米。该县统一选种,种植的Q优6号、宜香10号等水稻良种,米质均达部颁三级以上;统一集中育苗,县、乡0对统一育苗所需农药、农膜、肥料等农资经费予以了适当补贴;统一技规质量,在农事生产关键时节,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突出关键技术落实;统一防治病虫害,县农业局积极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病虫害进行集中统一防治;统一订单收购,指导农民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储,县0协调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实行合同收购。.

产地范围

米城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九. 四川省 雅安市 天全县 天全川牛膝

天全川牛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膝是传统地道药材之一,其资源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四川为牛膝主要产地,故所产牛膝有“川牛膝”之称。天全是川牛膝主要产地。

天全牛膝的产销情况早在清咸丰八年《天全州志》中就有所记载。天全牛膝粗壮、质地润,富含油质,不易折断。其截面呈菊花状,味甜,无麻味,为牛膝之上品。据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天全牛膝含有与淮南牛膝相同的昆虫变态类化学成份蜕皮酮、怀苋酮、牛膝酮等有效成份,历来就有极高声誉。

天全牛膝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破血行瘀、补肝补肾、强筋健骨、缓解疼痛等功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天全牛膝还有利胆、降脂、抗癌等独特作用,在国内及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天全牛膝属多年草本植物,产于大气、水质、土壤均无污染的高山地带,生长环境一般为海拔1500--2000米,喜温凉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0~C左右,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的地区最适合牛膝生长。天全县的两路、紫石、鱼泉、大河、思经、小河、青石等7个乡镇,是牛膝的主要产地。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使天全牛膝所含有效成份高于其他地区所产牛膝,一直受到客商及医药界人士的青睐,是不可取代的无公害保健中药材。

天全川牛膝

地域范围

天全川牛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两路乡、紫石乡、小河乡、思经乡、鱼泉乡等5个乡镇,东至小河沙坪村,西至两路乡团结坪,南到鱼泉乡春尖坪,北到小河乡黄沙坪。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102°42′,北纬29°52′-30°08′。保护面积1333公顷,总产量1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天全川牛膝呈近圆柱形, 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 (2)内在品质指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全川牛膝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甾酮类、牛膝多糖和生物碱,其浸出物含量>65%,杯苋甾酮含量>0.03%。 (3)安全要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一部)质量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