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荆门五里草场土特产 荆门特产十大名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荆门五里草场土特产 荆门特产十大名单更新时间:2024-05-13 13:29:53

一.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猪油饼子

【猪油饼子】

用发酵的面揉成团,以猪肠油和葱花拌匀揉入面团,制成圆饼,用鏊锅或烤箱烤黄烤熟。味香软,传统鏊锅鏊制味道更佳。

二.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栗溪土鸡

栗溪土鸡是山区农民在山林中放养的一种地方良种土鸡。

用自产的粮食青菜喂养,在山林中长大,是一种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三.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七里湖萝卜

七里湖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七里湖萝卜生长在钟祥市汉江岸边的旧口镇刘湖村、春光村、郑桥村、百岁村、汉江村、联兴村等31个村。七里湖萝卜表皮白色,光滑,不开裂, 长圆形,形态匀称,圆润,单个长25-30厘米。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多汁,不糠心。七里湖萝卜品质优良,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盛行,明代时已遍及全县,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已形成相当规模,鼎盛时期全镇共种植萝卜10万亩。现在面积稳定在6万亩,常年产量18万吨,产值过亿元。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上海、武汉等省、市, 供不应求。“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赶不上七里湖的萝卜皮。”这顺口溜已在钟祥及周边县市广为流传。同时,七里湖萝卜2011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地域范围

钟祥市旧口镇七里湖萝卜产于钟祥市旧口镇灯塔村、刘湖村、熊桥村、东方红村、农兴村、春光村、郑桥村、三星集村、东风村、窖锋村、潘集村、舒台村、襄江村、百岁村、陆赛村、田浲村、大王庙村、花园村、六井村、向岭村、刘台村、贺杨集村、郑堤村、吕家潭村、罗岭村、永胜村、明星村、陈垸村、温岭村、汉江村、联兴村等31个村。旧口镇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钟祥市城区南45公里处,版图面积30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7′-113°00′,北纬30°42′-31°36′之间。全境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2.5-41.5米。东与京山县的石龙镇接壤、南与天门市的多宝镇相邻,西与沙洋县隔江相望,北与本市柴湖镇、长滩镇交界。七里湖萝卜种植面积达6万亩,平均每年生产优质七里湖萝卜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七里湖萝卜呈长圆形,白色,单个长25-30cm,重750—1000g,形态匀称,圆润,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多汁,不糠心,不开裂;生吃清脆爽口,少辛辣味。 2、内在品质指标:七里湖萝卜品质独特,水份充足,营养丰富,润肺凉心。粗纤维含量小于0.8,水份含量大于90%以上。 3、安全要求:七里湖萝卜执行《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NY/T745-2003)标准。

四.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五里界蒸肉

“五里界蒸肉”的起源:

传说朱元璋带兵攻克武昌,曾用五里界粉蒸肉犒劳将士,众将士连称:“好肉!好肉!”后来,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政权。一次,他来到江夏龙泉山(这里有他的王妃墓)巡察,地方官员用五里界粉蒸肉招待他,因其油而不腻,嫩而香滑,大受朱元璋赞赏,便赐五里界粉蒸为“贡品”,一时间,五里界粉蒸肉声誉极高,以致相传至今。

“五里界粉蒸肉”的制作:

正宗的“五里界粉蒸肉”是非常讲究的,关键在“肉”和“粉”上,其次是蒸的火工。

“肉”,必须是正“五花”。纯肥肉、纯瘦肉是不能用的,否则达不到效果。人们认为粉蒸肉只要“粉”的配料好,蒸出来的肉就好吃,那是错误的。精选好肉,切成片,要对肉进行处理,加上适当的盐、佐料不停地揉拌(很费力的活),见有油汁渗出,让肉在盆中静置2-3小时,然后加粉,蒸。

“粉”的制作,最好是选用早稻米,因为它不粘连,再加上一点糯米,使蒸熟的粉不散。这样,蒸好的肉片表面就没有粘连的稀糊状。至于“粉”中的配料,师傅说要保密。但他仍告诉我:不能把配好的“粉“直接倒入揉拌好的肉中,只能一片片地把肉放到“粉”里滚一下,让肉自然地粘上粉,再在碗里摆放好,就可以蒸了。

“蒸”的时间短了,“肉”吃不动,“蒸”的时间长了,“肉”太烂,又尝不到什么肉味。

五.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京山县国宝桥米

桥米,是传统的名品,早在明嘉年间就被嘉靖皇帝定为贡米,这种米具有颗粒长,感观好,光洁透明,可口不腻,喷香扑鼻,能增加食欲,是宴请宾客的佳品。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奢香玉簪

奢香玉簪原名叫油炸犀牛角,是以瘦猪肉为主料,配白壳辣椒等辅料炸制而成的。因其形似玉簪,里嫩外酥,香辣可口而得名。相传明代时期,沙洋地方官曾以此菜招待过明朝皇帝派来招降的使者。由于当时辣椒刚传入中国不久,栽培和食用尚未普及,这位使者不识辣椒,也不习惯辣味,误认为沙洋人在食物中放进了毒药,企图毒死他,致使谈判中断。所幸聪明的地方官夫人当即向朝廷奏本,说明原委。朝廷查明-后,封夫人为“奢香夫人”。

七.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朝廷桥米

京山县孙桥镇余家沙坡村六组与蒋家大堰村六组之间,有一蒋家大堰,灌溉着附近一条山冲的一百二十多亩稻田,出产的稻谷颗粒园实,米白质重,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较“691”中稻为糍,比“国际稻”见香,能开脾胃,增食欲,营养丰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
据传嘉靖降世时,啼哭不止,老兴王一家惊恐万状,出榜招医。恰好武当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揭榜进府,伏在嘉靖耳边说:“莫愁,莫愁!贫道为你去寻粮食。”嘉靖当即止住了哭声。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关府衙(即今钟祥县城)周围山头田地,皆不如意,最后选定了京山城西的这条山冲,用脚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几十块田。当嘉靖开始吃饭时,果然只吃这山冲产的大米,以后进京当了皇帝,仍一直吃这里的米。这几十块田无论风调雨顺,还是旱涝灾害,总产增不过五石,减不过十石,据说是由于皇宫中添人减人的原因。人们觉得巧,将它取名“巧米”。因产地孙桥与此谐音,被叫成了“桥米”。
桥米的生长,要求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它只能以“阳西早”高杆稻种进行繁衍,任何其它良种繁殖的后代都会发生变异。它还有产地不扩散的特性,哪怕是在桥米之外的一箭之地,经过严格挑选的桥米种子也生长不出桥米。一九七二年,桥米在广州交易会上展览,受到国际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京山县抓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引导当地农民大力推广优质稻的发展种植,其米质与桥米相差无几,朝廷桥米公司选择地理、水土条件好的地域,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了8万亩专用原料基地,基地农户按照公司指定的品种,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使这一专为皇帝贡米的桥米,走进了千普通百姓家。

八.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米茶

米茶是沙洋人喜爱的夏季主食, 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制作也很简单,将大米放在锅里置火中干炒,至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

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微甜不淡,略涩不苦,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佳品,气候愈热,食之愈爽。

在农村,还有吃隔夜米茶的习惯,其味酸甜,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风味,俗称“酸米茶”、“炒米茶”,同时它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食品。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瓦罐蹄花

【瓦罐蹄花】瓦罐菜是用陶器瓦罐烹煮而成。这种陶器炊具最适宜煨炖之类的烹调。沙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瓦罐、砂锅。农忙时,清早下田前将肉食、骨头之类的原料,下到瓦罐里兑好水,盖上盖放置在柴灶门口的灰坑里,围之以余火,待下田回来,喷香扑鼻的“肴头”一取即得。特别是在寒冬腊月,农家利用柴蔸木炭取暖,在火堆周围同时烧上一罐菜,一家人围火团餐,真是“任凭瓦罐咕咕嘎,肉味飘香馋菩萨”,大有天伦之乐的情趣。瓦罐蹄花以猪前蹄为主料,配以调味品,下锅煸炒后,投入装有原料的瓦罐,按特定工艺煨制而成。制作瓦罐菜操作要领是:汤汁适中,菜肴经旺火烧沸后立即转入微火长时间加热,使汤面始终保持微沸状态,对于坚硬、结缔组织多的原料,也能“文火攻坚”,达到成菜效果。

十.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旧口砂梨

旧口砂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旧口是我国著名的砂梨之乡、文化之乡。

旧口的梨文化与汉江的水一样源远流长。

旧口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是钟祥市的南大门,与京山、天门、沙洋毗邻接壤。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土壤肥沃。广袤的江汉大地是砂梨的集中产地。据旧口镇砂梨协会的郑会长介绍,旧口有5万多亩砂梨,年产砂梨近20万吨。砂梨成为旧口农民的主打产业,也是旧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旧口成立砂梨协会,帮助梨农配方施肥,防病治虫,推广科技,推销砂梨,保护梨农利益。

旧口梨生产历史悠久,梨文化更是异彩纷呈。

旧口最早对孩子的梨教育是“融四岁,能让梨。”从小就教育小孩讲礼让,讲孝道。使孩子知道梨子好吃,也要先让别人吃、大人吃。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抓学生的素质教育,旧口学校的教育质量高,旧口高中向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旧口的乡土作家群更是享誉全国。

旧口砂梨

地域范围

钟祥市旧口镇旧口砂梨产于钟祥市旧口镇灯塔村、刘湖村、熊桥村、东方红村、农兴村、春光村、郑桥村、三星集村、东风村、窖锋村、潘集村、温巷村、舒台村、襄江村、百岁村、陆赛村、田浲村、大王庙村、花园村、六井村、向岭村、刘台村、贺杨集村、郑堤村、吕家潭村、罗岭村、永胜村、明星村、陈垸村、温岭村、汉江村、联兴村等32个村。旧口镇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钟祥市城区南45公里处,版图面积30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7′-113°00′,北纬30°42′-31°36′之间。全境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2.5-41.5米。东与京山县的石龙镇接壤、南与天门市的多宝镇相邻,西与沙洋县隔江相望,北与本市柴湖镇、长滩镇交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旧口砂梨果实主要有椭圆形和圆形,果皮为黄绿色、黄褐色和金黄色,色泽均匀一致,表面光滑,圆润,无凹凸感。单果重300-350g,果肉白色,果心较小,有清香味。旧口砂梨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甜。风味独特,无涩感,清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旧口砂梨营养丰富,品质独特,生津解暑,润肺凉心。可溶性总糖含量7.8%以上,水份含量80%以上。 3、安全要求:旧口砂梨执行《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44-2004) 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