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周家特产正宗纯粮烧酒箱装 周家土曲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周家特产正宗纯粮烧酒箱装 周家土曲酒更新时间:2024-01-22 18:56:02

一.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谷烧酒

谷烧酒:山背谷烧酒,以其质纯、口感好、味香醇而饮誉赣西北。谷烧选用优质稻谷、高粱、玉米等纯粮,以传统酿造技术,精制而成。山背谷烧,每百斤粮食酿酒40斤左右,浓度为45-53度。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窑湾绿豆烧酒

窑湾绿豆烧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广袤的苏北大地,有一个古老的历史名镇座落其中,这就是窑湾镇。她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 在京杭大运河与洛马湖之间。窑湾市井繁华,烟火鼎盛,商贾云集,水路交通发达,位于宿迁、新沂、 邳州交界处,素有“鸡鸣三县”之称。

窑湾古有“四季时菜迎宾客,苏北水乡胜江南”之美誉,可谓物华之地,鱼米之乡。其历史名酒--- 窑 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八大名酒之一。追溯起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清朝康熙年间,窑湾有家万茂酒坊,生产一种叫“老瓦缝”的绿酒很畅销,路人有口皆碑。乾隆年间,皇宫后宰门守将马从凯回家省亲路过 万茂酒坊,一品“老瓦缝”大加赞赏,并为这个酒坊传授了皇宫延年益寿的保健密方。 万茂酒坊随按秘方加以研究整理后,以大麦、高梁为原料,以优质特曲为酒基,配以红参、当归、砂仁、杜仲等40多味名贵中药材,并辅以冰糖、 白 糖等原料,配出的酒呈金波绿色,乍看宛若绿豆汤。由马从凯进贡给 皇 帝,乾隆品后龙颜大悦,赐名“窑湾绿豆烧”。

“龙窑”牌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酒性正和,回味悠长,别有风味 。具有白酒之醇烈,果酒之香甜,药酒之滋补等特点,有祛湿、舒筋、活血,开胃、健脾之功效。对风湿性神经痛、气血不足、妇科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特效治疗作用。畅销京沪、宁、杭,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等地。

窑湾绿豆烧产地范围为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辽宁省 盘锦市 大洼区 凤桥纯粮酒

田庄台凤桥酒厂是当下传承了传统酿酒工艺为数不多的酒厂,在盘锦市是唯一一家保留传统工艺的酿酒厂,生产大米酒、五谷酒、槐花酒、果酒等近10个品种。

其前身是田庄台稻花香老酒厂,到今天已经有近60年历史。最近两年的经营,品牌逐步树立起来,关键是酒的品质好,深受当地百姓的认可。

凤桥酒厂生产的白酒高中低档次都有,无论是包装精美的礼盒酒,还是壶装的“散白”、抑或坛装的白酒都大受消费者喜爱,最新推出的瓶装酒也颇受婚礼宴会的欢迎。最好的酒年份在10年以上,目前售价在每市斤120元左右,也被消费者接受。

四.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烧酒醉虾

采用靖安北河鲜之一“小草虾”。。。小草醉虾一定要活的虾会在碗里跳,只见虾体上下跳动,盖子被撞得砰砰作响,剔透玲珑的身段,醉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实在不忍下之毒手。客人一个个吃得香的很。

最近总有买到好鲜活的虾,煮的,炒的,煎的,烧的统统吃腻了,何不来个醉虾尝尝鲜

五.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县正宗驴肉

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六.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回隆镇烧酒

回隆镇烧酒

回隆镇烧酒又叫“隆酒”。酒味醇香,绵软适口,据说在清代曾做过宫内御酒。

七. 浙江省 金华 浦江 潘周家手工面

潘周家手工面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潘周家手工面又名“长寿面”。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煮时不糊、柔软滑润、嚼不粘齿的特点,长期食用有和中养胃之功效。

浦江县潘周家手工面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村,位于浦江县和桐庐县交界的壶源江畔,周围山清水秀,空气洁净无污染,适合于手工面制作。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3月28日,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加农户,现有注册社员106名,按照 “一人一票制”方式,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社员享受平等权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合作社在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潘家、大梓、大杨、小伏建立了5个“潘周家”手工面加工基地。 2009年生产加工手工面400吨,销售收入576万元,所有者权益60万元,带动了当地非社员农户200余户,解决了原来的劳动力闲散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社员人均纯收入6500元,非社员农户每年加工手工面收入5000元。

2009年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浦江县优秀农业专业合作社,“潘周家”牌手工面荣获金华市著名商标,并通过QS食品安全质量论证,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先后荣获:2003年华东农交会农产品优质奖;2005年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2004年-2008年浙江省农博会农产品优质奖;2008年、2009年浦江“三农”博览会金奖。

八.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秋收纯粮酒

秋收纯粮系列酒产自于秋收起义发源地——江西铜鼓。境内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传承客家人历史悠久的酿酒工艺和现代酿酒技术,精选优质大米和天然山泉水精酿而成。入口不刺喉、不干口、不上头、味道自然纯正。

九.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杨梅烧酒

舟山杨梅烧酒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舟山杨梅烧酒历史悠长,几百年前的古人就用杨梅烧酒治病。目前舟山杨梅烧酒年产量约500吨。舟山杨梅烧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尝舟山生猛海鲜,配饮舟山杨梅烧酒。”在舟山,美味的海鲜加“杨梅烧酒”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据了解,舟山民间历来就有“杨梅烧酒医病”的传统,常以烧酒浸泡鲜果为药引,以消暑解困、止泻杀菌、开胃助消化。

舟山杨梅烧酒历史悠长,几百年前的古人就用杨梅烧酒治病。现在,仍有很多人家喜欢自己泡杨梅烧酒喝。目前舟山市较大规模生产杨梅烧酒的企业主要有两家:舟山合源酒业有限公司、浙江东海酒业有限公司。目前舟山杨梅烧酒年产量约500吨。产品主要靠舟山本地市场消化,一小部分销往外省,如舟山合源酒业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杨梅烧酒销往山东、湖北等地。

舟山杨梅烧酒是个绿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它可用作接待客人用酒、外地游客旅游纪念用品、走亲访友礼品用酒等。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舟山杨梅烧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石湾玉冰烧酒

石湾玉冰烧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湾玉冰烧酒是广东佛山禅城区的。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创立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清代道光翰林学士陈如岳辞官之后于1895年始创,其技艺一直口传手授传承,从未间断。2009年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所产石湾玉冰烧是中国白酒第六种香型——“豉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产品;国家优质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酒。

石湾玉冰烧酿制技艺,是在原来米酒酿造工艺上增加“缸埕陈酿、肥肉酝浸”图2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煮豆做酒饼图2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煮豆做酒饼,其作用:一是形成特别浓郁的豉香酒香、使酒味绵甜柔和、酒体甘冽丰满;二是酒液清澈,不再混浊。经过现代仪器分析和实验,证实了添加“肥肉”陈酿,能吸附杂质,能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豉香酒香和醇化酒体,解决当时米酒酒液混浊且辛辣味重、刺喉等缺点,对提高米酒的酒香、酒味、酒液澄清度有很大作用,为米酒品质提升起到关键性贡献。1982年开始,由太吉酒厂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成功发现石湾玉冰烧酒含有152种香气成分,并形成其完整的酿制工艺标准。1996年,以石湾玉冰烧酿制工艺标准为基础,由太吉酒厂主导起草的GB/T 16289——1996《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执行。从此,以石湾玉冰烧为代表的豉香型白酒成为继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之后的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为中国酿酒业作出了新贡献。

3相关传说编辑创建于1830年(清代道光十年)的“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陈如岳登甲第二,光绪皇帝钦点翰林,赐进士出身,官至贵州省正主考官。在1889年,陈如岳因不满清朝官场1和想回家乡照顾年迈母亲,毅然辞官返里。家族以经营酒庄为主,而此时主持酒庄经营是年迈的父亲,陈如岳回乡后,其父亲随即把酒庄交给陈如岳经营,这对于从小在酒坊内耳濡目染的陈如岳来说,继承酿酒祖业也是一件乐事。为求酒庄经营上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陈如岳发挥自己饱读群书优势,在继承家传的米酒酿制技艺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酿酒手法。1895年,陈如岳受当地人喜欢使用药材、蛇等浸泡米酒以及自家用酒糟饲养猪的启发,尝试在米酒添加“肥肉”的陈酿工艺,结果发现浸泡肥肉和缸埕陈酿的米酒酒质特别不同,一是酒味绵甜柔和、酒香豉香浓郁、酒体丰满;二是酒液清澈,不再混浊(当时米酒工艺是蒸完酒后经过简单调兑即出售,酒液混浊呈乳白色);陈如岳经过反复试验和比较,确认了添加“肥肉”对提高米酒的酒香、酒味、酒液澄清度有很大作用,并以此创造了“陈太吉酒庄”独有的米酒酿酒技艺。米酒添加了“肥肉”,就像一块泡在酒中晶莹剔透的“冰块”,而蒸馏的米酒民间俗称“烧酒”,陈如岳创造性地把这种米酒取名为“肉冰烧”。又因“肉”字不雅,粤语上的“肉”字与“玉”同音,而且浸酒的猪肉呈白玉色,于是就把“肉”字改为粤语同音的“玉”,经过浸泡“肥肉”的米酒比不浸泡的米酒清澈透明,显得冰清玉洁,所以确定以“玉、冰、烧”三字为酒名,这就是“玉冰烧”名称的由来。从此民众都喜爱陈如岳这种陈酿手法,陈太吉酒庄的米酒大受当地民众欢迎,陈太吉酒庄也因玉冰烧酒名闻遐迩,其独特的酿制米酒技艺一直传承。

4技艺传承编辑1830年(清道光十年),南海莲塘村人陈屏贤创办“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挂酒饼酒庄”,1895年,辞官返乡的第三代传人翰林学士陈如岳创立“缸埕陈藏,肥肉酝浸”米酒酿制技艺,推出玉冰烧酒。1974年5月自行设计,部分零件配套加工,安装中南地区第一台卧式连续落米、煮饭、吹凉、拌酒饼的煮饭机,代替原来用大锅煮饭的原始生产手段,在不改变工艺特点和品质特点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1979年自行设计第一套大池发酵设备,改革了历年来小瓦埕发酵的传统发酵工艺,温度自动控制、立体式充分发酵,在不改变传统发酵工艺特点的同时,实现更科学更稳定操作,打破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限。1982年开始,由石湾酒厂出资联合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玉冰烧酒香气研究,这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中国独特传统产品的特色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石湾玉冰图5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藏酒图5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藏酒[6]烧含有152种香气成分,并形成完整工艺标准。1984年,石湾玉冰烧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是广东地产米酒唯一获得此奖的产品。1996年,以石湾玉冰烧工艺标准为基础,由太吉酒厂主导起草的GB/T 16289—1996《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执行。从此,以石湾玉冰烧为代表的豉香型白酒成为继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之后的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2002年成立米酒行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工艺。2006年,经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认定,石湾玉冰烧被评为国家级米酒香型(豉香型)唯一代表产品,成为国家11种白酒香型代表酒中惟一一个产自广东的代表酒,与茅台、五粮液等一同成为国家名酒代表。200图6 石湾玉冰烧清朝的古埕酒窖图6 石湾玉冰烧清朝的古埕酒窖7年,石湾玉冰烧被评为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称号,“石湾”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鉴赏级米酒——广东石湾酒上市,改变了广东无好酒的局面。2008年太吉酒厂受中国标准委员会委托担任豉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承担日后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和行业发展研究责任,带领行业加快豉香型白酒中高档产品纵深研究,提升行业赢利能力,实现行业转型。2009年3月,石湾玉冰烧酒酿造技艺入选佛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月入选省“非遗”名单。

生产情况

石湾米酒有着17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玉冰烧是广东米酒最具盛名的历史名酒之一,曾是国家指定专供出口米酒品种,一直被称为广东地产米酒最好的产品,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喜爱。经历170多年的积累,石湾玉冰烧作为国家级豉香型米酒代表实至名归。石湾米酒是广东省唯一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的米酒,也是广东省名牌产品。但是,以石湾米酒为代表的广东米酒行业却不得不面临低迷的市场状况。外地名酒抢滩广东,而作为广东当地的名酒,走出了国门,但是竟然无法走向全中国。1997年开始,外地曲酒纷纷瞄准了生活水准迅速提高的广东地区,凭借技术的优势,调整出适合广东低度特点的口感,抢滩当地白酒市场。外地名酒以近乎疯狂的广告和新颖多样的营销手段为攻占市场的利器,吸引了年轻消费者,并且也抢夺了传统米酒的市场。加上红酒、啤酒等的流行,保健酒、果酒等纷纷兴起,引发广东地区酒类消费的深刻变化。以往老广东餐餐不离左右的米酒并不是唯一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米酒消费市场也不断流失。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和迅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广东米酒却依然故我,表现相当保守,在内忧外患之下显得毫无反击之力。

2003年,石湾玉冰烧米酒推出,成为广东市场米酒中唯一可称为成功的产品。市场增长迅速,并且改变了年青一代不喝米酒的习惯,石湾玉冰烧“冰着喝”成为部分年轻人的时尚。

石湾玉冰烧酒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西江东平河畔部分区域,北纬22°58′47.652″至23°0′52.212″,东经113°4′10.092″至113°6′6.8″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湾玉冰烧酒产地范围的请示》,佛禅府〔2014〕107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石湾玉冰烧酒》(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