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西乡野土特产正在直播 湘西赶集土特产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西乡野土特产正在直播 湘西赶集土特产直播更新时间:2024-01-18 22:55:01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乾州板鸭

吉首著名传统.早在清代就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凡到乾州的游客,都喜买几只品尝或馈赠亲友。乾州板鸭制作精良。精制好的乾州板鸭呈琵琶形,色泽金黄,油光发亮,肉质细,味香可口。乾州板鸭烹调时,先用冷水洗涤,切成小块不加任何佐料,入锅蒸熟,待肌肉离骨时即可食用,味美甜,为上等佳肴。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吉首醋萝卜

吉首醋萝卜不是用醋泡的萝卜,而是用一种特制的酸水泡的红萝卜。这种酸水是独家秘方,不能随便给人讲的;所以,在整个湘西地区,可能就几家的醋萝卜是很美味的。这个萝卜必须是红萝卜。萝卜切成薄块,放在酸水里一晚,第二天就可以吃了。不能泡太久,要不就不好吃了。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油辣椒了。一般外地辣椒是用机器打成粉。可是吉首的辣椒是人工地用石臼慢慢捶成粉末;在用烧开的油淋,在加进一些调料。嗯……超美味。两种东西加在一起,那才叫美味。现在吉首人已经开始用酸水泡其他的水果或蔬菜了。以前吃了次泡的苹果,很美味。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丈毛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丈毛尖产于武陵山脉中腹古丈县境内,县内森林密布,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土壤有机质丰富,富含磷硒;无污染,生产环境得天独厚,奠定了古丈名茶无可比拟的品质基础。

在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古丈毛尖茶品的独特品质在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古丈已列入全国名产茶区,唐代溪州即以芽茶入贡,后列为轻清室皇家贡品。古丈毛尖采制精细,条萦紧结,或弯而似鱼钩,或直而如标枪,以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回味棉甜悠长、香高持久,耐冲泡等显著内质特点而久负盛名。 1929 年古丈毛尖获法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奖, 1957 年外经贸部送展莱比锡国际展览会,当年实现小批量出口西德; 1982 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第一名,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1983 年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被列为优质出口产品;1988 年获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9 年获 99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 “ 名牌产品 ” 称号,被评为 “ 湖南名牌产品 ” 、“99 湖南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和 99 湖南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 ” 。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永顺红柿

永顺红柿

永顺地方,主要品种有大磨盘柿、莲花柿、水柿、水晶柿等。形状有卵圆、扁球等。色泽有橙黄、鲜黄、朱红等。萼呈墨绿色缩存。5-6月开花,花黄白色,素雅美观。果熟期为9-10月金秋季节。红柿个体大,肉质肥厚,浆多味甜,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用以酿酒、制柿饼及提取柿霜。青果可制柿漆。脱涩后可以生吃。有降血压、解酒、治胃病等功效。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桐叶粑粑

用糯米加籼米打成粉末,拌香蒿加适量清水做成一个个圆圆的粑粑,内包红豆沙糖或黄豆粉,也可包酸辣椒豆腐丁或盐菜腊肉丁。外用洗净的桐树叶包好蒸熟。趁热吃,又糯又香,味道香美。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洗溪豆腐

漫步在湖南省泸溪县洗溪镇1公里长的后街,“叽勾叽勾”的磨浆声不绝于耳,清新的豆浆香气扑面而来,家家户户敞开着大门,选豆的选豆、磨浆的磨浆。“洗溪豆腐来喽!”韵味十足的湘西土话带着豆腐香响透一条街。

“洗溪豆腐”因水质特别和手工制作而闻名。豆腐口感细腻、滑爽、柔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当地老人介绍,洗溪豆腐有1000多年历史。千年的积淀让“洗溪豆腐”不仅口味独特,更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长期热销长沙、株洲等城市,一到春节更成了市民的抢手货。

高水有好水,好水磨出好豆腐。泸溪县因势利导,把“洗溪豆腐”作为一大品牌来保护和开发,完成了“洗溪豆腐”品牌注册商标、QS认证和生产许可证以及卫生许可证等申报工作。洗溪镇1张峰说:“挖掘传统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是我镇做大做强做优‘洗溪豆腐’这一绿色产业的目标,也是我们呼应国家‘武陵山片区开发’的富民工程。”

说起历史,那得溯源到北宋,迄今为止洗溪豆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白嫩滑爽,耐煎耐煮的特点早就名声在外。洗溪豆腐嫩,嫩到入口即化,但洗溪豆腐又绝不会因为嫩而不成型,依然是豆香浓郁,可煎、可炒、可焖、可煮。洗溪人做豆腐,使豆浆凝固的添加剂也是沿用了传统的石膏,所以洗溪豆腐的嫩也绝不是因为添了化学制剂的结果。洗溪人做豆腐的黄豆,是当地土产的青皮黄豆,虽然颗粒小产量不高却格外香,而且营养丰富,做成豆腐后的口感自然也就一流了。不过,我还是以为真正使得洗溪豆腐有别于其他豆腐的最大因素就是洗溪的水好,这水还不是峒河的水,想那峒河弯弯曲曲的绕了好几个县,也不至于到了洗溪水质才最好。

说起水,就不得不先说说从湘西州政府所在地吉首市,到洗溪镇的所辖县泸溪这一路的地名,河溪、潭溪、洗溪、武溪……你瞧瞧,这么多的溪,溪水潺潺,整个就是被水包围了的山区。这个叫做洗溪的小镇,更是处处有溪,走不了多远就有一条叮叮咚咚的溪水从山涧流来,似一条白蛇,蜿蜒曲折地投入峒河的怀抱。

洗溪豆腐多来自家庭作坊,做豆腐的人被称之为豆腐客。豆腐客做豆腐的水要么引自大大小小的溪流,要么是自家门前打的那一口深,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水,饱含矿物质却纯净的没有任何污染,所以洗溪豆腐才最接近自然,有着高山流水般的迷人。

洗溪的豆腐客们每天早早就起身磨豆浆、煮豆浆、下石膏、装箱、压石,然后再把做好的豆腐一箱箱的挑到街上叫卖。蒸腾在峒河上空的那层薄雾,就是被豆腐客的叫卖声撕开的。豆腐客的担子很精简,他们一头挑豆腐脑一头挑豆腐,拖着韵味的嗓音喊一声“豆腐~~”然后不紧不慢地从小镇居民的家门口经过。这时候,只要你轻轻叫一句,豆腐客,那豆腐客就会停了脚步,放下担子,等着把一块白嫩嫩的豆腐递到你的手上。有时候,就因为你一叫,左右邻居们也都鱼贯而出,买的买豆腐,买的买豆腐脑,豆腐客便在一阵短时间的忙碌后,担子轻了一半。

临近中午,倘若豆腐客的豆腐还没卖完,他们也不操心,家里的婆娘能干着呢,那些没卖完的豆腐被她们整整齐齐的摆在筛子里,然后再架高,下面烧柴火和茶枯饼,经过一两夜的熏制,白白的水豆腐就变成了黄黄的腊豆腐,吃起来更加有韧性、有嚼头,切片切丝都不会碎,而且储存方便,也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峒河河畔,天桥山脚下,洗溪的地理位置也注定了这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2012年,湘西州泸溪辛女食品有限公司在获得国家正式生产许可证,注册了“洗溪豆腐”商标品牌后,正式规模化生产“洗溪豆腐”, 走向市场的洗溪豆腐也以其良好的口碑,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我也相信,这个叫洗溪的小镇也会因为洗溪豆腐,而 像芙蓉镇因为有了刘晓庆米豆腐那样名扬天下。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苗家腊肉

据《易经-噬嗑篇释文》:“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证明腊肉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南土家、苗家腊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为延长猪肉保质期而独创的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其特点是: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红艳喜人、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湘菜里面就有冬笋炒腊肉、苦瓜炒腊肉、腊味合蒸(腊肉、腊鱼、腊鸡)、白椒炒腊肉等。

古时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杜甫有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本草纲目》称腊前三雪,能杀虫蝗,适合来年菜麦的生长。正因为季节适宜,自古至今湘西人便有熏制腊肉的习俗。湘西多山,植被丰厚,盛产木材,腊肉是有柴火熏制出来的,其味香醇。而我国有些地方熏制腊肉多用谷糠、花生壳、锯木灰等,这样熏出来的腊肉外表好看,呈金黄色,但吃味远不如湘西腊肉。

湘西人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腊月间,人们将自家喂养的猪宰杀,大部分用来制作腊肉。人们先将肉切成条条块块,重的有四五斤,轻的也有一两斤。然后将肉抹上盐,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让盐渗透到肉的各个部位,一般要腌五至七天,而后再将肉取出,挂在通风处,将水滴干,使肉收缩,这样便可以熏烤了。腊月间,湘西农家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而肉则挂在火坑上面,也有挂在灶上面,一边烧柴取暖做饭,一边便可以将肉熏制好,一举两得。

湘西是高寒地区,农村人烤火时间较长,熏腊肉的时间也长,腊肉可以久藏不坏,一直能吃到来年立冬。湘西腊肉其貌不扬,但吃味好,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蒸熟的腊肉,可以一片片、一丝丝撕着吃。洗净的肥腊肉,通明透亮,放在阳光下,可照见人影,油而不腻。湘西土家人除夕之夜,全家人围桌吃团圆饭,一碗腊肉是少不了的。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喝着自家酿造的大碗米酒,唱着山歌,其乐融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雪冻花

俗名山棉皮,瑞香科常绿灌木。茎红色,抽条分枝,高0.5米至2米。树皮纤维坚韧,可自根部削至树梢。叶对生,椭圆形或厂披针形,长5至10厘米,宽2至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冬末春初雪冻时开白花或黄色花,故名雪冻花。取根、茎内皮入药。性平,味辛,配以辅药,治风湿性坐骨神经有特效。( 龙山)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霸王汤

中国人喝汤的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客到则设菜,欲去则投汤”的民俗。

“三合汤”称“霸王汤”,相传晚清大臣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时,“湘军”士兵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湖区,患风湿病的日见增多,致使士气低落。于是曾国藩用重金聘请名厨,精心调制了一种去风湿病的“三合汤”,作为士兵佐膳的菜肴。曾国藩特意将该汤赐名“霸王汤”。从此,“三合汤”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据当地人介绍:“三合汤”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三合汤”选料讲究,制作严格,要选用母黄牛的血、公黄牛的肉、母黄牛的肚。调制时要注意火候,牛肚子要能插进筷子,炖好时需加入当地的土——山胡椒油。这样,“三合汤”才具有辣、香之特色和食疗之功效。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溪洲莓茶

溪洲莓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溪洲莓茶,俗称溪洲藤茶、霉茶,湖南省永顺县。是永顺县山区的珍贵 图1 莓茶

.野生藤本植物“显齿蛇葡萄”的藤条经加工制作成的饮品。因永顺县属古溪州地而得名.。富含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集营养、医疗、保健为一身的新型绿色饮品。

永顺县野生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丰富,万坪等地有大量分布。在国家农业部及省农业厅的关心和扶持下,该县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到2010年已在毛坝、润雅、万坪、砂坝、官坝、塔卧、首车等10多个乡镇建有莓茶基地近10000亩,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溪洲牌”莓茶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永顺县委、县0把莓茶开发作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计划重点发展。.2007年,仅毛坝乡莓茶成品茶产量达12.2吨,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大关。.

品质功效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营养与食品生物研究所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每100克莓茶产品含水分9.4克,热量约为1218.3千焦,主要营养素为蛋白质20.4克、脂肪0.8克、胡萝卜素5.23毫克、维生素E6.32毫克、铁10.1毫克、锌1.58毫克、钙411.3毫克、铜0.67毫克、硒10.62微克,表层含有一层天然植物蛋白霜。其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与绿茶、红茶和花茶相似。经测定,莓茶中总黄酮的含量达6%,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之高实属罕见。黄酮类是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生物活性相当高的物质,其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同等量的黄连素,且无任何副作用。总黄酮中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为最高,临床上用于消炎止咳、平喘、祛痰,对扩张冠状血管和降低血管脆性具有良好效果。二氢杨素在解除醇中毒、抗高血压、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和体内血栓的形成,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SOD活性以及保肝护肝方面具有特殊功效。.其所含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生津止渴,临床上用于消炎止咳、祛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管脆性等,是一种集营养、医药、保健为一体的绿色药食饮品。常饮用能调节肾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类风湿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并且对咽炎、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有抗高血压、止咳、祛痰、降脂、保肝等作用的双氢黄酮醇为野莓茶所独有。.

生产环境

永顺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武陵山脉中段,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侯特点和土质肥沃、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常年云雾缭绕的山区地势特点,非常适宜莓茶生长,野生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丰富,永顺县万坪等地有大量分布。同时,该县有千年采用近似绿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莓茶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莓茶加工经验。
毛坝乡是溪洲莓茶的集中产区,因此在当地溪洲莓茶也称“毛坝莓茶”。毛坝乡位于永顺县东北部,辖18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450米,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有三坡、亚东、范家、毛坝、柯溪、廖家等6个村盛产野生莓茶,年产量2000公斤,全乡适宜大面积人工栽培莓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溪洲莓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即2005年8月25日起对溪洲莓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22号)。.

保护范围

溪洲莓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南省永顺县人民0《关于将溪洲莓茶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永政[2004]1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永顺县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