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罗汉果是哪里的著名特产 罗汉果哪里出产的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罗汉果是哪里的著名特产 罗汉果哪里出产的最好更新时间:2024-01-14 12:05:18

一. 广西 桂林 永福 永福罗汉果

永福罗汉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福罗汉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西桂林地区永福县是罗汉果的故乡,种植罗汉果已有200多年历史。

罗汉果是一种藤状植物,盛产于桂林市临桂县和桂林地区永福县的山区。是名贵的药材、高级清凉饮料兼调味佳品。成熟的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糖分,味美香甜,既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益肝健脾,降血的作用,又有防治呼吸道感染和抗癌的功效,食用其干果,味美香甜,含丰富的葡萄糖,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益肝、健脾、提神生津的作用,还有降低高血压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此果可作清补汤料机调味品,肉及肉汤力放半个作调味,其味自然鲜甜隽永。

罗汉果茶是罗汉果与优质茶叶加工成的细沫。方便的小包装,温水一冲即可。香气浓郁,鲜甜爽口,生津止渴,清肝润肺,化痰止咳,明月益思,回味无穷。

购买罗汉果时,应该挑选个大形圆,色泽黄褐,摇不响,壳不破、不焦,味甜而不苦者为上品。

广西永福县是正宗的罗汉果发源地和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一套完整成熟的种植加工技术。现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35000多亩,年产果近2亿个,其中70%以上罗汉果都集中在该县龙江乡境内。1995年永福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2000年被桂林市认定为1 号名牌农产品,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永福罗汉果被授予名牌产品称号。永福罗汉果原果及其制品已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罗汉果为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其所含罗汉果甜甙比蔗糖甜300倍,不产生热量,是饮料、糖果行业的名贵原料,是蔗糖的最佳替代品。常饮罗汉果茶,可防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证明,罗汉果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有显著疗效,还是起到防治冠心病、血管硬化、肥胖症的作用。

罗汉果是桂林的经济植物, 为传统中药和出口商品之一, 营养价值高, 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可治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急性扁桃体炎等症, 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用其果泡制的凉茶, 久负盛名。还可作为调味品用于炖品、清汤及制糕点、糖果、饼干。目前, 除干果出口外, 制品尚有冲剂、糖浆、果精、止咳露和浓缩果露等。

中医药学认为,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益寿延年、驻颜悦色及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消渴烦躁诸症。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糖甙,这种糖甙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来辅助治疗糖尿病;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作用;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

久负盛名的“中国罗汉果之乡”永福县是驰名中外的罗汉果之乡,是罗汉果发源地、栽培中心、主产地。其位于广西北部、桂林市西南部,所产的罗汉果品质优、口感好,质量上乘,为果中精品,有“东方神果”之美誉,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亲睐。罗汉果产业已成为永福县重点发展的农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农民增产增收一大主要经济来源。

罗汉果又名汉果、长寿果,是我国独有的名优。素有“东方神果”美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属葫芦科藤本落叶植物,主要利用部位是果实,含有多甜甙物质、丰富的维生素C、硒及多种氨基酸,因具有清肺止咳、益肝健脾、抑制哮喘以及降血压等诸多功效。小小的罗汉果虽然外表不起眼,但研究表明,它竟含有高于蔗糖300倍的甜甙——这种甜甙味纯无糖,具有抗衰老、防肺结核与抗癌等作用,正是罗汉果的“神奇”之源。年产果达8000万个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罗汉果产地。去年在北京农博会上罗汉果又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永福县境内群山环抱,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74.4%,其地理形态和自然资源形成了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为罗汉果栽培最适宜区。永福县罗汉果栽培历史已有数百年,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罗汉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有了大幅增长,特别是2001年开始罗汉果组培苗试验试种成功,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到2005年,全县罗汉果生产规模已达4.07万亩,其中当年新植面积1.4万亩,全年罗汉果总产量达1.57亿个,总产值1.1亿多元,单罗汉果一项全县农民人均产值458元,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是2004年的183.8%、214.5%;当年罗汉果种植区农民人均从罗汉果生产、经营中获纯收入1006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3%。2006年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标准化栽培面积3万多亩。

近年来,罗汉果原产地、中国罗汉果之乡广西永福通过扩大罗汉果种植面积、完善栽培技术、延长产业链、出口海外市场等方式,将罗汉果这种“东方神果”蕴藏的万般“甜蜜”不断地挖掘和播洒出来。

种植罗汉果已约有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产量大约2.5亿个,而全国的罗汉果产量大约是4亿个,永福县还不断优化罗汉果的培育技术、提高其品质。2004年永福县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罗汉果组培苗炼苗基地,年育苗达200万株,永福县农科部门还建立罗汉果品比实验基地,大力实施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质检总局批准对永福罗汉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审定的国家标准对永福罗汉果的定义、保护范围、质量要求、检验规则等进行了严格规定。永福县农业局党组书记蒋纪森说,有了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的技术规范,罗汉果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种植一亩罗汉果的纯收入就有3000多元。由于气候相对较好,永福罗汉果丰收产量达1.8亿个以上。

近几年来,为充分发挥永福县区域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罗汉果这一支柱产业,永福县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壮大罗汉果产业。特别是今年,重点从罗汉果市场监管和品质提升方面下功夫,由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召开了永福县罗汉果种苗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永福罗汉果品质提升研讨会、永福县执行罗汉果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骨干培训会等系列会议,安排布置有关罗汉果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问题,进一步规范了罗汉果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了永福罗汉果的品质。目前,罗汉果的收购价有了明显提高。

二.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三.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罗汉竹笋

罗汉竹(筇竹)为竹中精品,是四川省雷波县独特竹种。罗汉竹笋主产于县境内的世界大熊猫最南端栖息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麻咪泽和全国第三大高山深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马湖的水系,面积达到16.5万亩,年产量10000吨左右,是一种天然、绿色的珍稀食品。

罗汉竹笋肉壁厚、空心小,鲜嫩可口,清香脆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钙、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其营养价值相当丰富,被誉为“疏中熊掌”。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常食具有减肥健美、延年益寿、助消化、清热健脾、利肚胆等功效,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被称为“素食之王”。

罗汉竹笋尤以晓山春罗汉竹笋最为有名。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五. 上海市 嘉定区 罗汉菜

罗汉菜

做法:莲子和红枣都要先开水中焯熟。

1.先把泡好的木耳、冬菇、黄花菜用凉水清洗干净,控干水分。黄花菜用刀改成3.3厘米长的段。莲子、红枣、胡萝卜依次放开水中焯熟,控干水分。

2、锅放在旺火上,倒油,八成热,除黄瓜、胡萝卜、红枣之外剩余的原料全部入锅煸炒,放白糖、料酒、鸡汤等,鸡汤稍微多加一些这样花姑、黄花菜才进味,炒拌均匀后下稍微焖锅4、5分钟,汤汁也见滚,然后放胡萝卜片,放点盐,搅拌,用湿淀粉勾芡,浇上麻油,放上黄瓜片然后在颠簸几下就,出锅装盘。

六.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七.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临桂罗汉果

临桂县罗汉果主要产于茶洞乡,目前其它几个乡也开始种植。该果性凉味甘,清肺润肠,主治痰火、咳嗽、百日咳,对急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有很好疗效。既可提神生津,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常饮罗汉果对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坏血病及许多老年病作用显著。

临桂罗汉果为临桂特色农产品,也属广西特色农产品,已有100多年种植历史。2005年最多种植面积达4万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多亩,年总收入超过1亿多元,是群众增收的主要中药材之一。临桂罗汉果在2005年2月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2006年获得“广西无公害中药材示范基地县”,并且获得“全国罗汉果之乡”称号。

临桂县罗汉果的主产乡镇包括茶洞乡、黄沙乡、宛田乡、中庸乡、五通镇、两江镇、临桂镇7个乡镇。罗汉果主要栽培品种以青皮果为主,以组培苗为主,插扦苗为辅,果实为圆形,每100g鲜果含维生素C339.68mg,蛋白质含量9.68%,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糖含量为26.76%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为13.55%、10.20%,其甜度达蔗糖的250—340倍,种仁含油量41.07%,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的20.0%和52.3%,成熟果实中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含16种人体必须元素。

罗汉果功效:罗汉果作为药材在我县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光绪31年(1905年)重刊《临桂县志》卷八物产中,明确了它的药效:“罗汉果大如柿,椭圆中空,味甜性凉,治痨嗽”。现代的《岭南采药录》、《广西中药志》等中医药书籍均对其功用主治有所记述:其味甘性凉,无毒,有润肺止咳、凉血、润肠通便、降压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等功效。罗汉果既可药用,也可作饮料。罗汉果富含单糖不含双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糖尿病及肥胖者皆可饮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罗汉果甜甙代替蔗糖,出口量逐年增加。

罗汉果在国外被誉为“东方神果”,品种资源弥足珍贵。桂林市吉福斯等较大的加工企业。其中莱茵公司落户在临桂,全县有多家干果加工厂,3个罗汉果专业合作社,全县罗汉果年产值1.2亿元。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九.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十.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