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阳民俗特产有什么 南阳的四大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阳民俗特产有什么 南阳的四大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4-01-15 13:59:16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卧龙区 南阳角雕

南阳角雕,是南阳一种古老的民间雕刻工艺。生产雕刻主要以牛角为原料的艺术品实用品、保健品系列品等。产品质地细腻,色泽自然、雕琢精细,神奇自然,给人以独特新颖的感觉。雕刻手法有平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风格古朴,深浅得宜,造型自然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贵屿南阳熏猪肠

潮阳贵屿镇南阳街熏猪肠的正名是“五香腊肠”,为南阳街“老和合”商号独创,有近200年的历史,饮誉海内外。南阳熏猪肠集北方香肠和南方灌肠的特点,既香醇又爽脆,色泽油润,多食不腻,为潮汕小吃风味上品。其制作程序十分细致考究。

首先选用当天宰杀的健康猪的肠衣,取其直肠(小肠)部分,用刀剥去内壁脂肪,再用盐水捏拌,名曰“去常”,然后用温开水反复多次洗干净,以保证无杂质杂味,然后将八角、川椒、桂皮、谷皮、牙硝(硝酸钠晶体)、五香粉、豆蔻等拌少量的精盐,研末筛粉,再把拌料与肠衣捏配在一起。经腌制后,将加入配料的肠衣在烈日下晒3至4个钟头,遇雨天要用木炭烘烤,沥去水份,晒(烤)至手摸无粘湿感,色泽变深红,表面干燥光滑为止,即可转入熏烤。

三.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民俗文化 广州小凤饼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 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 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 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 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四. 河南省 南阳市 邓州市 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优良品种之一,居全国黄牛品种之首。南阳黄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口大方正,眼大有神,香甲较高,肩部宽厚,胸骨突出,肋张而圆,背膘平直,荐尾略高,尾巴较细,四肢端正,筋健明显,蹄大坚实。其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上。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均好。黄牛皮致密柔软,是制革的好原料。南阳黄牛主产于南阳盆地唐、白河流域。国家在邓州市设有黄牛良种繁育场,研究、改良、发展黄牛。南阳黄牛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畜力,而且还提供大量肉类、皮张等畜产品及一批良种种牛。

五.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豆筋

桐柏豆筋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豆筋“色如金,薄如翼”,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口感清新、滑爽,质地鲜嫩细腻。因其营养价值和黄金一样珍贵,有“软黄金”说法。

豆筋是桐柏山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由于桐柏山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其独特的自然气候让生长在这里的大豆更具营养价值。

桐柏豆筋的做法:

而桐柏豆筋正是选用当地生长的、未施任何农药的大豆制作而成,再加上桐柏山甘甜的山泉水,让桐柏豆筋无不散发着质朴的清新的乡土气息。真正的桐柏豆豆筋是在做豆腐时抽取,但如过量抽取,豆腐不能成型,故一大块(20斤左右)豆腐只能抽取7-8张,每天早晨出摊时才有几张。豆筋也可以由煮沸后的豆浆,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使其表面产生软皮,挑出下垂成棍状,再经自然晾干而成。

桐柏豆筋的特点:

本品选用桐柏优质大豆。经精选、加工而成,产品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可加工出多种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喜爱。

桐柏豆筋的食用方法:

将豆筋用温热水泡涨,待完全回软后捞出挤干水份,切成段凉拌、炒青菜、烧肉、烫火锅或炒、炖肉均可。

六. 河南省 南阳市 新野县 板面

简介

曾因诸葛亮一把火烧出了名气的三国历史名城新野有一道颇具历史渊源的地方美食——新野板面(又称张飞板面)。它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誉周边。

由来

相传,古城新野“板面条”始创于东汉末年,桃园兄弟刘、关、张驻守新野之时,那位“豹头环眼、吼声如雷”的张飞将军,总嫌面条太软,咬着没劲,吃着乏味。厨师为了满足这位“喝断桥梁、粗中有细”的大将军,多次琢磨,反复研制,才制成这种“板面条”。张翼德吃后哈哈大笑,高竖拇指,连声叫好!自此,“新野板面条”便在豫西之宛、洛,鄂北之荆、襄一带广为流传。

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板面是由张飞发明的:

张飞的急躁脾气那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对任何事情都要求速度,而恰恰因为行军打仗对时间要求很紧的缘故,所以火头军做饭速度自然是跟不上了,有一天张飞正因军事上的事烦着呢,当听到有人抱怨饭还未做好时,更加的恼火了,于是到了军中查看后勤,当看到士兵们仍在靠手擀刀切做饭时,更是气不大一处来,抓起案着的面团摔了起来,边摔边骂,临走之时又顺手把摔出来的面扔到了锅中,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无意的举动,结果做出的面很筋道很好吃,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做面的速度要比先擀后切快的得多,于是军中厨师便开始效仿并加以不断的改进,最终形成了这独具特色的板面。

食品特点

新野板面之所以能够风味独特,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因有地方特色,故又称“新野臊子”)好。

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作料炒制而成。其做法是:精选肥瘦适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将干红辣椒入油中炸至焦黄,色味被收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备用;将切好之肉丁入油,反复煸炒,至肉块定形后,将拍过的辣椒及精盐等调味品适时放入,以文火煎掉肉中水分,待肉丁着色均匀呈枣红色时,离火降温。成品臊子精在工艺,巧在火候,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这种臊子的一个奇特之处是保鲜期长,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经夏不腐,味道不变。据说还是当年诸葛亮在深感军队行军打仗,朝此暮彼,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发明的。

其面条制作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小麦精粉,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至筋道,再经过反复揉条摔板,直至其触摸如丝绸、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时噼啪作响即可。

这样的面条宽窄有致、均匀好看,二两面,三根条,板拉扯直后可达四丈有余。板后面条即入锅、起碗,放几根青菜,浇上臊子,真个是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来“辣酥酥,香喷喷”,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臊子和板面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以至于人们如此评价:有其面而无其臊子,味不可口;有其臊子而无其面,便不成特色。

古往今来,岁月流逝,历经一千多年的时光积淀和众多能工巧厨的反复改进,新野板面已更具魅力。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达官布衣,各色人等俱百吃不厌。

板面的面要揉得很筋道的,至于料子,新野县的板面的做法是把干红椒用温油炸至半糊(偏糊一点),然后把卤牛肉、卤过牛肉的汤一直倒进辣椒和油里,大火煮开后慢火焖,煮到入味。做好以后最好吃的就是那个辣椒。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浇上沸好的枣红色的臊子。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臊子,使人食欲大增。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牛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牛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牛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

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平时家里吃点面食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味道很好的。

七. 河南省 南阳市 新野县 南阳玉器

南阳玉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说南阳的玉雕,就不能不先提及南阳人引以自豪的“镇市之宝”,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市卧龙区有一座山叫“独山”,是卧龙胜景之一。独山腹蕴珍奇,盛产美玉,又称卧龙独玉。 独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独玉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又被国内外收藏家誉为“南阳翡翠”。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这样形容独玉:“其宝利珍怪,金彩玉璞,随珠夜光……”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存放了一件“渎山(独山)大玉海”,系元帝忽必烈犒赏三军时盛酒器物,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原料即是独玉。还有一种说法,“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就属于独玉类。史书上记载,和氏璧为白玉,而独玉有一种叫“透水白”,该品种极为珍贵。再有,历史上楚国都城位于现在南阳市淅川县,拥有和氏璧的卞和又是楚国人。当然,和氏璧为独玉的观点,因无实物只能算作推论。

南阳玉雕使用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独玉,古时候只作为贡品或为达官贵人所独享。而今发展成为装饰品和生活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在卧龙区独山、镇平石佛寺,可谓“村村机器响、家家琢玉声”,一街两行作坊林立,琢玉之声不绝于耳。

玉雕品种颇为丰富,可分成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景观、亭薰、小挂(玩)件等几大类。人物造型多取材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故事、今人艺术形象;花鸟走兽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以及狮、象、虎、牛、马、猴等;山水景观大多反映峰壑瀑林、小桥流水人家等古诗意境;亭薰有玉瓶、玉环、转炉、亭炉、玉鼎;小挂(玩)件就多了,有数百种,多反映吉祥如意、保估平安的内容。雕刻技法分花活儿、素活儿两类。花活儿如花薰、转炉、飞禽、走兽、仕女人物;素活儿如戒指、手镯、耳环等。现代艺人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之上,融汇国画写意风格,逐步形成“花活儿以技取奇,素活儿以色显贵”的特点。

八. 河南省 南阳市 桐柏县 桐柏红

桐柏红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蜜韵纯正,滋味醇厚甜润,在外观和口感等方面可与国内外知名红茶相媲美,是我国的红茶新秀。

“桐柏红”是淮河之源桐柏县开发的有机红茶品牌,目前主要产自全国最大的野山茶认证基地――桐柏山黑明寺万亩自然生态茶园,一部分产自桐柏山太阳城茶叶基地。“桐柏红”依托野生优质茶园的夏秋茶鲜叶资源,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通过分级、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制作工序制作而成,汤色红艳明亮,香气蜜韵纯正,滋味醇厚甜润,在外观和口感等方面可与国内外知名红茶相媲美,是我国的红茶新秀。特别是它作为我国少有的有机红茶,更显珍贵高雅,被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评定为优质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桐柏红”是近年来以桐柏山绿茶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引进福建红茶的制作工艺,得到中国茶科所权威检测机构认可的红茶新品。

严茗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实现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机对接,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严茗·桐柏红”茶经过2年的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的知名红茶品牌。

九.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杜仲

镇平县杜仲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考查,唐代在距县城东北25里的菩提寺建寺绿化时,就栽植有杜仲。杜仲原是野生植物,当人们对它的药用价值、生长习性有了认识以后,把他们从山地、荒野移栽在庭院及田边地埂等处时进行管理,杜仲采用播种繁殖,由于结实雌株稀少,加之结实大小年现象严重,以及过早采伐利用等原因,杜仲发展速度受到抑制,产量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仅有杜仲26万株(墩),年产杜仲1万公斤。 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大了发展力度,1995年发展到1600多万株;产量由1万公斤提高到90多万公斤,年产值由8万余元,骤增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已成为河南省杜仲生产第一县,并跃入全国杜仲六强县行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