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齐齐哈尔土特产超市地址 齐齐哈尔食品休闲批发市场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齐齐哈尔土特产超市地址 齐齐哈尔食品休闲批发市场在哪里更新时间:2024-04-14 05:45:17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建华 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的溜肉段衍生出来的一道菜,也是哈尔滨较著名的菜肴之一。因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淀粉,放在油锅里炸,所以又叫“锅爆肉”。 几乎下馆子的人都品尝过。不论是装修豪华的星级酒店还是简易路边的家庭快餐菜谱都写有此菜,可见其深受大众喜爱之程度。尤其深得女子和小孩子的口味。

锅包肉作法

原料:猪里脊肉300克,姜丝5克,葱丝20克,香菜10克,番茄酱,精盐、料酒、老抽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猪里脊肉改刀成7厘米长、5厘米宽、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盐、料酒拌匀码味;用水淀粉及少许色拉油调成稠糊;另用番茄酱,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等对成滋汁。

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先将码好味的肉片与稠糊拌匀,再一片片展开,逐一下入锅中,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沥油。

3.锅留底油,投入姜丝、葱丝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匀后起锅装盘,撒上香菜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可口。

小贴士:

1.辽宁正宗的锅包肉是放番茄酱的,而在其他地方如哈尔滨是不放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番茄酱吃起来酸酸的,甜甜的,比较受用.

2.老抽酱油是用来上色比较容易些.

锅包肉来历

说起来,这道菜的口味还与“国际关系”有关。当时作为北方重要官方机构的关道衙门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哈尔滨道外20道街),经常需要宴请国外的客人,尤其是俄罗斯客人。俄罗斯人喜欢甜酸口味,北方菜的咸浓口味让他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大鼻子外国人,道台下指令,让厨师们改变口味。郑兴文(名厨世家 家是旗人 父辈居住辽宁)冥思苦索,把原来鲜咸口味的“焦烧肉片”,改为甜酸口味的菜肴。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来吃饭都要点这道菜。郑兴文根据菜肴的烹饪程序,给这道菜起名为“锅爆肉”,俄罗斯人点菜总发不准音,时间一长,衍化成今天的“锅包肉”。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克东 玄武熔岩

在爆发性火山活动中,炽热的玄武质熔岩喷出火口,随其着地前固结程度的差异,形成不同形状的火山弹:纺锤形火山弹、麻花形火山弹、不规则状火山弹,以及牛粪状、饼状、草帽状或蛇形和扁平状溅落熔岩团,即玄武熔岩。

克东县矿产资源有玄武岩、玄武熔岩、工程砂等10多种。玄武熔岩是克东特有的天然矿产资源,埋藏量为7750万立方米,年采掘量8万立方米。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铁锋 大鹅炖酸菜

大鹅炖酸菜 制作材料:

主料:鹅、酸菜、香菜 蒜、盐、猪油、鸡精、高汤、食用油、花椒、大料、酱油

大鹅炖酸菜 制作方法:

1、将蒜切片,酸菜切丝,香菜切段;

2、鹅洗净切成块,用沸水焯一下后捞出待用;

3、坐锅点火倒油,油热后倒入鹅块翻炒,加入辣椒、花椒、大料、盐、鸡精、酱油炒熟;

4、坐锅点火倒入猪油,油热后放入蒜片炒出香味,倒入酸菜丝,加入盐、酱油、鸡精翻炒,倒入鹅肉再加少许盐、高汤炖10分钟出锅装盘撒上香菜即可。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拜泉 利民大葱

拜泉县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全县有耕地南积361.3万亩,这里土地肥沃,盛产大豆、个麦、玉米、高梁、奶白花芸豆、向日葵、马铃薯等作物。有林地面积113.9万亩,以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杨木为主,活立木蓄积242万立方米。拜泉土具有地域特色,主要包括山珍野菜、草条蜜源植物、中草药和地方四大类。其中地方的奶白花大芸豆、白瓜籽,三道镇大蒜,利民大葱闻名国内外。

五.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貂

到南湖头水产养殖场,不仅能看到壮观的捕鱼场面,还可以看到工人饲养珍贵的毛皮小动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场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铁笼子似的貂舍。

貂属于哺乳纲,鼬科,是小巧轻盈、矫健机灵的小动物,模样酷似黄鼠狼,三角形的脸,宽阔的短耳朵,体长一尺左右,尾巴约半尺长。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针叶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为食,也捕食小鸟、蛙类,有时也吃松籽充饥。镜泊湖山区的林海里,有闻名中外的红松母树林,最适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动物皮毛中为佼佼者,人们把它同人参、鹿茸视为东北的"三宝"。它轻柔绵软、光滑温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随即滚落下来,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的盛誉。貂皮有好几种,其中紫貂皮最珍贵,居貂皮之首,人们称之为"裘皮之王",又因其价格昂贵,也把它视为"软黄金"。

目前,野生貂越来越少,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绝对禁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镜泊湖山区,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产地,史书《后汉书》言:挹娄出好貂。把《宁安县志》曰:"所谓挹娄貂,今宁安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轻暖......"古时,每年都选出上好的紫貂皮,做为贡品,送往京都。

现在,人们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养貂,成活率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

六.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拜泉 拜泉县黄肉牛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部,全县16个乡镇,186个村,总人口5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6万人。全县幅员面积3599.15平方公里(折合539.9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1.3万亩,草原面积12.6万亩,林地面积119万亩,2006年全县牧业总产值达6.1亿元,占总产值的27.8%。

拜泉县又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曾获国家生态工程一等奖,被国际工发组织命名为绿色产业示范园区,2001年又被中国之乡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黄(肉)牛之乡”。拜泉县有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悠久历史,又是全省粮、豆主产区的农业大县,有丰富的秸秆和饲草饲料资源,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草场,目前已建成年屠宰50万头的生产线一条。预计年末全县黄肉牛饲养量将达到35万头,实现产值达到1.8亿元。截止目前,全县饲养黄肉牛户均1—2头的村56个,户均2头以上的村18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5个;专业大户596户。通过典型大户的辐射作用,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广大农户养牛的积极性。

县政府在抓好黄肉牛生产的同时,加强了黄肉牛交易市场和营销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有17个黄肉牛交易市场,黄肉牛营销经纪人2300人,贩牛交易量在10万头以上,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形成了黄肉牛生产销售一条龙,有效地推动了黄肉牛经济发展。

为加速全县黄肉牛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基础扩大再生产,从而调动广大养牛户的积极性。通过招商引资辟建了鹤泉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上海、湖南、沈阳等地,今年又投资500万元扩建场区和新上生产加工线,达产达效后,年可屠宰肉牛16万头,年创利税可达1100万元。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紫花油豆角

紫花油豆是依安县特色产品,以其体大、肉肥、味美无筋的特点,深受用户推崇。年种植面积10万亩,并严格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1997年被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

特色经济县份的依安县,经济建步伐较快,主要特色产品有“糖、鹅、乳、豆、菜、薯”等,被授予“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并以“璀璨的北国明珠”、“美丽的绿色食品名城”而驰名全国。近年来,在全国招商引资大环境下,依安县委、县政府更新观念,转换视角,提出“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产业抓企业,全民招商招大商,增强财力壮实力”的方针,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依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齐齐哈尔市东北部。东与拜泉县分界,西与富裕县为邻,北与克山、讷河县毗连,南与林甸、明水县接壤。属夏季气候温热多雨,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急剧,风力较大,春季极端最大风力达10级,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主要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宝泉河等。

紫花油豆角是依安县特色产品,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其体大、肉肥、味美无筋的特点,深受用户推崇。并严格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1997年被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克山 克山马铃薯

克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克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克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龙江省克山县,是马铃薯之乡。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250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土豆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土豆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性。

克山马铃薯主要品种为黑丰、黄麻子等,以其个头大,口感好,淀粉含量高的优特点,深受广大食用者的喜爱,成为众多蔬菜批发、零售商的首选。

地域范围

克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分别为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共辖80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20万公顷,其中马铃薯生产面积2.7万公顷,总产量80万吨。

2自然生态环境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貌类型主要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境内整体趋势东北部地势高,丘陵起伏;西南部地势低,波状起伏,漫川漫岗。克山县土壤为淋溶黑钙土,松软肥沃,腐殖质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素有“黑土明珠”之称,pH值6.8-7.0之间,有机质含量4.0%,速效氮80-150ppm,速效磷14-30ppm,速效钾在150ppm以上。土壤地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2)水文情况:境内为典型的丘陵漫岗地区,全境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总量4.1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44亿立方米。境内有5条河流:讷莫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龙沟、泰西河,这些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污染,有利于开发为灌溉用水。

(3)气候情况:克山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9.9小时,年均气温1.1℃,≥10℃的有效积温2500℃,全年无霜期125天,年均降雨量550毫米,集中在6-8月份,正值马铃薯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以上气候特点适宜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膨大块茎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理特性。

(4)人文历史情况:克山县马铃薯生产始于清末,大约有100年历史,农村家家有种植马铃薯的经验。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建国后经过3次品种大更换,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因而自60年代以来,始终是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和商品薯集散地,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会克山县是唯一的参观现场,位于克山境内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改良中心”也晋升为“全国马铃薯改良中心”。近年来克山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形成以林带网格为单位的连片规模种植,形成统种分收的栽培模式,栽培水平大大提高。

生产技术要求

(1)地块选择:实行三茬以上轮作,以豆类、麦类、玉米、等为前茬,选择有深翻基础、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适宜的pH值5.0~7,小麦、玉米茬较为适宜,大豆、杂粮茬次之,忌用甜菜茬,禁忌与茄科作物连作。

(2)品种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主栽品种,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进行选择品种。克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品种以克新1、克新2、克新4、克新12等品种为主,品种较少,多为商品薯,优质加工类型品种较少。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新的优良品种先后被推广,克字号系列品种已经发展到20多个,而且品种特征多样;同时还引进了早大白、大西洋等一些优良的外来品种。

(3)主要技术控制:在严格的地块、品种选择的基础上,普遍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技术;普遍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技术;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遍应用大垄栽培技术;普遍使用无公害肥料和农药,农家肥要经过无公害处理;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

(4)产品收获:待地上部茎叶全部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对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农机具,所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薯型圆形或椭圆形,表皮麻纹、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芽眼较浅,适宜鲜食菜用。煮食时,香味四溢,口感香而滑润,风味独特,烹菜时香味散于屋内,口感较好,不宜断裂,克山县马铃薯营养齐全,是全国马铃薯的代表,享誉国内外。

(2)内在品质指标:克山马铃薯尤以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为丰富。淀粉含量一般在17%左右,干物质一般21.5%左右。2500g鲜马铃薯含有蛋白质42g、脂肪15.5g、糖类615g、热量2770cal、粗纤维31g、矿物质1586.5g、维生素452.05mg。

(3)安全要求:保护环境使基地符合国家生产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条件:环境质量达到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设立环境保护标志牌;标志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腐熟,确保无害。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克山马铃薯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甘南 铁锅靠大鹅

铁锅靠大鹅是精选没有污染的农家鹅为原料,并辅以多种名贵中草药和上等调料,形成独特的配方,采用传统铸铁锅烹制,皮色金黄,口感纯正、肉烂脱骨、质地细嫩、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所需原料:家养肥鹅10干克

所需调料:鹅油、豆瓣酱、葱丝、姜末、红辣椒末、花椒末、豆油、香菜末、清水

制作做法:

(1)肥鹅宰杀治净后,切成7—9厘米的大方块。

(2)炒锅放入鹅油,炒香上述调料,鹅肉块,小火翻炒,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大铁锅中。

(3)大铁锅的加热火源以木柴为好,这样更加突出乡土气息,小火慢慢靠烧鹅肉至九成熟,关火将鹅肉泡在原汤汁中以利于吸味。

(4)将鹅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鹅肉块炸至外焦里嫩,撒上香菜、芝麻即可。

制作窍门:

1、选料:宜选用一年至一年半左右的家养肥鹅,这样才能保证口味的上乘与肉质的鲜美。

2靠制:宜选用大铁锅、木柴来进行初加工,还要确保加工时火候要小,才能使鹅肉充分入味,突出铁锅特殊的香味。

3、炸制:最好选用鹅油炸制,这样会有种特殊的香味,用色拉油、花生油也可以,但口感、色泽均不及鹅油理想。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拉尔基 黄金肉丸

黄金肉丸的做法:

配料:猪绞肉600克 洋葱1/4个 胡萝卜1/2根 鸡蛋2个。

胡椒粉1/2小匙 盐、香油各1/4小匙 糖、酱油、清水各1大匙 面粉3大匙 淀粉1小匙。

特色:色泽呈金黄色,外焦里嫩。

操作:

1、洋葱、胡萝卜分别去皮、洗净、切末备用。

2、鸡蛋打入碗中,加入洋葱、胡萝卜、猪绞肉及调味料搅拌均匀,以手捏握成小肉丸子,放入热油锅中以小火炸熟,捞出,待全部炸好,再改大火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分,即可盛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