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州特产地锅鸡怎么吃 徐州老家地锅鸡配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州特产地锅鸡怎么吃 徐州老家地锅鸡配方更新时间:2024-01-31 07:34:12

一. 江苏省 徐州 睢宁县 黄皮西瓜

睢宁黄皮西瓜,主产区在西部王集镇,稳定区域面积1万余亩。目前推广的优质品种为宝冠黄皮西瓜,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园艺新品种大赛中获优胜奖。睢宁黄皮西瓜果皮金黄色,肉质细爽多汁,种子小而少,果皮薄而硬,耐储运,具有抗病力强,结果早、成熟早的特点。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早熟梨

丰县梨果实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木细致,软硬适度,是雕刻印章和高级家具的原料。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相传秦末时,樊哙以屠狗为主。刘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头不宽裕时,常拖欠樊哙的狗肉钱。樊哙为免受赊欠之苦,渡河另徙它处。不料刘邦得一大鼋相助,也渡河追踪而至。樊哙知原委后大怒,跑到河边,将那大鼋捉来杀了,与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烂熟后,鲜香十倍于初时。鼋汁狗肉由此得名。( 徐州)

“沛县狗肉”又名鼋汁狗肉,成品色香味独特,别具风味,呈棕红色,色泽鲜亮,气味浓香,味道鲜美,入口韧而不挺,烂而不腻,无腥异味。沛县狗肉不带皮,不用刀切,用手撕。“沛县狗肉”口感独特,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经江苏省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狗肉含水分4.5%左右;蛋白质5.67%左右;脂肪为0.54%左右;食盐.8%左右;含7种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7%左右、苏氨酸0.74%左右、丝氨酸0.59%左右、谷氨酸.6%左右、甘氨酸0.7%左右、丙氨酸0.94%左右、胱氨酸0.0%左右、缬氨酸0.76%左右、蛋氨酸0.5%左右、异亮氨酸0.85%左右、亮氨酸.45%左右、酪氨酸0.57%左右、苯丙氨酸0.6%左右、组氨酸0.66%左右、赖氨酸.44%左右、精氨酸0.98%左右、脯氨酸0.4%左右;含铁6.0-7.0 mg/kg,钙.6%左右,磷0.98%左右;维生素A 0.8-.0万IU/kg。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常食狗肉老年人能防痰、抗衰老、延年益寿;青少年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力。

“鼋汁狗肉”是江苏省徐州市名食,它既可切成冷盘佐酒,又可上大席。不仅如此,他还是历史名菜,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原来刘邦为徐州沛县人氏,那里狗肉铺到处都是,人们相信吃狗肉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暖腰膝、壮气力、治五劳七伤等好处。隆冬季节,一碗狗肉下肚,顿觉周身暖烘烘的。所以吃狗肉的最佳时令为冬季。据说沛县的和集镇,日销狗肉达五六百斤呢。

地域范围

分布于江苏省沛县行政区内的十七个镇(区),包括:龙固、大屯、杨屯、沛城、胡寨、魏庙、五段、张庄、张寨、敬安、河口、栖山、鹿楼、安国、朱寨、新城区、能源开发区。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湖、昭阳湖,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铜山县。东经116°41′-117°09′,北纬34°28′-34°59′,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规模100万条,年产9000吨。

四.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大王集烧鸡

大王集烧鸡,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已闻名苏北,历经沧桑,汤味不改,延续至今。主料烧鸡选用地方草鸡,辅以20余种名贵中药,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创新工艺精制而成。香中隐甜,咸淡宜口,色佳味美,嫩酥俱全。在江苏享有较高声誉。

五.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石菖蒲

石菖蒲为古代邳州优良中药材。《宋史》、《明史》里均记载说:'邳州洳口镇出产的石菖蒲9-10节。'石菖蒲全国产地很多,但9一10节的罕见,唯泇口独产。石菖蒲,性温,味辛,能开窍宽胸,益智豁痰;主治湿痰蒙窍、神志不清、健忘多梦等疾病。为益智安神良药。属野生植物,喜欢湿润,多生于沼泽地带。如今邳州石菖蒲不多见了,更见不到9-10节的石菖蒲了。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朱寨肉鸭

朱寨镇位于沛县西部,全镇总面积82平方公里,有耕地6.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下辖22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总人口6.5万人。

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农业发展形成新格局。朱寨镇畜牧业、蔬菜种植业比较发达。多种经营项目有生态肉鸭养殖、养猪、肉牛、荷兰土豆、浅水藕、设施菜等20多个,尤以生态肉鸭养殖、养猪业较为发达。

朱寨镇肉鸭养殖始于1992年,1995年以后形成规模。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养殖基地,形成了龙河路沿线10公里的养殖带和6个养殖区。同时沿沛丰路建立了交易市场、种鸭孵化厂、饲料加工厂、肉鸭加工厂、400吨冷冻冷藏库,形成了养加销、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基地。年出栏肉鸭2500万羽,加工肉鸭1600万羽,销售4万吨,有效地带动了全镇乃至周边地区肉鸭养殖业的发展,成为朱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艾山瓜

艾山瓜是徐州的。历史上艾山西瓜曾享盛名,个大质优,一人一担往往只能挑动两个。一般有四类瓜种:一种黑皮、黑籽、红瓤,称黑缸皮;一种花皮(绿底黑纹),也黑籽、红瓤,称为结义;一种白皮、白籽、白瓤,称为三白;一种个头小,皮薄,籽小,黑皮红瓤,称风秧籽。前三种每株结一个瓜为好,风秧籽每株可结3-5个。艾山西瓜最大优点是汁多含糖量高、尽为沙瓤,吃在口中沙质隆隆,蜜味浓,清香。如今瓜市上还常有人以艾山瓜为招牌,但今天市上所见到的艾山瓜完全不是从前的品种了,尽是一般杂交瓜,不但瓜个小,瓤也板实,甜度不高。

艾山瓜历史悠久,据史书载:战国时楚国于边土(今安徽期城一带)种植大甜瓜,魏国人想得到此瓜种,楚人不给,两国发生一场战争,后来在期城讲和,从此西瓜向北方传播。邳地也开始了西瓜种植,艾山西瓜独优。历史上艾山西瓜品质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条件优越,艾山一带皆是青沙土质;二是技术问题,从前艾山人施瓜肥尽用香油饼渣,不用其他肥料。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泉山区 地锅

地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描绘烹饪和享用这种美食的场景。经过千年的演变与创新,地锅形成了现在别具一格的风味。其色光润红亮,其香浓郁滑爽,其味厚至淳,其形纯正自然,其器洗练古朴,其汉浑然天成,实为汉文化美食的民间代表。

现代地锅源于微山湖畔,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流传至今。过去都在自家小院里用石头垒灶,放上大铁锅,搁了菜,贴上锅贴,围炉而坐,席地而吃。因此称为地锅。现在的地锅已经上了台面都是在桌上,好像新疆的手抓羊肉其实也没多少人会用手抓一样。

地锅的做法是铁锅底焖上浓汁淋漓的菜头,锅边上再贴上香香的锅贴。不同的地锅就是菜底不一样。比如仔鸡地锅,味道果真香浓到几乎成仙的地步。红色的小辣椒干和剁成小块的仔鸡翻炒,待仔鸡入味后,焖煮出浓浓的汁来,烫烫的铁锅壁贴着长条的锅贴(有粗粮和细粮两种),等吃完仔鸡,就把锅贴推下锅,沾着香辣的浓汁享用。地锅菜饼采用各种杂面,多种野菜等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地锅菜品以沂蒙山小公鸡和微山湖鲜鱼及新鲜青菜等为主要原料,营养丰富。

九.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巴斗杏

巴斗杏个大皮薄、色纯、味正、质多、适口,并且有防癌健体的功能。巴斗杏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与砀山酥梨齐名,每年6月5号前后上市。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徐州地锅鸡

徐州地锅鸡四周是生面锅贴小饼,上面是大量辣椒和花椒,里面是草公鸡块和其他蔬菜佐料。天寒地冻之际,围着这东东喝酒小餐,妙不可言,吃过之后暖洋洋的哦!地锅的由来是过去徐州人都在自家小院里用石头垒灶,放上大铁锅,搁了菜,贴上锅贴,围炉而坐,席地而吃。因此称为地锅。

地锅是苏北徐州、鲁南地区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名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色光润红亮,其香浓郁滑爽,其味醇厚,其形纯正自然,其器古朴,实为汉民族美食文化的民间代表之一。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吃的时候汤浓饼酥,色泽鲜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地锅菜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洪泽湖地区。以前,在洪泽湖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如今,有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等地锅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