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黔南特产腊肠 腊肉腊肠贵州特产 第一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黔南特产腊肠 腊肉腊肠贵州特产 第一名更新时间:2023-12-22 17:40:29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都匀毛尖茶

都匀毛尖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匀毛尖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都匀毛尖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已是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的喜爱,因其形状像鱼钩,曾赐名为"鱼钩茶"。 贵州地处高原,都匀毛尖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都匀毛尖茶独树一帜。

地域范围

贵州省黔南境内以都匀为中心的-福泉独山贵定平塘长顺荔波惠水三都龙里相同气候带范围。

特定品质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文化典故

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都匀毛尖)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这一。”《都匀县志稿》卷十一“祠庙寺观”中记载:“西岳庙,在长秀(今都匀团山一带),旧建,乾隆间毁,知府宋文型重建”。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有《重建西岳庙碑序》。宋文型在碑序中说:“庚子岁(即清乾隆45年,1780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茶园一局,中在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爰是捐俸五十两,命薛允忠督造重修”,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裕国课,下佐工商”。由此可知,早在二百多年前都匀就已经有了官办茶园,而且直接由知府兼理,规模已经不小了,以至关系到“上裕国课,下佐工商”之大事。都匀毛尖茶在清乾隆年间,生产规模颇大,行销各地是无争的事实。

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都匀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青梅酒

荔波县境内的茂兰喀斯特原生森林中,野生着大片大片的青梅树。荔波县以这里丰富的青梅为原料,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独具持色的青梅酒。荔波青梅酒呈浅黄色,果香浓郁,酸甜爽口,是佐餐的上等饮料。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水族水家布

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细,织工精细均匀,染色深透,耐洗不褪色。除平纹布外,他们还能织出“人字纹”、“斜纹”、“花椒纹”和“方格纹”等多种纹样。

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技艺,相传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先将硬纸板镂成各种花鸟及几何图案,然后将模板平铺于白布之上,再刷上特制的黄豆浆,待豆浆干透后即浸入靛液缸中浸染,最后洗净晒干刮去豆浆,即呈现出蓝底或青底白花图案。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的礼品。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惠水县 惠水大米

惠水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惠水素有云贵高原“鱼米之乡”的美誉,而雅水历来是惠水的优质米生产镇。这里远离工业污染,民族风情浓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土保持良好,土壤肥沃,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口感松软清香。长期以来,雅水大米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惠水是贵阳粮食的重要供应地,古有“定番米三日不到,省城即成饥荒”之说。惠水县是中国优质米之乡,中国黑糯米之乡,目前全县优质杂稻种植面积15万亩,红米种植面积2万亩,香米种植面积3万亩,黑糯米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1000吨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15家。 它有云贵高原上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的大米,香味浓郁,口感好,古代为传统贡米,也是当今无公害有机食品,在省内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百姓的喜爱。雅水金丝米是贵州省特色大米,具有独特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鱼包韭菜

鱼包韭菜

聚居在以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中心及其邻近地区的水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喜食糯米食品、喜食鱼、喜吃酸辣、喜喝酒的饮食特点。其中鱼则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过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备佳肴。而用独特方法烹制的“鱼包韭菜”则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内涵。

烹制“鱼包韭菜”是选用鲜活的1—2斤重的鲤鱼或草鱼,去鳞、去鳃后,沿背部剖开,但腹部相连,除去内杂后清洗干净,酒上醇香的九阡酒,拌上荤葱、大蒜、生姜、糟辣,加上少量食盐,然后再将洗净的宽叶韭菜、广菜充填在鱼腹内,将两半鱼合拢,用糯米稻草扎牢,放入大锅内清炖或大甑子中清蒸,约几个小时后取出即成。

“鱼包韭菜”味道酸辣鲜美,鱼肉细腻柔嫩,鱼骨酥脆清香,烂而不糜,香而不浊,即使在大热天搁置三五日也不会变味。

关于“鱼包韭菜”水族群众有这样优美动人的传说:水族的祖先原来是居住在江河湖海边上,一日三餐由鱼虾,后来由于洪水成灾和战乱,疾病像阴云一样笼罩着水乡大地,他们-向黔桂边界迁徙。临走前先祖们采集了九中草药和鱼一起制成了一种能治各种疾病的良药并作为路上的食品。后来他们定居在云贵高原南坡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随着岁月的流逝,水族人民用九种草药和鱼制成能治各种疾病的药方失传了。水族人民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就用韭菜代替失传的九种草药,制成了佳肴“鱼包韭菜”来祭祖、待客,并一直相传至今。

端午食水族人民最隆重而盛大的年节。每年水历十二月(即阴历的八月)至次年的二月上旬(即阴历的十月上旬)水乡各地秋收过后,每逢亥日各地区水族同胞分批“过端”。在戌日的晚上和亥日的早上,每家每户都要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祖活动。“过端”祭祖时“鱼包韭菜”是必备的供品,所以水族人民有“无鱼不成年”的习俗。但在“过端”祭祖时是要忌荤的,但忌荤不忌鱼虾。水族人民这种“忌荤不忌鱼”的习俗在其他民族中是很少见的。

“鱼包韭菜”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因为韭菜是水族人民用来治疗外伤的常用药物之一。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九阡、水龙等地、水族群众就常用韭菜配上其他药物治疗骨折、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有的用细叶韭菜和螃蟹一起捣烂取汁涂患处,来治疗生漆过敏。有的用野生韭菜切碎蒸鸡蛋,用来驱除蛔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生则辛而散血”。看来用韭菜治疗外伤诸症是有一定道理的。韭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矿物质钙、磷、铁以及大量的纤维素,能调节和营养、刺激肠胃、增进食欲,加上鱼本身的营养价值,所以“鱼包韭菜”当然有保健、食疗的作用。

“鱼包韭菜”包涵着丰富的水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又有着独特的烹制工艺、特殊的风味和食疗功能,因此,说“鱼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式当之无愧的。

欢迎你到黔南来,尝一尝水族的第一名菜“鱼包韭菜”。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龙里县 龙里刺梨干

龙里刺梨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里刺梨干是贵州黔南州龙里县的。

龙里刺梨干

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醒狮镇和洗马镇共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龙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龙里刺梨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龙府呈〔2015〕64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龙里刺梨干》(草案)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盘江狗肉

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

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快。

日本《读卖新闻》曾有盘江狗肉一条街的报道,使盘江名闻遐迩,誉满天涯。在1990年11月3日的《参考消息》上曾转载了日本《每日新闻》中一篇由日本记者金子秀敏发表的题为《狗肉馆子一条街、冬来生意更兴隆》的报道,该报道介绍了金子秀敏在贵州盘江镇的见闻。多家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法国《环球日报》、《中华美食》等也竞相报道,使盘江狗肉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名街名食。

盘江狗肉历史悠久。1982年,有一从关岭县花江来盘江入赘的刘老四杀狗开业,食客众多,生意兴隆。接着罗姓、何姓、申姓、刘姓、张姓等数十家都相继开起狗肉店。盘江狗肉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当时局限,狗肉作为滋补,对身体虚弱、肾亏泛力、病后恢复、小儿尿床等有药理作用,没有形成市场化。随着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到1966年,军工厂矿落户盘江后,拉动了盘江狗肉的发展。七十年代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盘江狗肉逐渐形成产业化,又地处湘黔主干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生意十分红火。八十年代,盘江狗肉已名扬国内外,盘江街上一百多户人家,狗肉店已发展到50来户。后因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对盘江狗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到目前,盘江有狗肉餐馆29家,能一次性接待客人5300余人。这些店家一方面注重花江狗肉烹饪的特点,另一方面进行新的创造。过去杀狗要烧毛,让其皮开肉绽,焦黑难看。现在是用沸水浸烫后扯去皮毛,洗刮干净,煮熟后再涂上菜油,使狗肉白嫩,冒出水珠,油光发亮;加之盘江生意人在佐料方面有新的配制,如在砂仁、木姜的基础上,再添上白扣、草果、山奈等佐料。所以色香味俱佳,省内外来往人氏多以在盘江吃上一餐狗肉为期待。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酸宴

要吃酸到独山,独山酸宴美名传.”酸宴为独山的一大特色。独山“三酸”享誉全国(“三酸”即为盐酸、臭酸、虾酸)。其中以盐酸最负盛名,远销海外。

盐酸即盐酸菜,在民间通称“坛酸”,以青菜为主要原料,加以糯米甜酒、辣椒、冰糖、食盐、采用布依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鲜美,脆嫩可口。具有酸、甜、咸、辣的风味。内含多种维生素,有开胃、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既是休闲、盛宴时的绿色食品,又是馈赠亲友的健康礼品。

臭酸,以金凤花为主料,经窖藏后取其汁水,配以糯米甜酒、木姜籽、金银花等物坛酿而成。食用时需经油料煸炒,烩同肉类、豆腐类、蔬菜类等一同煸炒。做时“香”飘十里,吃时汁浓味香。具开胃、增进食欲等功效。

虾酸,与臭酸的制作工序大径相同,以虾仁为主料,味道香浓,口感鲜香。其中以虾酸牛肉和虾酸肥肠最为出名。

独山酸宴,精心设计,着力打造。集“三酸”为一身,为您献上一桌回味悠长的正宗酸宴。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烤猪

荔波当地的美食丰富多彩,烤猪是荔波一带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

荔波的烤猪是精选本地饲养的7.5公斤左右的农家健康猪仔(宰杀、去毛、剔骨、除内杂),整头猪入缸,加花椒、八角、山奈、草果等二十多种佐料。放在燃烧的木炭火上翻烤,使其均匀地受热。这样的烧烤过程其实蛮辛苦的,因为要一边往乳猪身上刷油,一边转动它,这样才能保证出炉之后的乳猪色泽艳丽。整个烤制过程约1小时左右。烤猪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食而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