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南通鸭子特产 江苏鸭子特产介绍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南通鸭子特产 江苏鸭子特产介绍大全更新时间:2024-01-29 08:03:02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糖醋黄鱼

产于吕四鱼场的大小黄鱼,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鱼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份,大黄鱼胶更是高级营养补品,黄鱼吃法较多,糖醋黄鱼是南通名菜。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为江苏、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各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香肠

如皋香肠是江苏南通如皋的。

如皋香肠生产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清末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

如皋香肠条形整齐、肉质紧密、色泽鲜艳、咸甜适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腻,可与广式香肠媲美,亦称为如式香肠。

江苏长寿集团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精心研制新配方,所生产如皋牌香肠享誉国内外。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名品,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海安大米

海安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安大米是江苏南通海安的。

海安县是农业大县,有着一定的地域优势和水稻资源,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60万亩,年产量35万吨左右,目前全县大米加工销售企业近百家,年加工能力约40万吨,其中日产能力80吨-100吨的企业15家。

海安大米

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11759160

五.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盐水梭子蟹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醉。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并设分铺于通城经营。清朝道光二十一年间编撰的《蒲涛志》记述:“蒲镇菽乳干为绝品,通称茶干,言可佐茗饮也,四远知名。本斋固有不传之秘,亦与镇中水土合宜,尝分铺崇川所作终不及此地味美。”这段记载,说明了后来“三香斋”未能在通城设立生产作坊的原因。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

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

(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的重要环节。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南通)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南通板鹞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环水,气候温和,风量、风速、风力较为均匀,非常适宜形体较大的板鹞风筝放飞。板鹞风筝因造型如一块平板,故名。其制作集中在南通市郊的闸东乡、闸西乡、秦灶乡和通州市的李港乡、刘桥镇、四安镇等地。

南通板鹞风筝又称“哨口板繇”,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鹞为多(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多个这样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大者丈余,小者盈尺,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内容有“八仙”、“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喜用红、黑、青、紫色,以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风筝上缀满了大小不等的“哨口”,多者达数千。“哨口”由哨面和哨筒两部分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或质地松脆的木块雕刻而成;哨筒分管状和球状两大类,管状哨口统称“哨”,古时多用竹筒内膜及鹅毛管等制成;球状哨口统称“口”,通常用葫芦、果壳、蚕茧等制成。标准的哨口板繇无论大小,均可承受5级以上风力,即使在7-8级大风中,仍可稳悬于数百米的高空,并发出美妙的声音。

南通板繇风筝的基本特征在于“哨口”设计,哨口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的差异,使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千变万化。南通市现有风筝爱好者两万余人,艺人千余名(其中雕哨艺人五十余人),主要传承人为王泽君、黄智灵、王德清、顾继荣、高焕文、高郁文、周广泉、郭承毅、高则先、高则菜、陆桂林、陆宝如等。近年来,李港乡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风筝之乡。但健在的“哨口”雕刻大师均年过半百,有的画师已年过花甲,能画会雕者越来越少,且小型的风筝展馆和风筝协会均属民间组织,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八. 江苏省 南通 如皋 通派盆景

通派盆景的显著特色,是选用尖短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为材料,攀扎成“二弯半”的格局,即主干攀成二弯半,每个弯上有三个主枝,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狮,端庄稳重,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深得人民喜爱

( 如皋)

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渊源久远,始于宋代。现人民公园内存有北宋教育家胡瑗遗存珍品古桧柏盆景“蛟龙穿云”,其“鹿角”毕露,苍老挺拔。水绘园内存有落地盆景“古桧”相传为南宋曾文昭公曾肇手植,爆龄突纹已愈八道,依然树势矫健。如皋花木盆艺术于明代盛传于民间。据清乾隆庚午年《如皋县志》记载:“明天启间,令李衷纯,相四境之宜,授民以艺,植卉木之方”。人民公园现存“龙腾虎跃”绒针柏盆景,即为明代留存珍品。

数百年来如皋花木盆景技艺相传,形成独具风格的“如派”盆景,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选用小叶常绿品种的松、柏、榆、黄(杨)等材料,以蟠扎为主,辅以修剪,工艺精细,造型多为“两弯半”,可组成“云头”、“雨脚”、“美人腰”等,姿态清、奇、古、朴。其代表作“雀舌罗汉松”,“五宝绿珠杜鹃”、“重瓣六月雪”、“白皮黄杨”等都为如皋县原产珍品,。毛主席纪念堂前陈放的一对巨型针松盆景为我市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如皋花木盆景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全市已有苗圃园艺场200多个,花木乡、花木村20多个,花木专业户1万多个,花木总面积近2万亩,花木品种2000多个。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如皋古柏盆景“蛟龙穿云”获一等奖,盆景“两弯半”和“苍覆南山”获二等奖。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和菜

南通人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浆糟(酒酿)、烤大蒜头等等,午餐菜肴中也有一些节日特色菜。在南通人的餐桌上往往有一碗五色杂陈的菜肴,叫做“和菜”(和方音“贺”)。这菜虽不是山珍海味,还够不上进菜谱的资格,但颇有南通乡土风味。

做“和菜”的材料很普通:粉皮(有一种淡绿色的)、蛋皮、韭菜、瘦肉丝、绿豆芽,一般是五样。是不是代表端午(五),还是象征“五毒”,留待考据家考证。且说这五种菜并非和起来一炒就成了和菜。除了蛋皮要预先摊好外,其余各样也要分别对待,一样一样下锅炒熟。而且火候要掌握好,肉丝要炒得嫩,绿豆芽不能炒瘪。最后和起来一炒就成了。如果图省事,各样材料大呼隆下锅炒,那准不好吃。所以,就这点看,做起来也颇费手脚的。“和菜”可说是什锦菜,荤素搭配,吃起来爽口,营养也丰富。发明这样菜的人是懂得营养学的。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虾公

状似蜈蚣,故名虾公。在南方叫濑尿虾而在北方却叫皮皮虾。有膏肓的一般清蒸,无膏肓的一般可炒可炸,味道十分鲜美特别。

推荐特产