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昭通大饼特产 昭通特产大关白糖大饼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昭通大饼特产 昭通特产大关白糖大饼子更新时间:2023-12-18 15:50:18

一.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麻辣串

麻辣串,顾名思义,又麻又辣,且用竹芊串起方便食客进食的美味小吃。

麻辣串,被串起的熟食种类很多:藕片、土豆、豆腐干、海带、黑木耳、牛肉片、鹌鹑蛋......凡是可以串起来的东西绝不会漏过!

逛街累了,顺便走进本土串店,先点串(沾麻辣作料)、付钱、再坐下、享受独特的带有回甜的串串;觉得辣了,还可来一杯绿豆汤,一口喝下,何其畅快!

二. 云南省 昭通 昭通黄牛

昭通黄牛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云南省昭通市全境。

外貌特征:体格偏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以黄、浅黄、草白、黑、红色较多,头大小适中,公牛角短粗,肩峰明显,母牛无肩峰;前躯发育好于后躯,尻部倾斜,四肢粗细中等,飞节稍靠内,尾细长,尾根低。

品种性能:成年公牛体高为111.6厘米,母牛为04.2厘米,阉牛为115.1厘米。体重分别为259.2干克、211.1千克和310千克。平均挽力为96.7千克,最大挽力为311.1千克。眼肌面积为51.3平方厘米,肉质细嫩醇香、无膻味。板皮质地细密坚韧。母牛繁殖率为50%左右,犊车成活率为84.2%。

三.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桃片糕

桃片糕始于唐代,当时,民间喜作糯米糕,渐成风气。安史之乱,诗圣杜甫避居云阳,对糯米糕倍加赞誉,并作诗吟讼。桃片糕遂知名天下,明代中叶,桃片糕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已能生产出洁白如玉的“玉带糕”。清初,桃片糕的生产趋于极盛,出现了以宋、左、魏、彭四家为最具规模的四大作坊。

原料配方:潮州粉1千克,糖砂(又称打砂糖)1.2千克,核桃仁500克,玫瑰糖50克。

1.制砂糖:白砂糖用清水溶解后煮成糖浆,煮至122℃,熄火,搅拌成糖砂。

2.核桃仁用沸水洗清后加入玫瑰糖。

3.糖砂与潮州粉混合过筛后分成四份,其中一份放在长方格模具内作底层,压实,模具的两侧放木板两块,然后放上一份核桃糕粉,压平后取去木板,再铺上其余两份糕粉,压实后盖上白纸。

4.在80℃温度蒸15分钟,脱模的糕坯藏在熟面粉内约1小时,取面切成薄片。质量标准形态:长方片形,四边完整。

四.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黄草

石斛,又名黄草。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在中药学方面,《本草通玄》说“石斛甘可悦噪,咸能润喉,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M《本草纲目拾遗》载:“以石斛代茶,能清胃火,除虚热,生津液,利咽喉。”主要用于肺胃阴伤、虚热口渴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其清咽护嗓作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据中药报介绍,著名播音员宋世雄的保嗓药,即每日饮用石斛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等也常肥用石斛为原料的饮料。现在全国为数不多的产量中,昭通市生产的石斛,因质地优良,尤受市场的欢迎。

昭通市石斛主产于彝良、威信等县。为适应市场需要,除重视这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逐步创造条件,进行人工栽培,发展石斛生产。

五.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酱

    昭通酱是昭通市的乡土产品,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调味佳品。这种酱具有麻辣鲜香的滇、川风味特色。呈棕褐色,鲜润油亮,作为调味品,荤淡皆宜。与荤菜调味,可减基油腻之感;给淡菜作蘸,又具有荤香的感受。因此,不仅是入菜烹调的佐料,且可以小碟上桌,调和口味,增进食欲。    昭通酱是选用上等大豆、辣椒作为主要原料,以花椒、八角、茴香、草果、芝麻、食盐等为辅料,经过多道工序,历时百日方能制作而成。制作时间,一般选在科季的“数九”寒冬,采用昭通市北郊大龙洞的矿泉水精心兑制反复发酵,几露几晒,使之发生生物化学分解,充分地保存氨基酸、还原糖、乳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经过这种加工过程的昭通酱,不但味美可口,老少咸宜,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 昭通)

昭通人走亲访友,一份馈赠乡党的土仪是必不可少的。带的是什么?当然是昭通酱。不明就里的人会担心这份土仪过于菲薄,但真正能让昭通籍的乡友真诚接受、欣喜莫名的还就是这物什。割舍不掉的乡情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昭通酱也确实是一件妙不可言的"尤物"。

昭通酱色棕褐,鲜润油亮,味浓酽,麻辣鲜香又略有回甜味。作为调味品使用,入于荤菜,可淡化其油腻;施之于淡莱,又可获得荤香的感受;单独佐餐,调和口味,增进食欲,余韵悠长。昭通酱的历史渊源已很难追溯。有人认为,昭通居民多为各省迁徒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各自家乡制作酱菜的技术,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配方、工艺;更得昭通独特原材料、气候、水质等条件,才形成了昭通酱这一特有的地方产品。

昭通酱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用料考究,发酵时间长。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豆面。选择上等大豆,用文火焙炒至酥脆,磨成细面,过筛,备用。第二道工序是制作"酱面"。在豆面中加泉水,搅拌均匀,干湿以能将豆面捏成坨为宜。民间制作"酱面",在捏坨时有"紧三把,松三把,不紧不松又三把"的讲究,主要是让捏成坨的酱面均匀、致密。成蛇的"酱面"装入垫有稻草的竹筐内,再以稻草覆盖,存放发酵印天。期间,要定时将竹筐中的面坨作上下左右调整,使面蛇发酵充分、均匀。当面坨中可见黄白色霉衣时,从竹筐中取出,掰成小块,于阳光下晒干,再磨成细面。第三道制作工序俗称"下酱"。

在磨细的"酱面"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辣椒、花椒、八角、茵香、草果、芝麻等调料,混合均匀,装入瓦盆内,再加入泉水,充分搅拌,露天放置。瓦盆只能用尖顶的竹蔑盖苫罩,要防雨,又透气,隔日或3日搅拌一次,置放100天才能成为成品。每年冬季,家家户户晒"酱面"、"下酱",已成为昭通民俗的一部分,成为昭通城乡一种触目照眼的景观。

民间制作昭通酱选料极为考究。大豆、辣椒碱地必须是本地产 的,食盐要用自贡产的井盐,花椒要用"金河椒",水更是非昭通大龙洞的泉水不用。说起来有些玄奥,风味地道、纯正的昭通酱确实只能在昭通生产,这显然与气候、水质等有特殊关系。民国时期,曾有外地商贾聘请昭通师傅去制作昭通酱,基本材料相同,工序工艺也一样,但成品的色、香、味却与昭通当地制作的相去甚远。也有在外地生活的昭通人试验过,将在昭通制成的"酱面"带到外地去完成"下酱"这最后一道工序,所得结果也难以尽如人意。"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社会在发展,昭通酱的制作也很难再坚守传统生产工艺的防线。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适应国内市场变化,"老字号"的昭通市万和酱园厂,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的昭通酱完全符合部颁标准,多次荣获优质产品、名品称号。并发展了多种衍生酱品,较著名的鲜肉酱、油酱、花椒酱、香椿酱、木樨酱、火腿酱等,久贮不变;携带方便,美味可口,盛销不衰。

六.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杨家大饼

杨家大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纯绿色无公害的菜籽油及小麦精粉面为主要原料,具有饼层多,油大饼香,外焦里软,酥脆味特,口感独特。在2007年曾在“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获得河北名吃名点奖。

七.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昭通花椒

昭通花椒

花椒具有浓郁的麻香味,有“调味品之王”的美誉,其经济用途广泛:可作食品香料和香精原料,并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用功效。由于昭通特有的士壤和地理气候特征,出产的花椒有品质好、麻味正、回味久等特点。

八. 云南省 昭通 绥江县 绥江魔芋

绥江魔芋是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的。绥江种植魔芋历史悠久,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一带的农民种植魔芋经验丰富,绥江大部分耕地都适宜种植魔芋。

绥江种植魔芋历史悠久,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一带的农民种植魔芋经验丰富,近年来,大力实施魔芋种植助农增收,全县魔芋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绥江大部分耕地都适宜种植魔芋,“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把魔芋列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2012年县农业局在中城镇铜厂村、板栗乡清水村、关口村,会仪镇三渡村举办了魔芋规范化厢式栽培现场培训会,开展魔芋种芋繁殖,努力提高魔芋单产,并扎实抓好魔芋间套种玉米的规范化厢式栽培示范样板,以示范样板来带动全县魔芋增产增收。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2012年全县种植魔芋20300亩,其中:白魔芋14520亩,花魔芋5780亩,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2012年全县魔芋种植实现产值3600万元。

九.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果脯

昭通市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为了发挥本地区果品的经济优势,1980年以来,先后在昭通、鲁甸、巧家和镇雄等县,建立了一批以生产果脯为重点的食品厂。从北京进果脯制作技术,发展果脯生产。在这些厂中,昭通市食品厂生产规模较大,品种较多。该厂自1983年开始,先后投资170万元,具有年产果脯400吨的生产能力。( 昭通)

十.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凉粉

昭通凉粉

昭通的凉粉和昭通的洋芋一样,也是一种寻常百姓生活中经久不衰的主打食品。豌豆凉粉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煮成糊,冷却后凝固而成。在昭通,从地名上看,大龙洞的凉粉和炎山的热凉粉比较出名;从原料上看,有苞谷凉粉,荞凉粉,豌豆凉粉,豌豆凉粉阵容强大,占领了大部分“凉粉市场”。

把金豌豆用水浸透,淘洗干净后磨成浆熬煮,熬熟后倒入盆中让其冷却凝固,之后将做好的凉粉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形状若漏勺的铁器在凉粉上轻轻一刮,成条状的凉粉顺着铁器上的小窟窿游鱼一般钻出来,抓了装在碗中,放上香油、葱花、芫荽、蒜水、油辣子、自制的酸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粉就做成了:灰绿色的凉粉,白的酸莲花白,绿的葱花、芫荽,红亮亮的油辣子,还有棕褐色的香菇粒,看着就让人心动,用筷子把佐料拌匀,香气扑鼻,豆香浓郁外,还有一个特点是筋骨特好,耐储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