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特产 在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特产 在哪买更新时间:2024-01-21 13:06:09

一. 上海市 嘉定区 三鲜豌豆

三鲜豌豆

原料:

豌豆150克,冬笋、西红柿各50克,蘑菇30克。

辅料:

姜片、葱段、香油各5克,水淀粉15克,盐、味精、汤各适量。

做法:

①豌豆洗净,沥干水分;冬笋、蘑菇洗净切丁;西红柿用开水烫去皮,切丁。

②锅置火上,放油烧至五成热,爆香葱段、姜片,加入汤烧开,放入豌豆、冬笋丁、蘑菇丁、西红柿丁烧开,加盐烧至熟,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Tips:

①西红柿丁不要太早放入锅中,以免因受热时间长而变形并使酸味增加。

②豌豆可以用青豆代替,还可以加入其他的蔬菜,比如胡萝卜、洋葱等。

二. 上海市 崇明 甜芦粟

甜芦粟,俗称甜芦穄,属高梁别种,在崇明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明正德年间纂修的《崇明县志》上已有记载,是崇明的之一。

甜芦粟(4张)崇明甜芦粟的特点

崇明甜芦粟茎青节长,汁多味甜,肉质松脆,食用方便。

崇明甜芦粟品种

其品种有青壳、黄壳、黑穗、红穗和糖穄、高梁穄等近10种。 江口镇的原“七家村”甜芦粟,到梢十三节,松甜可口,闻名遐迩。甜芦粟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份;又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小孩在夏令日食3支甜芦粟,就能不生或少生“热疖”。 近几年来.崇明农民又培育成了一种名为“甘蔗芦穄”的新品种。既有甘蔗枝干粗壮的长处,又有芦粟甜美松脆之特点,堪称岛上一绝。

三.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龙虾片

系以新鲜虾肉、洁白细腻的淀粉为原料。经水调后,呈透明液状,无混浊。经油氽成熟后,膨胀达3-4倍,具天然虾香,入口酥脆、松化、无硬渣、滋味鲜美。制作过程要求精细,从投料、打浆开始,注意浆层均匀,浓稀适度;拌粉和面务求匀透而无块粒;挤压、搓条必须粗细一致,表面光滑,底板平整,不出气孔;蒸煮严格掌握时间、火候,既要熟透,又不能过熟;切片要求表面光洁,厚薄均匀,无刀纹及连刀;烘片注意控制热量,使虾片受热均匀,逐步散发水分,以期片子平直,不开裂或粘连。呈半透明,表面有光泽,可见云纹,并略有虾肉细微颗粒,片形完整,大小厚薄均匀,无搭连片、碎裂片。

四. 上海市 崇明 崇明白扁豆

崇明白扁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俗称洋扁豆,荚扁平呈刀形,每荚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质细腻,色清澈而诱人,是农家普遍种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之一。白扁豆富有营养,味美爽口,是人人喜爱的夏秋家常菜肴。

五. 上海市 长宁区 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主要有四大类:炉瓶、人物、飞禽、走兽。其中以炉瓶最为著名,它造型稳重典雅,纹饰古朴精美,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玉雕行业中独树一帜。上海玉雕炉瓶种类 很多,有炉、瓶、鼎、卣、爵、熏、杯、盒、灯等。造型多种多样:有三脚炉、四脚炉、鹤炉、凤炉、鹰炉等;也有双鸡尊、双牛尊、双象尊、双羊尊,以及各种链条瓶等。

上海玉雕不仅制作小件装饰品和中件陈列品,而且还制作出几件世界罕见的大型玉雕。1962 年,由魏正荣、关盛春两位老艺人主持,制作了重达4000多斤的大型玉雕《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刻画了中国41名登山队员征服世界屋脊的英雄姿态。1979年,上海玉石雕刻厂在工艺师黄德荣主持下,由数十名艺人合作,用一块重7300公斤的大青玉,设计制作 了高2.6,宽1.4米的《万水千山图》。在制作这一巨型玉雕的过程中,艺人们采用圆雕、 深浅浮雕、透雕,以及镂雕结合运用的各种技艺,历时经年,才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玉雕产品。

六. 上海市 奉贤区 上海生煎

简介: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来到上海的人一定要尝一尝生煎馒头。

特点: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酱香浓郁,越吃越香。

原料:面粉、芝麻、葱花、猪肉、肉皮冻等。

做法: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放入油锅中煎熟。

七. 上海市 奉贤区 上海蜜梨

上海蜜梨产自上海奉贤庄行镇的万亩蜜梨种植基地,脆嫩多汁,香甜可口,梨香别致,果肉内含糖量达12%以上,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游离酸、果胶质、蛋白质、脂肪和钙、镁、磷、铁等营养成分。



2003年12月16日通过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获得其标志使用证书和使用权。收获期为每年的8-10月,是中秋佳品。

八. 上海市 青浦区 银鱼羹

鱼羹为青浦区的名菜,做法:水烧开,先将银鱼用滤网在热心中快速川烫去腥,捞出香菇、红萝卜切丝、将葱、姜以热油爆香,放入香菇丝及红萝卜丝翻炒后,加入高汤煮开,加入银鱼煮开,太白粉调水后加入勾芡,加入盐及白胡椒调味,食用时滴数滴麻油及香菜末即可

九.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擂沙圆

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软糯爽口,携带方便,一直深受游客的欢迎。

十. 上海市 杨浦区 鸡饭煲

小吃原料:鸡半只,姜数片葱三条切短段,蒜茸一茶匙,磨豉一汤匙半,生菜八两糖,老抽,盐八角,桂皮,果皮生粉,水适量。小吃制作:1、鸡洗净抹干水斩块,加老抽半茶匙生粉一茶匙,捞匀泡油;下油二汤匙,爆香姜、蒜茸、磨豉下鸡兜匀。下酒一汤匙,加调味煮滚,慢火焖约十分,勾芡。取起八角,桂皮不要,熄火;2、生菜洗净切段放在煲仔内,把鸡放在生菜上面,放上葱,煲滚;用另一煲煲饭熟后倒入田鸡煲再稍煲片刻,原煲上台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