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地标特产美食 长治有哪些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地标特产美食 长治有哪些特产美食更新时间:2024-01-31 00:20:39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二.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熬脑大葱

熬脑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熬脑大葱,山西省潞城市,因原产于该市合室乡熬脑村而得名。产地为该市云崖山一带的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该地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所产大葱具有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熬脑大葱的正宗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省潞城市云崖山一带,那里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熬脑大葱,具有辣香浓郁、久吃不腻、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是葱中的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产地环境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海拔高度616-1316米。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5.6%、62.8%和21.6%。东部多为山区,中部多为平川,西部多为丘陵。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1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616米。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可分为常流河和季节性河两类;浊漳南源与浊漳河成为常流河,其它为季节河。境内还有大南河、百里滩河、漫流河等十多条主要支流。潞城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9.5℃。年均降雨量50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34.9小时,年无霜期176天。发展高效立体农业条件优越,为大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熬脑大葱

地域范围

熬脑大葱产于山西省长治潞城市西北方向的合室乡熬脑村,海拔1437米。该地域东界平顺县,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西北与襄垣县为邻,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是长治地区通往河北、河南、山东的枢纽地带。该大葱生产种植基地延伸至周围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东经113°00′——113°17′,北纬36°15′——36°28′),种植大葱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为9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熬脑大葱有肥大的假茎和嫩叶,品质脆嫩多汁,假茎坚挺如木,一般株高1.2米,白长0.35米,径粗0.035米,单株重0.4千克以上,有特殊的辛辣味。 2、独特内含成分熬脑大葱的营养成份比较全面,尤以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大葱的葱白中蛋白质(g/100g)1.7g-2.1g,碳水化合物(g/100g)5.2g-8.9g,钾(mg/100g)144mg-241mg, 钙(mg/100g)29mg-66.7mg,均高于普通产品均值。营养丰富,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蒜素含量很高, 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用它作药用,可以预防治疗十几种病,如杀灭痢杆菌,治疗心血管病等。大葱还是消毒物质的无尽源泉。假若致病微生物与食物、水、大葱一同进入人体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系统,则在数分钟内就能受到它的制约而无法为害。具有调味和医疗功能,还含有特殊的辛辣味,去腥解毒作用很强,帮助消化,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葱白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耳目浮肿、能出汗;葱汗即葱涕,功同葱白,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葱须疗饱食、房劳、血渗大肠、便血、肠痔;葱花治心脾痛;种实明目,补中气不足。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01-2007。

三.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四.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西陕韭菜

西陕韭菜是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的。西陕韭菜根微红,叶嫩绿,清香味浓,营养丰富,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地区。

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生长的韭菜,根微红,叶嫩绿,闻之香味扑鼻,食之味纯爽口,十里八乡对其情有独钟。它的种植过程极为讲究,冬天施肥蓄根,出芽后定期施肥、浇水,拔掉全部杂草。然后,施一遍肥,浇一遍水,拨一遍草。因其施肥用的是农家肥,浇灌有专用水井,所以长出的韭菜叶肥茎壮,没有一根杂草,味纯不含一点异味。此韭菜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提神生津,滋阴补血,是缺铁性贫血病人食疗的最好蔬菜。主要特点是:清香味浓,营养丰富,食用时只沾面食不沾碗。西陕韭菜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

五.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长治三和面

长治三和面

六.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小杂粮

小杂粮

屯留属湿润大陆性气候,山区、丘陵面积大,且远离“三废”污染源,群众素有种植小杂粮的历史习惯。2000年生产的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红小豆、绿豆、豇豆、“珍珠黄”小米、玉米糁、三和面条9个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县境内有3400亩土地取得了有机食品的转换证书,目前小杂粮生产已达20万亩,年产量可达1500万公斤,县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小杂粮等产品的生产规划、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督工作。怡神有机食品公司等企业专门从事小杂粮的精选、包装加工和销售。

七.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马皮泡

马皮泡

地下块菌,形同洋芋。滇东、滇中、滇南、滇西,都有出产。其皮最合煮汤,味道奇异。成熟整菌火焐碳烧,0后异香难当。有人去其外皮,生吃表面菌肉,以为口感糯粘酥牙,非常有趣。

八. 山西省 长治 黎城县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黎城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核桃

核桃素称黎城“四大宝”之一。黎城县盛产的长圆绵核桃,为黎城“四大宝”之首,其果实中大,呈长圆形,果壳稍薄,表面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并可取整仁,品质上等,味香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干果。核桃仁一般含油量70%左右,高的达75%以上,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的1.9至3.4倍,可称“油料大王”。

核桃油是干性油,清香可口,为高级食用油。核桃仁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

据分析,一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5公斤鸡蛋,4公斤牛肉,9.5公斤牛奶;一公斤核桃仁所发出的热量比1.5公斤牛、羊、猪、鸡肉所提供的热量还大。

自古以来,核桃仁就是一种名贵的营养滋补食品。目前,黎城核桃树已达400多株,年产量在500万斤,是本县的传统出口农产品。1999年,山西省确定黎城为全省15个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县之一,并经省林业厅批准实施黎城核桃基地县建设项目;黎城核桃在中国’99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铜奖”,黎城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黎城县气候条件独特,历史上就有种植核桃树的传统。2001年,该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山”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现在,该县核桃树保有量已达400万株,人均40多株,核桃产品远销德国、美国等地,年出口创汇900余万美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4元。在鼓励农民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核桃深加工和产业化进程,引进美国独资飞鹤乳业公司和黎城三泰科技公司共同投资5000余万元新上核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并可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地域范围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的中南段,东邻河北省涉县,西接襄垣,南连潞城、平顺,北界左权、武乡。县辖黎侯、东阳关、西井、上遥等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113°35′,北纬36°23′-36°53′。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1公里,海拔高程在600-1500m左右,属于山西高原的一部,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西北多山,东部丘陵,中南部地势较平坦。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公顷,总生产面积4600公顷,年总生产量2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土壤主要为褐土、草甸土。褐土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面积160.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95.7﹪。草甸土多分布在清,浊漳河沿岸,面积7.3万亩,占总面积的4.3﹪。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1.8﹪;全氮含量为0.091﹪,全速磷9.98ppm,全速钾128.88ppm,有机质钾肥较有余,氮、磷养分不足,土壤pH值6.5-8.2,呈中性至微碱性,特别适宜发展核桃经济林。

(2)水文情况:河流:主要有两条,一是北部的清漳河,黎城县境内有3.9公里,平均10个流量;二是南部的浊漳河,黎城境内39.5公里,平均20个流量.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漳北渠,引水量3400万立方米/年;二是勇进渠,引水量7700万立方米/年;三是漳南渠,引水量700万立方米/年。地表水:

年平均总量为8170万立方米,水库池塘38座,设计库容量821万立方米。

(3)气候情况:我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年平均气温10.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0℃以上积温为3567.8℃。全年无霜期182天,平均终霜期在四月上旬,初霜期在十月上旬,全年日照时数2533.1小时,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756.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554.9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4)人文历史情况:据史料考证,黎城核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具有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百姓视为干果中的珍品,常用来招待贵客和重大节日食用(例如:当地群众在中秋节时有烤“桃仁月饼”的习惯),由此,核桃被誉为“黎城四大宝”之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和透气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pH值6.5-8.0土壤含盐量低于0.25%。年平均气温为8-16℃。无霜期150-240天。年日照不少于2000小时。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要求。

(2)品种的选择:栽培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如: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4号、中林3号、绵核桃等。授粉品种选与主栽品种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纯正,主根及侧根完整,无病虫害,苗高1.2m以上,基径1.2cm以上,须根较多的优良嫁接苗。行向与株行距:取南北行向,丘陵土地依地势而定。株行距5-6m*7-8m。果粮间作园6*12m。早实核桃园3*5m。密植园3*3m或3*4m。定植时间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冻至芽萌动前,秋栽自落叶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宜春栽。授粉树配置根据核桃雌雄易熟,风媒传粉,传粉距离及作果率差别较大的特点,主载与授粉品种为4:1,或两个以上优良品种相间栽植。须防寒,措施是压倒埋土。幼树稍大埋土不便时,用报纸或塑料布缠扎枝条,用凡士林或猪油涂抹植干等。

(4)产品收获:果实完熟后采收。完熟标准是总苞(青皮)变成黄绿色,部分果实顶部出现裂缝,容易剥离。种仁硬化,幼胚成熟。核壳坚硬,呈黄白色。北方地区成熟期多在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后用棍棒击落。乙烯利催落法,采前

10-27天喷500-2000ml/L乙烯剂。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脱青皮堆积脱青皮,在堆积的核桃果上盖席片或杂草,避免日晒,促进后熟。3-4天后摊开用棍棒敲打去青皮。乙烯利脱青皮,用3000-5000ml/l乙烯利溶液充分浸沾,放置在气温300c,相对湿度80%的地方,5天后离皮率达95%以上。漂白和洗涤1kg漂白粉用6kg温水化开,滤去渣子后再加60-80Kg水,可漂白80kg核桃。捞出核桃后,加入0.5kg漂白粉,可再漂白80kg核桃。如此7-8次。漂白时,核桃倒入容器中应立即搅拌,5-8分钟后核桃由青红色变为白色时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晾晒或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0C。漂白容器禁用铁器,瓷制器皿最好。核桃按坚果大小分为,直径30mm以上为一级;28-30mm为二级;26-28mm为三级。核桃仁分为四级,头路货为,半仁,仁色蛋黄琥珀色;二路货为,1/4仁,颜色同上;三路货为,碎仁,仁色可深至琥珀色;四路货为混末仁。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5.8g,最大单果重18.2g,三径平均3.74cm,圆形,缝合线紧、平、窄,壳厚1.1mm,壳皮光滑美观。

(2)内在品质指标:黎城核桃出仁率高,达56.7%。仁色中,饱满,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黎城核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包装:依据核仁皮色和完整程度,商品核桃仁可分8个等级:白头路:1/2仁,淡黄色;白二路:1/4仁,淡黄色;白三路:1/8仁,淡黄色;浅头路:1/2仁,浅琥珀色;浅二路:1/4仁,浅琥珀色;浅三路:1/8仁,浅琥珀色;混四路:碎仁,种仁色浅且均匀;深三路:碎仁,种仁深色。经过分级的外销核桃仁,应按不同等级分别用专用纸箱或木箱包装,但包装物应无任何异味和污染。通常,每箱核桃仁净重20-25千克。装箱核桃仁应避免潮湿,箱底和箱壁均应衬垫硫酸纸等防潮材料,以免核仁变质。

(2)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黎城核桃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九.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酥火烧

酥火烧是山西省长治市区有名的小吃之一,它用上白面粉、鸡蛋作原料,以熟驴油或熟猪油和面,经火烤制而成。其色淡黄纯净,其味香酥可口。可做主食,亦可做点心。

长治"酥火烧"是用油水面包驴油酥面制成柿饼大小,用煤炭火烙烤而成的一种色黄、 质酥、味醇、形美的小火烧,所以也叫"驴油酥火烧"。酥火烧在长治地区和凉粉、腊肉(驴肉)齐名为"三件宝",相传在清代受过皇封。传说慈禧四岁那年家遭不幸,父亲背上她到高河村,准备卖她,可直到天黑也无人来问。火烧铺的师傅见她又冻又饿,就将刚出炉的热火烧给了她一个。后来慈禧给潞安府惠征当了女儿,经常让衙厨到西街天地久、东街德胜斋火烧铺买火烧吃。慈禧进宫还不断让来潞安府办事的公务大臣给她带酥火烧吃。潞安府衙知道后,为讨好老佛爷,就每年冬季将"德胜斋"、"天地久"特地加工的火烧用黄纸红签包装好,盖上潞安府大印,派人送往北京,让她享受,之后即成了宫廷的贡品。

至于长治酥火烧的味道与功能,那些社会名流和久吃不厌的佬客们早已总结出:

春季腊肉配火烧,味赛东北飞龙鸟。

夏季凉粉配火烧,入口即化似蜜桃。

秋季馄饨配火烧,香气顺风十里飘。

冬季皮冻配火烧,能治贫血解疲劳。

"酥火烧"在长治经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民国初期,长治城内有火烧铺不下十余家,以经营酥火烧、糖三角 、小新饼、炸馓子等烤制品和油炸食品为主。东街的"德胜斋"和西街的"天地久"两家火烧铺制出的各种品种,精良味正深受市民们的好评。曾任"德胜斋"火烧铺师傅的崔海金(长治北石槽人), 作者在1974年因整理晋东南《烹调技术基本知识》一书时访问过其制作酥火烧的绝招,他说:做火烧"三二三",存放三月味不变。第一个"三"是用驴油、香油、混豆油;"二"是形状有圆型,椭圆形两种;第二个"三"是口味有咸、有甜、有怪味之分。饼酥层次薄,色黄火候到,出炉味干香,冷存味不变。上世纪70-80年代,长治市饮食公司东街饭店制作的酥火烧被长治市政府评为"信得过"产品。长治市新民饭店牛金喜制作的酥火烧,还有曾在长治义合源糕点坊工作过的80高龄的郭振华,2005年推出了义合源酥火烧的传统做法,味美纯正,成了百姓的抢手货,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为"上党名吃"。2004年牛金喜制作的酥火烧曾获山西省"汾酒杯"第四届烹饪大赛"山西名吃"称号。

十.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州核桃

沁州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公元前十一世纪,在今牛寺乡南涅水村就设立了甲水县,辖区的王泉山、桃园、南牛寺一带盛产核桃,是县衙进贡皇上的佳品,皇上食之佳品,甚感兴趣。一日,皇上边吃核桃边聊天,谈起佛祖释迦牟尼来,就旨意大臣随县衙到甲水县,集中了全国石刻匠人在甲水县大规模开展石刻运动,石刻运动从释迦牟尼在娘肚里形成胚胎临终一生进行了石刻,一樽一个释迦牟尼故事。此石刻于50年代初从南涅水村出土,现存于县城二郎山“南涅水石刻陈列馆”,堪称“天一第一民间石刻”。至此,甲水县周边形成了以核桃为主的产业。史书载:沁县故县镇徐村有个人叫吴典,清朝时期的1698年担任了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任职后的1703年,他回家探亲,返京时,挑选沁县营养最丰富、口感最好吃的南瓜子、核桃、小米带回京城,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吃后十分高兴,欣然吟道:“沁州三件宝:核桃、瓜子、吴阁老(沁州黄小米)”,至此,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沁州黄小米就成了沁县的三大宝之一。每年将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沁州黄小米作为贡品进贡皇宫,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名产。沁州人因为他把南瓜籽、核桃、小米贡给康熙皇帝而成为名产,价值倍增,百姓收入增加,感恩尊称他为“阁老”,把康熙皇帝赐封的“沁州三件宝的沁州核桃、沁州南瓜子、吴阁老(指示沁州黄小米)”写进史书,编为沁县的人文历史。

地域范围

沁县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的山西省长治市北部,属丘陵半丘陵区。堪称“一疙瘩土”。东邻武乡县,西接沁源县,南连襄垣县,北界武乡县。县辖定昌、漳源、郭村、册村、故县、新店、牛寺、松村、次村、南里、南泉、杨安、段柳6镇7乡,306个行政村。沁州核桃地域保护范围在沁县的东北部,辖6个乡镇132个村:东至松村乡松村,西至郭村镇石板上村,南至新店镇栋村,北至牛寺乡王泉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6′06″~112°41′12″,北纬36°35′25″~36°42′32″。海拔高度在916-1236m之间,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坡、丘陵半丘陵地为主,北部多缓山坡、丘陵,东部丘陵、半丘陵,中南部地势较为平坦。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沁州核桃果型分圆形和椭圆形,个体端正,外表光滑,单果重在14-18.2g之间,三径平均3.72cm,果壳厚度纸皮和厚皮一般0.7-2毫米,白净匀称,用手可捏开;缝合线窄而平,结合较紧,顶部微凸,基部凸起,易取整仁和半仁,片大丰满,仁色微黄,风味香甜,生食加工皆宜。 2、内在品质指标:由于沁县特定的天然氧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所产沁州核桃无公害、纯天然,营养极为丰富。据谱尼测试技(北京)有限公司对沁州核桃综合检测结果显示:沁州核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沁县人有这样的说法:每吃1千克核桃仁等于喝9.5千克牛奶或吃5千克鸡蛋的营养。沁州核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是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