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罗甸特产小吃图片高清大图 罗甸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罗甸特产小吃图片高清大图 罗甸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4-20 04:14:50

一.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楚雄风味小吃

楚雄风味小吃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火龙果

罗甸火龙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的红水河畔,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优越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火龙果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宜种土地面积达15万亩。

罗甸县火龙果于2001年由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县内野生品种中选育、试种成功,并在2007年参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为我县开发火龙果产业、打造火龙果品牌夯实了基础。到2011年底,我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27万亩,投产面积3000亩,产量达500吨,产值1500万元。2012年,我县计划新增火龙果种植面积2万亩,年底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将达5.27万亩以上,投产面积达1.1万亩,产量3600吨以上,创产值7200万元以上。

为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推广种植2万亩以上,到2015年全县建成15万亩规范化、标准化火龙果生产基地,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火龙果之乡”。

我县火龙果主要品种以紫红龙、粉红龙为主。我县生产的火龙果较其它地区产品风味浓,口感好,其氨基酸、钾、钙、镁、锌、铁、磷、硒、蛋白质、低糖等含量较高,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罗甸火龙果

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逢亭镇、沫阳镇、茂井镇、罗悃镇、红水河镇、板庚乡、八总乡、董当乡、凤亭乡、大亭乡、班仁乡、罗苏乡、罗幕乡、沟亭乡、罗妥乡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罗甸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罗甸火龙果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函》,罗府函〔2012〕94号

罗甸县地方标准:DB522728/01-2012《罗甸火龙果种植技术规程》

罗甸火龙果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Haw.) Britt.et Rose)。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m至900m的山原山地和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土质疏松、湿润的砂质土,有机质含量2%至4%,土壤pH值6.0至8.0。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或硬枝扦插繁殖。

2.定植:2月或10月定植。

3.施肥:

(1)幼苗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加0.5 %尿素,每月施一次。11月前,每桩施腐熟有机肥10 kg至15 kg。

(2)结果树施肥:每年在气温开始回升时,每桩施腐熟有机肥20 kg至25 kg。在结果期,每次采果后每桩施腐熟有机肥15 kg至20 kg,配以1 %的磷、1.5 %的钾肥,15天至20天施一次。

4. 人工授粉:开花当晚22时至次日早晨9时授粉。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贮藏

1.采收:果实表面变全红时采收。

2.贮藏:果实在8 ℃至10 ℃、相对湿度80 %至90 %条件下可以贮藏30天。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大小适中,颜色鲜红,汁多味浓不粘手。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80.0%,蛋白质含量≥1.0%,脂肪含量≤0.6%,可溶性糖含量≥7.0%,花青素含量≥4.5mg/g。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丽江风味小吃

丽江风味小吃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茶叶

罗甸茶叶是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的。罗甸县茶叶品质优良,是贵州省唯一能生产出口红碎茶二套样的地区。

罗甸县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9.6℃,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无霜期334天,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特别是大叶种茶树。罗甸县春茶采摘时间较早,比全省其他地区提前15天以上。且由于热量丰富茶树生长期长,采摘轮次多,我县茶园亩产茶青达1000公斤以上。全县26个乡镇都有栽培茶树、制作茶叶的习惯。宜茶非耕地资源丰富,经调查统计,全县可开发茶园土地面积达25万亩以上,发展潜力巨大。

罗甸县规模发展茶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3211”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计划每年新增茶园1万亩。全县现有茶园3.5万亩,并分别建有加工能力10000但和5000但的茶叶初、精加工厂各一座,生产设施齐全、工艺成熟。上隆茶果场、纳见茶场是我县主要茶叶生产厂家,有优质茶园1万余亩。

为加快我县茶产业发展,2009—2010年由县财政出资在逢亭镇新光村,木引乡丛里村、速进村新建万亩茶园基地。该基地距县城35公里,且土层深厚,土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茶园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茶叶种植标准进行定植,栽培品种以福鼎大白和云南大叶为主。现茶园已进入后续管护阶段,茶苗长势良好,罗甸人民热烈欢迎有志于发展茶叶产业的企业及各界人士到罗甸进行考察交流、租赁承包和投资建厂。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边阳杨梅

边阳杨梅是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的。罗甸县边阳镇杨梅具有成熟早,色美、味甜、核小、高产稳产等特点。

罗甸县边阳镇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镇,土地总面积14000多亩,平均海拔800米,年均气温17℃,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史有“贵州四大旱码头”之称,是罗甸县杨梅大镇。

截止2011年4月,该镇共种植杨梅7000多亩(其中:2010年新发展杨梅面积2000多亩,4000多亩已达挂果期,涉及新街、岩脚、前进、下坝、新庄、黄泥坳、罗木、打讲等8个村),品种有东魁、荸荠、东方明珠1号、东方明珠2号、碳梅1号、碳梅2号等;初步形成了以惠罗公路沿线为主线的“杨梅长廊”。2010年4000多亩杨梅,产量6000多吨。

七. 福建省 三明 梅列区 三明小吃

三明小吃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奇石

1998年10月,从首都北京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北京天坛公园举办的第3届全国名人奇石文化艺术节上,罗甸县奇石协会选送一块命名为“人与兽”的石头荣获金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块命名为“母与子”的罗甸奇石获银奖。2001年,在山乐淄博首届奇石博览会上,一块命名为“0”的罗甸奇石荣获金奖。2002年,在贵州首届奇石博览会上,“母与子”又获奖……频频获奖,罗甸奇石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轰动国内,还引起海外的关注。

罗甸奇石主要分布在红水河蒙江河一带,红水河、蒙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江水湍急,河谷狭窄,滚滚江流把上游峡谷沿途各支流的各种岩石裹入江中,九曲百折,数十万年间激流将各种岩石磨砺成造型生动,线长流畅的天然奇石,形成鬼斧神工的天然美。

如果从“形、色、质、纹”这四个赏石要素来分析,罗甸奇石具有以下特点:

㈠石体的造型和结构:罗甸奇石的形体经巧于变化见长。位于龙坪镇把坎、里冗、王汝一带的石形饱满圆润,体态简洁从容,线长柔畅,浑圆厚实,抽象夸张。罗甸奇石收藏家李泽华的诸多把坎石,不以惟妙惟悦人,而以简约储蓄著称。比如其中一块多次获奖的“母与子”整块石头分为两部份,上部稍长,作下俯曲状,下部体积小,似一幼儿正在吮吸母乳,造型极为简炼,石表平不滑,看似平平,实则体态完备,气韵悠长。把坎一带产出的“金涛”、“远航”、“丰碑”等获奖作品,都 因石形简洁明快而负盛名。

红水河流量大,险滩多,富含沙,两岸岩石质地坚韧,盛产奇石。红河石奇简洁浑朴,与兴盘江石同宗。红河石形以卵状居多,厚重、浑圆墩实。如取名“听泉”的灰褐色卵状石,石体的外轮廓近乎四根直线,中部左侧段有凹槽,将石体分割成三座山峰,一道白石英线布高于中部至底说,再没有更多的变化。一石商识宝,以数拾元购得,现已成名石,价值在人世币五位数以上。又如卵状石,变化起伏不大,然部下犹如丰富腴而富强的性的臀部,便以“出浴”命名,此抽象中显具像,品位之高自不待言。

边外游标项仿、立亭及八茂、凤亭一带石形则以“怪”称奇,其石形硬朗明清瘦,参差变幻多端。因石体欠厚实而善于变化,因石质混杂而别具情趣,这一带石头皱褶多、孔穴多、杈丫多,以怪异别致为特色。

罗妥乡一带的地理石造型堪称一绝,足令人间能工巧匠汗颜。其形嵌空宛转,纵横连棉,石窟佛洞,透风漏月,是通透多姿和浑厚饱满的结合体。

(二)石色以黑色著称。“细皮黑”墨石多产于把坎、广里、里冗、王汝等地,红水河、边外河时有发现。这种石头深黑如漆,通体无一丝杂色。若凝神久赏,会觉得这润黑之中涌动着一种生命、一种神秘,绝非任何一种人工黑色可比。这种墨石又称“黑珍珠”,全国仅有罗甸一些乡镇及红水河一带产出。红河石中的色彩石和罗妥花斑玉,其色多老道苍古,幽深凝重,有一种历史积淀感,为众多石玩者尤其是艺术型人士所珍爱。

巧色石,即石头有两种颜色,两色比例悬殊,其中比例小的颜色巧妙地“落笔”于石头的指定部位,该石便不同凡响,身价百倍。如有一石,灰褐色,形似鱼,普通象形石,并不稀罕,但鱼眼处竟凸起为黑色,灰色的鱼身,黑色的眼睛,得以高价售出。另一块取名为“婷婷玉立”的巧色石,石身灰绿色,头部为黑色,尚小件石品,在贵州奇石博览会上以五位数人民币友情出售。

(三)石质因化学成分不同而硬度不同。罗甸奇石以石灰岩为主,因含有少量硅质灰岩而胜于普通石灰岩,多产于广里、把坎、里冗、王汝、扁盘一带。其质地细腻紧密,硬中带绵,坚而不脆,硬度达7度上下。若将这种石头击破,可见细密如婴儿肌肤,光亮可鉴,深受欢迎。

红河石种类较多,有的富含硅质,质地致密,皮若彩釉,类似广西的彩陶石,有的绵中带硬,不易侵蚀,但质坚皮润。如李泽华收藏的一块形似飞行器的硅质墨石,石质细密,石皮通体如玻璃一样光滑,手感极佳,有人疑为人工研磨,经仔细鉴别后确认纯属天然石皮,感叹不已。

边外河顶访、立亭一带所产玛瑙石,富含硅质和石英,玉化感强,质坚但硬中带脆。其石皮可比玉,似彩釉,若凝腊,加之石体表面多有麻坑,皱褶变化,显得品位不凡。

好的山石,也出精品。山石又分地埋石和地表石。地表石多有风化,石质不如地埋石。地埋石又分埋于古河床被水冲过的和成岩时埋于土中的。罗妥的地埋石细腻坚朗,近似水石,董王、木引、八茂、干送等地均产较好的石种,石质均属优良。罗妥的花斑玉石硅化程度极高,硬度当居罗甸奇石之首,这种石质富丽华贵,宝气十足,是奇石中的“贵族”。

(四)石纹:罗甸八茂至凤亭一带产一种罕见的纹理石,有一块石头,饱满的石体上,凸出手指般粗细的线条,线条分成若干组,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汇聚于石体上的两个集中点,集中点又有一线条圆圈居于中央。线条的布局乱中有序,构思独特,禅味甚浓。把坎产一种彩色条纹石,多为暖色调,由深浅不同的条状颜色组成,也有由冷暖色线构成纹理状的,条纹多变,很是好看。红水河、边外河、罗妥都产纹理石,有的由颜色因素形成,有的由蚀刻因素构成,风格各异。

关于奇石鉴赏,石代有“瘦、皱、漏、透”的说法。“瘦”可体现奇石的阳风之美,露骨裸筋不臃肿,刚硬苗条,骨架坚实而又娴娜多姿,轮廓清晰明了,气势棱角毕现。“皱”是指石体表现凹凸不平,纹路密布,纡回峭折,起伏松驰。“漏”是石身含洞眼,能通视线,能走水通烟。“透”是说奇石空灵剔透,玲珑可人,以有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能显出背景的无垠,令人假想。这四个字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罗甸荷叶粑

琥珀糕,俗称荷叶粑,又称搭梁粑,是罗甸布依族喜食的传统食品。每年“7月半”节,罗甸地区布依族家爱都必制作荷叶粑。由于民族交融,本地汉族群众亦过“7月半”节,并制作荷叶粑。刚出笼的荷叶粑很烫,人们在食用前将其搭放于竹杆上,故又名“搭梁粑”。

荷叶粑色泽自然(紫红色),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食之糯而不腻,不粘牙,味道可口奇特。因紫叶,芭蕉叶仅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故荷叶粑也只有居住在热带、亚热带的群众方能制作。由于形、色、香、味独特,富有民族特色,罗甸荷叶粑名传省内外,当地群众也常将其作为馈赠礼品送给居住在省城、省府等远方的亲朋好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