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特产 青团 青团是什么地方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特产 青团 青团是什么地方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2 20:14:02

一. 江苏省 南通 海安 麻虾酱

麻虾又名糠虾,是一种独产于江苏海安李堡地区的一种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麻虾熬酱招待客人,其独特的味道让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叹。南通乡村食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系列麻虾酱,将让您有机会品尝这一美妙绝伦的稀世美味。

麻虾酱是火锅、饭食、面食和大饼的最佳佐料。麻虾酱类型:原味型、淡辣型、淡辣型、麻辣型、咸辣型。

二. 江苏省 苏州 太仓 双凤羊肉面

双凤羊肉面(又称:双凤肥羊大面)为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种之一,以酥、浓、香、肥著称。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个姓孟的师傅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双凤古镇西市梢开了一个面馆。因其重烹肉、善熬汤、精制面,使得“双凤孟家羊肉面”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令名吃。

双凤羊肉面所以在众多的羊肉面中脱颖而出,有其一套秘传:首先是选购山羊品种,店家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以阉割的公羊与刚成年雌羊为上选。第二,讲究宰杀,必反复洗净。第三,锅底置盘去壳新稻草芯草把,以防焦锅;锅之四周满塞白萝卜,以除膻味。第四,宰杀后将肉分档下锅,肉质较老的置下层,肉质嫩者置上层,然后再加佐料,文火焖煮。其面汤用烹羊原汤熬制,要熬得浓而不浊、油而不腻方用之。 其面以手工制之,俗称“跳面”,其特点是面条细、柔、滑、韧,入水便熟,久煮不烂,口感极好。

双凤羊肉面选择的太仓山羊食百草而长,不像猪、鸡、鸭等吃含有激素的添加饲料,因此被誉为“绿色食品”。加之,在品尝双凤羊肉面的同时,还能欣赏、感受“羊文化”的独特内涵,故深受顾客青睐。

三. 江苏省 泰州 兴化 难得米酒

难得米酒

兴化传统——

难得米酒,又名糯米浆酒,历史悠久。1852年县志上即有记载:“甜酒,其味淡,配烧酒乃适口。”1931年兴化县续志载:“实业糟坊,县境内有七十余家均集东北乡镇,酿酒多以米、麦……原料,总名曰土酒,其以糯米酿造者曰浆酒。”兴化米甜酒是选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传统工艺现代技术配制而成,风格独特,久负盛名。具有“香浓纯正、醇香柔和、余味爽净、品味俱上”之独特风味。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留下“家酿亦已熟,呼僮倾盎盆。小妇便为客,红袖对金樽”的佳句。该酒澄黄透明,香浓细腻,甘美柔绵,妇孺皆宜,含多种氨基酸,且具有补血养气、清肺滋肾、保健美容等功效,是喜庆节日馈赠亲友之佳品。

四.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道家菜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素菜又称斋食,所用原料有豆腐、面筋、竹笋、菌类等。荤食原料多用野味、山珍,调料惯用药料,以汁浓味厚见长,具有养生的特点。道家宴席主要有:“三清托荤宴”、“太极宴”、“三五宴”、“四四宴”等。托荤菜有:“阴阳鱼”、“乾坤蛋”、“四方肉”、“太虚丸子”、“黄芪竹荪”、“陈皮鸡”、“胭脂肉”等。

由徐州“太极宴”研制组制作的“托荤太极宴”菜点共有4组28品。第一组:先上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第二组,先上两小件,跟上一汤,后上八大件;第三组:上四道点心;第四组:上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五.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福山鲥鱼

鲥鱼,是苏南长江口一带特有的传统水产佳肴。无论是清蒸、红烧,均鲜美可口。此种名贵鱼类,产地只限于虞澄一带江面,且捕捞季节很短,只在端午前后才能见到,故奇货可居,身价百倍,鲜中又藏着膏肥传说鲥鱼本是西王母瑶池里的仙女,后因触犯天规,被罚入东海,变成鱼,因长得漂亮,被龙三太子收作侍从。有年五月,龙三太子带着鱼去鄱阳湖相亲,路经福山港,冲了张天师的法事,被天师拿下,待午时开刀祭台,后被一姑娘救下,才逃回东海。龙三太子自从得救后,为报答福山姑娘救命之恩,每年五月初,都要派鲥鱼到福山港朝拜谢恩。由于它们能按时来临,人们就把它称为“鲥鱼”
( 常熟)

六. 江苏省 南通 如东 南通文蛤

南通东濒黄海,在13万公顷的滩涂上盛产数百种浅水贝类,尤以送文蛤最为丰富,占中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文蛤雅称“天下第一鲜”,属于腮纲兼蛤纲的海产贝类。明代李时珍云:“还中诸蛤之利有余人者,统称蛤蜊,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宋朝诗人梅尧臣也曾有过“车蝥与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诗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文蛤,便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文蛤,生活在浅海盐度较低的沙滩上,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期在6月至7月,产出的精、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蛤经三周后进入沙底栖息。从幼蛤到长成采捕需二三年。幼蛤由海潮带到十几米深的滩涂地带活动,最适宜的水温为15-25度,以藻类、浮游生物为食,长大后逐渐向潮下带迁移,平时常露出沙面,冬季潜入沙底的约二三十厘米处越冬,但留有气孔可以通气。

文蛤其壳如彩色扇状,其肉鲜嫩无比,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磷、氨基酸、其味鲜而不俗,食而不厌。食用文蛤,能开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热、化痰、利湿、散蛤等功能。色彩斑斓的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装盒,也可制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艺品。

文蛤的食法颇多,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或斩成肉泥,煎成饼。特别是近年来,如东制药厂将其开发成粉剂精品,冠名为“天下第一鲜”,蜚声海内外。

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人们,习惯了现炝现吃,他们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腌制少时,在洗净,佐以烧酒、麻油、酱油、醋、生姜、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可异乡人看后无不瞠目结舌、唯恐避之不及,但来久了,也经不住诱惑,大有“唯有牺牲多戆直”的“英雄气概”。在闭上眼睛吞上几只后,顿觉眼界大开,相见恨晚。海边人还有制文蛤酱的好手艺。把鲜文蛤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在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泌出的香味,使你垂涎三尺,食欲徒增。此酱可馈赠亲友,或作为沿海人在内地工作期间早晚下饭的主菜。难怪沿海人的乡情如此浓烈,从中可窥一斑。

在广阔无垠的南黄海滩上,随着潮水的落去,赶海人有的肩扛着铁刨子,有的手拎着网兜,涌向这一天出一头“金牛”的大海。他们有的用铁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着后退,凭着沙中传出的声感,将一只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网兜里。有的人只用双脚踩文蛤,将海滩上的沙泥踩活后,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后用手一只只地拾进网兜。人们边踩文蛤边说着、。笑着、唱着、充满着诗情画意。改革开放为南黄海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南通人把文蛤打进了国际市场,使其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地“天下第一鲜”。仅以全国著名地文蛤产区如东为例,全县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年出口60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地文蛤生产基地。近年来,南通市旅游部门将滩涂踩文蛤作为专项旅游活动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为国内外独有,融观赏、运动、风味平常于一体,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南黄海上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七. 江苏省 常州 金坛 茅山青峰茶

茅山青峰茶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的。茅山青峰茶叶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绿润,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鲜嫩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完整。

茅山青峰产于江苏金坛茅麓茶场、石马林茶场及茅山东部丘陵山区的扁形炒青绿茶。茅麓茶场前身” 茅麓公司”建于清光绪年间,以生产“旗枪”而驰名。1983年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形似青峰短剑的“茅山青锋”,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整形、摊凉、辉锅、精制而成。

茅山青峰分特级、一级、二级。扁平光滑,挺秀显锋,香气高爽,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主销江苏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及香港,外销日本、新加坡。

1995年金坛被命名为“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茅山茶品种多、质量优,其中“茅山青峰”获国家金奖,“雨花”、“雀舌”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八. 江苏省 南通 通州 南通盆景

南通盆景分为如派盆景和通派盆景.南通盆景的显著特色,是选用尖短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为材料,攀扎成“二弯半”的格局,即主干攀成二弯半,每个弯上有三个主枝,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狮,端庄稳重,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深得人民喜爱。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江苏-鳖

又名甲鱼、团鱼、脚鱼、水鱼、元鱼、山瑞。 产于江苏张家港。 其头略呈三角形,嘴长而突出,鼻孔位于吻前端,眼睛小,脖子长粗大,尾短小,四肢肥壮,颈、尾和四肢均有较强的伸缩力,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体表无角质板,而覆以柔软皮肤;骨板亦不发达,背腹面边缘裹有柔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背面为橄榄绿或棕灰色,有黑斑,腹面黄白色。为卵生,用肺呼吸。喜温怕冷,喜静怕惊,喜洁怕脏,栖息于江、湖、塘、库及较大水体中,白天多在水中生活,晴喜湖岸曝阳,晚间登陆觅食。把小鱼、虾、田螺、蛙及水草等作为它的食物。 鳖肉细嫩鲜美,香醇肥厚,以裙边最可口,适宜经烧、清蒸、清炖及制作罐头。

十.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宝应慈姑

地域范围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平均海拔2.0米。宝应慈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面积6667公顷,总产量10万吨,产值达2.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宝应慈姑球茎近圆球形,顶芽基部缩缢明显,表皮青色带紫,肉色乳白,肉质紧密,入水即沉,熟食鲜美爽口、味苦回甘。宝应慈姑约含碳水化合物>30%、蛋白质5%~6%、脂肪0.4%~0.5%,具有低脂肪,而富含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特点,营养丰富;同时富含秋水仙碱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宝应慈姑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DB32/T657-2004)的标准要求;生产执行《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32/T868-2005)。

五.特定生产方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