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霉豆腐特产第一名微辣 湖南特辣正宗霉豆腐配料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霉豆腐特产第一名微辣 湖南特辣正宗霉豆腐配料更新时间:2024-05-08 07:25:17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村姑油豆腐

村姑油豆腐

原料采用益阳桃江马迹塘的“油豆腐”,很特别,很地道,吃起来更香、更醇、更爽、更酥,由当地农民老式作坊精选黄豆纯手工制作。马迹塘山泉水质独特,使该地所产油豆腐香嫩酥软,别具风味,这种“油豆腐”别的地方产不出。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第一楼包子

这是开封从古至今就有名的第一楼包子,为了吃这地道的包子我和朋友足足等了1个小时,从没见过生意这么好的包子楼。它的特点就是皮薄馅鲜,属于灌汤包。皮不是发酵的面蒸的,就像饺子皮,但很爽滑,馅鲜而细腻。配上老陈醋,味道更独特!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豆腐

攸县豆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的豆腐名气远扬,有香干子、桃水的百叶豆腐、皇图岭的水豆腐和丫江桥的油豆腐。

攸县豆腐生产历史悠久。据《攸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攸县豆腐就作为一个行业而繁盛,誉满三湘。攸县许多豆腐师傅都是祖传父教,世代为之。制作的豆腐工艺独特,做工精细。从用水、选豆、磨豆、蒸煮、点膏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了质量,以其新鲜滑嫩、色泽温润、清香美味而颇受欢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攸县共有300家左右的公司或小作坊生产豆腐,年产值4000万元。其中注册了公司并通过工业企业生产QS认证的有三家,分别是拉子豆腐、万事发和世纪红,其中有2家5个产品获国家专利。目前产量较大的是拉子豆制品公司,常年员工有35人左右,最多一日消耗黄豆达5800斤,年实际产值近1000万元,主要产品为“拉子”牌腐乳、腐竹、香干等9个系列21个产品,销往北京、长沙、上海、深圳、乌鲁木齐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北京卫视、湖南卫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均作过专门采访报道。“万事发”、“拉子”豆腐多次获省农博会金、银奖。攸县青椒炒香干飘香世博会,并将在广州美食节和亚运会上崭露“芳颜”。

攸县香干的制作方法:选新鲜的黄豆,剔除杂质后洗净,用水浸泡数小时,让黄豆吃透水,之后磨成浆,滤去豆渣,适当加温后放置于容器内,与掺入的石膏水搅拌均匀,待豆浆将要凝固时,虑出水分,再用瓢将豆腐花舀出,人工用滤布将豆腐花的水分再次虑干,轻压定型,即成香干。

四.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酸汤豆腐

原 料:

酸汤豆腐500克,折耳根150克。

调 料:

煳辣椒粉、酱油、盐、味精、麻油、苦蒜、木姜子、花椒粉、姜米、葱花、碱水等适量。

制作方法:

烤。豆腐切成5厘米宽、7厘米长、3厘米厚的长方块,用碱水浸泡一下,拿出放在竹篮子里,用湿布盖起发酵12小时以上。再将折耳根、苦蒜切碎,装入碗中加酱油、味精、麻油、花椒粉、煳辣椒粉、姜术、葱花拌匀成佐料待用。将发酵好的豆腐排放在-的木炭渣铁灶上烘烤,烤至豆腐两面皮黄内嫩、松泡鼓胀后用竹片划破侧面成口,舀入拌好的佐料即成。

风味特色:

表面微黄,辣香嫩烫,开胃生津。

技术要领:

豆腐发酵时间不能过长,用手触摸有粘迷人觉即可。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豆腐虾仁

豆腐虾仁是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味道细腻、鲜嫩。其原料为豆腐500克、猪肉末250克、大虾仁12只、水发香菇20克、青豆5克、绍酒、精盐、酱油、白糖、番茄酱、味精、葱末、水淀粉。

制作方法:

1、将肉末放入碗内,加绍酒、精盐拌和成肉馅。

2、将豆腐切成12块小方块,排放在漏勺中,沥去水。豆油烧至八成热时,将漏勺内豆腐滑入,炸至豆腐外表起软壳、呈金黄色时捞出。

3、每块豆腐中间挖去一部分嫩豆腐(底不能挖穿),然后填满肉馅,再在肉馅上面横嵌一只大虾仁。

4、坐锅点火,放入葱末炸香后,再放入香菇、青豆,锅端离火口,将豆腐排入锅中,再移至旺火上,加绍酒、酱油、白糖、番茄酱、猪肉汤、精盐、味精适量。

烧沸后,盖上锅盖,移小火上烧约6分钟至肉馅熟后,揭去锅盖,再置旺火上,晃动炒锅,收稠汤汁,用水淀粉勾芡,倒入盘中即成。

六.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血豆腐

血豆腐是将豆腐和鲜猪血、猪肉丁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捏成卵形,以竹筛置于火炕上,烟熏烤至腊黄,用大蒜会炒,吃起来耐嚼味香,是土家特色菜。( 张家界)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大苋焖豆腐

大苋,别称“大韭菜”,瑶家人把它种在山溪水坑旁,略加草木灰,便生长茂盛,割之再生,一茬又一茬,是山区特别的一种蔬菜。

用料:大苋、水豆腐、盐油、酱等佐料。

制作方法:先将大苋用油爆炒片刻起锅备用,然后煎水豆腐,待豆腐两面煎成焦黄状,即把大苋铺在豆腐面上,加水煮滚,大苋吸入了豆腐的清鲜,豆腐渗入了大苋的香味,芳香清爽。

八.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市 富田桥豆腐

富田桥豆腐

在湘中腹地涟源东南部,有一个叫荷塘的小镇,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湘军的发源地,当年,湘军名将李续宾带领他的团练从这里走向全国,战功赫赫,荷塘因此声名远播。今天,同样是在这里,一种叫富田桥豆腐的土,名扬三湘,在湖南省以及省外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深受好评,成为我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一提起荷塘,人们就会想起这里的富田桥豆腐。然而,富田桥豆腐究竟从何时开始生产?为何人所创?当年是否被湘军带离家乡?均无从考证,只有富田桥曾氏豆腐作坊前那条小路上光滑的青石板,依稀记录着富田桥豆腐的历史。

据曾氏豆腐传人——年近九旬的曾家老奶奶说,他们祖辈一直靠打豆腐营生,她本人也做了几十年。现在她老了,把手艺传给了孙子。如今富田桥豆腐已形成一种产业,全村的豆腐作坊已发展到10多家,其中曾氏游浆豆腐尤为突出,从选材、配料、加工、包装到销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序。

曾氏游浆豆腐店老板告诉我们,豆腐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烹饪原料之一,全国各地广有制作,名产、亦多。在全国诸多名豆腐中,富田桥豆腐与安徽的八公山豆腐、山东的泰安豆腐、陕西的榆林豆腐、江苏的平桥豆腐、浙江的处州豆腐、广东的九龙豆腐、湖北的房县豆腐等,一起跻身全国豆腐名产之列。

有人将豆腐分为南豆腐、北豆腐两大类。富田桥豆腐属南豆腐,又称嫩豆腐,以石膏点制,含水分达90%,色雪白,质细嫩,味甘而鲜,烹调宜拌、炒、烩、氽、烧及作羹等。

富田桥豆腐在具备南方豆腐特质的同时,又有它的独特之处,在制作上采取游浆方法,无需石膏作添加剂,也能形成豆腐,这其实还得益于当地的一口水井,该井之水天然含卤,可替代传统的石膏点浆之功效,所制豆腐清香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极高,为其他豆腐所不及。

富田桥豆腐精选优质大豆,采用当地独有的深井水,经2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具有奇、健、美三大特点:

奇:豆腐加工不放石膏、卤水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堪称绿色食品。健:产品为纯植物蛋白质食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实乃上等保健食品。美:色、香、味俱全,风味别具一格,口感细腻甜润,食之回味无穷,口齿留香,堪称下酒好菜。

80年代,海峡两岸开始通航,有几位涟源籍台胞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宴席上,他们问起了富田桥豆腐,说:“当年用稻草杆系着的富田桥豆腐,常在蓝溪桥一带叫卖,那豆腐真好吃,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种豆腐。”第二天,市侨联工作人员为此特意来到荷塘,接来富田桥打豆腐的曾老师傅,在蓝田制作豆腐,尽管色别一模一样,但那味道总不如富田桥豆腐。曾老师傅究其原因,是与水有关,富田桥的豆腐必须用富田桥的水,才能生产出正宗的富田桥豆腐。

如今,富田桥豆腐越做越大,这些豆腐作坊都加大了资金投入,改进了技术,增添了设施,扩大了规模,提高了产量,并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申请注册了富田桥豆腐专利。

富田桥豆腐已誉满四方。

九.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醋水豆腐

选用优质黄豆,既不用传统的石膏,也不用葡萄糖酸内酯,而用特殊的方法制备豆腐。用该特殊的方法制备豆腐其品质特别细腻,弹性好;且蛋白质含量高。再用科学方法辅以各种佐料,精心加工而成。产品口感极好,食之不忘。( 岳阳)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佘田桥豆腐

佘田桥豆腐

坐落在邵东县境内的蒸水河畔,素以出产水豆腐而闻名遐迩,因水质极佳,做出的豆腐格外洁白细嫩,以味道香甜鲜美而享有盛名。相传清代末年,这里有一“豆腐奶奶”现儿媳相依为命,靠磨豆腐为生。蒸河“龙仙姑”感念他们婆媳情深,使这里的河水变得格外清幽。从此,婆媳俩用河水磨的水豆腐因而嫩嫩的。这种制作鲜嫩水豆腐的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佘田桥豆腐的制作,十分讲究。首先将黄豆去皮,用蒸河水浸泡6~10小时,然后磨豆浆;接着用细纱布过滤,加石膏水上浆,要掌握好比例、温度;最后把豆浆倾入夹中,压制成块。这样制出来的水豆腐清醇而细腻,洁白柔嫩,或煎或煮,加上小葱、辣椒、麻油等佐料,则芳香扑鼻,鲜甜无比。

明代苏平鸽有豆腐诗一首,概括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兑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赡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佘田桥的豆腐,是酒席上的佳肴,深为群众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