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潭县特产是什么 湘潭各个镇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潭县特产是什么 湘潭各个镇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06 23:37:39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花桥板栗

花桥板栗原产于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花桥管区,是湖南省主要地方。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据科学实验证实,栗子的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和淀粉高达70.1%,蛋白质7%。此外,还含脂肪、钙、磷、铁、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他命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栗子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含有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健体、益胃平肝等功效。被称为“肾之果”。据《食疗本草》载,“研,和蜜涂面,展皱”。瞧,还有美容作用呢!栗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抗动脉硬化等病的功效。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冰糖湘莲

湘莲出产于湖南湘潭地区。它色白、味香、肉嫩,与建莲并列为全国莲子之首。古时人们一直将莲心作为富有营养的高级滋补食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时,发现二千多年前人们就将莲心作为食品。以湘莲入馔,在明、清以前就较盛行,到近代开始采用冰糖制作。 特点:用冰糖和湖南名产湘莲蒸烧而成。成菜色泽洁白,莲心酥烂,香甜爽口。 工艺:将莲心去皮去心放入碗内,加温水上笼蒸至软烂。炒锅用中火烧热,放清水,下冰糖烧沸,待冰糖完全溶化后离 .

“冰糖湘莲”是湖南甜菜中的名肴。自西汉年间用白莲向汉高祖刘邦进贡,故湘莲又称贡莲,香莲主要产于洞庭湖区一带,湘潭为著名产区,市内以花石、中路铺两地所产最多,质量也最好,有红莲、白莲之分,其中白莲圆滚洁白,粉糯清香,位于全国之首。在挖掘湖南长沙马王堆墓时,发现候就食用过莲子。金代诗人张楫品尝“心清犹带小荷香”的新白莲后,曾发出“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湖湘”的感叹。

此菜在明清以前,就比较盛行,最早称“粮莲心”,不过当时制作较简单,自近代才用冰糖制作,故称“冰糖湘莲。”如今不仅在湖南,而且在全国和海外也有很高声誉。

湘白莲不但风味独佳,而且营养丰富,莲肉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B1等。古时莲子就为高级补品,古典名著《红楼梦》里,记述元春回贾府省亲,贾府在宴请贵妃的宴席上,就有“莲子羹”,当宝玉挨打养伤时,也吃“莲子羹”。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莲子性平,味甘则涩,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精,润肺清心的功效。

此菜汤清,莲白透红,莲子粉糯,清香宜人,白莲浮于清汤之上,宛如珍珠浮于水中,是著名湘菜之一。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乡里腊味

湘潭,湘乡,韶山乡下都有薰制腊菜的习惯.制法一般是冬至后取鲜肉切成条块,用盐腌渍两三天,晾干,以糠壳,瘪谷,木屑,花生壳等烟火薰烤,成腊黄色即成.因以农 历十二月(腊月)薰制的最好,故称冬腊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鲜肉油腻,许多人都喜欢吃,深受消费者欢迎.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湘潭水煮活鱼

湘潭水煮活鱼是湖南省湘潭市的特色美食。湘潭水煮活鱼,经典湘潭家常菜。以鳙鱼为原料的水煮活鱼,鼎盛时期,车队排成长龙,吃饭要抢桌子,由此在湘潭掀起水煮活鱼热,至今不衰,成为桌上常客,几乎所有全国各地大型湘菜馆都有此菜。

湘潭水煮活鱼以鳙鱼为原料,其实以鳙鱼为主的水煮活鱼湖南各地都有,但唯有湘潭的味道得以公认,所以被命名为湘潭水煮活鱼,特点是鲜香辣。湘潭市区一般小饭店水平都还可以,大饭店本人觉得差劲。韶山冲里头都是家庭式的饭店,味道有保证。

湘潭水煮活鱼的做法:

原料:主要是鳙鱼,湘潭本地也叫雄鱼(北方似乎叫胖头鱼、大头鱼),草鱼也可,但肉质不如鳙鱼细嫩。

辅料:

方案一,香葱(切成小段)、尖青(红)辣椒、生姜片、紫苏,主要适用于春末夏初到秋末。因为本地紫苏产于这段时期,不过现在有些大超市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咳咳,这道菜的[菜点]在于紫苏,缺了它可不行

方案二:大蒜(带叶子的那种,北方叫蒜苗)、豆豉、生姜片,口味重可以加四川郫县豆瓣酱,主要适用于冬季。

其他:植物油或猪油皆可。植物油湘潭本地家庭自做常用茶油。酱油、味精。

制作:

1、走油。将宰杀好的鱼,抹少许盐,视鱼大小,倒入至少3两油,烧熟后将鱼放入煎炸。如果锅大,更好,油可多放,家庭一般在鱼煎炸好之后,回收可重复使用(饭店也多用此法,术语叫“走大油”)。煎炸要将鱼肉烧熟为最好。

2、煮。放水,放盐。水量为盖过鱼的整体为宜,加盖大火煮,至鱼汤发白,渐稠,呈牛奶般颜色。水开锅以后,加入切成碎末的辣椒以及姜片,不怕辣的可以早放多放。

盐宜早放,否则难以入味,湘潭本地云:咸鱼淡肉,可适当多放一点。

3、放入辅料,先放紫苏,待其蔫下去将熟的时候,放香葱,其后味精,以及酱油少许调色。半分钟之后即可出锅。

香喷喷又鲜又辣的水煮活鱼就大功告成。

注意事项:本菜强调一个“活”字,饭店都是现宰现煮。鱼汤很好喝,倘若味道不够鲜,或是饭店的鱼本身进了冰箱不新鲜,或是鱼质本身不好。一般来说,鲜的鱼其肉都带淡淡的甜味,但现在有的鱼是用饲料养的,与地道的农村水塘里的鱼有区别。本人认为夏季吃最好,紫苏作配料,香味浓郁。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豆豉辣椒

豆豉辣椒做法:辣椒先用刀压扁切半,蒜切粒。多放一点油热锅,放豆豉炒香就放辣椒,放盐不停的翻,炒辣椒一定要多放盐,味道一定不能淡,不然会觉得辣,直到辣椒软了,放蒜粒,一边炒一边加水,怕干,起锅前放酱油味精,装盘。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蛋卷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提到湘乡的蛋糕席,是湘乡城乡一种较为普遍的宴席,蛋糕则是这种席面上的主菜。蛋糕制作方法是先将斩碎的猪肉7份拌和它粉(红薯淀粉)3份、调以鸡蛋和佐料(胡椒粉、桔饼等)制成原料,在蒸笼里,捂盖烧一把火后,再将蛋汁均匀泼洒在原料上,再捂盖蒸熟,切成块片即成。另一种作法是,将鸡蛋汁充分搅拌,倒入烧烫的锅内,两手端锅,顺势将蛋汁荡匀成薄皮,略加烤焙即成蛋皮;然后,把原料用蛋皮卷成圆筒,放入蒸笼里蒸熟,切成片,即成蛋卷。趁热食用,味极酥软鲜美,在制蛋皮时,略加食品红,便清晰显示蟠龙纹,色、香、味、形俱佳。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青鱼下巴甩水

配料:

青鱼下巴——200克,青蒜丝——0.5克,青鱼甩水——100克,麻油——5克,味精——1.5克,绍酒——15克,葱段——1克,笋片——25克,酱油——30克,姜末——1克,白糖——15克,肉清汤——200克,湿淀粉——10克,熟猪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青鱼甩水放在盘子的中间,两边各放一块鱼下巴,再把笋片放在上面。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再下熟猪油25克,放入葱段爆出香味,随将青鱼尾、下巴、笋片按原样倒入锅里,边煎边晃动炒锅四五秒钟,即烹入料酒,加盖焖下,再放入姜末、酱油、白糖、肉清汤,烧开后,加盖改用小火烧6分钟左右。待鱼下巴呈现青灰色。、鱼眼珠发白凸出时,将炒锅端回旺火猪油 25克,再晃动炒锅,颠翻一下,接着淋入麻油,出锅,按遥样排在盘中,上面撒上青蒜丝即成。

注意:

1.青鱼下巴:即青鱼下颚,包括脸颊部分和眼瞠,这些地方的肉都很肥美。

2.青鱼甩水:是青鱼的尾巴,上面有油有肉,有肥有瘦,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3.用湿淀粉勾芡时,要边淋入湿淀粉边晃动炒锅,,以防汤汁结块。

风味特点:

1.青鱼又名青鲩鱼,乌青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亦具有食的功效。

2.据清代《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治脚气。可鱼会、可脯、可醉。古人所谓有五候鲭即此。其头尾烹食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

3.青鱼下巴甩水是用青鱼头部两面的下巴和尾巴制做的,色泽浓油赤酱,形状美观,两片整块不碎的下巴,扒在几条鱼尾两旁,似活鱼浮水一样,醇厚入味,肉质鲜嫩肥糯,卤汁紧包,受人喜爱。

4.用鱼尾作菜肴,以青鱼为佳。因青鱼尾肉脂丰腴,且含丰富磷质,味极鲜美,故民间有“青鱼尾巴鲢鱼头”之说。

八.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湄潭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特定品质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种茶历史悠,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论述记载,湄潭茶叶品质佳并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

湄潭翠芽产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翠绿,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里含稀有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翠芽地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抄乐镇、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鱼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2″,区域面积1864平方公里。湄潭翠芽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109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茶身扁、平、滑,形式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栗香浓,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具备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翠芽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5-29%,咖啡碱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05-0.1(g/100g),精氨酸0.3-0.5(g/100g)、天冬酰胺2.0-3.0(g/100g)等。 湄潭翠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龙口荸荠

荠,又名马蹄、乌芋、地栗,俗称慈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荸荠各处都有,但湘潭县龙口产的最著名。

那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户几乎家家种植,年产量在20万公斤以上。龙口荸荠颗粒硕大、皮薄、汁多,肉细味甜,外形扁圆、平滑,呈深栗色或枣红色。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质及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胡萝I、素等。它生吃,嚼来满口甜汁;去皮加糖熟食,是筵席上有名的甜菜。荸荠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地上部分性平味苦,能除湿热、利尿;球茎性寒味甘,有解热、健胃、明目、消渴、治黄疸、解除便秘、抑制绿浓杆菌的作用。中医临床常用于早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红眼肿痛等疾病。用荸荠与石膏煎水服,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用它与海蜇头和水煎服,可治阴虚、痰热、高血压等病。民间还有将荸荠捣烂成汁后调活蚯蚓,待其化水后敷治烧伤或烫伤,有一定疗效。

十.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临潭猴头菇

临潭猴头菇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临潭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属菌类植物,形似猴头,故而其名。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叫猴头菌,猴菇菌,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

猴头生产于林间树木之上,主要产于临潭的新城、陇南的康县、武都等地。临潭猴头菇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与假猴头菌的区别)。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褐色或淡棕色。。临潭猴头菇既是食用的美味佳肴,又是治病的良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