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目湖白茶aaaaa级风景区特产 天目湖白茶最好的是哪个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目湖白茶aaaaa级风景区特产 天目湖白茶最好的是哪个村更新时间:2024-01-13 12:48:57

一.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旧街白茶

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旧街周边村和凤凰等地的农民种植旧街白茶,面积达一万多亩。在民间传统茶的基础上,公司于2008年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开发白茶,开创武汉地区白茶种植先河。

二.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三清山白茶

三清山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清山白茶。江西省玉山县,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茶产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地区,该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经独特工艺制作,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嫩黄、绿润、鲜活、叶肉玉白,叶脉翠绿,汤色清澈,茶香馥郁;饮之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味生津,为茶中珍品。

三清山白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经生化测定氨基酸含量一般在6%左右,

三清山白茶冲泡后效果图集(4张)最高可达9%,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采摘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制茶材料,经独特工艺制作,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嫩黄、绿润、鲜活;冲泡时似片片翡翠漫舞;冲泡后,叶肉玉白,叶脉翠绿,汤色清澈,茶香馥郁;饮之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味生津,为茶中珍品。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具有“高雅、淡雅、文雅”之韵味。-

三清山白茶

地域范围

三清山白茶主要分布于江西省玉山县行政区内的五个乡镇和国家风景秀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管委会的三清乡,以及紫湖镇、怀玉乡、下塘乡、横街镇、南山乡等乡镇。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缘、信江上游,东界浙江开化、常山、江山3县市,南接广丰县,西连上饶市信州区,北毗德兴市。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两江锁钥,八省通瞿”之称。产地位于东经1170521—1180251,北纬280301—280591。介于海拔758至1182米之间,地域范围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三清山白茶,其形如凤羽,色如翠玉,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甘醇生津,汤色清黄明亮。 2、内在品质指标:三清山白茶总灰分4.78—5.25%,水浸出物40.2—41.6%,粗纤维6.11—6.53%,酸不溶性灰分0.09—0.12%,水溶性灰分碱度1.81—1.99%,,氨基酸含量4.9—5.1%,茶多酚含量13.2—15.6%。 3、安全要求:三清山白茶安全卫生指标符合《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T/5197-2002)和《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T/5198-2002)的规定。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山铁皮石斛

天目山铁皮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铁皮石斛是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据《本草纲目》记载“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的功效”。千百年来就极受医家、病家重视。面对日益频临灭绝的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国家质检总局将铁皮石斛界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桂冠授予了产于浙江临安的“天目山铁皮石斛”。天目山铁皮石斛是临安市传统名贵中药材产品,该市特有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及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天目山铁皮石斛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培育了天目山铁皮石斛的特有的优异品质。据《浙江药用植物志》记载,临安是铁皮石斛的原产地之一。经专家检测,天目山铁皮石斛有效成分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高于野生铁皮石斛,是优质地道的药材。
1984年以来,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的天目药业就已开展了天目山药用植物的组织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0年,天目药业的研发人员开始了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合作,对铁皮石斛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组培和大棚栽培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和中药材GAP基地管理,制定和发布了天目山铁皮石斛《产地环境》、《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范》、《安全质量要求》等标准。..

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天目山铁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临政发〔2007〕15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临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靖安白茶

靖安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安县鑫农茶厂参评的“霞峰山”牌靖安白茶以“味甜香浓、色泽白嫩、汤色明亮、外形匀整”等特点荣获金奖。这是靖安白茶在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又一次获殊荣。

白茶原属深山野生异型茶株,它不仅珍稀、营养丰富,而且市场价格非常高。靖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以上,冬季低温时间长,空气相对湿度78%,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富含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靖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靖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靖安白茶香浓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经过该县农业科研人员10余年的刻苦攻关和精心培育,终于使白茶在靖安开花结果,成为该县的富民产业之一。短短3年时间,该县开发白茶万余亩,苗木基地3个,科技示范基地4个。同时被列为“江西省白茶产业化县”,“江西省白茶苗木基地县”。靖安白茶先后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2007年江西婺源首届茶博会,2008年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2009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第二届江西省茶博会上荣获金奖。靖安白茶已成为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发展壮大的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朝阳产业。

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品种,须在特定优越的生态环境中才可生长,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其成品茶多为二叶一芯嫩芽,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的叶色呈可逆性白化现象,满披白毫,外形条素天然,色为玉霜,光亮油润,肉质自然展开颇具高雅特色。其氨基酸含量是高档绿茶的6-8倍,对人体具有清肝明目、补肾、增白、抗衰老和抗癌等效果,倍受人们喜爱。经专家实地考证,靖安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白茶生长环境,目前已开发优质白茶生产基地一万余亩。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岳北大白茶

湖南名茶。衡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便有“衡州茶,生衡山、茶陵县山谷”的记载。岳北大白茶产于衡山县贯塘。它的命名是取1927年毛泽东亲自创建的“岳北农工会”之“岳北”,以及茶叶白毫满坡,白里透绿的特色。1970年,贯塘茶场根据当地民间传统的制茶工艺,吸取外地名茶生产先进技术,成功地创制岳北大白茶。岳北大白茶分高、中、低3个档次。高、中档产品年产约4O00公斤。高档茶具有茶叶条索肥壮紧实、锋苗毕露、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气味芬芳等特征,冲泡后,汤色黄绿,滋味醇厚甘爽,叶底柔嫩明亮。从1980年以来,在历届评比中均被评为省级名茶。

六.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前岗辉白茶

产品名称:前岗辉白茶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盘花卷曲,色泽翠绿,绿中带霜,芽毫藏隐

产品成分: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

产品功能:助消化、提神醒脑、延年益寿、降血脂、减肥、明目 、利尿、消肿、抗菌消炎、抗动脉硬化 、降血压、防高血压、防治冠心病、抗辐射,如电视的辐射、安神、镇静、陶冶性情、可治糖尿病 、美容作用、防治贫血、抗疲劳、解疲劳、醒酒、解酒毒、生浸解渴、防癌、抗癌、益气增力

产品简介:嵊州前岗辉白茶是浙江省主要名茶之一,产于四明山脉覆卮南麓的前岗村,享有盛名的历史,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其实嵊州前岗辉白与平水珠茶,都是从古越州茶、剡溪茶演变而来的。自从我国茶叶开始输出以后,两者才开始分道扬镳,前者成为著名的内销绿茶,后者成为著名的外销绿茶。在古代,越州所产的茶叶,统称越州茶。嵊州自古以来,就是越州茶的产地,西汉时嵊州称为剡县,曹娥江上游嵊县境内称为剡溪,故嵊州所产的茶叶亦称剡溪茶,品质优异。

典故:圆形炒青绿茶之一。因产于浙江省嵊县前岗村,又称“前岗辉白”。在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前岗村已产“辉白”茶。外形略圆,盘花卷曲,辉白起霜,银毫显露。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天目湖白茶

天目湖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苏省溧阳市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美誉。1999年,该市引种了白茶,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天目湖白茶。

江苏省溧阳市李家园茶场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群山竹海之中,位于天目湖旅游区的南山竹海旁,属中亚热带北缘的丘陵山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污染。该场属江苏省经营规模最大的村级集体茶场,茶园面积933亩,其中无性良种茶园200亩,优级白茶200亩,优级黄茶 200亩。制茶厂备有名茶,红碎茶,日本蒸青茶四条先进的生产线,拥有固定资产250多万元。李家园茶场年产各类各级茶叶100多吨,其中名特种茶15吨以上,出口蒸青茶5吨多,年产值400多万元,年上交税利,提留愈百万元。近年来引种天目湖白茶200亩,黄茶200亩,均属珍稀名贵品种,其中黄茶为我市独家首次引种,制成的茶香气特高,汤色清醇,回味甘甜,乃茶中珍品。在江苏省茶叶界老前辈张志澄先生指导下,李家园茶场于1986年创制成功名茶——南山寿眉,该名茶参加1989年全国名茶展评会,一举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3年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名茶评比夺得“中茶杯”特等奖。从1993年起,参加历届江苏省名特茶评比,连续四次获得 “陆羽杯”特等奖。2003年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被选入“中国名茶志”;2005年被选为“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 指定用茶。

品牌历史

溧阳市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美誉。1999年,该市引种了白茶,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天目湖白茶。 天目湖白茶氨基酸含量为6.25—9%,比普通茶高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为10.7%,是普通茶的一半。其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品质独特。泡制后,香气浓烈,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明亮。天目湖白茶还有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获得荣誉

天目湖白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04、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金奖、江苏省陆羽杯一等奖、江苏省常州市名优农副产品。07年荣获"中茶杯"特等奖第一名。并被首届天目湖旅游节选为指定用茶。同年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特供茶。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产自中国溧阳天目湖畔的天目湖白茶,一展风采,跃居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列,并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茶。

天目湖白茶产自溧阳市溧城镇、天目湖镇、戴埠镇、上黄镇、社渚镇、上兴镇、竹箦镇、南渡镇,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溧阳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经119°08′-119°63′,北纬37°09′-31°41′之间。东邻无锡市宜兴,西与南京市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广德、郎溪接壤,北连镇江市句容,常州市金坛。市境南北长59.06公里,东西宽45.14公里,总面积1535.87平方公里。天目湖白茶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60吨。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大白茶

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云南大叶良种。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德宏)

九. 新疆 阿勒泰 青河县 宝石级玫瑰色绿柱石

宝石级玫瑰色绿柱石

青河县是阿尔泰山花岗伟晶岩集中分布区,该区除有铍、锂、钽、铌等稀有金属矿以外,还产出绿柱石类宝石。2003年10月在该区某花岗伟晶岩脉的晶洞中,采得一颗玫瑰色宝石级绿柱石,晶形完整,晶体呈厚板状,大小为23cm×18cm×6.5cm,达4.3kg,透明,硬度为7.66摩氏硬。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