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远特产牛干巴 牛干巴云南特产批发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远特产牛干巴 牛干巴云南特产批发电话更新时间:2024-01-13 05:26:24

一.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应县牛腰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1900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慈禧还真以为是牛腰呢!民国初年,制作牛腰的技艺又传到于自林先生手里,内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应县。至今仍然以一尝应县牛腰为快 。( 大同)

二.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独龙牛

独龙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独龙牛,曾用名大额牛, 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是世界范围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也是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属肉用型地方品种。

独龙牛中心产区为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具有野牛体形和彪悍的外貌特征和习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高寒,耐粗饲,产肉性能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独龙牛(Mythun)是世界范围内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是云南省牛属动物的六个种之一,占有重要的分类学地位,是肉用型的地方品种和地球上的濒危品种之一。独龙牛产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一带,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州的独龙江、怒江流域,以及印度的阿萨姆邦、不丹、东孟加拉和缅甸北部克钦邦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为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畜种,其分类学地位属于牛亚科黄牛属(BOS)中独立的一个种(BOS Frontalis)。在我国,独龙牛是唯有独龙族人民驯养的一种牛,独龙语叫“阿布”,为体大而有野性之意。“独龙牛”一词来源于傈僳语“曲阿尼”,汉译即为“独龙牛”。

多年来,在国家、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贡山县独龙牛保种工作坚持以选育优质畜种,以原产地独龙江乡为主,在怒江沿线易地保种扩繁,从而增强供种能力。自八十年代初通过畜禽品种资源普查发现以来,已经历了20多年的艰苦的保种工作,种群数量亦从濒临绝迹77头,发展到现在2028头,数量增长了近20多倍。2006年贡山县鸠木当独龙牛种牛场获得了云南省农业厅颁发的种畜禽经营许可证

三.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太平牛腊巴

太平牛腊巴是采用太平镇四十八弄生长的优质黄牛鲜肉,辅以纯天然香料等佐料,经传统土灶明炉烧烤,纯茶油酥炸等工艺精制而成。该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无穷,是茗茶、下酒、送礼之佳品,该产品采用的原料都是未经污染的牛肉和纯天然香料,堪称绿色食品。目前太平比较著名的牛腊巴品牌有泰龙牌和丽兰牌两种,其产品风味各有特色。“泰龙”牌牛腊巴是在继承了本镇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于2000年创立的优秀品牌,自从形成批量生产以来,该产品畅销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曾参加中国大西南(防城港)名特优产品展销会,获得好评。但由于仍然以家庭手工方式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迫切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商,共同开发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风味佳品,把太平牛腊巴做大做强。

联系单位:太平镇人民政府

电话:0772—7051213

信息来源:柳城县人民政府

四.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高良壮家牛干巴

当你置身在壮家的吊脚楼里品尝壮家风味食品的时候,别具特色的牛干巴定会使你久久不能忘怀。

谈起牛干巴还得从牛说起。据传,从前,高良的壮族人民跟现在一样勤劳,他们耕稼而食,结网而渔。一天,一对壮族夫妇赶着牛上山耕作,收工时,发现一头黄牛把种来供奉玉帝的香草(壮语称便蒿)吃了。这怎么了得,供品被牛吃了,一旦玉帝怪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经夫妻俩商量,就把那头黄牛杀了,剐下牛肉与便蒿一起供奉玉帝,祈求神灵不要怪罪壮家人。如今,壮族的祭祀活动,大都把肥壮的黄牛千刀万剐下来腌制成一条条牛干巴,便蒿也就成了腌制牛干巴的主要香料。

高良的牛大都草山放养,特别是秋收后,壮家人都习惯把牛赶到山上,让牛自由自在地奔跑,食、宿于大山之中,主人隔七八天大山里察看一次,知道牛群在什么位置便可,直到冬天才把牛赶回家中,用粗糠和玉米做它们过冬的口粮。所以壮家人嚷的牛肌肉发达,膘肥体壮,腌制的牛干巴也十分味美。高良的牛干巴所以色鲜味美可口,主要是腌制与烘烤技术的特殊。壮家人把牛肉割成两寸厚半尺长的肉条,用供奉神灵的香草----便蒿,外

加食盐、姜面、八角面、草果面、花椒面、辣椒面合为一体拌匀,撒在牛肉条上揉搓后,在放到盆中腌三小时后就接着烘烤。烘烤用壮乡的“蛮竹”破成条,将牛肉穿在竹条上,然后放到土灶里,用铁锅盖着,用木炭火慢慢烘烤,直待肉内的水分烤干方可出灶。

高良牛干巴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油炸牛干巴、水煮牛干巴、火烧牛干巴等,这里不妨教你两招:水煮牛干巴的做法是先把牛干巴切成薄片,油炸后放入酸笋做好的汤肉里煮十分钟即可;火烧牛干巴的做法是先把牛肉条放到木炭火灰里,将干巴烧熟,取出拍尽灰烬,待牛肉松软后,将干巴撕成肉丝防入盘中,同薄荷、辣椒等配料搅拌后即可。火烧牛干巴香醇酥脆,实为席上佳肴,袋装后也可供零食。

高良牛干巴为师宗,是馈赠亲友的精美礼品。

五.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牛舌头

又叫牛招财,也是民间制作的一种传统面点。用白色和红色糯米粉相配,又用白、红糖搅芯子与糯米粉相配,中间成白色,再用红色(即加点红糖揉拌的粉)镶边。粉内要有糖料,制成后用70度的油煎,即成为红边白芯的点心,香甜爽口。( 南昌)

六.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牛

关岭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牛:关岭山区农民有喂养优质品种牛的习惯和传统,生态牧草喂养的牛皮厚肉多,口感细腻,鲜嫩味美。关岭牛产自有“天然温室”之称的安顺市关岭县花江,已有近400年历史。此牛因体型适度、寿命长和行动便捷,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等列为全国“五大名牛”。

地域范围

关岭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的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关索街道办事处、顶云街道办事处、花江镇、永宁镇、岗乌镇、上关镇、断桥镇、坡贡镇、沙营镇、新浦镇、八德乡、板贵乡和普利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5°33′38"至25°55′32",东经105°22′50"至105°45′22"。养殖规模20万头,年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关岭牛”外貌特征:毛色以黄色居多,深黄有近于红毛者,浅黄中最淡者为草黄;次为褐色与黑色。头中等大小,额宽平,鼻镜宽大,口方平齐,峰型分为高峰型和肉峰型,一般胸较深而略显窄,背腰平直,荐部较宽,尻部多倾斜。四肢肌腱明显,系部强壮,蹄质坚实,前肢正直,后肢略呈外弧。“关岭牛”牛肉感官特征:①色泽:肌肉呈均匀的红色,具有光泽,脂肪呈洁白色或乳黄色;②气味:具有鲜牛肉的特有正常气味;③粘度:表面微干或有风干膜,触摸时不黏手;④弹性:指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2、内在品质指标:关岭牛肉质解冻失水率为5.0~7.5%,挥发性盐基氮为6.0~8.0mg/100g,脂肪为3.0~10.0g/100g,水分为72.0~80.0g/100g,pH值为5.2~6.8,总氨基酸为15.50~24.50g/100g。3、关岭牛养殖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养殖规范和标准生产。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关岭牛生产技术规程规程(草案)》、《关岭牛屠宰操作规程(草案)》、《关岭牛养殖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七.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牛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在浙江省定海县小沙、大沙、烟灯、岑港、洋岙、盐仓、白泉、老矸、紫微、马岙、洞岙、皋泄等26个公社。普陀县的芦花、展茅以及镇海县的北沙地区等均有舟山牛的分布。

【形成历史】

舟山牛,最早是从原江苏省北沙县(现在的上海川沙、南汇一带)购入;又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是从天台山引入,别无其他资料考证。

定海县位于舟山岛的西南部,系海滨地带,是多年来,由于近海潮汐涨落,海涂上升而逐渐沉积构成的。历代王朝统治时期,兵荒马乱,劳动人民渡海至舟山群岛,在海盗滩涂开拓耕耘,饲养牛羊,牛在当时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除担负耕田耙地外,还要车水灌溉、碾米、榨油。清代光绪册物产卷(县志)曾对舟山牛作如下描述:黄牛虎文谓之犊,黑唇谓之 。可见舟山牛在当时已具一定的外貌特征。

产区土质粘性很大,土层深厚,耕作时常水深过膝,需要体型高大、身强力壮的耕牛才能胜任深耕细作。因此,农民对耕牛的选择很严格。远在几百年前,已从外地引进良种黄牛改良当地黄牛。例如据清代光绪册物产县志记载:‘明洲贡舶船,太平寰宁记,榭辅绅蚊川物产五十咏”。公元一千年时宁波称明洲,可见当时宁波已能造船,农民驾船渡海,从今上海川沙、南汇等地引进大型黄牛,改良当地品种,通过长期的选种选配,耕牛个体逐渐增大。舟山牛由于产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故极少感染寄生虫病;加之上述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了牛的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耕作能力强、体躯高大的黄牛。

八.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岭南牛

岭南牛

黄牛的渊源历史已数千年之久。而岭南牛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畜牧科技人员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科学实验中,由黄牛群中选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因此牛产于秦岭山系的鹘岭以南地区,故有“岭南牛”之称。

岭南牛适宜山地耕作,具有体健力大,旱地、水田兼用,役用性能良好的特点,加之性情温顺,行动灵敏,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山区拖拉机”之美称。

岭南牛又因其膘肥肉满,出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用其卤的五香牛肉和炒牛肉以及五香牛肉干,都独具陕南风味;尤其用盐淹过盛在陶瓷罐里,倒些清油封盖保管,颜色鲜细,吃时用温水泡洗加以佐料煮食炒餐,鲜嫩不减,营养不变,属岭南一大名产。不仅如此,而且他的板皮厚、坚韧,为制革工业的最佳原料。

九.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优质香米

优质香米

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无公害污染土壤生产加工的云恢290精米,1994年荣获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新技术产品金奖,1995年被评

为国家新产品。该产品外观乳白透明,煮食性较好,具有油润光滑、回

甜清香及冷后不回生等特点。另外,“滇屯502”和“红优1号”也是开远市近年来叫得响的优质香米。

十.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槟榔江水牛

槟榔江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槟榔江水牛(Bos bubalus)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据史料记载槟榔江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槟榔江水牛是牛科,水牛亚科,属亚洲水牛种,河流型水牛亚种中的一个地方类群。槟榔江水牛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河流型水牛品种,正加大力度开发其乳用性能。

产区分布

槟榔江水牛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主要分布于猴桥、中和、荷花、明光、滇滩等乡镇,全县各乡有零星分布。

生物特性

槟榔江水牛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海拔较低的低热河谷地带,但在海拔500~2000m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繁殖。槟榔江水牛采食能力强,耐粗饲,各种青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均为该牛采食的饲料。性情温驯,易管理,稍有神经质。一年四季均以放牧为主,晚上或重役情况下适当补饲青干草、包谷及农作物秸秆。槟榔江水牛抗病力强,只要饲养管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生疾病。常见易感多发病主要有牛出败、气肿疽、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蛔虫以及一些胃肠道疾病和代谢病。

体形外貌

槟榔江水牛被毛稀短,皮薄油亮,皮肤黝黑;被毛以黑色为主,大腿内侧、腹下毛色淡化,未成年个体部分毛尖呈现棕褐色。大约20%的个体有“白袜子”现象,即四肢下部以及耳毛,唇周毛白色。有少量个体白额、白尾帚,无晕毛、沙毛和白胸月现象。头长窄,额凸,额部无长毛;鼻平直,鼻镜眼睑黑色;耳壳薄,耳端尖,平伸;角基扁,角形螺旋形、小圆形、大圆环以及前弯角均有,黑色,螺旋形居多,约50%。无肩峰、颈垂和脐垂,胸垂大小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母牛乳静脉明显,盆状乳房,主要为黑褐色,白袜子个体乳房粉红色;尾至后管,部分到飞节,尾帚毛密中度;蹄质坚实、黑色。颈细,长短适中,水平颈,鹿颈形;头颈、颈肩背、背腰、腰尻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宽适中,良腹,斜尻;四肢发育正常,肢势良好;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母牛后躯发达,侧视楔形,整体结构中度。通过对正常饲养条件下的60头成年水牛(其中:公牛10头,母牛50头)和部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水牛分别进行体尺体重测量,成年公牛体高138.15±5.35、体斜长146.55±8.94、胸围192.4±8.52、管围21.2±1.0、体重475.58±55.48,成年母牛体高131.77±3.31、体斜长139.16±7.99、胸围194.22±9.66、管围20.44±0.85、体重430.18±57.15。

生产性能

槟榔江水牛母牛初情期30月龄,一般36月龄初配。发情多集中在8~11月,发情周期平均21d,发情持续期2~4d,妊娠期平均310d,生命周期20年,一般利用年限15年。公牛初情期24月龄,有爬跨反射,30月龄性成熟,适配年龄42月龄。该品种目前都采用本交,未进行人工授精,公母本0种比例1:30。种公牛一般利用年限10年,生命周期约20年。据水牛良繁场提供的31头母牛测定资料,槟榔江水牛平均泌乳天数269天,平均一个泌乳期产奶量达2452㎏,最高产奶量3685㎏。另通过民间调查产奶母牛60余头,一个产奶周期产奶量约1800kg。2006年由云南农大重点实验室对31头槟榔江水牛乳样进行测定,其中乳脂肪6.73±0.47%,蛋白质4.05±0.14%,乳糖4.99±0.06%,无脂全固体9.99±0.19%,全乳固体16.73±0.56%。对测定牛群中的5头成年牛(其中公牛2头,母牛3头)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公牛分别为44.51%、33.37%、35.8 cm和1:2.99,母牛分别为41.16%、30.42%、29.5cm和1:2.67。.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