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特产 广元的特产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特产 广元的特产简介更新时间:2023-12-25 08:15:56

一.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魔芋

青川魔芋是青川县传统,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青川县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无论是土地资源、生态气候条件,都十分有利于魔芋产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川县委、县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青川魔芋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加大投入人力度,狠抓魔芋种植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开发,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坚持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套班子”的要求,积极抓好青川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相关部门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青川魔芋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动提升态势。截至目前,全县37个乡镇种植青川魔芋8万余亩,年产商品魔芋2万余吨,实现产值上亿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苍溪丹参

苍溪丹参是苍溪县传统中药材产品,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苍溪丹参具有品质优良、药物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苍溪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种植大县,近年来,苍溪县将苍溪丹参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专用肥料,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使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群众抗风险能力。同时把资金投入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坚持“业主为主、群众为辅”,不断拓宽筹集渠道,促进全县丹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壮大苍溪丹参产业,苍溪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业主投资1000万元,租赁土地15亩,新建丹参初加工厂3个,实现了中药材就地加工,劳动力就地转移,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县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及休闲观光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三. 四川省 广元市 朝天区 麻辣田螺

主料:

福寿螺。

调料:

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田螺还有镇静神经的作用,感到精神紧张时,田螺是理想的食品。

制作过程:

(1)首先,麻辣诱惑中心厨房收到田螺后要先挑出小田螺和死田螺,用清水洗两次再入池子中喂清水24小时,然后将田螺入滚水中汆去盖,去盖后的田螺还要再清洗3次,最后还要漂水5小时,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彻底去除田螺的土腥味,保证田螺的品质。

(2)漂洗过的田螺先要放到锅中煮熟,而后装入贮藏箱后用保鲜膜密封,采用低温保鲜的方法在-1~4度冻结点以上的环境中贮藏,从而既可保证在生产和贮运过程中不会被污染,又可保持田螺肉质新鲜,口感脆嫩。

(3)煮熟的田螺运到各店后即可进行烹饪,先在锅中加入豆瓣酱、花椒、辣椒、糖、醋等调料炒出香味,再放入田螺煸炒,最后用小火闷煮,使其入味,从而将其麻辣鲜香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曾家山甘蓝

曾家山甘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家山甘蓝是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曾家山甘蓝色泽蓝绿,叶球紧实,叶片肉厚,口感清脆,略带甜味。曾家山甘蓝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曾家山地处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山区,辖六乡一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蔬菜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追溯蔬菜产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十年磨一剑,如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高寒山区蔬菜产业发展之路。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曾家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实现总产量45万吨,人均蔬菜收入达55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曾家山已成为川陕甘渝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基地,成为川北最大的“菜篮子”,朝天曾家山甘蓝成为曾家山蔬菜主要产品。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曾家山甘蓝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平溪乡、临溪乡、中子镇尧坪村、小安乡余垭村、白泉村、全胜村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曾家山甘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95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6-2012《曾家山甘蓝》

五.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羊木香菇

羊木香菇是朝天区羊木镇特色产业。羊木香菇是90年代引进浙江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朝天区羊木镇瓦字、白云、源溪、文笔等村。羊木香菇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质无农药栽培,全程质量监控,菇体丰满,菇质密实,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堪称“菇中珍品”朝天区羊木镇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多种类农作物生长,是香菇生产的黄金地带。目前,朝天区羊木镇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出口基地1个,产销一条龙格局初具规模。正着力打造川北地区香菇出口基地,2012年,年产羊木香菇5800万袋。羊木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六.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金凤柑橘

金凤柑橘产于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处于县城北部陵江镇辖区,距县城约5、6公里,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20多亩,集中连片面积达到380多亩,年产柑橘近1000吨,柑橘品种优良,香甜可口,畅销全国。

据悉,苍溪县陵江镇全镇种植柑桔近5000亩(主要品种以脐橙椪柑柚类等为主),年产量达6000余吨产值1500万元以上,尤其以笋子沟村为代表的柑桔产业基地年产果300万斤以上,成为全村果农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

七.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木门茶叶

木门名茶产于川北明珠广元市旺苍县与国家级名胜风景区“米仓山”山水相连,地处海拔800-1500m之间,长年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土壤有机含量丰富。木门茶厂是茶树种植、栽培、加工、生产、销售的专业实体。以通过国家无公害茶园基地8000亩,已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称号。木门名茶产自米仓山南岭,红色革命根据地旺苍木门镇,公司在深入研究米仓山鲜叶特性基础上,充分吸取了中国十大名茶制作精髓,并结合现代工程先进技术,成功开发了“木门翠竹”。“木门灵芽”。“木门神韵”等十余个品系,满足了不同饮茶者之需要,深受好评!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旺苍县木门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树种植.加工.销售和茶文化推广的专业实体.拥有独自开发的高标准高山生态无公害茶园基地20000亩.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产品认证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称号.获四川省质量信誉A级企业.旺苍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诚信经营、质量第一、货真价实、共谋双蠃!欢迎您的光临指导!并期望与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电话:86-839-5550698

八.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王家贡米

王家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家贡米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镇是广元粮仓之一,彼时,王家大米已经名声大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王家大米之所以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王家镇地处大南山南端,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再加上辖区内田地土壤多为粘性很强的黄泥土,具有很好的蓄水保水能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王家大米。

王家大米又被称为贡米,这“贡米”的称谓又从何而来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泻在地板上,小屋内明暗交错。63岁的谭俊元老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向记者讲诉他所知道的贡米由来。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王家大米的好口感在民间广为称赞,被地方1作为地方土向皇室进贡。看起来晶莹饱满、吃起来清香糯实的王家大米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一度被列为御用贡米,王家贡米也因此而得名。又因王家坝(今王家镇)地处旺苍、苍溪、广元三县交界地,人客量大,贸易往来频繁,是当时的货品交易集散中心,王家贡米更是名噪一时。

“当时有首歌,‘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阳平关’到现在都还传唱呢!”歌谣中的金帽山跨越如今的文村、磨滩、王家、晋贤乡(镇),直至广元市南山脚下的接官亭(现已拆除)处,其中又以王家镇所涉范围最广,在王家镇辖区内约绵延两千多米,即现在该镇金星村5组所处地域。

“小时候,大人在家中用王家大米熬稀饭,还没进屋我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谭俊元沉浸在幼时的回忆里无限感慨,“我就生在金星村,是土生土长的王家人。吃了一辈子的王家大米,其他的米还真吃不惯!”

改革开放以来,广元市市区大小米店纷纷打出王家大米的招牌,以吸引顾客卖出好价钱。时至今日,王家大米被

视为馈赠佳品,逢年过节有很多外地人订购来送给亲朋好友。

王家贡米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昭府函〔2014〕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1/T12—2015《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灵芝

利州自古盛产灵芝.利州地处位于川陕甘三省交汇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历史上利州就产灵芝。境内野生灵芝分布较广,海拔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在阴暗潮湿的阔叶林里,枯树腐枝和伐桩周围都可见野生灵芝生长,药农一直把野生灵芝的采集作为挖采中药材的一个重要品种。

利州灵芝人工栽培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2月,县科委农科所引进灵芝栽培技术,并在利州区白朝乡、荣山镇开展灵芝栽培试验,两地共有41户参加,种植灵芝12亩,灵芝夏季出菇,长势良好,产品全部售出,小范围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5月,外地公司与利州食用菌种厂合作,采取赊销灵芝菌种的办法在白朝乡开展灵芝短段木栽培生产,并获得大丰收,其中有一姓王的农户当年灵芝子实体收入5000元,灵芝孢子粉收入25000元,在利州区农民中引起轰动,从此,灵芝生产在利州区迅速推广。1995年,白朝乡灵芝栽培农户超过100户,产量达10余吨,广州、江苏、福建等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利州灵芝在全国开始小有名气。1996年,利州灵芝栽培区域从白朝扩大到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镇、三堆镇等乡镇,灵芝产量105吨,孢子粉14吨,产值680万元,其中白朝乡灵芝产值为360万元,是利州灵芝总产量的48%左右。1997年,全区增加了几个乡镇栽培灵芝,灵芝产量510吨,总产值1650万元。1998年,白朝乡灵芝达到高峰期,年产灵芝620余吨,产值2800万元,全乡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400元,四川省内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白朝乡成为“全省灵芝第一乡”。2003年,全区灵芝总产量1250吨,其中孢子粉300吨,总产值达6000万元。之后利州区调整灵芝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持续发展的原则,年规模控制在550万棒,产量550吨左右,仍是四川省最大的段木灵芝生产基地之一。由于利州灵芝发展较早,在全国有很高知名度,年利州灵芝交易量达千吨。

十.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酸菜

酸菜

酸菜是剑阁人传统饮食习惯。不论城乡,不分老小,即便生活改善了,也都喜吃酸菜。许多人几天不吃酸菜,就感食欲不佳。建国前,酸菜是农村家家必备,有“米缸缸,面缸缸,不如一个菜缸缸”之说。建国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仍用酸菜佐饭,因之集市上仍有酸菜出售。酸菜分活酸菜、干酸菜两种。活酸菜用佳菜或白菜、萝卜菜、嫩油菜苗等,洗净切碎,煮至八九成熟,捞置缸内压紧,盖覆一层老酸菜,密闭至第二天颜色变黄可食用。酸菜在缸里搁放时间长了(半月或一月),菜酸水吊流成滑丝。干酸菜即是菜糟酸后,取出晒干即成,食时用热水侵泡后下锅。酸菜的食用方法很多,有稀饭中和酸菜叫酸菜稀饭,类似这种食法的有酸菜干饭、酸菜面条、酸菜“搅团”(以玉米面搅成糊状拌酸菜吃)、酸菜汤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